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浩
患者,男,16岁,以前无药物过敏史.因包皮环切术后,遵医嘱作头孢噻肟钠皮试,20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为阴性.给予0.9%生理盐水100ml加头孢噻肟钠4g静脉滴注.在滴注过程中和结束后,病员未诉特殊不适.约6小时后患者全身皮肤出现皮疹,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一次,面部潮红,继而感胸闷,呼吸困难.立即给予氧气吸入3升/分,并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地塞米松20mg静脉滴注后,病员症状逐渐缓解,24小时后皮疹消退.
作者:李娟;肖翠蓉;江洪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出生时睾丸约有1%~7%未降,其中大部分在出生后数月内下降,小部分在几年内下降,至青春期睾丸尚未下降则就无自然下降的可能.隐睾肿瘤的发生率为正常人20~40倍,所以早期发现隐睾并行手术治疗尤为重要[1].现将43例隐睾患者的超声检测的结果作如下分析.
作者:陆海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为我院2001年9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101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诊断依据及临床分度根据1996年杭州会议制定的标准.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50例,两组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①生后24小时内入院的新生儿;②有宫内窘迫或窒息史;③有意识障碍(过度兴奋,嗜睡,昏迷)原始反射减弱,消失或发生惊厥,肌张力减低松弛,前囟张力增高,伴发尖叫等;④生后4~7天头颅CT检查异常.治疗组中度32例,重度19例,对照组中度31例,重度19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出生体重、病情程度、母亲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分布,家庭经济和结构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荣久莉;王艳焕;陈淑红;刘文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文化建设是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应从文化建设入手,营造宽松环境,增加精神食粮,提高文化品味.坚持医院建设与文化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同步前进的战略,努力创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满足广大职工和患者不同文化层次需求、健康向上和科学文明的新型文化形态,以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医院的稳步发展.
作者:张肆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对艾滋病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可帮助病人解除病痛,同时也能得到心理安慰.作用 改善病人休养环境,让家属给病人以情感上的支持.方式 通过家庭护理、心理护理及临终关怀等方式,使病人获得满意的护理照顾.
作者:孙晶;崔玉红;王丽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根据液态乙醇在零下117℃以上不会结冰的原理,设计、制作了一系列大小不一的冰袋,临床使用时方便、快捷,使用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熊玉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在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改革中,人事制度的改革对于建设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推动卫生事业发展和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必然带来利益上的调整和择业观念上的改革,从而使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上产生了种种担心和疑虑,导致思想上的不稳定.如何在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中保障队伍的稳定?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在人事制度改革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金侣良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分析我院普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普外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05年1~10月普外科出院病历428份,调查抗菌药的使用情况,计算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值.结果 428份出院病历中,392份使用抗菌药物,共计6类25种.包括β-内酰胺类(15种)、喹诺酮类(4种)、林可霉素类(1种)、氨基糖甙类(4种)、四环素类(1种)、硝基咪唑类(1种).抗菌药物的用量排序,以头孢菌素类居首,林可霉素类次之,喹诺酮类第3,这3类药物费用占抗菌药总费用的74.6%.结论 我院普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应注意联合用药中药物的相互作用.
作者:黎康发;李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急救手术,用于喉梗阻、昏迷者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呼吸功能减退、下呼吸道异物,以及呼吸停止时行正压人工呼吸的抢救[1].
作者:郭建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加强术中管理,增强此类患者的麻醉和手术安全性.方法 总结283例合并糖尿病行择期手术的病例,体会对其麻醉期的管理、血糖监控和处理.结果 所有手术过程顺利,麻醉平稳,患者均安全返回病房.结论 为提高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安全性,应完善术前准备、严密监测和处理术中血糖变化,大限度地减轻手术应激引起的代谢紊乱.
作者:马存苟;王义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预防性虹膜周边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在患眼手术后1到3周内,对另一只眼(临床前期)实行常规虹膜周边切除术.结果 平均随访54个月(12~96个月),36例36只眼中共有34例有效,占94.44%,2例有不同程度眼压升高,仅占5.56%.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预防性手术效果肯定.
作者:胡月枝;牛社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糖尿病孕妇如在妊娠期未能有效控制血糖,妊期胎儿的生长发育也将出现一些特征性改变,并将有较高的围生期患病率和死亡率.因此,此类新生儿按高危儿处理而加以重视,应加强护理和及早治疗,密切监护,预防各种并发症.我科于2005年4月份收治1例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并发低血糖,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已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段磊;余欢;吴莎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是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病因具体不太清楚,据认为肠道感染后和精神心理障碍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要诊断IBS须经检查排除可能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病变.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而以腹泻型为多见.目前治疗IBS药物较多,但有效药物很少,症状易复发,治疗颇为棘手.笔者近年来采用肠胃康联合谷维素治疗IBS腹泻型36例,与单用谷维素治疗20例比较,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友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切除精索神经对睾丸生殖细胞凋亡及FA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精索上神经切除组(n=6)、精索下神经切除组(n=6).解剖显微镜下建立睾丸去神经支配大鼠模型,于术后1个月分别采用脱氧核搪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SP免疫组化法观察睾丸生殖细胞凋亡与睾丸组织中FAS蛋白的表达.结果 术后1个月各手术组大鼠睾丸组织中大量Leydig细胞和精原细胞发生凋亡,Leydig细胞Fas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结论 精索神经对Leydig细胞和精原细胞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Fas基因参与对睾丸去神经支配诱发Leydig细胞凋亡过程的调控.
作者:龚永光;张炜;顾民;殷长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根据临床静脉输液拔针按压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操作方法,充分利用护士工作时间,既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拔针按压方法,增长知识,提高自理能力,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沈翠娥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的治疗.方法 19例创伤后慢性顽固性疼痛、肌肉萎缩、皮肤粗糙患者,采用每周1次星状神经节阻滞及心理治疗,每日1次针灸、经皮神经电热刺激等物理治疗,同时配合口服镇痛药或抗抑郁性药物,1个月为一个疗程,长5个疗程.结果 疗效显著4例(21%),有效7例(36.8%),无效5例(26.3%),放弃治疗3例(15.7%).结论 由于该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病史长短、创伤程度、交感神经损伤程度、患者心理因素等不同,疗程不同.单一治疗手段效果欠佳,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综合治疗有一定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作者:刘安林;黄波;姚虹;陈爱文;李胜利;林小玲;黄梅平;仇武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笔者收集分析了28例经临床手术病理确诊的结肠癌患者的CT检查资料,探讨其CT检查价值和表现特点.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邓善波;冯希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及时作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为病人提示瓣膜置换术的有利时机.方法 使用ATL超四超声诊断仪,3.0MHz,扇形探头.仰卧位.常规左室长轴切面(二维),M型取样为二尖瓣腱索水平.结果 切面见二尖瓣前瓣运动活跃,呈连枷样改变.M型见二尖瓣前叶震颤,左房内见腱索回声.结论 二尖瓣腱索断裂临床上极易与风湿性心脏病相混淆,及时作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为病人提示瓣膜置换术的有利时机;以此,进一步证实了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瓣膜病变诊断的可靠性及准确性.
作者:黄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在临床上,一次性负压吸引器由于负压不易控制,常使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因负压过大而损伤胃粘膜,导致出血;又由于容器量大,使引流量计量不准.为此,我院用一次性注射器制作胃肠引流器,经50例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杨彩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郑州市2000~2004年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 利用郑州市健全的儿童保健网,按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及整理、分析.结果 郑州市2000~2004年新生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五年中出生窒息均为新生儿死亡的第一位死因.结论 降低新生儿死亡率,重点是减少新生儿出生窒息的发生,提高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预防、监护和治疗水平,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周秀萍;崔玲;崔予琳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