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环;古晓萍;郭子平
静脉血栓形成多发生于下肢深静脉,随着专业的发展和多种诊疗技术的推广应用,深静脉血栓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并成为周围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的报告,血栓疾病为全球总死亡率的第一位常见病.
作者:方一芳;阎成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总结10例溶血尿毒综合征患儿的观察与护理.认为密切观察贫血和出血的指标和症状,做好氧疗和输血的护理,监测尿量、血压的变化,控制血压,及时调整饮食,重视营养支持,避免严重电解质紊乱的发生,加强预防感染措施,注重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是护理本病成功的关键.10例患儿除1例因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死亡,其余9例经治疗和护理后好转出院.
作者:王莉;刘美红;刘文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药物比较多,很多药物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信息在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报道资料中介绍相对欠缺.笔者临床用药过程中发现,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肝素钠出现配伍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丽辉;佘凤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128例留置双J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护理.128例患者中,双J管尿盐沉着61例,膀胱刺激征15例,肉眼血尿12例,双J管移位1例,严重尿路感染10例,管腔阻塞1例.护理上注意让患者多卧床休息、多饮水,不憋尿;平卧时床头适当抬高;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告知患者及时拔除双J管等,必要时适当使用抗生素.
作者:谢冰洁;罗敏;周小双;林英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扁桃体摘除术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手术,术后出血和疼痛是其重要的护理问题.因此临床上常用圆形或椭圆形的冰袋置于颈部,以减少出血和疼痛,经过临床应用发现其接触面少、稳定性差、需要专人用手扶持,影响冰敷效果.我科通过临床实践,自制了一种新型冰袋,经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岳红;刘淑彦;尹安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总结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救治重症黄蜂螫伤致多器官功能不全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要点.用PRISMA床旁血滤机对10例重症黄蜂螫伤致多器官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及生化指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注意有无水肿、心衰现象发生.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不宜进行全身肝素化,注意有无喉头水肿及休克发生.10例患者,死亡4例,痊愈出院6例.
作者:刘雁凌;阎红梅;王顺华;杨红荣;刘丹;叶艳;李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临床针对性的护理教学措施对实习护生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对53例初进临床实习护生在实习第1周内进行评估,同时调查影响其焦虑状态的主要因素,带教老师根据调查结果在教学中采取相应措施对实习护生进行干预,在实习完1个科室后再次作焦虑评估.结果 带教老师在教学中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后,实习护生焦虑发生率由26%降至8%(X2=6.692,p<0.05).结论 临床护理教学中,在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初期,加强环境介绍、重视对护生实际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等的培养,有利于减少护生焦虑的发生.
作者:邹莉;王颖;周启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总结5例重型亨特综合征患者的护理要点: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心理护理;采用局部短暂冷敷,以减轻疼痛,促进舒适;保持局部皮损区干燥,外涂磺胺嘧啶银软膏,用消毒纱布包扎;取健侧卧位,制作一次性护理圈放置在耳部;坚持康复训练指导等.5例患者耳部皮肤均已修复.面瘫症状减轻,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均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江琳艳;刘翠兰;张长怡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总结雨雪冰冻灾害事件中受困人群心理干预体会.对广西河池冰灾造成滞留被困路途的司乘人员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主要手段有:采取谈话方式,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进行认知干预、提供准确信息,配合药物治疗.经积极努力干预,被困司乘人员都不同程度地减轻了焦虑,增加自信,能积极采取各种方法适应雪灾环境,平安地踏上归途;及时成功救治和疏导1名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刎颈自杀的受困人员.认为当前在专职心理医生不足的国情下,加强对各类救援人员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他们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内,能迅速发现和评估心理应激状态,及时发现心理危机,进行有效的干预非常重要.
作者:张凤清;陆宏翠;王冬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早期防治意识,为相应的健康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以预防复发和对侧眼发病.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50例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就视网膜动脉阻塞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意识进行调查.结果 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中92%不知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会引起视网膜动脉阻塞,能做到定期检查眼底的只有24%,而就诊时间在1 h内的只有6%.结论 在对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应指导患者以早期预防为主,同时重视及时治疗.
作者:李春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总结20例鼻腔胆固醇肉芽肿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通过术前有效沟通、健康教育,手术前后鼻腔冲洗、雾化治疗,严密观察患者有无眼眶并发症、脑脊液鼻漏和出血情况,提前预见并采取措施应对.20例患者无1例出现上述并发症,均康复出院,随访3年,无复发.认为充分术前准备,及时观察病情,促进术后鼻腔尽快通气引流,做好出院随访工作是鼻窦胆固醇肉芽肿手术患者康复重要保障.
作者:罗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头孢呋辛钠是半合成的第2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一个或多个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相结合,抑制细菌分裂细胞的细胞壁合成,从而起杀菌作用.
作者:黄少娟;李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常用的基本诊疗技术,属于一种侵入性治疗,不仅可造成尿道、膀胱黏膜损伤,也为细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引起留置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1].尽管UTI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容易发生持续性菌尿,并有导致严重肾盂肾炎和革兰阴性败血症的危险.
作者:朱丽娜;任启琴;王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总结1例过量口服复方苯乙哌啶中毒致呼吸骤停患者的护理.患者口服毒物超过了12 h,就诊时间晚,呈阿片中毒样表现、呼吸抑制、意识障碍,给予生理盐水30 000 ml洗胃,立即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遵医嘱予纳洛酮0.8 mg从茂菲氏滴管加入滴注以兴奋呼吸,用药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面色、呼吸、血压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密切观察胃肠道不良反应,患者清醒后食欲差、厌食、恶心、呕吐,鼓励患者适量进餐,多喝水促进排泄,尽量进食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患者因父母吸毒对生活绝望而服毒轻生,经护理人员予耐心安慰、疏导后表示今后不再轻生.患者住院4 d,病情好转后出院.
作者:高新华;王光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总结58例有安全隐患的下肢骨折伴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安全护理.建立专门的护理小组,相对固定2-3名具有AD护理经验的骨科护士,以保证护理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做好心理疏导,护理过程中绐终表现出关心爱护,防止患者产生被冷落与不平衡感;伴骨折的AD患者激越行为发生率高,将患者安置于单间或安静病房,必须与其他患者合住时做好安全防范及解释工作,防止意外发生;皮肤护理中大困难是不配合翻身、按摩、随时撕掉敷料等,不厌其烦,在信任基础上反复示范,防止发生压疮;做好口腔及饮食护理,要求患者饭后漱口,防止藏饭;做好患肢的放置及功能锻炼,对抬高下肢的垫枕进行改进,防止骨筋膜室综合征、坠床事件发生;做好家属指导.本组患者无1例发生意外,拍片示骨折端位线良好,顺利出院.
作者:刘建芳;孙晓芬;虞伟力;张东红;陈莹;俞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抽取随机数字法将15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干预组72例和对照组78例,对干预组进行面对面干预和出院后有计划的电话随访和健康指导,内容包括指导日测体质量、服药、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等.对照组接受住院期间的常规护理,不接受出院后电话随访指导.通过查看住院记录和电话收集相关资料,所得数据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秩和检验和X2检验进行处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再住院天数、再住院次数、再住院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干预组患者自护能力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护能力,减少再次住院次数和天数,降低再次住院率.
作者:王丽萍;王丽姿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加温输液是一种重要的临床补液方法,常用于需大量输注低温液体或快速输注大量冷藏库血的患者.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较先进的加热方法是用输液温控仪直接对输液延长管加热,但应用此装置易在延长管内产生大量微气泡,有被输进患者体内的潜在危险,并易使术中清醒的患者产生心理上的恐慌.为此,笔者对该装置进行了改良,并应用于30例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罗小平;张志刚;梁爱群;廖小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远程教师是远程教育的实施者、组织者和推动者.随着远程护理教育中教师角色、护生学习地位、媒体作用和教学过程的转变,远程护理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了解和研究信息时代教育的模式与方法,提高自身素质,重点培养导学、教学设计、教学控制、创新教学和信息运用能力.
作者:周丽君;徐旭东;张曙光;张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眼病患者滴眼液知识掌握情况,为开展眼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使患者正确使用滴眼液,促进眼病康复.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06例曾使用过滴眼液的门诊就诊及住院眼病患者分别在门诊挂号后候诊时间及入院后第1天(健康教育前)进行调奄.结果 本组患者滴眼液知识总分高分8分(满分).得分3-8(4.8±0.5)分;本组眼病患者对滴眼液的取药途径、保存方法掌握较好,得分分别为98.0、92.5分;对滴眼液作用、滴眼时手卫生、滴眼体位、滴眼方法的知识存在欠缺,得分分别为65.O、77.5、71.5、60.0分;对滴眼液不良反应、滴眼液开启后使用时间这2项得分少,得分分别为26.0、34.0分.结论 眼病患者滴眼液知识掌握情况欠佳,尤其应加强滴眼液不良反应、开启后使用时间的宣教,避免或减少滴眼液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钱满连;吴秀萍;全宇莉;李元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报道1例肺栓塞患者采用抗凝和溶栓、临时下腔静脉滤器的植入法治疗的护理.在溶栓、抗凝治疗时,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及溶栓的效果,避免反复穿刺、注射引起出血;采取各种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在临时下腔静脉滤器的植入术前,对患者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和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观察有无再次发生肺栓塞;加强健康指导,包括活动和用药的指导,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进一步形成.
作者:洪雯;高美芳;王岚;庄国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