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哮喘持续状态的诱因分析及治疗探讨

艾丽;罗康玲

关键词:哮喘持续状态, 感染,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持续状态的诱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1995~1997年收治的48例哮喘持续状态的儿童.结果特异性体质是哮喘发作的先决条件,哮喘诱发因素中感染(52%)、冷空气吸入(25%)占较大比例,其他诱因:过度运动(4.1%)、治疗不当(4.1%)、食用海鲜(4.1%)、药物(2%)等也应引起注意.结论呼吸道感染是诱发哮喘持续状态的重要因素.治疗哮喘持续状态以氨茶碱加足量激素为主要治疗措施.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75%乙醇纱布加压包扎治疗浅层烧伤

    我所应用75%乙醇纱布加压包扎治疗烧伤病人20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本法适用于头部、四肢、臀部未感染的Ⅰ~Ⅱ度烧烫伤患者.

    作者:柯昌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生脉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治疗及免疫干预作用.方法将9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4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每日20~40ml,连用2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b、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及免疫功能的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存在免疫功能异常,生脉注射液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赵亚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因老年性糖尿病临床症状多不典型,为提高老年性糖尿病的诊断率,现将我院门诊及住院的65~84岁老年性糖尿病86例首诊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忠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鱼金注射液佐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8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鱼金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6月在郁南县人民医院门诊治疗的170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以常规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抗感染、病毒唑抗病毒、退热、止咳化痰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鱼金注射液0.4~0.8ml/kg/d静滴,每日一次,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鱼金注射液佐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好,副作用少,极少有过敏反应.

    作者:阚玉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肿瘤患者行深静脉置管的护理

    肿瘤患者常因化疗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药物,以及需要营养支持长期输液,造成周围血管受损而难于穿刺,反复周围静脉穿刺增加病人的痛苦,患者难于耐受易影响治疗.2004年1月至今我科对能配合的肿瘤患者行深静脉置管进行化疗及输液治疗.为提高肿瘤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生命质量,降低因化疗引起的副作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钟冬连;赖珍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127例化脓性乳腺病的临床病因分析与临床特点

    目的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乳腺疾病的病因也在发生变化,有的病因至今尚未见到报道,笔者谨为同道们提供新的临床参考资料.方法1996~2005年共收治急、慢性化脓性乳腺炎127例.根据病情选做了血常规、B超、高频钼靶乳腺X线摄片、脓肿穿刺、手术清创引流、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淋球菌革兰氏染色检查、细胞学检查排除良、恶性肿瘤.结果发现淋球菌性化脓性乳腺炎3例(其中1例9个月后病理诊断为乳腺导管癌,年龄33岁),浆细胞乳腺炎1例,27例化脓性乳腺囊性增生症,急性细菌性化脓性乳腺炎83例,慢性细菌性化脓性乳腺炎11例,结核性化脓性乳腺炎2例.结论急、慢性化脓性乳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但是病因可有多种,明确病因,才能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案,特别是3例淋球菌性化脓性乳腺炎有可能是首次报道.

    作者:陈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慢性纤维硬化性肠系膜炎并肠梗阻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农民.主因腹部隐痛反复发作两年余,并不排气、排便3d于2003年6月17日入院.既往体健,无其他病史.患者两年来经常发生腹部隐痛,多位于脐周或右下腹,缓解时间长短不一,一年前解痉治疗可缓解,近半年来腹痛明显加重呈绞痛,发作严重时可有食欲下降、呕吐,并多次出现发热,一年来体重下降约20公斤,两月来出现腹痛、腹胀、不排气排便两次,均经禁饮食灌肠等保守治疗好转.

    作者:王魁元;宁占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16例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总结16例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根据临床主要三大主症:发热、出血、肾功能衰竭,运用综合治疗,加强临床观察预防并发症,采取相应护理抢救措施.结果 16例流行性出血热,由于护士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危重病人抢救,达到了满意的效果,治愈15例,死亡1人(危重型).

    作者:王才云;万平宝;杜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不遵医行为导致肾病综合征复发的原因及对策

    笔者通过对2001年5月~2004年4月在我院肾内科收治的87例肾病综合征复发病人不遵医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治疗方法不妥、心理社会因素、缺少家庭支持为患者不遵医行为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强对肾病综合征病人疾病及药物知识的健康宣教,提高肾病病人到正规大医院就医的意识,建立社区和家庭支持帮助系统,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提高肾病病人的遵医率,减少肾病复发的重要措施.

    作者:柴凤婷;石葛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阿米卡星致急性过敏性反应1例

    阿米卡星是卡那霉素的半合成衍生品,是抗菌谱广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但过敏反应发生率却远远低于青霉素,对革兰阴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强活性,现将阿米卡星致过敏一例介绍如下:

    作者:刘德兰;祝月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50例低血钾患者心电图QRS波分析

    低血钾对心电图ST段、T、U波的改变已众所周知,而对QRS波振幅的改变则鲜为人知.国内曾有低血钾致QRS波振幅改变的报道.为此,笔者观察了50例低血钾患者的QRS波振幅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书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重视临床思维能力培训,提高实习质量

    临床思维是指临床医生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利用所获得的有关疾病的感性资料,包括病史、体检、实验室及影像学等检查,结合自己的知识及经验,用一定的思维方法来分析、综合,终达到正确诊断的理性思维过程.医学生在实习阶段除了掌握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术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即良好的临床思维.医学研究的对象是病人,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同种疾病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其表现可以是不同的,甚至千差万别.教科书所描述的临床表现往往是典型的模式,刚涉足临床的实习生在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面前就象进入一个迷宫中,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怎样从众多的症状和体征中找到它们的联系?从众多的矛盾中找到主要矛盾,从而解决它?建立和培养实习生正确的临床思维,使他们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的能力,是临床教学的精髓,也是提高实习质量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我院通过下面八条措施开展有针对性、有目的教学,使实习生在实习结束时临床思维得到较大锻炼,实习质量也明显提高.

    作者:张武军;王忠利;葛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压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紫外线照射、胰岛素溶液喷洒压疮疮面加外敷中西药糊剂治疗糖尿病压疮患者,治疗同时,观察外敷前后血糖的变化.结果此方法对糖尿病压疮有明显的抗炎消肿,保持肉芽新鲜,促进疮面愈合的功能.结论在全身状况无明显改善的情况下,胰岛素加中西药糊外敷对迁延不愈的难治性压疮有明显疗效.

    作者:魏瑞璞;汪贵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Lermoyez综合征21例临床报告

    Lermoyez综合征[1]又称耳聋-耳鸣-眩晕综合征,1916年由Lermoye首次报告,易误诊为美尼尔氏综合征.现笔者报道21例.

    作者:林茵;李康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新时期医院人才培养思考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在卫生事业改革过程中,已经越来越显得重要.作为一家由军队企业职工医院转为省卫生厅直管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就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笔者力图通过三个具体的问题和一些实例来阐述医院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

    作者:姚珉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高血压冠心病病人的麻醉处理探讨

    目的探讨高血压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患者在全麻诱导插管过程中血液动力学变化,寻找更适于该类病人的麻醉方式.方法将102例高血压冠心病病人行非心脏手术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BP组(倍他乐克异丙酚组,n=51)、BM组(倍他乐克咪唑安定组,n=51).诱导缓慢静注倍他乐克1mg/kg、芬太尼4ug/kg、仙林0.15mg/kg、异丙酚3.5mg/kg(BP组)、咪唑安定0.15mg/kg(BM组).待肌松完全时经口快速气管插管.维持术中持续吸入安氟醚,定时分次追加芬太尼及肌松剂.重点观察:HR、SBP、DBP、MAP、SPO2.结果 BP组SBP、DBP、HR、MAP分别降低16.5%±1.2%、13.4%±2.4%、19.1%±0.7%、15.3%±3.6%.BM组在诱导后,SBP、DBP、HR、MAP均下降(P<0.05或0.01),在插管即刻、插管后3min,切皮时BP、HR均反跳而大幅度升高(P<0.05).结论倍他乐克复合异丙酚麻醉对受损的心功有保护作用,是高血压冠心病病人行非心脏手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孙景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临终关怀与护理

    临终护理概念的提出不过十几年的事,目前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有的国家甚至有了专门的期刊,如美国的<死亡杂志>,日本的<临终与临床>等.日本学者原野氏认为,患有不治之症的患者,当死亡将在短期内不可避免的发生时,即属临终患者.各国对于临终期的时间长短尚不统一,多数国家倾向于以住院治疗平均17.5天为标准.临终护理的目的是以整个人为对象,解除其生理上痛苦,缓和其心理上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过去多数家庭是采取在患者临终前,众亲属在旁守候的方式.现在大多数家属将患者送往医院,使其在医院内死亡,因此护士有必要力所能及的减轻临终患者的心理负担,延缓死亡和减轻死亡时的痛苦.国外有学者将临终患者的心理活动过程分为5个时期:①怀疑期和否定期;②愤恨期;③自责期;④抑郁期;⑤绝望期.每期中都包含着患者求生的希望,只要抓住这个关键,就可能使患者振奋,增强他与死亡斗争的信心,减轻其心理负担.

    作者:程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常规治疗同时辅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2年1月~2003年10月诊治的6例新生儿ARDS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儿均为足月儿,4例自然分娩儿有围产期窒息史,2例剖宫产儿否认缺氧吸入史.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呼吸困难、青紫,X线胸片有透过度降低及浸润性改变.1例应用无创CPAP治疗,余5例采用常规机械通气,其中2例气管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愈5例,另1例因严重合并症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寻找有效指标早期诊断新生儿急性肺损伤(ALI)和ARDS,在常规治疗同时辅用外源性PS可显著提高ALI、ARDS疗效.

    作者:李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病人有效排痰方法的实践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有效的排痰护理是预防术后肺不张、肺炎等肺部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提高心内直视术后病人的排痰效果,我院对960例心内直视手术后病人实施了有效的护理干预,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贺秀菊;王秋红;曹燕懿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4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静滴葛根素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5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每日用400mg葛根素静滴,7~14天为一疗程,观察心绞痛症状、血压、心率、心电图、心肌耗氧量的变化,并与硝酸甘油组作对照.结果葛根素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症状减轻,心肌耗氧量降低,心功能改善.结论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优于硝酸甘油.

    作者:凌大庆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