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娜;任启琴;王红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使用的应对方式,分析人口学因素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新近诊断为乳腺癌的100例患者进行人口学资料和应对方式调查.并进行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子女数目、疾病分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计划、积极转变角度和分散注意力是患者普遍使用的应对策略;人口学因素与患者应对方式中的某些应对行为存在显著相关(P<0.05或p<0.01),其中相关性大的是患者文化程度与计划呈正相关(r=0.299),家庭年收人和积极转变角度呈正相关(r=0.273),子女数目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r=0.254).结论 乳腺癌患者常用的应对方式是较积极的,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子女数目等因素,引导患者采用正确有效的应对方式,提高其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水平.
作者:李静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普通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以提出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取前瞻性调查的方法,预先设计调查表,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普通外科实施手术的1 344例患者进行手术切口感染专率调查,并比较4项感染危险因素对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的影响.结果 1 344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59例,切口感染率4.39%,较开展调查前的7.82%明显下降.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清洁手术,全麻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非全麻手术,手术时间>2 h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手术时间<2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进行手术切口感染专率监测能有效控制切口感染.污染类切口、手术持续时间长、大手术和易污染手术均是术后切口感染重要危险因素.应采取加强皮肤及胃肠道准备、密切手术配合、改善住院手术环境等护理对策预防切口感染.
作者:黄琼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总结10例溶血尿毒综合征患儿的观察与护理.认为密切观察贫血和出血的指标和症状,做好氧疗和输血的护理,监测尿量、血压的变化,控制血压,及时调整饮食,重视营养支持,避免严重电解质紊乱的发生,加强预防感染措施,注重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是护理本病成功的关键.10例患儿除1例因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死亡,其余9例经治疗和护理后好转出院.
作者:王莉;刘美红;刘文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总结1例过量口服复方苯乙哌啶中毒致呼吸骤停患者的护理.患者口服毒物超过了12 h,就诊时间晚,呈阿片中毒样表现、呼吸抑制、意识障碍,给予生理盐水30 000 ml洗胃,立即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遵医嘱予纳洛酮0.8 mg从茂菲氏滴管加入滴注以兴奋呼吸,用药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面色、呼吸、血压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密切观察胃肠道不良反应,患者清醒后食欲差、厌食、恶心、呕吐,鼓励患者适量进餐,多喝水促进排泄,尽量进食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患者因父母吸毒对生活绝望而服毒轻生,经护理人员予耐心安慰、疏导后表示今后不再轻生.患者住院4 d,病情好转后出院.
作者:高新华;王光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药物比较多,很多药物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信息在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报道资料中介绍相对欠缺.笔者临床用药过程中发现,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肝素钠出现配伍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丽辉;佘凤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程序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培训中的价值.方法 按照护理程序设计的CPR培训方案,对我院82名初级职称护士实施心肺复苏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结果 在CPR理论知识方面,深认知的护士由培训前的8人(10%)增至培训后的75人(92%),浅认知和中认知的护士分别由培训前的22人(27%)和52人(63%)降至培训后的1人(1%)和6人(7%)(P<0.01).在CPR技能方面,掌握组的护士由培训前的2人(2%)增至培训后的76人(93%)(P<0.01).结论 应用护理程序设计的cPR培训方案能明显提高CPR培训质量.
作者:李玉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总结5例重型亨特综合征患者的护理要点: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心理护理;采用局部短暂冷敷,以减轻疼痛,促进舒适;保持局部皮损区干燥,外涂磺胺嘧啶银软膏,用消毒纱布包扎;取健侧卧位,制作一次性护理圈放置在耳部;坚持康复训练指导等.5例患者耳部皮肤均已修复.面瘫症状减轻,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均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江琳艳;刘翠兰;张长怡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眼病患者滴眼液知识掌握情况,为开展眼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使患者正确使用滴眼液,促进眼病康复.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06例曾使用过滴眼液的门诊就诊及住院眼病患者分别在门诊挂号后候诊时间及入院后第1天(健康教育前)进行调奄.结果 本组患者滴眼液知识总分高分8分(满分).得分3-8(4.8±0.5)分;本组眼病患者对滴眼液的取药途径、保存方法掌握较好,得分分别为98.0、92.5分;对滴眼液作用、滴眼时手卫生、滴眼体位、滴眼方法的知识存在欠缺,得分分别为65.O、77.5、71.5、60.0分;对滴眼液不良反应、滴眼液开启后使用时间这2项得分少,得分分别为26.0、34.0分.结论 眼病患者滴眼液知识掌握情况欠佳,尤其应加强滴眼液不良反应、开启后使用时间的宣教,避免或减少滴眼液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钱满连;吴秀萍;全宇莉;李元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报道1例肺栓塞患者采用抗凝和溶栓、临时下腔静脉滤器的植入法治疗的护理.在溶栓、抗凝治疗时,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及溶栓的效果,避免反复穿刺、注射引起出血;采取各种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在临时下腔静脉滤器的植入术前,对患者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和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观察有无再次发生肺栓塞;加强健康指导,包括活动和用药的指导,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进一步形成.
作者:洪雯;高美芳;王岚;庄国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赛肤润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用赛肤润和50%硫酸镁外用治疗2周观察疗效.结果 赛肤润治疗组有效率9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赛肤润对化疗性静脉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作为化疗性静脉炎的常规治疗方法.
作者:解英姿;叶富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产后访视给予新生儿皮肤护理指导对预防新生儿红臀的效果.方法 接受产后访视的489例新生儿为观察组,另选取产后14 d回院正常体检、未接受产后访视的266例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红臀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红臀发生率12.7%,对照组新生儿红臀发生率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访视给予新生儿皮肤护理指导,可以有效预防红臀发生和控制红臀蔓延.
作者:林环;古晓萍;郭子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静脉注射是基本的治疗手段之一,掌握小儿头皮静脉注射技巧较为困难.做到一针见血,既可减轻患儿的痛苦,又为抢救和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笔者总结20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技巧有以下体会.
作者:方慧晓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常用的基本诊疗技术,属于一种侵入性治疗,不仅可造成尿道、膀胱黏膜损伤,也为细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引起留置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1].尽管UTI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容易发生持续性菌尿,并有导致严重肾盂肾炎和革兰阴性败血症的危险.
作者:朱丽娜;任启琴;王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总结100例妇科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经验.术前对患者进行风险评分,根据评分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及行为指导,取得患者的支持与配合,使患者达到能复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理、不良后果、并发症及预防的重要性的水平.术后6 h内由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功能锻炼,6 h后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督促或协助其自行实施功能锻炼计划,同时通过其他细致护理预防栓子的形成与脱落.本组100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护理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顺利出院.
作者:王晓阳;杨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总结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救治重症黄蜂螫伤致多器官功能不全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要点.用PRISMA床旁血滤机对10例重症黄蜂螫伤致多器官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及生化指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注意有无水肿、心衰现象发生.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不宜进行全身肝素化,注意有无喉头水肿及休克发生.10例患者,死亡4例,痊愈出院6例.
作者:刘雁凌;阎红梅;王顺华;杨红荣;刘丹;叶艳;李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早期防治意识,为相应的健康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以预防复发和对侧眼发病.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50例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就视网膜动脉阻塞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意识进行调查.结果 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中92%不知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会引起视网膜动脉阻塞,能做到定期检查眼底的只有24%,而就诊时间在1 h内的只有6%.结论 在对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应指导患者以早期预防为主,同时重视及时治疗.
作者:李春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总结24例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术前充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急诊患者多情绪焦虑、急躁,用简短易懂的语言做好宣教,以稳定患者情绪;经久不愈的患者均有较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积极讲解手术的优点和可行性.做好皮肤准备,急诊患者在麻醉下,用软毛刷蘸肥皂水反复刷洗伤口周围皮肤,将污染创面变成相对清洁创面;注意观察皮肤有无疖肿等异常情况.术后严密观察移植皮瓣血运,做好静脉血管危象、肿胀的观察处理;积极预防血管痉挛、供区切口感染的发生.保持正确的体位,患者创面较大,不宜侧卧位,予臀下垫糜子垫以预防压疮.指导循序渐进康复训练,足底移植皮瓣患者下地活动时穿宽松、软底拖鞋,在他人的搀扶下行走.本组患者术后3~7 d出现静脉血管危象3例,其中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另l例完全坏死,1例成活,其余21例皮瓣全部成活.
作者:吕宏燕;周晓华;叶瑜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总结58例有安全隐患的下肢骨折伴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安全护理.建立专门的护理小组,相对固定2-3名具有AD护理经验的骨科护士,以保证护理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做好心理疏导,护理过程中绐终表现出关心爱护,防止患者产生被冷落与不平衡感;伴骨折的AD患者激越行为发生率高,将患者安置于单间或安静病房,必须与其他患者合住时做好安全防范及解释工作,防止意外发生;皮肤护理中大困难是不配合翻身、按摩、随时撕掉敷料等,不厌其烦,在信任基础上反复示范,防止发生压疮;做好口腔及饮食护理,要求患者饭后漱口,防止藏饭;做好患肢的放置及功能锻炼,对抬高下肢的垫枕进行改进,防止骨筋膜室综合征、坠床事件发生;做好家属指导.本组患者无1例发生意外,拍片示骨折端位线良好,顺利出院.
作者:刘建芳;孙晓芬;虞伟力;张东红;陈莹;俞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头孢呋辛钠是半合成的第2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一个或多个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相结合,抑制细菌分裂细胞的细胞壁合成,从而起杀菌作用.
作者:黄少娟;李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NICU护士的压力源,寻找其影响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压力,提高护士身心健康.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自设问卷,对本医院50名N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组NICU护士抑郁发生率38%,焦虑发生率12%.护士工作压力源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结论 NICU的护士存在焦虑、抑郁心理,工作压力较大,宜采取积极的方式缓解压力.
作者:王建平;徐春苗;王逸扬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