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少华;冷亮;毛翔
笔者介绍131碘治甲亢570例的临床体会,从一般资料、治疗方法、结果、治疗剂量的确定,都具有可行、方便的操作性,并对病型与治疗、甲状腺大小与治疗、治疗后并发症问题作必要探讨,而且对甲亢患者是否接受131碘治疗普遍存在的疑虑给予通俗易懂的心理疏导,从临床效果看,实实在在获益的是患者.
作者:杨自录;朱胜进;濮志坚;伍明昭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一大优势.它的教育作用、凝聚作用和激励作用都遵循和体现着尊重人、关心人、提升人的人文精神.基于这一人本文化的基础,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情感是经络和血脉.没有情感的沟通,思想政治工作是很难奏效的.笔者试从情感沟通的内涵、形式、效应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方面作一些探讨.
作者:由文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介绍并积累腹腔镜肌瘤剔除手术护理配合.方法 报告了64例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剔除(LM)手术使用特殊的器械粉碎肌瘤取出而完成过程.研究术中如何做好手术护理配合及特殊器械的准备和管理.结果 总结出一套合理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案.结论 腹腔镜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剖腹肌瘤剔除术相比有损伤小、腹部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减轻病人术后痛苦、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更具优越性.但是对手术配合要求高,护士必须熟悉手术器械及器械准备,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步骤;术后切实做好仪器设备保养及消毒工作.
作者:陈维爱;陈彩浓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我院自2004年1月至今,应用上海淞沪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ZRL-Ⅱ型肿瘤热疗仪行射频热疗的方法治疗慢性腹泻50例,经肠镜、X线造影、CT排除肠癌、溃疡等器质性病变.其中35例为男性,15例为女性,年龄15~60岁,病程2~20年,均间断或长期服用止泻药、微生物制剂、中医药、抗生素,腹泻时好时坏,给生活及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经过射频治疗,每周2次,共4~6次,每次热疗温度41℃,时间45~60分钟,大部分病人2次治疗后腹泻次数明显减少,4次以上大便基本正常,每天1~2次,成形便,重者需6次,治疗期间服用微生物制剂乳酸菌素,少量或停用止泻剂.
作者:李双乐;何黛丽;李泽;张俊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12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总结12例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的一期吻合治疗经验,12例均采用胸膜外入路,5例需作近端食管肌层切开延长,施行瘘管结扎、切除端侧吻合2例.结果 存活9例,出现吻合口漏1例,死亡2例.结论 早期诊治,重视围手术期呼吸管理及营养支持,选择恰当术式和精细操作仍然是目前提高先天性食管闭锁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徐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柴术四金汤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胆囊结石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全部确诊病例均口服柴术四金汤的同时进行耳穴贴压治疗.结果 痊愈率12.6%,总有效率97.9%.结论 柴术四金汤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胆囊结石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福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我科发生2例因膀胱穿刺造瘘手术后期更换造瘘管时出现造瘘管异位腹腔的病例,现简要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患者,80岁,因前列腺增生症入院,入院前已反复导尿多次.由于病人心肺功能障碍,无法行TURP或开放手术,只能行膀胱永久造瘘手术.采用局麻下膀胱穿刺造瘘,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造瘘管引流通畅,病人无任何不适,顺利出院.
作者:李鹏君;刘江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血清总胆汁酸的含量变化情况.方法 对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56例患儿的血清总胆汁酸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含量进行动态的观察和比较.结果 血清总胆汁酸的含量在病程的第5天明显升高,且升至高,第15天回降,第20天接近正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含量在病程的第5天升高,第10天升至高,第15天回降,第20天接近正常.结论 在病情的早期血清总胆汁酸(TAB)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升高幅度有显著的差异,对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及时的诊断及治疗更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严志;潘敏仪;陆海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与PTCA的操作相似,它通过置入一个合适的特定型号的金属支架于冠状动脉狭窄处,使冠状动脉持续扩张,从而使冠状动脉内血流畅通,保证病变部位心肌的血液供应.其突出的优点是能改善冠脉成形术即刻的效果,还能有效降低后期的再狭窄发生率.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为150例患者施行此手术.其中男98例,女52例,年龄35~78岁.冠脉狭窄程度85%~99%,发现冠心病病史5~38年.41例前降支置入裸支架,44例为前降支+右冠脉药物支架,55例为前降支+回旋支置入药物支架.手术均成功.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5~7天出院.
作者:冯促进;涂雪梅;罗洪请;王超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通过分析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家庭护理措施,从而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钟桂英;张映芬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我院于2005年12月~2006年1月应用鼻骨CR放大摄影术26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靳玉普;靳文德;康华东;高荣华;冯国良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为了了解农十师法定传染病的发生情况,笔者对农十师2005年法定传染病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疫情资料来源于农十师各单位疾控中心网上报告的传染病报告卡,人口资料来源于师统计局.
作者:王勇;石唤银;文琴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风湿性主动脉瓣、二尖瓣与三尖瓣联合瓣膜病变的外科治疗及术后护理结果.方法 自2001年7月~2005年8月,对72例风湿性主动脉瓣、二尖瓣与三尖瓣联合瓣膜病变的患者,施行适宜的三尖瓣手术方式及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3例(死亡率4.29%),其余患者临床恢复满意.结论 对于多瓣膜联合病变的患者,施行适宜的三尖瓣手术方式和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范永英;龚秀荣;单忠贵;范钦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诊疗技术的实施,新型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滥用;放疗、化疗和各种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致使病人的防御屏障和免疫功能遭到破坏.如果无菌技术、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严,则极易导致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给病人造成巨大身心痛苦和经济损失,甚至危及生命;也常导致手术或治疗的失败.医院感染问题控制的好坏,也关系到整个医院的前途命运,我国沿海一家医院曾因严重的院内感染问题致勒令停业.由此可见,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意义重大,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好.
作者:李淑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前脂肪沉积者的左室舒张功能.方法 将心前脂肪沉积者与正常对照者分成两组,取心尖四腔切面,测量舒张期二尖瓣血流及肺静脉血流曲线中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心前脂肪沉积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与心前脂肪的沉积厚度呈正相关.
作者:鲍贵锋;林艺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分析在应用尼莫通及缓慢放脑脊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并高血压治疗效果.方法 治疗组77例(原发性46例,继发性3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高血压应用尼莫通及缓慢放脑脊液,对照组单纯应用脱水降颅压、止血剂、管理血压治疗相比较.结果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明显减少了脑血管痉挛和梗阻性脑积水发生率、可显著降低脑积疝的形成,减少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和后遗症的发生,也明显降低了死亡率.结论 应用尼莫通及缓慢放脑脊液合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并高血压者疗效显著,可以采用.
作者:赵传奎;王心祥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婴儿肠套叠的病因和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80年2月~2005年11月间治疗的638例婴儿肠套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以5月至1岁婴儿高发、回盲型多见,多数有回盲部游动性过大的解剖因素.阵发性哭闹、腹部肿块、血便、呕吐是主要症状.空气灌肠或钡灌肠是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和非手术复位的手段;回盲部固定和区域性肠排列是手术治疗的要点.非手术治疗542例,手术治疗96例,死亡3例.结论 重视病史的伞面采集,坚持正规的体查程序,恰当的辅助检查,把握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指征和要点,是成功诊治该病的关键.
作者:刘菊炎;黎友典;刘清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前两种常用检测解脲支原体(UU)方法的结果分析比较.方法 采用培养法和PCR法对患者的标本进行UU检测.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相近,符合率为90%,差别没有显著性(0.5<P<0.75),提示两种方法都是检测UU的有效方法,临床应用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王玉珍;卢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在欧美国家,包括亚洲大部分国家都不用钢针输液,他们使用留置针进行点滴有30余年的历史.在没有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几乎每个患者都担心钢针刺破血管而尽量少活动,尽管如此,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钢针刺破血管的情况,这样不但增加了穿刺的次数,而且使药液漏到血管外引起炎症,尤其是化疗药物会造成局部坏死.而在使用静脉血管针进行点滴过程中,很少发生药物外泄.3天的留置时间也减少了反复穿刺的痛苦和对静脉带来的伤害,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间,并且患者在点滴过程中感觉舒适.
作者:严晓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腹部多脏器损伤是急诊外科常见重症,出血量大,死亡率高.来诊后如能迅速及时有效地抢救与护理,可减少死亡率,并为手术争取时间.
作者:林金玉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