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智德;林坦;王仪;王耀东;陈新;陈发林;黄东航
股骨远端骨折因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既往治疗多采用钢板内固定,要达到坚强固定非常困难,易造成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及关节僵硬[1].我院于2002年3月~2005年12月,应用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31例,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蔡有权;张鹏程;刘耀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和卡托普利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39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用抗感染、强心、利尿、吸氧等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和卡托普利.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1.4%)和总有效率(91.5%),高于对照组(55.5%和83.3%).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和卡托普利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永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克林霉素为林克霉素类抗生素,抗菌活性较林可霉素强4~8倍,对各种厌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厌氧菌均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克林霉素主要作用于敏感菌核糖体的50S亚基,阻止肽链的延伸,抑制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而起抗菌作用,用于治疗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以及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奴卡菌属等革兰阳性杆菌等敏感细菌所致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和骨关节感染.克林霉素自1970年在我国上市以来,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推广,其不良反应亦常见,主要有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局部刺激和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害,严重的是伪膜性肠炎[1],现将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作进一步阐述.
作者:王九林;杨明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诊治经验.方法 1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全部采用综合性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均在腰穿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后阵发性剧痛立即缓解,但仍有可忍受之持续性钝痛.部分病例在治疗后12h后需使用止痛药方能入睡.3~5天后阵发性剧痛逐渐减弱,一般需作腰穿脑脊液置换5~7次后阵发性剧痛逐渐消失,而持续性钝痛则在3~4周后方可基本完全消除.结论 对脑血管痉挛的治疗尤其是对其阵发性剧痛的缓解应以综合治疗为主.
作者:蒋向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全国各地是根据自己的采血模式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街头选血者筛选方式.黑龙江省血液中心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了一套新的街头选血者筛选方式.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伟;周莉;赵国庆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所引起,以几种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我国流行的都是有肾脏综合征的出血热(EFRS).肾脏是出血热病毒重要的靶器官,为此,我院自1993年10月~2005年10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EFRS的肾脏改变及其血流动力学特点,以便观察病程发展及指导临床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和双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院于2003年至今,采用液氮冷冻治疗皮肤病取得一定疗效,并对150例病例进行了随访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尹瑛;郭惠娟;徐慧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米索前列醇片在过期妊娠中的疗效.方法 将141例过期妊娠孕妇采用随机分组(A组阴道塞米索前列醇61例,B组静滴催产素80例),两组分娩方式及产程、产后出血量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两组催产效果有差异(P<0.05),且米索前列醇片副作用少.结论 米索前列醇序贯给药,阴道10μg/次,大不超过400μg,催产是十分有效、安全的.
作者:林青;吴秋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多由高能量外力所致,常伴有脊髓不同程度的受损.我院自1998年1月~2002年1月共用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截瘫患者42例,均行急诊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光桐;薄纯利;王传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又称腰椎横突间综合征,是比较常见的腰痛病之一,其发生率较高.办公人员由于长期处于久坐状态、缺乏必要的活动或者运动员运动姿势不对或运动过度,致使附着在第三腰椎横突尖端的软组织呈现紧张与痉挛状态,极易损伤,形成无菌性炎症.继发骨膜纤维组织增生,刺激和压迫邻近的脊神经引起局部疼痛或并发肢体放射性传导性疼痛.笔者6年来应用小针刀治疗办公人员久坐和运动员运动所导致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X光胶片纵位上下2分割摄影对婴幼儿胸片质量的影响.方法 观察受检患儿100例,利用10×12吋X光胶片纵位上下2分割后分别曝光两次摄影,选取质量较好的分割片进行诊断并评定其胸片质量.结果 该100例受检患儿的胸片质量达到满意效果,与整张X光胶片一次曝光摄影比较,胸片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X光胶片纵位上下2分割摄影技术应用于婴幼儿胸部摄片,则明显提高了婴幼儿的胸片质量,大大调整了在X片质量监控中形成不利的主要因素,降低了废片率,提高了X片等级,同时为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供了良好客观的科学依据.
作者:王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B型超声波对胆道结石的诊断具有特异性,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目前医学界已达成共识.一旦诊断明确,在没有手术禁忌症的情况下,我院都选用在硬膜外麻醉下取右上腹直切口<5公分(含5公分)进腹在直视下行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35~55分钟,平均45分钟.5年来,我院统计140例,全组病员都在术后3~4天出院,7~9天门诊拆线一期痊愈.无一例切口感染和并发症发生.极少数病例在术中探查发现胆囊周围粘连严重或解剖变异等困难时,可在小切口基础上适当延长1~2公分切口,在显露基本良好的情况下常规手术.
作者:陈发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硝酸甘油对65例患有高血压的病人,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择期手术病人进行控制性降压.方法 将硝酸甘油注射液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浓度为0.01%,根据病人血压的高低调节滴速.结果 静滴硝酸甘油5min后血压开始下降,10min后收缩压从(26.80±4.15)kPa((-χ)±s)逐渐降至(16.15±3.25)kPa,舒张压从(16.26±3.12)kPa逐渐降至(12.16±2.30)kPa,心率由(78.12±16.14)次/min,增至(86.23±12.65)次/min.
作者:王方东;王文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长期处于缺氧状态,继发红细胞增多,使血液处于高粘、高凝、高聚状态,促进肺血栓形成,导致慢性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甚至发生多脏器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我科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舒利迭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恒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自2001年6月~2005年4月,我院用摆动锯及1毫米椎板钳切断病变节段两侧椎板并原位回植的方法,切除椎管内占位性病变4例,取得良好效果.具有手术损伤小、恢复脊柱原有解剖结构、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的优点.适用于除恶性及浸润性肿瘤并有可能全部切除的大多数良性占位性病变.尤其适用于青少年患者,以不影响其日后脊柱的生长和发育.
作者:马辉;赵斌;张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妇女、儿童占人口的三分之二,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全民族的素质.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婴安全,其发病率国内报道为0.24%~1.57%.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前置胎盘患者60例,孕产妇无死亡,新生儿死亡1例,胎儿宫内死亡1例,现就诊断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张桂专;李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院采用WB-100 Ⅱ型微波多功能治疗仪加中药熏洗治疗肛门湿疹53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祝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2005年6月~2006年3月,我科腹腔镜下阑尾切除96例,其中60例采用二孔法,即从脐部作观察孔,注CO2气,调查体位,置观察镜观察腹腔及阑尾情况,如腹腔无脓液,阑尾周围无粘连,阑尾直径在10mm以内,则可采取二孔法.具体方法:于右下腹麦氏点置10mm穿刺器作操作孔,用抓钳将大网膜推开,抓住阑尾末端,将CO2气放出,将阑尾沿穿刺器提出腹腔外,于腹壁外分离阑尾系膜,上钳切断,近端双重结扎,于阑尾根部4号线结扎,线暂不剪断,残端用电凝烧灼粘膜,将系膜近端覆盖阑尾残端,用结扎残端的线结扎,送入腹腔.
作者:杨飞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出血性卒中较为常见的临床类型,其主要指脑表面血管破裂出血,血液进入了蛛网膜下腔,占脑血管病的第三位,常反复发作,死亡率为25%[1].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致残与死亡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复杂.我们对1998年7月~2005年7月,70例SAH住院患者临床、CT、脑水化验、脑循环分析进行了回顾性研究与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杰;李丽茹;刘德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粘连性肠梗阻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158例粘连性肠梗阻先采用综合治疗法,其中有37例经综合治疗后,中转手术,中转手术率为23.7%.结果 158例粘连性肠梗阻采用综合治疗,治愈率为67.3%;总有效率为96.1%,死亡率0%,中转手术37,死亡率为16.6%.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应先采用综合疗法为主.
作者:曾贱庚;刘荣;刘玉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