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美
头孢呋辛钠是半合成的第2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一个或多个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相结合,抑制细菌分裂细胞的细胞壁合成,从而起杀菌作用.
作者:黄少娟;李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总结80例白血病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的舒适护理.白血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心理压力大,特别是Ⅳ度骨髓抑制的患者,显得十分脆弱,过分关注自己的各项检验结果.耐心向患者解释骨髓抑制的原理及意义,做好心理舒适护理;Ⅳ度骨髓抑制可致患者主观感受极度乏力,做好生活细微处护理.如用吸管饮水等;做好发热的舒适护理,物理降温时均采用柔软冰袋.能与皮肤完全接触,使患者感觉舒适;做好口腔溃疡的舒适护理,对于4例出现Ⅳ度口腔溃疡的患者,对症处理的同时利用2%利多卡因对口腔黏膜的表面麻醉作用止痛,从而使患者能饮水;本组4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肛周感染,认真进行肛周卫生宣教,重度感染者予抽取水疱积液,局部以雷佛奴尔纱条湿敷;做好皮肤黏膜出血舒适护理.静脉穿刺时不扎止血带,不拍打静脉等;通过医院工会、团委及电视台等媒体与社会志愿者联系,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让患者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及习惯.本组患者均安全度过Ⅳ度骨髓抑制期,顺利出院.
作者:金卫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总结雨雪冰冻灾害事件中受困人群心理干预体会.对广西河池冰灾造成滞留被困路途的司乘人员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主要手段有:采取谈话方式,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进行认知干预、提供准确信息,配合药物治疗.经积极努力干预,被困司乘人员都不同程度地减轻了焦虑,增加自信,能积极采取各种方法适应雪灾环境,平安地踏上归途;及时成功救治和疏导1名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刎颈自杀的受困人员.认为当前在专职心理医生不足的国情下,加强对各类救援人员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他们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内,能迅速发现和评估心理应激状态,及时发现心理危机,进行有效的干预非常重要.
作者:张凤清;陆宏翠;王冬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需求,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74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病人进行住院不同阶段护理需求调查,分为人院时、术前、术毕当日、术后、出院时5个阶段.结果 本组病人人院时需要的是熟悉主管医务人员,了解手术时间和费用;术前护理中,病人希望在护士指导下自己完成脐部清洁;术毕当日,病人希望了解手术的过程和结果,希望护士经常来看望;术后对饮食和早期活动指导的需求高;出院时需要对需要再次就诊的表现进行指导.结论 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进行护理时,应根据其不同的护理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周冬梅;曾红梅;张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静脉血栓形成多发生于下肢深静脉,随着专业的发展和多种诊疗技术的推广应用,深静脉血栓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并成为周围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的报告,血栓疾病为全球总死亡率的第一位常见病.
作者:方一芳;阎成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总结24例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术前充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急诊患者多情绪焦虑、急躁,用简短易懂的语言做好宣教,以稳定患者情绪;经久不愈的患者均有较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积极讲解手术的优点和可行性.做好皮肤准备,急诊患者在麻醉下,用软毛刷蘸肥皂水反复刷洗伤口周围皮肤,将污染创面变成相对清洁创面;注意观察皮肤有无疖肿等异常情况.术后严密观察移植皮瓣血运,做好静脉血管危象、肿胀的观察处理;积极预防血管痉挛、供区切口感染的发生.保持正确的体位,患者创面较大,不宜侧卧位,予臀下垫糜子垫以预防压疮.指导循序渐进康复训练,足底移植皮瓣患者下地活动时穿宽松、软底拖鞋,在他人的搀扶下行走.本组患者术后3~7 d出现静脉血管危象3例,其中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另l例完全坏死,1例成活,其余21例皮瓣全部成活.
作者:吕宏燕;周晓华;叶瑜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护士作为与患者接触多的医务工作者,其手卫生的执行对患者能否获得安全、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护士每天进行大量静脉输液操作,如果对手的清洗或消毒不充分,使手上的病原菌传播给下一个患者,导致医院交叉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也影响医院病床周转率.
作者:安冬月;叶迈蕴;郑海燕;蒋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总结1例过量口服复方苯乙哌啶中毒致呼吸骤停患者的护理.患者口服毒物超过了12 h,就诊时间晚,呈阿片中毒样表现、呼吸抑制、意识障碍,给予生理盐水30 000 ml洗胃,立即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遵医嘱予纳洛酮0.8 mg从茂菲氏滴管加入滴注以兴奋呼吸,用药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面色、呼吸、血压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密切观察胃肠道不良反应,患者清醒后食欲差、厌食、恶心、呕吐,鼓励患者适量进餐,多喝水促进排泄,尽量进食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患者因父母吸毒对生活绝望而服毒轻生,经护理人员予耐心安慰、疏导后表示今后不再轻生.患者住院4 d,病情好转后出院.
作者:高新华;王光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以往缺少对皮肤发生压疮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估;护士对预防压疮知识未能及时更新,措施滞后;缺乏具有专科特色的预防压疮指引作为工作指南;护士对预防压疮用具的使用时机及方法存在概念模糊等问题与不足.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对护士预防压疮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制定皮肤管理制度,对压疮高危患者进行预测及筛选;根据专科患者特点制定预防压疮护理指引;改良翻身方法及体位摆放指引;制定个性化预防计划;建立三级监控体系与评价.2007年1-6月经诺顿评分,确定有发生压疮危险的卧床患者106例,严格执行皮肤管理制度,实施个体化预防方案,加强质控管理,无1例患者发生压疮.认为加强神经内科卧床患者的皮肤管理后,提高了护士预防压疮的意识和水平,提升了护理质量.
作者:张文静;刘丽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临床针对性的护理教学措施对实习护生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对53例初进临床实习护生在实习第1周内进行评估,同时调查影响其焦虑状态的主要因素,带教老师根据调查结果在教学中采取相应措施对实习护生进行干预,在实习完1个科室后再次作焦虑评估.结果 带教老师在教学中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后,实习护生焦虑发生率由26%降至8%(X2=6.692,p<0.05).结论 临床护理教学中,在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初期,加强环境介绍、重视对护生实际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等的培养,有利于减少护生焦虑的发生.
作者:邹莉;王颖;周启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总结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救治重症黄蜂螫伤致多器官功能不全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要点.用PRISMA床旁血滤机对10例重症黄蜂螫伤致多器官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及生化指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注意有无水肿、心衰现象发生.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不宜进行全身肝素化,注意有无喉头水肿及休克发生.10例患者,死亡4例,痊愈出院6例.
作者:刘雁凌;阎红梅;王顺华;杨红荣;刘丹;叶艳;李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扁桃体摘除术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手术,术后出血和疼痛是其重要的护理问题.因此临床上常用圆形或椭圆形的冰袋置于颈部,以减少出血和疼痛,经过临床应用发现其接触面少、稳定性差、需要专人用手扶持,影响冰敷效果.我科通过临床实践,自制了一种新型冰袋,经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岳红;刘淑彦;尹安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总结5例重型亨特综合征患者的护理要点: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心理护理;采用局部短暂冷敷,以减轻疼痛,促进舒适;保持局部皮损区干燥,外涂磺胺嘧啶银软膏,用消毒纱布包扎;取健侧卧位,制作一次性护理圈放置在耳部;坚持康复训练指导等.5例患者耳部皮肤均已修复.面瘫症状减轻,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均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江琳艳;刘翠兰;张长怡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眼病患者滴眼液知识掌握情况,为开展眼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使患者正确使用滴眼液,促进眼病康复.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06例曾使用过滴眼液的门诊就诊及住院眼病患者分别在门诊挂号后候诊时间及入院后第1天(健康教育前)进行调奄.结果 本组患者滴眼液知识总分高分8分(满分).得分3-8(4.8±0.5)分;本组眼病患者对滴眼液的取药途径、保存方法掌握较好,得分分别为98.0、92.5分;对滴眼液作用、滴眼时手卫生、滴眼体位、滴眼方法的知识存在欠缺,得分分别为65.O、77.5、71.5、60.0分;对滴眼液不良反应、滴眼液开启后使用时间这2项得分少,得分分别为26.0、34.0分.结论 眼病患者滴眼液知识掌握情况欠佳,尤其应加强滴眼液不良反应、开启后使用时间的宣教,避免或减少滴眼液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钱满连;吴秀萍;全宇莉;李元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使用的应对方式,分析人口学因素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新近诊断为乳腺癌的100例患者进行人口学资料和应对方式调查.并进行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子女数目、疾病分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计划、积极转变角度和分散注意力是患者普遍使用的应对策略;人口学因素与患者应对方式中的某些应对行为存在显著相关(P<0.05或p<0.01),其中相关性大的是患者文化程度与计划呈正相关(r=0.299),家庭年收人和积极转变角度呈正相关(r=0.273),子女数目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r=0.254).结论 乳腺癌患者常用的应对方式是较积极的,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子女数目等因素,引导患者采用正确有效的应对方式,提高其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水平.
作者:李静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总结25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全麻的护理配合.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给予患者心理辅导;插管前检查插管器械,并备齐抢救用物;熟悉气管插管的流程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要点,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插管过程中注意自我保护;掌握拔管时机,注意观察拔管后患者呼吸状况.本组25例患者插管时护理配合顺利,一次插管成功20例,反复插管成功5例,插管成功率100%,麻醉和手术预期完成,未出现因护理不当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并发症.
作者:黄小兰;罗少慈;李水薇;刘纯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加温输液是一种重要的临床补液方法,常用于需大量输注低温液体或快速输注大量冷藏库血的患者.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较先进的加热方法是用输液温控仪直接对输液延长管加热,但应用此装置易在延长管内产生大量微气泡,有被输进患者体内的潜在危险,并易使术中清醒的患者产生心理上的恐慌.为此,笔者对该装置进行了改良,并应用于30例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罗小平;张志刚;梁爱群;廖小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报道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成功为1例急性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心室颤动及心源性休克患者实施院前救护的体会.成立ECMO小组,合理进行人员分工,迅速有效建立ECMO;在救护过程中认真做好护理配合,严格执行无菌原则,注意检查泵管、ECMO管道是否完好、固定,防止管道接头脱落;重视置管后的固定;转运途中密切观察ECMO机各参数值的变化,转流的过程血流速是否稳定,避免管道异位、扭曲等而引起血流量的改变,严密监测基础生命体征,并做好肢体的保暖;同时注意观察肢体血运情况,有无僵硬、肿胀、苍白,观察皮温及动脉搏动;整个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置管处的渗血情况、患者神志、瞳孔及其他各种出血征象.本例患者成功实施ECMO呼吸循环支持进行院前救护,后接回医院进一步诊断治疗后康复出院.
作者:祝丽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远程教师是远程教育的实施者、组织者和推动者.随着远程护理教育中教师角色、护生学习地位、媒体作用和教学过程的转变,远程护理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了解和研究信息时代教育的模式与方法,提高自身素质,重点培养导学、教学设计、教学控制、创新教学和信息运用能力.
作者:周丽君;徐旭东;张曙光;张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