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周骞;钟慧红;符积治
为了解石嘴山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卫生质量,提高消毒卫生技术水平,采用平板沉降法和棉拭涂抹法,对室内空气和物品等情况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2003年采样296份,超标率为25.6%,2004年采样336份,超标率为13.4%,2005年采样398份,超标率4.3%,结果显示,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逐年上升,整体较好.
作者:孙东芳;张培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的成因、诊疗方案及预后,为没有小儿外科的基层综合医院治疗这类疾病提供有益尝试.方法 对2000~2005年间住院的27例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进行诊断、治疗、随访分析.结果 治愈24例(治愈率88.9%),临床症状均消失,好转2例(均有伤前脑容量不足史),转院1例(因三代单传而转上级医院救治).结论 早期诊断(头颅CT)、及时有效治疗可明显改善近期预后.
作者:蔡保联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继续医学教育是继毕业后以学习新理论、新技术为主的一种终身性的医学教育.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是广大卫生技术人员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任职期内完成规定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已经成为年度考核、晋升、聘任以及医生、护士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通过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已被广大医务人员所认同.
作者:陈美伦;徐鑫;崔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6年8月1115例LC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出血5例,胆汁样腹水3例,胆总管残留结石3例,切口残留结石1例,遗留胃肠疾病2例,均以手术或保守治疗而愈.结论 LC术中遵循暴露充分、钝性分离,准确识别胆囊壶、胆囊管交界部,术前详细询问病史,辅以消化道检查,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杜建国;孙亚伟;徐学忠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肝脏疾病常引起毗邻的胆囊受累,导致其声像图发生相应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并非胆囊本身炎症所致.笔者收集2000~2005年相关病例342例,分析其胆囊声像图变化.
作者:王菊娣;赵桂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随着近代肛肠动力学检测手段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引起便秘这一症状的疾病有了新的认识,从其发病机理来看,外科介入便秘的治疗是必然趋势.出口梗阻型便秘(OOC)是导致顽固性便秘常见的一组疾病,又称盆底肌功能不良(PFD)[1].我院自2000年1月年12月对15例因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术后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孙卫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血液灌流术是利用活性碳的吸附作用,通过体外循环将血液中的毒物吸附并排出体外,主要用于各种急性药物中毒和一些免疫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易发生凝血堵塞现象,所以在治疗中应用一定量的肝素钠抗凝.为了更好地避免发生凝血堵塞现象,我院血净化中心在进行透析加灌流时,采用肝素钠分解应用法给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齐淑琴;王文峦;张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109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22例,好转30例,总有效例数52例(68.4%).对照组显效6例,好转10例,总有效例数16例(48.5%).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对重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於学军;张园海;申悦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普及,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但其费用高.在基层医院的今天,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仍不失为有效方法之一,如何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避免医源性损伤,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感染率,并且价格低廉,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相当的手术方法,仍然是基层外科医生所关心的问题.我院自1999年6月~2006年6月设计了2.5~3.0cm微创口胆囊切除术,手术80例效果满意.现就其手术切口、方法、设备要求以及适应证作一探讨.
作者:何树群;王文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45例老年胆石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采取针对性护理与整体护理相结合,对45例老年胆石病患者的术前不同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术中稳定情绪,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呼吸道管理、体位及活动指导,出院后重点指导等方法.结果 45例患者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整体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基础,是手术成功的有力保证.
作者:宋祥春;马敏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我国正处于艾滋病及HIV感染的快速增长期,艾滋病病人、HIV感染者的增多使医务人员接触此类患者的机会大大增加.据统计,近年HIV职业暴露呈逐年上升趋势.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指出: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工作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破皮肤,都有可能出现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作者:李玲;赵彦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各种食道癌的淋巴转移规律,明确手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确定不同食道癌的手术方式.方法 通过对连续129例的食道癌手术清扫的淋巴结进行病理分析,从而发现食道癌的淋巴转移规律.结果 手术中共清扫出淋巴结1007个,其中有癌转移的148个,阳性率达14.70%;淋巴结主要在腹腔、纵膈内多见;食道癌有早期淋巴转移的表现.结论 ①食道癌手术必须作淋巴结清扫,不同部位食道癌的手术方式应有所选择,以便在少损伤的手术下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②腹腔内淋巴结清扫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一民;王中林;张晓膺;刘宁;蒋南青;张蕾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小儿重症脑炎往往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枢性高热,而高热又可加重脑组织损伤而影响预后.如能及时采用良好的降温方法,不仅能达到降温效果,而且能减少并发症,对改善患儿预后起重要作用.作者于2004年9月~2006年9月对60例重症脑炎患儿分别采用乙醇擦浴、药物、冰袋等3种降温方法进行分析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爱好越来越广泛,要求越来越高,双重睑手术是单眼皮者改变外貌的常见手术.通过手术不但改变了爱美者的容貌,还给他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但大多数患者惧怕疼痛,惧怕眼部疤痕及因手术带来的生活工作不便.我院自1994年开始采取新式埋线法施行重睑手术上百例,经过临床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金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为研究珍珠母炮制方法的进展及不同炮制品之间优越性,通过对珍珠母不同炮制品的水煎出物氨基酸煎出率的比较实验,结果烘焙品的煎出率高,且氨基酸破坏较少,有望成为合理的炮制方法之一.
作者:黄宏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恶性肿瘤病人联合化疗时,呕吐发生频率高,患者恐惧且难以承受,部分患者因此而拒绝治疗.剧烈的呕吐直接影响进食和正常的消化活动,造成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化疗不能正常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不仅可弥补单纯药物疗法的不足,增加治疗效果,而且对经济状况欠佳的病人,经济实用.
作者:陈海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因此提高输液质量,减少污染,保护好静脉通道,是安全输液的保障.
作者:董玉婵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脑卒中后由于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肩部活动受限及腕关节掌屈等,上肢血液回流手阻,很容易发生肩-手综合征.一旦发生肩-手综合征对患侧上肢功能恢复影响很大.2002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对90例脑卒中患者早期采用综合康复措施预防肩-手综合征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耿建英;石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胃瘘是外科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3%~5%,死亡率为57.5%,由于消化道液大量丢失,引起水、电介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引发肾衰、营养不良与严重感染,其病程长,死亡率高.我院曾收治1例食道中段癌术后并发胃瘘的病人,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小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中国农村正式出现具有医疗保险性质的合作医疗制度是在1955年农业合作化高潮时期.目前已经和过去的大不一样.在合作资金来源上,新型合作医疗主要依靠政府(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投入启动资金,个人和集体再投入部分资金,而传统合作医疗则主要依靠集体经济和个人力量出资;在政策目标上,新型合作医疗主要以大病统筹为主,而传统的合作医疗则主要是以小病治疗和预防为主;在加入方式上,新型合作医疗强调要在尊重农民自愿加入的基础上开展推广和试点,而传统合作医疗在集体经济所有制基础上,由集体代扣代缴费用,以村为单位按工分年终分红,有一定强制性,与现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医疗保险类似;在统筹层次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上升到县级统筹的层次,而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则主要是靠公社(乡镇)或生产大队(村)进行统筹;在具体运作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以部分地借鉴市场机制来推进,也就是说,新型合作医疗不但不排斥、反而积极引入市场力量参与供给过程.
作者:白丽;赵浴光;张鑫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