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颅内出血58例总结分析

范年;巴哈提古丽

关键词:新生儿, 颅内出血
摘要:新生儿颅内出血(ICH)是新生儿期主要死因之一[1].据报道,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中,颅内出血占12%~19%[2],存活者也往往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给患儿和家属造成极大的痛苦,可见预防和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临床的重要课题.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颅内出血58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微波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微波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疗效.方法 对82例耳廓假性囊肿采用微波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82例总有效率100%,其中痊愈78例,显效4例,随访3~6个月无复发.结论 微波治疗简单易行,术中不易出血,术后反应轻,费用低廉,治疗效果确切,易被患者接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田浩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慢性咽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之一,病因复杂,病程缠绵,常反复发作.自1998年8月~2005年7月我院采用微波加中药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比单用微波治疗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继元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60例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观察

    2006年3月至9月间,我科共收治外伤性颅内血肿60例,均经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证实,经过及时正确的观察与诊断、科学合理的治疗及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与病残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该组病例的临床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钟鸣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探讨

    目的 总结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56例颌面部骨折的经验.方法 对颌骨骨折进行开放复位,骨折断端坚固内固定,部分患者辅以颌间牵引.结果 56例坚固内固定患者,有52例术后咬合关系及面部形态、功能均恢复较好,占94.6%.结论 坚固内固定作为治疗颌面部骨折的一种方法,弥补了钢丝内固定或闭合复位、颌间牵引固定等方法的不足,缩短了疗程,疗效满意.

    作者:林智勇;李湘南;温鸿丘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腺样体增生谨防误诊鼻咽癌

    鼻咽癌与腺样体增生虽是两个不同的病种,但都好侵犯鼻咽腔的顶后壁,CT都表现为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增厚,对于初接触影像的同志来讲,一时疏忽会引起误诊.

    作者:阮锦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支持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为机体高代谢消耗性疾病,且常累及多个重要器官[1].临床上,SAP病人病情复杂,病程长,有较长时间在胃肠道应用,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甚至需要手术干预,所以,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及适当营养支持在SAP治疗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我科自2003年8月~2006年元月共收治58例SAP患者,在治疗中应用了营养支持,并进行了有效的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关于护理队伍中增设男护士的建议

    我国的医学历史源远流长,曾折射着光辉的里程,医疗队伍和护理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也有着漫长的足迹,当今医疗和护理队伍也正一路雄风,然而,在护理队伍中人员的配备仍然存在着不适应临床需求的遗憾,提出这个大胆的构想和尝试:护理队伍中必须增设部分男护士.

    作者:冯胜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食管癌的CT检查价值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诊断方法主要是钡餐造影和食道镜检查.笔者收集了16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的CT资料,探讨其CT检查价值.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吴格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氟康唑治疗顽固性皮肤真菌感染58例

    目的 观察氟康唑胶囊治疗顽固性皮肤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用氟康唑胶囊口服治疗皮肤真菌感染56例.结果 氟康唑胶囊治疗皮肤真菌感染治愈率为73.22%,总有效率96.43%.结论 氟康唑胶囊治疗皮肤真菌感染具有疗效高、服用方便的优点.

    作者:吴莉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58例总结分析

    新生儿颅内出血(ICH)是新生儿期主要死因之一[1].据报道,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中,颅内出血占12%~19%[2],存活者也往往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给患儿和家属造成极大的痛苦,可见预防和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临床的重要课题.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颅内出血58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范年;巴哈提古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前庭大腺脓肿手术切口改良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前庭大腺脓肿手术切口改良后效果.方法 对28例前庭大腺脓肿患者,脓肿切口改为小切口腓脓.结果 效果良好,术后未再产生新的脓肿.结论 前庭大腺脓肿改为小切口排脓,对患者损伤小,切口愈合快,康复后切口部位美观、无明显痕迹.

    作者:毛开奇;陈素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初探

    基础护理是衡量医院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它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康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满足病人的需求,促进其早日康复,笔者就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了一些探讨.

    作者:申存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冰袋的革新与制作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根据液态乙醇在零下117℃以上不会结冰的原理,设计、制作了一系列大小不一的冰袋,临床使用时方便、快捷,使用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熊玉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酷似脑血管病低血糖症误诊32例分析

    目的 及早了解糖尿病低血糖对中枢神经系统改变,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2月~2006.2月江苏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106例糖尿病病人血糖变化的临床资料.结果 药物性低血糖占糖尿病病人总数30.31%,究其原因与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降糖药物排泄慢有关,老年人并发症、合并症多,作用强而大的降糖药物未必适宜老年人,确诊低血糖要靠快速血糖仪检测.结论 糖尿病病人血糖低至0.4~2.8mmol/L时可引起低血糖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如意识障碍、肢体偏瘫、面瘫、舌瘫,只要及时治疗,病人症状恢复较快.

    作者:陆中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心内直视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护理

    低氧血症是指患者动脉血氧分压<60mmHg,是心内直视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早观察、早发现及有效处理对预防和治疗术后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有着重要意义.低氧血症能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组织对氧的摄取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1],既增加治疗费用,又延长住院时间,影响患者的康复.笔者对应用无创性双正压(BiPAP)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心内直视术后的低氧血症患者12例进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吴丽;马会民;贺会玲;孟树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血氧饱和度监测在神经外科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血氧饱和度测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无创伤性连续的经皮监测血氧水平的手段,它能很直观而准确地反映缺氧情况,对指导临床氧疗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颅脑损伤病人,可根据监测的血氧饱和度值,及时有效的给氧,从而避免因缺氧而加重脑水肿和脑损伤,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治疗效果起着积极的作用.现将血氧饱和度监测在神经外科病人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任俊翠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益气温肾法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疗效的研讨

    缓慢型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老年性疾病,自2000年以来,我们运用益气温肾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研讨如下.

    作者:王宗平;段春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间质性肺炎96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RA)继发间质性肺炎患者的特点,对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科1991~2004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有继发性间质性肺炎的RA 96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在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间质性肺炎的RA患者中病程>2年者占83.3%,RF滴度≥30IU/ml者占73.9%,年龄>40岁者占88.5%,少数民族患者38.5%,女性患者72.9%,92.7%患者PLT≤300×109/L,40.6%患者Ig增高≥2克隆.结论 我科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间质性肺炎患者特点为:大多为女性、年龄较大、病程较长,且RF滴度较高,汉族病人多于维吾尔族病人,增高的免疫球蛋白既有单克隆,又有多克隆,绝大多数患者PLT≤300×109/L.这提示,对RA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缩短病程有利于预防继发性间质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武丽君;史冉庚;库尔班江;米克拉依;滕玉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体会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急救手术,用于喉梗阻、昏迷者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呼吸功能减退、下呼吸道异物,以及呼吸停止时行正压人工呼吸的抢救[1].

    作者:郭建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急诊有机磷中毒洗胃的配合及病情观察

    洗胃是临床抢救各种经口中毒的常规措施之一,正确及时的洗胃是减少并发症及抢救成功的关键,担负急诊抢救工作的护士应熟练掌握中毒洗胃的技术,并能及时解决洗胃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本科多年来抢救中毒洗胃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巧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