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过度消瘦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并发气胸的启示

艾红娟

关键词:起搏器植入术, 气胸, 护理
摘要:通常情况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极少并发气胸.过度消瘦患者出现气胸的几率相对较高,过度消瘦是起搏器植入术的相对禁忌证.因此,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发气胸少见,极易被漏诊.我科为1例情况危急的过度消瘦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并发气胸,现报道如下.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方法处理深静脉穿刺处皮肤红肿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深静脉穿刺处皮肤红肿的处理方法,以延长深静脉置管的使用时间.方法 将101例右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穿刺处皮肤红肿的患者,按红肿出现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5l例与试验组50例.对照组用碘伏常规消毒红肿处皮肤,待干后用敷贴覆盖,每天按时更换;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消毒后在红肿处覆盖一小块拧f的无菌碘伏棉球,然后再覆盖敷贴.对比观察两组红肿的转归情况及治愈时间.结果 两组红肿治愈率及治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组消毒后在红肿处覆盖一小块拧十的无菌碘伏棉球,然后再覆盖一次性保护膜处理深静脉置管穿刺处皮肤红肿的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蒋凯;林碎钗;方振红;蔡晓丹;严晓静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在眼科门诊手术室行全麻手术患儿的护理

    我院对手术时间短、麻醉药用量小的眼科全麻手术安排在门诊进行,既可以避免患儿住院期间的交叉感染,缩短患儿与家长的分离时间,还可避免等待手术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还能减少医院对设备及人员的投入.但由于眼科门诊手术室设备相对简单,患儿术前、术后没有住院,因此,为手术意外抢救和病情观察增加一定的困难.

    作者:张颖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1例婴儿肌性斜颈的综合康复护理

    总结1例婴儿肌性斜颈的康复护理体会,提出对患儿采用按摩牵拉、功能训练、家庭护理指导等综合康复护理.患儿的康复及护理全部由经过正规进修培训的康复护师执行.先对胸锁乳突肌行充分按摩后,牵拉头部使颈椎呈充分伸展位;操作者以双手拇指、食指、中指拿揉患儿双肩,按揉大椎、双侧风池穴,用小鱼肌依次按揉患侧斜角肌、斜方肌、肩胛提肌、阔背肌;加强患儿头部控制训练;调整患儿枕头高度;注意室内光线的方向,尽量将患侧朝向有亮的一面;患儿出院前.由康复护师对家长进行培训,在患儿出院后每天对相关肌肉进行按摩.予连续综合康复治疗、护理5个月后,患儿颈部畸形纠正,头部控制良好,运动发育无落后迟缓现象.

    作者:李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美两数据库中有关PICC并发症及异常情况的文献分析

    目的 探讨国内外护理1=作中对PICC并发症及其异常情况的研究状况.方法 对中国牛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数据库)及美国PubMed数据库1999年1月-2007年12月有关PICC并发症及异常情况的文章进行检索分析.结果 在数量上,CBM数据库中,统计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有207篇,收录的文献逐年增加,由1999年的5篇增至2007年38篇;在PubMed数据库共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文献37篇.在文献质量上,2个数据库中大多数文献都集中在C、D级,CBM数据库中.高质量的系统评价义献0篇,D级文献128篇,占61.8%,其中主要是一些描述性研究和没有对照的病例观察;PubMed数据库中.有3篇系统评价,D级文献13篇,占35.1%,其中9篇是个案分析.在文献内容方面,两数据库发表的有关PICC并发症及异常情况的文献在用途方面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10.25,P>0.05);PICC并发症有静脉炎,穿刺部佗的渗血,血肿和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异常情况有导管头端异位、导管漂移或脱出、导管破裂或断裂、导管堵塞等.结论 对PICC并发症及异常情况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关注且发展迅速,国内发展也很快,但某些领域如恶性胸腔积液、顽同性肝硬化腹水应用PICC治疗,以及一些罕见并发症,如臂动静脉瘘管、神经损伤、心律失常、呼吸窘迫、液体渗漏肝实质引起腹痛和呼吸困难等需要国内护理同行们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美玲;李惠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1例过度消瘦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并发气胸的启示

    通常情况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极少并发气胸.过度消瘦患者出现气胸的几率相对较高,过度消瘦是起搏器植入术的相对禁忌证.因此,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发气胸少见,极易被漏诊.我科为1例情况危急的过度消瘦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并发气胸,现报道如下.

    作者:艾红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鼻咽癌放疗后2年出现双侧声带麻痹1例报道

    声带麻痹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病因复杂.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声音嘶哑、一侧或两侧声带固定或运动减弱.随着肿瘤、外伤发生率的增高,声带麻痹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1].病因主要有肿瘤、占位病变、手术损伤、创伤、脑血管意外等.常引起声嘶、误咽、呛咳,甚至不能进食.双侧声带麻痹还可造成喉梗阻,危及生命[2].我院于2007年4月收治1例鼻咽癌放疗后2年引起双侧声带麻痹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梁晶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按摩自护疗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按摩自护疗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入住公寓先后顺序将60岁以上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医嘱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给予健康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按摩自护疗法,包括按摩涌泉穴、梳头、击百会、疏松头部等,每天早上由护士督促并检查执行情况.所有患者都入住超过1年,纳入研究当日、干预满1年时采用SF-36健康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定,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患者干预1年后生活质量9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按摩自护疗法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蔚;覃葵丽;刘美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装置的护理

    总结8例重度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心脏再同步化三腔起搏器(CRT)植入的护理要点,包括心理护理、局部并发症观察、电极脱落及CRT起搏器功能的判定、出院指导等.本组8例患者均顺利植入CRT,术后心功能状态、射血分数较术前改善,QRS波变窄;1例出现局部血肿,及时处理后明显改善.认为CRT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重视和加强术前护理评估、起搏器功能的判定及术后的随访指导有利于治疗的成功,为减少并发症、术后康复和提高生命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

    作者:陶静;裴大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缠绕固定法预防胸腔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

    胸腔闭式引流是临床胸心外科极为重要的治疗措施.通过胸腔闭式引流可以引流胸腔内积气、积血、积液;重建负压,保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进肺膨胀[1].临床上为了固定导管,采用了很多方法,如胸内缝合、胸外敷贴固定等[2].但是,在术后搬动患者过程中,或患者术后躁动及睡眠时,非计划性拔管仍时有发生.2007年5月-2008年4月,本科室采用缠绕固定法加强固定胸腔引流管,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学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海洛因依赖者HBV和HCV感染及相关知识认知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海洛因依赖者HBV、HCV感染现状及对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以便制定对策,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健康宣教.方法 对2007年12月-2008年2月在药物维持治疗门诊服药的98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HBV、HCV检测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吸毒危害、传染病及其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 98例海洛因依赖者中,感染HBV者21例,感染率21%;感染HCV者79例.感染率81%;感染者占注射吸毒人数的96%(77/80).海洛因依赖者对吸毒危害的知晓率较高,但对传染病及其防护的认识不足.结论 海洛因依赖者HBV、HCV感染率高,传染病知识缺乏,防护意识薄弱,需加强毒品和传染病防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作者:邓秋雁;何悦玲;罗小玲;甘丽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梅毒患者的家庭支持及心理状况分析与对策

    目的 了解梅毒患者的家庭支持情况与心理卫生状况,探讨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家庭支持量表及SCL-90,对56例梅毒患者进行测评,并将家庭支持总得分与阳性心理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本组患者的家庭支持总分为5-15(8.61±2.46)分;(2)本组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国内常模(P<0.01),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4个因子分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家庭支持总得分与躯体化、焦虑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 梅毒患者存在异常心理,表现为躯体化、焦虑等,与家庭支持呈负相关.提示护理中受注重梅毒患者的家庭支持与心理卫生状况,通过发挥家庭支持作用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作者:龚小琦;罗萍娟;韩思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盐酸阿扎司琼注射液与洛赛克存在配伍禁忌

    盐酸阿扎司琼注射液为止吐药,无色澄明,常用于细胞毒性药物化疗和放射治疗后引起的恶心、呕吐;洛赛克化学名为注射用奥美拉唑,为白色或类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呈弱碱性,适用于急性胃黏膜病变等,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肿瘤患者化疗时常常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以减少胃酸的分泌,减轻患者恶心、呕吐的症状.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志芳;张爱萍;褚静茹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15例一次性留置导尿管气囊破裂的教训

    一次性气囊导尿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给患者及I临床护理工作带来极大方便,但如果操作不当,则可能出现一些护理问题,增加患者痛苦.现将我院15例出现尿管气囊破裂导致留置失败的教训介绍如下.

    作者:黄玉如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3种导尿管材料形成细菌生物膜的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超润滑导尿管1、超润滑导尿管2、硅化处理导尿管对大肠埃希氏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中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合理选择导尿管.方法 经细菌孵育超润滑导尿管1、超润滑导尿管2、硅化处理乳胶导尿管材料膜片制备生物膜模型,通过菌落计数法确定粘附于导尿管材料生物膜内菌落数量并用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膜的形态.结果 3种不同导尿管材料的生物膜内菌落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滑1、超滑2分别与硅化处理乳胶导尿管标准菌落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滑1与超滑2导尿管标准菌落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扫描电镜观察,硅化处理导尿管材料制备的生物膜表面可以观察到有细菌团块聚集和纤维素样物质交联;但超滑1与超滑2导尿管材料制备的生物膜表面仅有少许细菌团块,纤维素样物质交联不明显.结论 超润滑导尿管材料不容易形成细菌生物膜,临床留置导尿管时间长的患者尽可能选用超润滑材料导尿管.

    作者:兰萌;韦莉萍;周洁;彭永正;施永德;李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巧用3M透明敷贴联合丝线固定经口胃管

    鼻胃管较口胃管容易固定,但经鼻置胃管可增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1],因新生儿鼻道狭窄,临床主张选择经口胃管喂养[2].

    作者:蔡丽娅;陆宁洁;卢赛丹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压疮高危病人护理质量的全程控制

    目的 探讨压疮高危病人的护理质量控制方法.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压疮发生率.方法 2006年1月成立压疮管理指导小组,对预报高危的病人进行床边核查,每月随机检查在院的高危病人护理质量,运用质量持续改进流程纠正护理中的不足.对发生压疮的病人进行跟踪观察、指导、会诊等.结果 537例预报高危的病人中37例发生压疮,发生率为6.9%,低于同类报道;高危病人护理质量均合格.护理人员熟练掌握评估工具的使用.结论 对压疮高危病人护理质量进行全程控制,能提高卧床病人的基础护理质量,促进护士对雎疮的预防知识和技术的掌握与应用,保证预防措施落实到位,降低高危病人压疮发生率.

    作者:汤莉;于桂云;周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ICU护理中巧用一次性乳胶手套

    在ICU中,为防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一次性医疗用具被广泛使用.其中使用多的就是一次性乳胶手套,它具有成本低、无需清洗消毒、省时省力、一次性使用等特点.在ICU临床护理工作中,笔者发现一次性乳胶手套除了固有的作用外,在其他方面亦有其重要作用,总结如下.

    作者:陆碧燕;王金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护理学报》第8期继续教育思考题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消灵联合炉甘石洗剂加冰片治疗臀红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消灵联合炉甘石洗剂加冰片治疗臀红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62例患者按发生臀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彻底清创消毒.观察组用消灵复方洗液10 ml加温开水10 ml稀释后浸湿纱块湿敷0.5~1 h,然后用含锌炉甘石洗剂100 ml加入研制成粉末状的冰片20 g,充分摇匀后用棉枝蘸取混合液涂于创面,每天3~4次;对照组外涂红霉索软膏后覆盖无菌纱块,每天3~4次.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疗效较好.结论 消灵联合炉甘石洗剂加冰片用于治疗臀红,能有效控制创面感染,增强疗效.且无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

    作者:杨有娟;黄次花;谢佩珠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2型精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状况,并探讨影响自我效能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2犁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景表,通过方便抽样法,对135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统计描述和以自我效能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为应变量、以一般资料的各项目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总自我效能水平为(67.96±11.02)分,影响总自我效能的因素有血糖控制的感知(P<0.001)和病程(P<0.05).影响饮食和足部管理自我效能的因素是血糖控制的感知(P<0.001)和病程(P<0.05),影响医疗控制自我效能的冈索是血糖控制的感知(P<0.001)和性别(P<0.05),影响运动自我效能的因素是血糖控制的感知(P<0.001)和低咀糖发生的频率(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水平有待进~步提高,护理人员应注重血槠控制较差的及病程较长的患者自我效能的提高,同时积极控制血糖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减少或避免低血精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运动效能.

    作者:刘维维;彭庆莲;姜艳春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