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踏车运动试验诱发ST段抬高的临床分析

李美云

关键词:踏车运动试验, ST段抬高, 冠状动脉造影
摘要:目的 进一步探讨踏车运动试验诱发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分析8例非心肌梗死而运动中诱发ST段抬高病人的静息心电图、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结果 7220例踏车运动试验病人中,有8例病人运动中诱发心电图ST段抬高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结论 非心肌梗死患者运动诱发心电图ST段抬高是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痉挛所致心肌局部严重缺血的表现.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红霉素与阿齐霉素序贯治疗存在支原体血症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红霉素与阿齐霉素序贯治疗与单独阿齐霉素治疗存在支原体血症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红霉素25~30mg(kg*d),静滴1次/d,3~5d,体温正常即改为阿齐霉素10mg/(kg*d),1次/d,静滴3d停4d,进入序贯治疗,对照组静滴阿齐霉素10mg/(kg*d),1次/d,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1%,总有效率97%;对照组显效率30%,总有效率7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临床上存在支原体血症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用红霉素联合阿齐霉素序贯治疗较单用阿齐霉素治疗退热时间短,疗效高,且使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降到低.

    作者:徐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化疗病人呕吐的心理护理

    恶性肿瘤病人联合化疗时,呕吐发生频率高,患者恐惧且难以承受,部分患者因此而拒绝治疗.剧烈的呕吐直接影响进食和正常的消化活动,造成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化疗不能正常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不仅可弥补单纯药物疗法的不足,增加治疗效果,而且对经济状况欠佳的病人,经济实用.

    作者:陈海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分析和建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中国农村正式出现具有医疗保险性质的合作医疗制度是在1955年农业合作化高潮时期.目前已经和过去的大不一样.在合作资金来源上,新型合作医疗主要依靠政府(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投入启动资金,个人和集体再投入部分资金,而传统合作医疗则主要依靠集体经济和个人力量出资;在政策目标上,新型合作医疗主要以大病统筹为主,而传统的合作医疗则主要是以小病治疗和预防为主;在加入方式上,新型合作医疗强调要在尊重农民自愿加入的基础上开展推广和试点,而传统合作医疗在集体经济所有制基础上,由集体代扣代缴费用,以村为单位按工分年终分红,有一定强制性,与现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医疗保险类似;在统筹层次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上升到县级统筹的层次,而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则主要是靠公社(乡镇)或生产大队(村)进行统筹;在具体运作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以部分地借鉴市场机制来推进,也就是说,新型合作医疗不但不排斥、反而积极引入市场力量参与供给过程.

    作者:白丽;赵浴光;张鑫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慢性溃疡的换药护理

    静脉曲张引起溃疡是常见的并发症,创面久治不愈,局部换药是治疗的主要措施[1].针对换药难度大、病程较长的问题,我院依据创面修复过程的不同分期,采取相应的换药措施,疗效显著.

    作者:温桃容;刘大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食道中段癌术后并发胃瘘1例护理

    胃瘘是外科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3%~5%,死亡率为57.5%,由于消化道液大量丢失,引起水、电介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引发肾衰、营养不良与严重感染,其病程长,死亡率高.我院曾收治1例食道中段癌术后并发胃瘘的病人,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小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67例胫腓骨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结果 随访6~3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适应证广、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稳定性好、功能恢复快、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可作为胫骨干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手术时机,熟练掌握操作技术.

    作者:杨侃;孙永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曲马多、利多卡因气管内用药预防全麻拔管心血管反应

    目的 探讨曲马多和利多卡因经气管内联合给药预防吸入全麻气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疗效.方法 60例吸入全麻患者随机分入Ⅰ组(对照组)、Ⅱ组(利多卡因组)、Ⅲ组(曲马多组)和Ⅳ组(曲马多+利多卡因组),每组15例.自主呼吸频率>12次/min、潮气量>4 ml/kg时给予气管内用药.记录术前、拔管时、拔管后2、5分钟的SBP、DBP、MAP、HR,记录术后发生躁动例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利多卡因组的HR、曲马多组的MAP和曲马多+利多卡因组的HR、MAP在拔管即刻和拔管后2 min差别显著,P<0.05;与术前比较,曲马多组的HR和对照组的HR、MAP在拔管即刻和拔管后2 min差别显著,P<0.05,利多卡因组的MAP在拔管即刻差别显著,P<0.05.四组躁动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曲马多1 mg/kg和利多卡因1 mg/kg气管内联合给药能较好地控制吸入全麻气管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刘安林;黄波;李春华;姚虹;林小玲;苏和平;王艳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护理进展

    深静脉穿刺置管由于快捷、安全、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危重病员抢救、中心静脉压监测、胃肠外营养、血液透析等.但深静脉置管所引起的感染并发症是危重病患者罹患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一;安永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曲美他嗪改善心绞痛患者运动耐量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联合传统疗法对冠心病(CHD)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和对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将5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予传统疗法治疗,试验组加服曲美他嗪20 mg,3次/d,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运动诱发心绞痛所需时间、运动至ST段压低1 mm所需时间及运动持续时间、做功量、运动峰值时的率压乘积.结果 试验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运动诱发心绞痛所需时间、运动持续时间、做功量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运动峰值时的率压乘积两组间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传统疗法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能明显改善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的运动耐量.

    作者:曾建沛;龙家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杀鼠药中毒7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杀鼠药中毒的临床特点、并发症及治疗进行临床总结.方法 通过70例杀鼠药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合并呼吸道损伤占42.7%(30/70),合并心肌损伤占35.7%(25/70),合并肾小球损伤占21.4%(15/70),治愈率91.7%,死亡率5.7%.结论 杀鼠药属强毒类,引起急性中毒时可造成多器官损害,对杀鼠药中毒除及时抢救外,对其他系统损害进行相关治疗也属必要,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陈风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器治疗复杂性胫骨骨折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器治疗复杂性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器治疗复杂性胫骨骨折25例.结果 25例病例全部获得随诊,随诊时间为10~72个月,平均36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2周.6个针道出现表层感染,经换药处理后愈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器治疗复杂性胫骨骨折,能减少并发症并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钟家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双重睑手术改进技巧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爱好越来越广泛,要求越来越高,双重睑手术是单眼皮者改变外貌的常见手术.通过手术不但改变了爱美者的容貌,还给他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但大多数患者惧怕疼痛,惧怕眼部疤痕及因手术带来的生活工作不便.我院自1994年开始采取新式埋线法施行重睑手术上百例,经过临床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金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162例弱视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索传统弱视治疗方法在弱视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162例弱视儿童均用1%阿托品眼水散瞳.采用网膜检影法验光,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同时用遮盖及精细目力训练(均未使用弱视治疗仪).每月复诊一次,根据视力调整遮盖比例及精细目力训练的具体方法,每半年验光一次,据客观验光度数及眼位情况,调整眼镜度数.结果 传统弱视治疗方法,效果良好,经济适用.结论 弱视治疗疗效与患儿就诊的年龄、弱视的类型及程度有关.

    作者:庞慧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浅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

    目的 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方法 科学用药,合理的控制饮食,适当体育锻炼,正确的健康教育等综合治疗.结果 绝大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控制.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科学用药、正确健康教育,生活质量能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时红梅;薛立荣;时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婴幼儿佝偻病对喘息性疾病影响的研究

    目的 了解婴幼儿佝偻病对喘息性疾病的影响.方法 将73例喘息性疾病与254例下呼吸道感染对比,了解两者患佝偻病的情况.再将喘息性疾病分为3组,第1组19例,伴有佝偻病,加用维生素AD(V-AD)和钙剂治疗,第2组18例,也伴有佝偻病,不用V-AD和钙剂,第3组36例,为单纯喘息,也不用V-AD和钙剂,观察3组疗效.结果 喘息性疾病婴幼儿伴有佝偻病的比例高于下呼吸道感染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疗效第1、3组优于第2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第1组不如第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婴幼儿佝偻病与喘息性疾病有关,佝偻病导致喘息性疾病恢复更慢,加用V-AD和钙剂治疗可提高疗效.

    作者:黄照国;林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干燥综合征中医药研究进展

    对近年来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研究、诊治干燥综合征(SS)的相关文献作系统的整理和回顾.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不外乎燥、瘀、虚等方面,通过辨证分型或专方专法等疗法,能显著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药临床与实验研究的深入,进一步提高了中医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临床分型、用药以及病理模型的认识水平.

    作者:时彦标;张前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或转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或转移的疗效.方法 27例术后局部复发或转移的直肠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2.5-4GY/次,4~5次/周,总剂量52~60GY.结果 完全缓解率14.8%(4/27),部分缓解率51.9%(14/27),有效率66.7%(18/27).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7.8%、44.4%、7.4%,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1.5%、55.6%、37%.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可提高术后局部复发或转移直肠癌的生存率,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汤华;王建华;陆忠华;许锡元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B超监测下射频热凝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射频热凝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适应证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B超提示直径不超过5 cm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射频热凝治疗,观察其疗效及术中、术后反应的情况.结果 肌瘤直径≤3 cm者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9.7%、100%,肿瘤直径为3.1~5 cm者治愈率和有效率为45.5%、72.7%.5例术中出现轻度恶心、呕吐,16例术后阴道少量流血,均经对症处理好转.结论 射频热凝治疗子宫肌瘤时间短、疗效高、费用低,无明显术中、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关于医疗行业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思考

    目前在医疗行业医院竞争的矛盾、医患矛盾频繁,收受红包等问题在一些医务工作者的身上屡有发生,如何消除这些问题,使医疗工作者真正作到以病人为中心,高质量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医疗事业,开创让人民满意的医疗事业,关键要看医院党员队伍的建设能否建立起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建立起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队伍.本文结合医疗行业工作的实际,从不同的侧面探讨医疗行业构建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有关问题,以期建立起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管理长效机制,为做好真正服务于人民、让人民满意的医疗工作奠定政治和组织保证.

    作者:杨怀路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中药消痤外用系列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消痤外用系列综合外用治疗痤疮的临床特色和疗效.方法 对163例痤疮患者随机分组、对比治疗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明显,表明中药消痤外用系列和现代美容仪器结合运用,疗效满意.

    作者:柴雁;王红松;龙子江;孙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