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萍;吕淑萍;于敏杰
目的建立消炎止痢丸的质量控制方法,保障其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翻白草和山楂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能有效分离各组分,且斑点显色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消炎止痢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辉;刘春峰;缪金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氯氮平为二苯氧氮平类抗精神病药,有效治疗量为200~400mg/d,大量600mg/d.氯氮平以疗效肯定,锥体外系副作用小,且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疗效而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有关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的报告逐年增多,但小剂量氯氮平致意识障碍的报道较少.笔者将近期所遇见的4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洪甲;张亚男;李秀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来,我国已成为出生缺陷的高发国家之一,有专家估计我国每年实际出生缺陷至少有80万~100万,出生缺陷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我国婴儿死亡、儿童和成人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残疾人中有50%来自出生缺陷,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因此预防新生儿缺陷至关重要,而预防的措施主要是做好孕前检查、产前筛查诊断等.孕前检查可筛除遗传性疾病,确定女性是否适宜怀孕,我院对此开展了比较有针对性的产前筛查和四联筛查,其中四联筛查是检查有无弓形体(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和单纯疱疹病毒(HSV),现将来我院接受检查的569例资料整理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高安英;郭宝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脑膜瘤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属良性肿瘤,生长慢,病程长[1].2000年3月~2005年7月我院施行开颅治疗脑膜瘤22例,随访6个月至2年,效果满意,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鲁静;李书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2003年1月~2005年2月采用形状记忆锯齿臂环抱器治疗锁骨中1/3骨折21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17~65岁,平均42岁.均为有明显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左侧8例,右侧13例,均为新鲜骨折.按骨折类型分类,横型4例,斜型10例,粉碎型7例.
作者:张永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急性白血病一般病势较急,不经治疗其病程一般小于6个月,青壮年发病率较高.急性白血病是骨髓早期血细胞异常增生,具有恶性肿瘤特征.除外周血外,可在其他组织器官中浸润.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hypoplastic acute leukemia,HAL)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白血病.除具有急性白血病的一般症状外,其主要特点为全血细胞减少,血片中可见少量原始或幼稚细胞,骨髓增生低下,有核细胞少,但分类原始细胞占30%以上.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两种类型:①缓进型:在此类白血病中较多见,多为老年人,起病隐袭,程进展较缓慢,初期症状不明显,病程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②急进型:多为青壮年,起病较急,进展较快,也可有发热、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及胸骨压痛等急性白血病的典型表现.
作者:周业模;王联霞;姜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为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因失血过多导致严重贫血或休克,如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现将我院1995年6月~2005年6月收治的36例晚期产后出血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曹迎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在病变的基础上,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从而发生局部坏死[1].它一般具有突然发作、缓慢恢复的特点,在其康复的过程中,训练不仅可以消除机体失调和改善活动能力,同时还能起到解除思想负担的效果.
作者:李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行下肢、下腹部手术病人120病(下肢肌力异常者除外),L1-L3椎间隙穿刺.按用药不同随机配对分组:A组(n=60),1.4%利多卡因;B组(n=60),1.4%利多卡因+5mmol/L氯化钾.两组药液均加1:20万肾上腺素.
作者:许平武;钱红梅;匡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螺内酯、氯沙坦对大鼠心肌梗死后血液动力学和心肌胶原重构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诱导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心肌梗死后72h将大鼠随机分为:①安慰剂组;②小剂量螺内酯组;③大剂量螺内酯组;④氯沙坦组;⑤二者合用组,另设假手术组.于第6周观察以下指标:非梗死区心肌胶原含量及Ⅰ/Ⅲ型胶原蛋白比值.结果第6周安慰剂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胶原含量及Ⅰ/Ⅲ型胶原蛋白比值也明显增加(P均<0.05).螺内酯组、氯沙坦组以及二者合用组与安慰剂组相比心肌胶原含量及Ⅰ/Ⅲ型胶原蛋白比值有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螺内酯、氯沙坦均可改善MI后左室舒张功能,抑制非梗死区胶原增生及改建.
作者:周晓东;周晓琳;刘坤申;刘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笔者对我院80名精神科和50名非精神科护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精神科工作的护士不仅要受到某些化学制剂及微生物对健康的威胁,有时还会受到意想不到的心理伤害.非精神科护理人员所受伤害机会极少.因此,加强职业防护,对每一位精神科护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曹红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FES)是外伤、骨折等严重损伤的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死亡率较高.我院分别在2004年3月及2005年1月发现2例脂肪栓塞综合征病例,均为青年患者,其中1例较典型(例1),另1例为回顾性分析诊断而确定(例2).现报告如下,并根据诊疗体会进行讨论.
作者:徐志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如何使老年人身心健康地度过晚年,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近年来,我科积极对老年人身心健康进行护理干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董绪兰;谭风菊;陶黎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引起眩晕,于2005年7月2日就诊,给予口服氟桂利嗪(山西津华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14021026),20mg/d治疗.服药第3天开始出现双踝部轻度水肿,无心悸与气短,未引起注意.水肿渐进性加重,晨轻暮重,服药至15天眩晕消失,行走时觉双下肢沉重,来院复诊.查体:眼睑、颜面无水肿,心肺未见异常,肝脾不大,腹水征阴性.双下肢呈重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及器械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测、胸片及心电图皆正常.医嘱停用氟桂利嗪,次日开始水肿减轻,停药8天后水肿消失.同年9月6日再次因眩晕口服氟桂利嗪,10mg/d,次日出现双踝部水肿,第5天水肿明显加重,停药4天后水肿消失.
作者:杜巧利;李旺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肛周脓肿是发生于肛门直肠周围组织间隙的化脓性疾患的总称.该病是肛肠科常见病之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18~40岁青壮年为多,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我科采用一次性切开引流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87例,术后配合正确地治疗与护理措施,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洁;王海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雾化吸入疗法是稀释痰液,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的重要治疗手段,在临床治疗呼吸道疾病中应用了十几年,但由于操作不当,或具体工作中的大意,不能使这一治疗手段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笔者通过近4年206例病例经验总结,发现雾化吸入时病人的体位,雾化液温度,雾化配置液的选择,雾化量的大小,雾化时和雾化后的处理等都是直接影响雾化效果的因素.为避免或减轻人为因素导致的不适,达到理想治疗效果,做如下总结:
作者:潘伯云;李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支气管哮喘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近几年来,笔者对我院门诊及住院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了细胞免疫研究,对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进行测定,对53例患儿进行了变应原检测.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胎儿发育相对较大,剖宫产率日趋上升.为减轻孕妇伤口疼痛,自控镇痛泵在术后得到广泛的应用,其达到持续镇痛48h.应用自控镇痛泵的患者,术后24h拔去尿管,部分患者出现了尿潴留及泌尿系感染现象.为了降低尿潴留及泌尿系感染现象,须选择合适的时间拔取尿管.为此,对60例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瑞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来,我科对3岁内的婴幼儿采用头皮静脉穿刺法输液,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操作方法1.1穿刺部位的选择以前额正中静脉为主,其次为颞浅静脉,耳后静脉,头皮浅静脉,排除头皮浅动脉.
作者:左丰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医院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医德)与医院感染有密切关系.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充分认识职业道德的意义和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树立崇高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翠香;刘淑红;赵丽君;李莉;李嘉;李慧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