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

杜建国;孙亚伟;徐学忠

关键词:胆囊切除, 腹腔镜, 手术并发症, 综合防治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6年8月1115例LC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出血5例,胆汁样腹水3例,胆总管残留结石3例,切口残留结石1例,遗留胃肠疾病2例,均以手术或保守治疗而愈.结论 LC术中遵循暴露充分、钝性分离,准确识别胆囊壶、胆囊管交界部,术前详细询问病史,辅以消化道检查,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伊曲康唑配伍达克宁治疗复发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一种妇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通常采用局部治疗即可获得治愈.而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炎(RVVC)因外阴瘙痒、灼痛,阴道分泌物多,且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不少痛苦.本院采用患者夫妇同时服用伊曲康唑,患者阴道局部应用达克宁栓及外阴涂达克宁软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秀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精制蝮蛇抗栓酶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致全身性高凝状态,如高脂血症引起血浆粘滞度增加,血小板异常聚集促使凝血因子XI激活等,有血栓形成倾向.既往用普通肝素或潘生丁等治疗肾病综合征,效果不佳.精制蝮蛇抗栓酶是蝮蛇毒中的提取物.我院于近年来采用精制蝮蛇抗栓酶抗凝疗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提供了依据.并与单用肝素激素与丹参等治疗的50例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健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CT扫描在四肢关节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四肢关节骨折利用其一般表现和特有体征结合X线检查绝大部分能够诊断清楚,但仍有一部分不完全性骨折、深部骨折、关节内骨折和小的撕脱性骨折通过X线检查也很难发现,以至于一部分患者漏诊,影响预后.笔者将2000年至今我院接诊的高度怀疑骨折但X线检查未发现的患者,及时进行了CT扫描,从而诊断为骨折的这些病例,进行整理总结如下:

    作者:阮珍义;陈卫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22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体会

    笔者收集了我院2003年11月~2005年12月22例重度有机农药中毒患者,全部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碧波;汪惠兰;李正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孕妇超重对分娩及新生儿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肥胖者明显增多,超重孕妇也随之增多,这一点越来越引起产科临床工作者的注意.笔者对2005年2~7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超重孕妇与非超重孕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孕妇超重对分娩及新生儿的影响,为围产期保健提供参考.

    作者:熊晨菡;杜巧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1996~2004年郑州市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现状分析

    目的 为分析和掌握郑州市围产期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资料,调查郑州市14家医院内住院分娩的孕28周至产后7天的围产儿.结果 郑州市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6.98/万,围产儿病死率29.90%,年度间发生率差异性显著,但无长期趋势.结论 新生儿早期死亡率较高,加强孕期保健,提高产前诊断和生后早期诊断水平是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的有效措施.

    作者:周秀萍;崔玲;崔予琳;胡勇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CT多种扫描检查方法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多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和及时正确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笔者收集了19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癌患者的CT资料,探讨多种扫描方法对其的诊断价值.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周相臣;李国岩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肝素钠抗凝血浆对急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肝素钠抗凝血浆对急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对51例肝素钠抗凝血浆急诊生化项目测定,并将测得结果与常法分离的血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肝素钠抗凝血浆与血清中的氯、尿素、肌酐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钾、钠、钙、二氧化碳、葡萄糖、总蛋白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肝素钠抗凝血浆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应选择性地测定急诊生化项目.

    作者:王庆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食道癌淋巴转移的研究

    目的 研究各种食道癌的淋巴转移规律,明确手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确定不同食道癌的手术方式.方法 通过对连续129例的食道癌手术清扫的淋巴结进行病理分析,从而发现食道癌的淋巴转移规律.结果 手术中共清扫出淋巴结1007个,其中有癌转移的148个,阳性率达14.70%;淋巴结主要在腹腔、纵膈内多见;食道癌有早期淋巴转移的表现.结论 ①食道癌手术必须作淋巴结清扫,不同部位食道癌的手术方式应有所选择,以便在少损伤的手术下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②腹腔内淋巴结清扫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一民;王中林;张晓膺;刘宁;蒋南青;张蕾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残胃癌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和总结残胃癌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回顾分析1996~2006年间收治的32例残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症状诊断、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81.4%,根治切除率57.7%.结论 对残胃癌病人即使邻近器官转移,只要心肺功能能耐受手术,均需手术治疗,定期胃镜检查残胃癌的高危人群,能做到早期诊断.

    作者:陈永良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浅谈医院的科学发展观

    医院落实科学发展观,应着眼于速度与效益的有机统一,着眼于效益与文化的良性互动,着眼于人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着眼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作者:左吉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56例疗效分析

    自2005.1~2006.1,我院采取灌肠、宫腔注入及激光照射三联法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56例,有效率98.46%,现交流如下:

    作者:李凤;付春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628例危重创伤急诊救治临床分析

    目前我国每年死于各类创伤的总人数已达70万,在人口死因构成中占第四位,且青壮年居多,成为青壮年的第一杀手,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1].如何提高救治水平,是医务工作者当务之急.我院自2001年1月成立急救中心以来,急救水平不断提高.现将2004年6月~2006年5月一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曹乐平;耿亚琴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踏车运动试验诱发ST段抬高的临床分析

    目的 进一步探讨踏车运动试验诱发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分析8例非心肌梗死而运动中诱发ST段抬高病人的静息心电图、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结果 7220例踏车运动试验病人中,有8例病人运动中诱发心电图ST段抬高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结论 非心肌梗死患者运动诱发心电图ST段抬高是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痉挛所致心肌局部严重缺血的表现.

    作者:李美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吸烟与冠心病

    吸烟对健康有许多危害,特别是对心血管有不良影响,并有促进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作用,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吸烟产生的烟硷和一氧化碳是主要有害因素,其作用是可使心率加快,心肌需氧量增加,外周血管和冠状动脉收缩,并使血压增高,使血中一氧化碳浓度增高,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以及血小板聚集性发生变化.

    作者:籍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

    肝内胆管细胞癌临床较少见,有关文献报道不多,笔者收集了8例经临床手术病理确诊的肝内胆管细胞癌病人的CT资料,探讨其CT表现,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丛振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1例宫颈妊娠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结1例宫颈妊娠介入治疗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合理地指导饮食,正确采集血标本,并进行出院指导.通过上述护理措施,该例患者预后良好,痊愈出院.

    作者:黄瑾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糖尿病母亲婴儿的临床特点及处理(附17例分析)

    目的 探讨如何有效防治糖尿病母亲婴儿(Infan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other,IDM)的围生期并发症.方法 对17例IDM围生期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IDM围生期并发症主要有巨大儿、低Apgar评分、低血糖、低血钙及高胆红素血症等,经相应临床处理,除1例死于肺透明膜病外,其余均临床治愈出院.结论 做好IDM围生期的医疗保健工作,可有效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和病残率.

    作者:刘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对高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情况探讨

    本文介绍了一位78岁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并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探讨和出院护理的注意事项.

    作者:尉晓琴;年梅菊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72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婴幼儿的室间隔缺损(VSD)为常见先心病,患儿生育较小,有反复的易感史、肺炎、心衰,尤其大分流VSD患儿,大量左向右分流,导致肺循环充血,肺血管压力增高,肺间质和肺泡水肿,容易呼吸衰竭,并发肺动脉高压,在内科治疗患儿家长经济费用明显增加.随着手术技术及围术期处理的加强,对室间隔缺损的患儿我们主张早期手术治疗.我科自2003年9月~2006年3月共有72例婴幼儿VSD进行了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生;李刚;张艳玲;李怀宁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