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远程教育平台在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陈美伦;徐鑫;崔瑛

关键词:远程教育平台, 继续医学教育,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卫生技术人员, 医学教育学, 自身素质, 医务人员, 年度考核, 继续教育, 终身性, 再注册, 新技术, 任职期, 义务, 医生, 学习, 权利, 聘任, 理论, 晋升
摘要:继续医学教育是继毕业后以学习新理论、新技术为主的一种终身性的医学教育.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是广大卫生技术人员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任职期内完成规定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已经成为年度考核、晋升、聘任以及医生、护士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通过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已被广大医务人员所认同.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谈中医对脑血管病的抢救与康复

    祖国医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宝贵的经验、独有的特点.实践证明,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病的抢救与康复,有着较高的疗效.

    作者:孙思维;张安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小剂量DF方案持续滴注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护理

    对于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目前多采用以5-Fu为主的化疗方案.5-Fu半衰期短,为周期特异性药物,具有时间依赖性,长时间使用优于短时间使用[1],所以目前多采用24小时持续给药法.我中心从2000年1月开始使用微电脑泵行5-Fu给药法,既提高了治疗效果,又减少了化疗的毒副反应,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潘忠美;顾汉刚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化疗病人呕吐的心理护理

    恶性肿瘤病人联合化疗时,呕吐发生频率高,患者恐惧且难以承受,部分患者因此而拒绝治疗.剧烈的呕吐直接影响进食和正常的消化活动,造成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化疗不能正常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不仅可弥补单纯药物疗法的不足,增加治疗效果,而且对经济状况欠佳的病人,经济实用.

    作者:陈海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乳腺癌的超声诊断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早期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关键,笔者总结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声像图,探讨其超声表现.

    作者:翟学君;杨建秀;程松玲;马园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骨水泥引起严重并发症患者2例报道及术中护理要点

    骨水泥是一种化学物质,其主要成份为聚甲基丙稀酸甲酯粉剂和甲基丙稀酸甲脂单体液,临床上常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灌注骨髓腔固定假体.由于两种化学物质混合时可产生中心温度115℃的高温,导致大量的甲基丙稀酸甲脂单体产生并释放入血,有研究证实,骨水泥灌注时甲基丙稀酸甲脂单体吸收入血,可引起一过性外周血管扩张,低血压和心动过速.我院从2000年至今,发现两例骨水泥引起严重并发症的患者,现将病例及术中抢救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李育红;樊红;范珂;崔明珠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腹部外伤的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腹部外伤的诊断与经验教训.方法 对我院1994~2005年收治258例腹部外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手术治疗16例,剖腹探查手术242例,治愈251例(97.29),死亡7例(2.71%).死亡原因为术后再出血致严重失血性休克.结论 腹部外伤表现复杂,正确无误的诊断、认真的科学态度是减少合并症与死亡率,提高救治效果的关键.

    作者:姜杰;尹京燮;许清一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的护理

    前路颈椎间盘摘除加植骨融合术是目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靠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我院自2000年10月~2006年09月施行该项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0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作一报道.

    作者:鲍颖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优生学与精神病的关系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健康而又聪明,现在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因此父母的这种愿望也就起来越迫切了.优生学不仅涉及生物学和医学各学科,而且影响到社会科学的有关方面.精神病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家庭和社会的稳定.精神病大多是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具有遗传性,人群中10%都有精神病.因此,我们通过优生的途径,通过人为控制,让优良的遗传素质都传给后代,从根本上控制和防治各种精神病,造福家庭和社会.

    作者:邓菊芳;余昆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50例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良性卵巢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手术50例,手术时间30~70min,平均53min,术中出血均少于100ml,平均住院时间4d,无1例中转开腹;无器官损伤及腹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掌握手术适应证,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筱青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双重睑手术改进技巧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爱好越来越广泛,要求越来越高,双重睑手术是单眼皮者改变外貌的常见手术.通过手术不但改变了爱美者的容貌,还给他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但大多数患者惧怕疼痛,惧怕眼部疤痕及因手术带来的生活工作不便.我院自1994年开始采取新式埋线法施行重睑手术上百例,经过临床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金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25例胰头癌的螺旋CT动态增强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胰头癌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中的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胰头癌的CT征象.结果 25例胰头癌中,平扫肿瘤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动脉期肿瘤边缘均出现类似环状强化,门静脉期边缘较模糊且呈相对低密度.多数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内外胆管和胰管扩张.结论 胰头癌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中的表现更有诊断价值.

    作者:陈筛扣;王忠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心肺复苏综合救治238例分析

    本文应用现代心肺复苏技术,对238例心肺复苏病人采用综合救治与不同剂量肾上腺素作对照,使临床上心肺复苏患者都能得到有效的救治.肾上腺素是心肺复苏中重要的抢救药物,不少学者认为大剂量甚至超大剂量能明显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作者:邵桂华;刘志远;尹继云;常万松;王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分水岭区脑梗死58例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交界区脑梗死(CWI)的病因和对策.方法 通过对58例分水岭区脑梗死的研究分析,从病因学角度探讨形成原因.结果 发现低灌注所致分水岭区脑梗死占有较大比例.结论 建议尽早出台一项适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降压治疗方案及规范,以避免低灌注所致分水岭脑梗塞病的出现.

    作者:韩桂兰;顾闯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成人麻疹56例临床分析

    麻疹(measles rubeola)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发病年龄以6个月至5岁的小儿发病率高.自1978年实行计划免疫措施,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控制了麻疹的发病,但长期免疫接种疫苗的结果导致临床的不典型性并且平均发病年龄后移,成人麻疹的发病率逐步增多.我区近几年共收治麻疹患者118例,年龄满15周岁及以上年龄的病例为成人麻疹,共56例,占发病人数的47.5%,现将成人麻疹发病情况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李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精制蝮蛇抗栓酶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致全身性高凝状态,如高脂血症引起血浆粘滞度增加,血小板异常聚集促使凝血因子XI激活等,有血栓形成倾向.既往用普通肝素或潘生丁等治疗肾病综合征,效果不佳.精制蝮蛇抗栓酶是蝮蛇毒中的提取物.我院于近年来采用精制蝮蛇抗栓酶抗凝疗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提供了依据.并与单用肝素激素与丹参等治疗的50例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健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新生儿金黄色葡萄菌败血症28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严重者可威胁新生儿生命.本文对我科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经血培养证实的新生儿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28例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李克兵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尿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医学检验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检验的自动化进程也随之得到了发展.就尿液分析仪而言,由于它的检测法既简便、快捷、检测项目多,且重复性好、标本用量少,故已成为临床上尿液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是不可以代替传统的显微镜对尿液有形成分(细胞、管型、结晶、肿瘤细胞等)的检测.由于尿液分析仪检测与显微镜下的检测原理截然不同,报告方式也不同,也就很难找出两者的对应关系,因此,仪器法只是一个筛选试验,尿液的显微镜检测在尿液检测中仍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本文就对尿液的显微镜检测法的重要性做个人见解.

    作者:陆芳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妊娠期特发血小板减少2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特发血小板减少(ITP)的产科处理,降低对母婴的危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ITP患者的诊断、治疗、新生儿情况.结果 血小板计数<70×109/L需短期内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血小板计数<50×109/L需补充血小板,以剖宫产为宜.结论 妊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与妊娠相关,血小板减少与出血倾向呈负相关,ITP患者血小板计数多在3周内恢复正常.

    作者:周汉娥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肥胖病人下肢手术的应用

    肥胖病人可出现严重生理改变及并发相关疾病,且肥胖引起的解剖异常也给麻醉管理带来困难,增加麻醉及手术的风险,因此,麻醉方法常常难以选择.近年来我们对肥胖病人下肢手术应用单间隙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ESA)和传统的硬膜外麻醉(EA)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立会;蔡红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小儿外伤后基底节区脑梗塞27例儿内科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的成因、诊疗方案及预后,为没有小儿外科的基层综合医院治疗这类疾病提供有益尝试.方法 对2000~2005年间住院的27例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进行诊断、治疗、随访分析.结果 治愈24例(治愈率88.9%),临床症状均消失,好转2例(均有伤前脑容量不足史),转院1例(因三代单传而转上级医院救治).结论 早期诊断(头颅CT)、及时有效治疗可明显改善近期预后.

    作者:蔡保联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