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玲
随着全国新生儿急救事业的不断发展,NICU的建立,设备的引进,抢救技术的改进,呼吸机在越来越多的医院新生儿科得到广泛应用,它是危重儿抢救治疗的重要手段,可抢救患儿的生命,但使用不当可引起致病性的打击和不良的后遗问题.我院2000年初引进新型新生儿专用呼吸机科迪娜抢救各种危重症患儿600例,抢救成功率达95%.现就我院机械通气的几种重症患儿的应用体会归纳如下:
作者:黄国盛;廖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多原发癌指发生在不同部位的两个恶性肿瘤经证实两者不相连续;重复癌指发生在同一部位或者不同部位的两种组织来源不同的恶性肿瘤,两者均是临床较少见的多原发性恶性肿瘤,同时性多原发癌或重复癌指两种癌瘤发生时间相隔在6个月以内,临床更少见.其术前诊断相当困难,作为胃肠道常规检查手段即胃肠道X线造影检查,其漏误诊率相当高.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降低漏误诊率,我们搜集10例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消化道多原发恶性肿瘤,对其X线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漏误诊原因,总结如下:
作者:张国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预算控制、收入控制、支出及成本控制、货币资金控制、物资财产控制等等.而预算控制是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编制符合医院业务实际的预算,有利于医院总体目标的实现.
作者:房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婴幼儿佝偻病对喘息性疾病的影响.方法 将73例喘息性疾病与254例下呼吸道感染对比,了解两者患佝偻病的情况.再将喘息性疾病分为3组,第1组19例,伴有佝偻病,加用维生素AD(V-AD)和钙剂治疗,第2组18例,也伴有佝偻病,不用V-AD和钙剂,第3组36例,为单纯喘息,也不用V-AD和钙剂,观察3组疗效.结果 喘息性疾病婴幼儿伴有佝偻病的比例高于下呼吸道感染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疗效第1、3组优于第2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第1组不如第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婴幼儿佝偻病与喘息性疾病有关,佝偻病导致喘息性疾病恢复更慢,加用V-AD和钙剂治疗可提高疗效.
作者:黄照国;林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笔者总结分析了60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有宫颈病变病人的超声资料,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本组60例中年龄25~70岁,平均45岁,60例病人检查结果均经临床、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仪器主要使用Sequoia512、Philips HD11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0 MHz.操作方法:受检者排尿后取膀胱截石位,将套有避孕套的阴道探头涂上消毒后的耦合剂,缓慢将探头送入阴道穹隆部,进行纵向、横向及多方位检查,除仔细观察宫颈外,还包括子宫体、卵巢等.检查时应注意宫颈的大小、形态、回声,亦包括宫颈内、外口、宫颈管回声情况.
作者:杨建秀;王从光;所丽华;程松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笔者2000~2004年共收治急慢性中等量以上积脓脓胸患者40例,采用甲硝唑溶液冲洗胸腔治疗方法,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且复发率低,减轻了胸膜粘连,对患者的呼吸功能没有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前我国每年死于各类创伤的总人数已达70万,在人口死因构成中占第四位,且青壮年居多,成为青壮年的第一杀手,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1].如何提高救治水平,是医务工作者当务之急.我院自2001年1月成立急救中心以来,急救水平不断提高.现将2004年6月~2006年5月一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曹乐平;耿亚琴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对我院1998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青年人胃癌33例分析其确诊前的诊治过程,从中发现不足,汲取经验和教训,提供进一步早期诊断的方法,改善青年人胃癌的预后.建议:对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和工作饮食不规律的青年人,出现消化系统症状时,及早做内镜检查以除外诊断.对除外以上情况的青年人,出现消化系统症状时,不确定的诊断和经验性治疗时间不宜超过1个月,也应做内镜检查.对有内镜检查禁忌证者,气钡双重造影和CT等影像学检查大限度的代替内镜检查而明确诊断.
作者:徐燃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肝内胆管细胞癌临床较少见,有关文献报道不多,笔者收集了8例经临床手术病理确诊的肝内胆管细胞癌病人的CT资料,探讨其CT表现,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丛振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红霉素与阿齐霉素序贯治疗与单独阿齐霉素治疗存在支原体血症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红霉素25~30mg(kg*d),静滴1次/d,3~5d,体温正常即改为阿齐霉素10mg/(kg*d),1次/d,静滴3d停4d,进入序贯治疗,对照组静滴阿齐霉素10mg/(kg*d),1次/d,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1%,总有效率97%;对照组显效率30%,总有效率7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临床上存在支原体血症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用红霉素联合阿齐霉素序贯治疗较单用阿齐霉素治疗退热时间短,疗效高,且使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降到低.
作者:徐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为评价采用保肛低位吻合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回顾分析47例直肠癌患者应用吻合器行保肛手术的临床资料.47例手术成功率为100%,吻合口漏发生率为4.3%(2/47),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4.3%,吻合口出血1例,局部复发率为8.5%(4/47).结果表明,吻合器的应用,扩大了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范围,并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简单.
作者:周海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适合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汽化电切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总结经验.方法 对125例高龄、高危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顺利,护理恰当,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细致的护理措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康复指导,是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关键.
作者:吉曙云;李磊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射频热凝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适应证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B超提示直径不超过5 cm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射频热凝治疗,观察其疗效及术中、术后反应的情况.结果 肌瘤直径≤3 cm者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9.7%、100%,肿瘤直径为3.1~5 cm者治愈率和有效率为45.5%、72.7%.5例术中出现轻度恶心、呕吐,16例术后阴道少量流血,均经对症处理好转.结论 射频热凝治疗子宫肌瘤时间短、疗效高、费用低,无明显术中、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西药为基础合中药方剂独活寄生汤与宣痹汤加减内服,根据症状辨证加减.对照组28例只口服西药.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24%,对照组6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传统方独活寄生汤合宣痹汤辅助西药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良好疗效.
作者:朱庆军;廉洁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我院近五年来对腹股沟疝的治疗分别采用无张力成型补片法和网塞充填法,现将103例腹股沟疝的治疗情况做以下临床评价.
作者:张春肖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不孕症过程中,患者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惧及社会相关心理紊乱等,为此,对施行手术的病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增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严格医疗保护制度,尊重病人的隐私权,帮助病人认识疾病,从而使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陈可;戴荣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和总结残胃癌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回顾分析1996~2006年间收治的32例残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症状诊断、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81.4%,根治切除率57.7%.结论 对残胃癌病人即使邻近器官转移,只要心肺功能能耐受手术,均需手术治疗,定期胃镜检查残胃癌的高危人群,能做到早期诊断.
作者:陈永良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新的护理学也将随之产生,新的护理技术的开展、各种自动化仪器设备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护理工作将成为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护理队伍的现状与前景是不容乐观的.
作者:冯胜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保证吸氧湿化瓶的消毒质量,降低由氧气湿化瓶导致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将科室吸氧用的湿化瓶统一由供应室回收、消毒、清洗、包装、贮存、下送.结果 通过对湿化瓶的统一管理为临床节省了时间,对统一消毒后的湿化瓶进行了150次细菌培养,均无细菌生长.结论 集中统一管理确保了氧气湿化瓶的消毒质量,为临床科室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夏顺新;杜合英;谢惠云;潘启锐;李小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膈下逐瘀汤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对23例原发性痛经患者用膈下逐瘀汤辨证治疗.结果 随访痊愈19例,好转4例.结论 膈下逐瘀汤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
作者:毛开奇;张方勤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