学术投稿

眼病患者滴眼液知识掌握情况调查

钱满连;吴秀萍;全宇莉;李元萍

关键词:眼病, 滴眼液, 知识,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 了解眼病患者滴眼液知识掌握情况,为开展眼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使患者正确使用滴眼液,促进眼病康复.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06例曾使用过滴眼液的门诊就诊及住院眼病患者分别在门诊挂号后候诊时间及入院后第1天(健康教育前)进行调奄.结果 本组患者滴眼液知识总分高分8分(满分).得分3-8(4.8±0.5)分;本组眼病患者对滴眼液的取药途径、保存方法掌握较好,得分分别为98.0、92.5分;对滴眼液作用、滴眼时手卫生、滴眼体位、滴眼方法的知识存在欠缺,得分分别为65.O、77.5、71.5、60.0分;对滴眼液不良反应、滴眼液开启后使用时间这2项得分少,得分分别为26.0、34.0分.结论 眼病患者滴眼液知识掌握情况欠佳,尤其应加强滴眼液不良反应、开启后使用时间的宣教,避免或减少滴眼液不良反应的发生.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抽取随机数字法将15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干预组72例和对照组78例,对干预组进行面对面干预和出院后有计划的电话随访和健康指导,内容包括指导日测体质量、服药、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等.对照组接受住院期间的常规护理,不接受出院后电话随访指导.通过查看住院记录和电话收集相关资料,所得数据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秩和检验和X2检验进行处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再住院天数、再住院次数、再住院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干预组患者自护能力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护能力,减少再次住院次数和天数,降低再次住院率.

    作者:王丽萍;王丽姿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干预进展

    静脉血栓形成多发生于下肢深静脉,随着专业的发展和多种诊疗技术的推广应用,深静脉血栓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并成为周围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的报告,血栓疾病为全球总死亡率的第一位常见病.

    作者:方一芳;阎成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防治留置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护理现状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常用的基本诊疗技术,属于一种侵入性治疗,不仅可造成尿道、膀胱黏膜损伤,也为细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引起留置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1].尽管UTI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容易发生持续性菌尿,并有导致严重肾盂肾炎和革兰阴性败血症的危险.

    作者:朱丽娜;任启琴;王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眼病患者滴眼液知识掌握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眼病患者滴眼液知识掌握情况,为开展眼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使患者正确使用滴眼液,促进眼病康复.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06例曾使用过滴眼液的门诊就诊及住院眼病患者分别在门诊挂号后候诊时间及入院后第1天(健康教育前)进行调奄.结果 本组患者滴眼液知识总分高分8分(满分).得分3-8(4.8±0.5)分;本组眼病患者对滴眼液的取药途径、保存方法掌握较好,得分分别为98.0、92.5分;对滴眼液作用、滴眼时手卫生、滴眼体位、滴眼方法的知识存在欠缺,得分分别为65.O、77.5、71.5、60.0分;对滴眼液不良反应、滴眼液开启后使用时间这2项得分少,得分分别为26.0、34.0分.结论 眼病患者滴眼液知识掌握情况欠佳,尤其应加强滴眼液不良反应、开启后使用时间的宣教,避免或减少滴眼液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钱满连;吴秀萍;全宇莉;李元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病人手术前后护理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需求,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74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病人进行住院不同阶段护理需求调查,分为人院时、术前、术毕当日、术后、出院时5个阶段.结果 本组病人人院时需要的是熟悉主管医务人员,了解手术时间和费用;术前护理中,病人希望在护士指导下自己完成脐部清洁;术毕当日,病人希望了解手术的过程和结果,希望护士经常来看望;术后对饮食和早期活动指导的需求高;出院时需要对需要再次就诊的表现进行指导.结论 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进行护理时,应根据其不同的护理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周冬梅;曾红梅;张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鼻窦胆固醇肉芽肿患者的护理

    总结20例鼻腔胆固醇肉芽肿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通过术前有效沟通、健康教育,手术前后鼻腔冲洗、雾化治疗,严密观察患者有无眼眶并发症、脑脊液鼻漏和出血情况,提前预见并采取措施应对.20例患者无1例出现上述并发症,均康复出院,随访3年,无复发.认为充分术前准备,及时观察病情,促进术后鼻腔尽快通气引流,做好出院随访工作是鼻窦胆固醇肉芽肿手术患者康复重要保障.

    作者:罗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比亚芬乳膏治疗Ⅱ级急性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比亚芬乳膏治疗Ⅱ级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按放射治疗中出现Ⅱ级急性放射性皮炎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常规进行皮肤护理,对照组放疗后在皮肤受损处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再用无菌棉签均匀涂抹紫花烧伤膏在创面上,厚度1~2 mm,2次,d;观察组放疗后在皮肤受损处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再用无菌棉签均匀涂抹比亚芬乳膏在创面上,厚度1~2 mm,2次/d.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23例(74%),观察组总有效28例(9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确切概率法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比亚芬乳膏治疗Ⅱ级急性放射性皮炎效果显著.

    作者:郑晓珍;姜京姬;吴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自制冰袋在扁桃体摘除术后的应用

    扁桃体摘除术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手术,术后出血和疼痛是其重要的护理问题.因此临床上常用圆形或椭圆形的冰袋置于颈部,以减少出血和疼痛,经过临床应用发现其接触面少、稳定性差、需要专人用手扶持,影响冰敷效果.我科通过临床实践,自制了一种新型冰袋,经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岳红;刘淑彦;尹安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温控仪用加温输液延长管的改良

    加温输液是一种重要的临床补液方法,常用于需大量输注低温液体或快速输注大量冷藏库血的患者.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较先进的加热方法是用输液温控仪直接对输液延长管加热,但应用此装置易在延长管内产生大量微气泡,有被输进患者体内的潜在危险,并易使术中清醒的患者产生心理上的恐慌.为此,笔者对该装置进行了改良,并应用于30例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罗小平;张志刚;梁爱群;廖小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产后访视对新生儿红臀预防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产后访视给予新生儿皮肤护理指导对预防新生儿红臀的效果.方法 接受产后访视的489例新生儿为观察组,另选取产后14 d回院正常体检、未接受产后访视的266例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红臀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红臀发生率12.7%,对照组新生儿红臀发生率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访视给予新生儿皮肤护理指导,可以有效预防红臀发生和控制红臀蔓延.

    作者:林环;古晓萍;郭子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连续静脉输液操作时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分析

    护士作为与患者接触多的医务工作者,其手卫生的执行对患者能否获得安全、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护士每天进行大量静脉输液操作,如果对手的清洗或消毒不充分,使手上的病原菌传播给下一个患者,导致医院交叉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也影响医院病床周转率.

    作者:安冬月;叶迈蕴;郑海燕;蒋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下肢骨折伴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安全护理

    总结58例有安全隐患的下肢骨折伴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安全护理.建立专门的护理小组,相对固定2-3名具有AD护理经验的骨科护士,以保证护理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做好心理疏导,护理过程中绐终表现出关心爱护,防止患者产生被冷落与不平衡感;伴骨折的AD患者激越行为发生率高,将患者安置于单间或安静病房,必须与其他患者合住时做好安全防范及解释工作,防止意外发生;皮肤护理中大困难是不配合翻身、按摩、随时撕掉敷料等,不厌其烦,在信任基础上反复示范,防止发生压疮;做好口腔及饮食护理,要求患者饭后漱口,防止藏饭;做好患肢的放置及功能锻炼,对抬高下肢的垫枕进行改进,防止骨筋膜室综合征、坠床事件发生;做好家属指导.本组患者无1例发生意外,拍片示骨折端位线良好,顺利出院.

    作者:刘建芳;孙晓芬;虞伟力;张东红;陈莹;俞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肝素钠存在配伍禁忌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药物比较多,很多药物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信息在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报道资料中介绍相对欠缺.笔者临床用药过程中发现,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肝素钠出现配伍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丽辉;佘凤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全麻的护理配合

    总结25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全麻的护理配合.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给予患者心理辅导;插管前检查插管器械,并备齐抢救用物;熟悉气管插管的流程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要点,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插管过程中注意自我保护;掌握拔管时机,注意观察拔管后患者呼吸状况.本组25例患者插管时护理配合顺利,一次插管成功20例,反复插管成功5例,插管成功率100%,麻醉和手术预期完成,未出现因护理不当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并发症.

    作者:黄小兰;罗少慈;李水薇;刘纯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5例重型亨特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总结5例重型亨特综合征患者的护理要点: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心理护理;采用局部短暂冷敷,以减轻疼痛,促进舒适;保持局部皮损区干燥,外涂磺胺嘧啶银软膏,用消毒纱布包扎;取健侧卧位,制作一次性护理圈放置在耳部;坚持康复训练指导等.5例患者耳部皮肤均已修复.面瘫症状减轻,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均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江琳艳;刘翠兰;张长怡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早期防治意识调查

    目的 了解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早期防治意识,为相应的健康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以预防复发和对侧眼发病.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50例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就视网膜动脉阻塞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意识进行调查.结果 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中92%不知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会引起视网膜动脉阻塞,能做到定期检查眼底的只有24%,而就诊时间在1 h内的只有6%.结论 在对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应指导患者以早期预防为主,同时重视及时治疗.

    作者:李春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白血病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的舒适护理

    总结80例白血病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的舒适护理.白血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心理压力大,特别是Ⅳ度骨髓抑制的患者,显得十分脆弱,过分关注自己的各项检验结果.耐心向患者解释骨髓抑制的原理及意义,做好心理舒适护理;Ⅳ度骨髓抑制可致患者主观感受极度乏力,做好生活细微处护理.如用吸管饮水等;做好发热的舒适护理,物理降温时均采用柔软冰袋.能与皮肤完全接触,使患者感觉舒适;做好口腔溃疡的舒适护理,对于4例出现Ⅳ度口腔溃疡的患者,对症处理的同时利用2%利多卡因对口腔黏膜的表面麻醉作用止痛,从而使患者能饮水;本组4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肛周感染,认真进行肛周卫生宣教,重度感染者予抽取水疱积液,局部以雷佛奴尔纱条湿敷;做好皮肤黏膜出血舒适护理.静脉穿刺时不扎止血带,不拍打静脉等;通过医院工会、团委及电视台等媒体与社会志愿者联系,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让患者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及习惯.本组患者均安全度过Ⅳ度骨髓抑制期,顺利出院.

    作者:金卫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乳腺癌患者应对方式与人口学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使用的应对方式,分析人口学因素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新近诊断为乳腺癌的100例患者进行人口学资料和应对方式调查.并进行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子女数目、疾病分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计划、积极转变角度和分散注意力是患者普遍使用的应对策略;人口学因素与患者应对方式中的某些应对行为存在显著相关(P<0.05或p<0.01),其中相关性大的是患者文化程度与计划呈正相关(r=0.299),家庭年收人和积极转变角度呈正相关(r=0.273),子女数目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r=0.254).结论 乳腺癌患者常用的应对方式是较积极的,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子女数目等因素,引导患者采用正确有效的应对方式,提高其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水平.

    作者:李静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1例肺栓塞患者溶栓联合临时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的护理

    报道1例肺栓塞患者采用抗凝和溶栓、临时下腔静脉滤器的植入法治疗的护理.在溶栓、抗凝治疗时,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及溶栓的效果,避免反复穿刺、注射引起出血;采取各种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在临时下腔静脉滤器的植入术前,对患者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和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观察有无再次发生肺栓塞;加强健康指导,包括活动和用药的指导,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进一步形成.

    作者:洪雯;高美芳;王岚;庄国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致小儿喉头水肿1例报道及护理启示

    头孢呋辛钠是半合成的第2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一个或多个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相结合,抑制细菌分裂细胞的细胞壁合成,从而起杀菌作用.

    作者:黄少娟;李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