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纤维化指标联合检测在慢性肝脏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肖容;苏文

关键词:肝纤维化, Ⅲ型前胶原, 层粘蛋白, Ⅳ型胶原, 透明质酸, 肝功酶, 甲胎蛋白
摘要:目的探讨肝纤维化血清检测指标及肝功能指标在慢性肝脏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62例各种类型肝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IV-C)和透明质酸(HA)进行检测,同时检测了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甲胎蛋白的水平(AFP),并与30例健康人做比较,分析各指标在慢性肝脏疾病中的变化特点、相关性及诊断价值.结果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PCⅢ、Ⅳ-C、HA及肝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LN的改变不明显;肝硬化及肝癌患者中肝纤维化各项指标及AF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变与肝功能的改变呈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HA、IV-C、PCⅢ三项指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LN诊断肝纤维化价值有限.联合检测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及肝功能指标可提高临床对肝纤维化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利于慢性肝病演变的监测和治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治疗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7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结果发病后72小时内手术者29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胆汁瘘1例;发病后三天至一周手术12例,术后切口感染2例;发病一周后手术者6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应尽早行急诊或早期手术.

    作者:李向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骶管内小剂量曲马多注射加亚甲蓝局部注射在肛肠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体会

    亚甲蓝局部注射在肛肠手术后镇痛中被广泛应用,但因其起效慢,在骶管麻醉作用消失后和亚甲蓝起效之前有一段镇痛空档时间,在这期间,病人要忍受剧烈的术后疼痛.近年来我院试用在骶管麻醉时加入少量阿片类药物曲马多,以弥补亚甲蓝术后镇痛的不足,同时也加强了骶管麻醉的镇痛作用,效果满意.

    作者:张瑞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跟骨骨折的治疗现状及其进展

    跟骨骨折是足部常见损伤,多因从高处坠落所致,其骨折分类、治疗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争议,近几年来,在此类骨折治疗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笔者对跟骨骨折损伤机制、分类、治疗、评分标准及其并发症等做一综述.

    作者:尤少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223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对2002年3月~2006年3月期间我科施行小切口切除胆囊治疗的223例胆结石病人进行住院时间、术后使用止痛剂和医疗费用以及有无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3例病人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切口胆囊切除术3~4天,住院费用平均节约600元,术后不用止痛剂占90.3%,223例小切口胆囊切除病人中有2例皮下脂肪液化,未发现任何其它并发症发生,经平均18个月的随访无手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病人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只要技术熟练不会有术后并发症出现.

    作者:李桂春;陈发清;王松柏;刘勤武;岳云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肺结节(肿块)MS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肺结节(肿块)MS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三位医师独立对经临床确诊的32例肺结节(肿块)病例的MSCT灌注原始图像进行成像研究,并对三组CT灌注成像参数值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T灌注成像参数值受感兴趣区的部位、大小和输出静脉的选择影响较大.恶性肺结节(肿块)的CT灌注成像参数值均高于良性肺结节(肿块),其中BF、BV、PS值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MTT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MSCT灌注成像能评估肺结节(肿块)的血流模式,可为肺结节(肿块)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张军;邹松青;上官文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强的松龙封闭治疗慢性足跟痛12例

    部队在进行军事训练时,常发生慢性足跟痛,它包括跟骨骨膜炎、跟骨下滑囊炎、跟骨下脂肪垫损伤、跟骨骨刺及附着在跟骨结节的肌筋膜撕脱.我院近两年来,选用强的松龙局部封闭治疗12例,全部有效.

    作者:张功照;朱遵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谈医院消防监控设施合理定位

    医院消防监控设施的合理定位,是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是贯彻落实消防安全法规的具体体现.笔者围绕医院系统消防监控设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建设性的措施与办法.

    作者:黄红新;张辉;陈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剖宫产娩头困难与子宫切口选择临床分析

    近年来,剖宫产率日趋上升,术中并发症多,病情危急,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是造成新生儿远期生存质量不高的原因.因此,正确选择子宫切口,减少术中并发症,进一步提高产科医生的技术水平,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势在必行.笔者重点对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原因及合理选择子宫切口等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张桂专;朱春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脑胶质瘤及其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脑胶质瘤是临床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法复杂多样,通常以常规治疗与辅助治疗相结合.但是传统治疗方法具有低效性及不可避免的副作用.近年来生物技术快速发展,针对不同阶段脑胶质瘤的特异性基因所进行的研究成为近期基因治疗的热点.但目前利用基因治疗脑胶质瘤还未能在临床上得以应用.

    作者:任雯雯;杨洋;陈付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钦州市华侨食管癌56例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广西钦州市华侨食管癌的发病特点.方法对56例经电子胃镜检查并病理确诊的食管癌进形回顾分析.结果①检出率为3.82%,男:女≈4: 1,发病高峰年龄41~60岁,占73.22%;②好发部位依次为中段(69.64%)>下段(17.86%)>上段(12.50%);③镜下形态以肿块浸润型为主,占55.56%;④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占87.50%.结论本地区华侨食管癌检出率偏低,发病高峰年龄提前,应抓好食管癌的防治工作.

    作者:韦良宏;陈海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因颈部出现簇集成群的粟粒至绿豆大小红色丘疹于2006年1月21日入我院治疗.入科查体:体温38.5℃、脉搏78次/min、血压120/80mmHg,临床诊断为带状疱疹.

    作者:王华强;郝清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炎琥宁针剂治疗小儿上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上感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比较,主要临床症状好转时间、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炎琥宁针剂治疗小儿上感疗效显著.

    作者:王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医德医风建设是医疗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

    医德医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医务人员是人民健康的卫士,又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窗口.医德医风好与坏,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是关系到党和政府威信的大事.近些年来,卫生事业面临市场经济的竞争和挑战,医务工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发生变化,传统的医德医风经受严峻的考验,出现了一些人民群众不满意的热点问题.

    作者:郭青青;田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掌、指骨骨折多种固定方法的选用

    目的探讨如何正确应用微型钢板、螺丝钉、交叉克式针及张力带钢丝四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掌指骨骨折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根据骨折部位类型及技术特点等有选择的应用上述四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掌指骨骨折40例47处.结果骨折均达到或接近解复位,愈合顺利,不伴肌腱损伤的23例;手功能均恢复正常,伴肌腱损伤17例,手工能恢复按tam标准评分优10例,良6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4%.结论上述四种方法适应症不同,各有优缺点,应根据骨折的类型部位及技术条件等不同,合理选择才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马建华;王继往;刘清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316例新生儿窒息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原因,可致终身残疾,及时的救治及康复训练可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预见性的产前监护、防治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手段,产后的及时救治及精心的护理可减轻并发症的症状,早期的干预性康复训练可提高生存质量.总结经上述方法救治、护理、康复训练的患儿316例,认为:产前预防、产后救治、康复训练三阶段的防治方法,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首选措施.

    作者:周艳霞;师红玲;王丽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微创术治疗颅内出血170例体会

    目的探讨颅内出血的治疗方法及微创术的适应范围.方法对我科2004~2005年用微创术治疗的颅内出血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13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死亡3人,外伤性硬膜下硬膜外血肿患者无死亡病例.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范围及操作规范,并结合小骨窗开颅术,微创术可广泛用于颅内血肿的治疗.

    作者:苏建中;张宝松;孙永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肺癌伴脑结核误诊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后背疼痛7月,右肺癌治疗后头晕,答非所问2月入院.患者2005年2月出现后背疼痛,呈进行性加重,无咳嗽、憋气.2005年4年3日CT发现:右肺中间段支气管及下叶支气管变窄,于中间段及基底处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灶,约2.5cm×5.3cm×7.0cm,增强后见明显强化,右肺门处见肿大的淋巴结.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证实:肺中低分化腺癌.

    作者:徐晓东;燕丽萍;尚鲁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复方磷酸液治疗颌骨囊肿135例

    目的用腔内注药法治疗颌骨囊肿代替手术摘除法,不破坏周围正常组织结构,不影响正常生理功能,不遗留疤痕畸形,不影响美容.即使巨大骨囊肿也无须植骨,不遗留骨质缺陷畸形.方法囊腔穿刺冲洗,注入复方磷酸液(Composite Phosphoric,CP液),5~10分钟后冲洗.结果注药后功能及生活无影响;囊腔愈合、骨化;松动牙固定;无感觉运动异常、功能障碍、残留疤痕及缺陷畸形.结论 CP液能使上皮细胞层凝固坏死,使之失去分泌与隔离功能,肉芽组织增生充满囊腔,骨腔骨化,恢复功能.

    作者:郑继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温经汤治疗寒性痛经28例

    痛经是在经期或经形前后出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多发生于青春期.笔者近年来用温经汤治疗本病,收到了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李桂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先天性梅毒33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先天性梅毒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结果 33例先天性梅毒中32例治愈,1例死亡,治愈率97.0%.结论及早诊断和治疗先天性梅毒可有效防止晚期梅毒的发生.

    作者:赖永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