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抢救时颈外静脉留置针优势分析

熊宇

关键词:上消化道大出血, 颈外静脉, 留置针,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使用颈外静脉留置针静脉穿刺与留置的效果.方法 2004年7月-2007年4月按住院先后顺序将7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采用BD Intima-Ⅱ22G静脉留置针对观察组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行前臂静脉穿刺置管.分别观察两组不同部位留置针置管的穿刺效果和留置效果.结果 观察组一针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6.137,P<0.01),经留置针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18.32,P<0.01),完成穿刺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t=6.24,P<0.01),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9.69,P<0.01),而出现外渗等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通道能有效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从而达到成功救治患者的目的 .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某校护理兼职教师现状与思考

    某校从2002年9月起在本校附属医院及校外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聘请了护理兼职教师28名,均为女性.本文分析护理兼职教师存在的问题:护理兼职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效果不满意、教学管理难度大等;拥有的优势:临床经验丰富、明确护理人才需求等.提出了建立护理兼职教师人才库、激励机制等措施稳定护理兼职教师队伍,上岗前进行规范化培训、建立专兼职教师一对一制度、建立带教老师-教研室-系逐级考评制度、发挥兼职教师优势以提高护理兼职教师教学水平,重视兼职教师专业成长等建议与思考,以期形成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护理兼职教师队伍弥补护理师资的不足.

    作者:左凤林;刘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难治性癫(癎)患儿生酮饮食治疗的护理

    总结生酮饮食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癎)的护理经验.回顾性分析27例行生酮饮食治疗的难治性癫(癎)患儿的资料.治疗前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及坚持治疗的决心.在行生酮饮食治疗过程中,27例患儿中11例出现低血糖,4例出现呕吐,2例出现腹泻,18例出现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低血糖、电解质紊乱是生酮饮食治疗的主要并发症,须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定时监测血糖、尿酮、血生化,尽早发现不良反应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并教会家长正确配餐及不良反应观察,对提高患儿及家长对治疗的依从性有重要意义.经对症治疗与护理干预后,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均缓解.

    作者:肖志田;李永利;廖建湘;胡雁;吴敏;陈黎;陈彦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手卫生作为降低医院感染可行、重要的措施[1],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重视.2002年,美国CDC颁布了新的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2],使手卫生的执行有了相应的法规制度.

    作者:李月玲;李西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某校成人教育护理专科学生毕业论文分析与思考

    目的 探讨提高学生护理科研能力及论文写作水平的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方法 对某校历届成人教育护理专科学生书写的毕业论文,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学生护理科研能力现状及毕业论文书写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学生选择临床护理类题目占总课题的71.2%;实践性总结与综述类文章占总课题的79.7%.结论 学生毕业论文研究内容广泛,贴近临床、贴近岗位,但研究方法趋于简单,仍处于总结、回顾分析为主导的阶段.建议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实行导师制,提早布置论文写作任务,成立毕业论文指导与评审小组,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水平.

    作者:黄惠清;岑小玲;于绍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应用75%酒精减轻小儿头皮静脉拔针时疼痛

    儿科患者经常需要行补液治疗,较小年龄的患儿多数会选择头部的静脉进行输液,胶布贴住头发的部分在长时间粘贴后,在拔针时较难分离,强行分离容易导致头发拔除甚至局部皮肤撕破,引起患儿因疼痛而哭闹,惹来家长的不满,影响护患关系.近年来我科使用75%酒精应用于小儿头皮静脉拔针时分离头发与胶布,效果明显,极大地减轻了患儿痛感,值得向同行推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足部按摩结合穴位按揉治疗脑出血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足部按摩结合穴位按揉应用于治疗脑出血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06年10月90例神经内科脑出血便秘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饮食指导及卫生宣教,治疗后3 d未排便者,第4天给予缓泻剂;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足部按摩加穴位按揉,比较两组排便情况,并比较观察组操作前后心率、血压情况.结果 两组排便效果及首次排便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前后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部按摩结合穴位按揉有利于改善脑出血患者的排便情况.

    作者:俞伟珍;王亚莲;唐喜珍;张艳艳;介丽霞;王娅菁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伤口引流血量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时间与引流血量的关系,比较术后不同引流方式对引流血量及异体血输入情况的影响.方法 观察12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8 h内引流血量情况,分析其变化趋势;观察术后不同引流方式的引流血量及异体血输入情况.结果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8 h内的引流血量占总引流量的90%以上,其中术后初4 h为出血高峰期.应用普通引流袋和自体血回输装置术后引流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术后异体血输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伤口引流的护理中,需加强术后8 h内尤其是术后初4 h的监护,防止血压急剧下降甚至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同时应用自体血回输装置进行伤口引流可有效补充自体血,减少异体血输注,防止相关并发症.

    作者:沈研;张明学;刘琳;陈奕秀;李慧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护理学报》第8期继续教育思考题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微生物监测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鼻咽癌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并发口腔微生物感染的情况,探讨行之有效的预防对策,指导临床护理.方法 对60例鼻咽癌首程放射治疗患者,在放疗前、放疗中、放疗结束等不同时点进行咽拭子细菌培养,并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送检标本共180份,71份标本细菌培养阳性(39%,71/180),其中放疗前6份阳性(10%,6/60),放疗中43份阳性(72%,43/60),放疗结束22份阳性(37%,22/60).感染菌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结论 护士应明确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加强口腔护理,做好饮食指导和消毒隔离,改善病房环境,配合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激素.

    作者:韦汝琼;陆华;陆一平;唐忠敏;黄文英;周小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早产儿照护者家庭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早产儿照护者对早产儿家庭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及需求,为出院早产儿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108名早产儿照护者进行调查,内容为照护者早产儿相关护理知识、照护者现有护理知识获得的主要途径及希望住院期间健康教育的方式与出院后进一步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结果 本次调查108名照护者护理知识测试总分13~46(27.79±5.36)分;对不同护理内容知晓率不同,早产儿的日常护理知识得分高,生长发育知识得分低;现有护理知识主要来源于孕妇学校、媒体及长辈、亲戚、朋友.住院期间希望的健康教育方式:首选护士个别指导(65.7%),次选医院提供教育资料或手册(59.3%);出院后希望进一步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首选医院设立热线电话咨询.结论 早产儿照护者对早产儿家庭护理知识知晓率低,护士应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不断改进健康教育模式,扩大护理服务范围,降低早产儿再就诊率和再住院率.

    作者:贾玉双;王雅萍;谢微微;鲁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为主体的内科护理教学对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法对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本校护理专业2003级中专生2个班101人,随机一个班为试验班52人,另一个班为对照班49人,验班进行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即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前复习、创设情境、设疑解惑、教师归纳小结的教学环节进行,对照班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结果 两班对《内科护理学》教学的10项特点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班80%以上的同学认为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法可提高健康教育所需要的沟通能力、健康意识、健康知识,且试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的内科护理学成绩总平均分分别为78分、68分,两班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班与对照班健康知识得分平均分分别为41分、22分,试验班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班得分(P<0.01).结论 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法提高了护生健康教育的能力,提高了内科护理学学习成绩.

    作者:杨玉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抢救时颈外静脉留置针优势分析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使用颈外静脉留置针静脉穿刺与留置的效果.方法 2004年7月-2007年4月按住院先后顺序将7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采用BD Intima-Ⅱ22G静脉留置针对观察组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行前臂静脉穿刺置管.分别观察两组不同部位留置针置管的穿刺效果和留置效果.结果 观察组一针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6.137,P<0.01),经留置针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18.32,P<0.01),完成穿刺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t=6.24,P<0.01),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9.69,P<0.01),而出现外渗等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通道能有效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从而达到成功救治患者的目的 .

    作者:熊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偏瘫患者双侧腋下体温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偏瘫患者瘫侧和健侧腋下体温有无差异,为临床正确测量体温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抽取59例体温正常的非偏瘫患者为测试对象,在其左侧和右侧腋窝同时夹取1支体温计,10 min后同时取出并记录读数,将两组读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抽取55例体温正常的偏瘫患者作为测试对象,在其瘫侧和健侧腋窝同时夹取1支体温计,10 min后同时取出并记录读数,将两组读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体温正常的非偏瘫患者和偏瘫患者,双侧腋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偏瘫患者瘫侧与健侧腋温无明显差异,临床测量体温时不必限制于健侧或瘫侧.

    作者:马秀娟;任伟;丁燕程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2例葡萄胎恶化为侵蚀性葡萄胎患者的护理

    侵蚀性葡萄胎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子宫外,经血液循环向远处器官转移,引起局部组织破坏,因具有恶性肿瘤行为而命名.根据葡萄胎清除后半年内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或转移灶症状,结合辅助诊断方法如B超和血HCG测定即可确诊[1].我院2006年收治2例葡萄胎恶化为侵蚀性葡萄胎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吕霞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患者的护理

    总结亚低温治疗23例心肺复苏后患者的护理经验.本组亚低温治疗采用冬眠合剂+全身降温毯降温,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在22~26 ℃的室温下自然复温.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正确使用亚低温治疗仪,及时调节降温毯的温度;持续监护心电,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意识、瞳孔、心律、呼吸、血压等,针对不同的原发病,观察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治疗期间常见并发症有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凝血功能障碍、高血糖、电解质紊乱、冻伤等,应密切观察其先兆症状,并及时采取应对的护理措施.

    作者:陈洁;曹拂晓;练红;张兰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青少年消化性溃疡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对青少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80例青少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予建立管理档案、定期举办消化性溃疡知识讲座、发放自我管理健康卡,同时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注重患者的心理调适.采用Zung自评焦虑表和自行设计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表,比较干预前后青少年患者焦虑和健康相关行为情况.结果 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患者健康相关行为明显改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青少年消化性溃疡患者,既增强了其自我控制能力和健康意识,又改善了遵医行为,对青少年消化性溃疡患者有效的治疗、预防复发起关键性作用.

    作者:崔爱群;胡少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婚姻美满度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自身婚姻生活的感受及期望,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1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就婚姻、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进行深度访谈,并运用类属分析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通过阅读、分析、分类、提炼等方法,得出5个主题:来自配偶的精神支持占第1位;对婚姻前途期望值降低;婚姻较稳定但质量下降;对婚姻的满足感与年龄及婚龄成正比;性生活不和谐.结论 来自配偶的精神鼓励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重要的外力支持,影响患者对婚姻的满足感,更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患者加强与配偶沟通,改善婚姻状况;给予患者认知行为干预,指导患者改善性生活的方法,改善婚姻质量.

    作者:韩小伟;程淑碧;祁爱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护士职业倦怠状况与压力源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与压力源的关系.方法 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问卷(MBI)、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角色认知量表对753名在职护士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 夜班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于白班护士,其情绪耗竭、去人格化2个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全体护士的情绪耗竭、去人格化维度与护士工作压力源5个方面、角色模糊存在正相关,与角色冲突呈负相关(P<0.05或P<0.01);低个人成就感与护士工作压力源4个方面(除外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和角色模糊呈负相关(P<0.01),与角色冲突呈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病人护理方面问题对情绪耗竭和去人格化维度具有预测作用,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的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对低个人成就感维度具有预测作用.结论 不同的工作压力源和角色认知对护士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提示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等因素,提高护士对角色的认知,有助于减轻护士的职业倦怠感.

    作者:吴惠娟;沈鉴清;章秋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特点与护理对策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严重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类型与梗死相关动脉有密切关系.而导管室护士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察和正确判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类型,正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正确使用除颤仪等抢救仪器,是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的关键.

    作者:周玉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8 164份归档病案住院首次护理记录单缺陷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归档病案住院首次护理记录单存在缺陷,探讨提高住院首次护理记录单质量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科(包括血液、神经、心血管、呼吸、消化、肿瘤科)和外科(包括肝胆、胃肠、乳腺、妇产科)2006年7-12月归档病案8 164份成人患者住院首次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质量,对存在的缺陷进行总结、归纳、分析.结果 检查的8 164份护理病历中,共有247份住院首次护理记录单存在缺陷,占病案数的3.03%,共出现缺陷次数358次.结论 应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强化书写病历的标准化意识,以保证医疗护理活动中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作者:赵正慧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