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存珍
笔者通过临床上治疗18位患者(30个患牙)畸形舌侧窝,探讨了本病发生率、对称性、遗传性、发病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认为本病应早发现早治疗,年轻恒牙应保护牙乳头,维护患牙咬切食物、美观、发音上功能.
作者:曹云飞;张大林;刘兴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对艾滋病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可帮助病人解除病痛,同时也能得到心理安慰.作用 改善病人休养环境,让家属给病人以情感上的支持.方式 通过家庭护理、心理护理及临终关怀等方式,使病人获得满意的护理照顾.
作者:孙晶;崔玉红;王丽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急生命的常见、多发、重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获得较好的预后.目前有效的方法是乳癌根治术,而此种手术创伤较大,患者及家属在术前术后承受各种压力,当诊断为癌症时,患者可能会对即将到来的手术感到无所适从,术前术后有恐惧心理,顾虑大,思想负担重,怕疼痛,担心术后效果不佳等.因此,护士在术前术后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现将对乳癌患者术前术后心理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红彤;孙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秋季是婴幼儿腹泻的高发季节,婴幼儿腹泻主要由轮状病毒引起,临床多采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治疗.笔者参考国内近年来文献报道,就一些药物在秋季婴幼儿腹泻中应用并取得良好疗效的作一综述.
作者:张红波;梁桂兰;张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1 临床资料本组5例病人,男2例,女3例,年龄26~42岁,均为口服甲胺磷剧毒药物自杀行为所致,服药量25~150ml,就诊时间在30min~6h内,均符合重度中毒标准[1].入院时5例患者处于不同程度昏迷状态,出现呼吸抑制,2例自主呼吸消失,经洗胃、解毒、补液、保持气道通畅等对症治疗,即给予血液灌流透析.抢救结果:治愈出院4例,死亡1例.
作者:梁茹;赖彩琴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鼻咽癌与腺样体增生虽是两个不同的病种,但都好侵犯鼻咽腔的顶后壁,CT都表现为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增厚,对于初接触影像的同志来讲,一时疏忽会引起误诊.
作者:阮锦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早产儿由于免疫力低下,易于感染,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防治早立儿的感染对降低其死亡率具有深远的意义,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具有防治感染的良好效果.笔者观察我科一年来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防治早立儿感染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燕;李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护理管理不仅有科学性还有艺术性.作为病区的护士长,既是病区护理技术的领头人,又是病区管理的责任者,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病区的护理质量.笔者就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向各位同仁交流探讨.
作者:刘素芬;尹桂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新生儿颅内出血(ICH)是新生儿期主要死因之一[1].据报道,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中,颅内出血占12%~19%[2],存活者也往往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给患儿和家属造成极大的痛苦,可见预防和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临床的重要课题.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颅内出血58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范年;巴哈提古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我市壮族青年人胃癌的临床及内境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20例经内镜及病理证实的青年人胃癌.结果 20例均为进展期胃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好发部位以胃窦为主(50%),镜下形态以肿块浸润型为主(80%),病理主要为低分化型腺癌(80%).结论 青年人胃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恶性程度高,应力争早期诊断
作者:卢森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糖尿病孕妇如在妊娠期未能有效控制血糖,妊期胎儿的生长发育也将出现一些特征性改变,并将有较高的围生期患病率和死亡率.因此,此类新生儿按高危儿处理而加以重视,应加强护理和及早治疗,密切监护,预防各种并发症.我科于2005年4月份收治1例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并发低血糖,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已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段磊;余欢;吴莎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现代化城市市民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不仅代表了国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同时也标志着城市的现代医疗健康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目前急救中心与红十字会都承担着对公众进行培训的职责,两者培训师资、培训教材、培训方式、培训对象和培训资证等存在差异.我们需要共同建立一套规范统一的急救培训流程和模式.
作者:李元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电子胃镜检查时病人常有咽喉不适、屏气、恶心、呕吐甚至躁动等痛苦感,部分病人难以接受或惧怕再次检查[1].近年来,减轻胃镜检查术不适反应的中医护理方法有许多,现将减轻胃镜检查术不适反应的临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乔登玉;周银秀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微波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疗效.方法 对82例耳廓假性囊肿采用微波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82例总有效率100%,其中痊愈78例,显效4例,随访3~6个月无复发.结论 微波治疗简单易行,术中不易出血,术后反应轻,费用低廉,治疗效果确切,易被患者接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田浩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报道骶管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采用骶管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8例,按Greenough和Fraser[1]等设计的下腰痛疗效结果评分表对治疗后下腰痛患者功能状态进行评估.结果 经2~6个月随访,优75例,良29例,一般3例,差11例,优良率为88.1%.其中17例在快速注射过程中出现头昏、耳鸣、恶心等不适,停止注射后很快消失.1例出现月经紊乱,治疗结束后恢复正常.结论 骶管注射疗法是目前临床上广为应用的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操作简单、痛苦小、起效快、疗程短、费用低,安全可靠,适应症选择正确,可以取得满意效果,适于基层医院及门诊治疗.
作者:常峰;宋洁富;苏云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加强术中管理,增强此类患者的麻醉和手术安全性.方法 总结283例合并糖尿病行择期手术的病例,体会对其麻醉期的管理、血糖监控和处理.结果 所有手术过程顺利,麻醉平稳,患者均安全返回病房.结论 为提高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安全性,应完善术前准备、严密监测和处理术中血糖变化,大限度地减轻手术应激引起的代谢紊乱.
作者:马存苟;王义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患者在治病过程中渴望获得高水平防治的同时对高质量的护理需求日益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如何使护理工作在继承传统护理的优点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我们做了大量的实践工作,并在今年年初实施了整体护理.
作者:谭小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及时作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为病人提示瓣膜置换术的有利时机.方法 使用ATL超四超声诊断仪,3.0MHz,扇形探头.仰卧位.常规左室长轴切面(二维),M型取样为二尖瓣腱索水平.结果 切面见二尖瓣前瓣运动活跃,呈连枷样改变.M型见二尖瓣前叶震颤,左房内见腱索回声.结论 二尖瓣腱索断裂临床上极易与风湿性心脏病相混淆,及时作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为病人提示瓣膜置换术的有利时机;以此,进一步证实了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瓣膜病变诊断的可靠性及准确性.
作者:黄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护士是病人的守护神,护士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病人的康复.身为一名护士,不但要懂得护理学、医学、心理学等有关知识,还要注意语言的表达艺术.护士应掌握如何运用语言、语气、语调,做到说话和气,态度热忱,以诚相待.
作者:孙萍;张红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我国是肝炎发病高发地区之一,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据调查发现,肝炎患者的比例是1/10,10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是肝病患者或携带者.目前对于肝病来说,没有特殊的治疗药物及治疗措拖,因此,肝病患者除精神、药物和动静结合的体疗外,基本的需要就是饮食调理.在目前世界上尚无肯定有效治愈乙肝药物的情况下,饮食更显重要,如饮食恰当,就能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忽视将加重病情,甚至会危及生命.
作者:张春玲;莫美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