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前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与防范措施

陈良珠;赖敏贞;吴汪;林翔

关键词:医疗纠纷, 原因, 防范, 医患关系
摘要:笔者依据社会学、心理学的理论,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法律角度分析医疗纠纷主要原因,认为医疗纠纷主要原因:(1)医疗行为的双刃效应;(2)医学模式转化过程中伴随的负面效应;(3)相关法制建设的滞后;(4)卫生资源分配不公;(5)不同群体对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不同;(6)医疗过程中的不正当补偿行为;(7)新闻媒体的不当炒作.其防范的措施:(1)重视医疗质量;(2)重视人文关怀;(3)合理进行成本调控;(4)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5)加强病案管理;(6)勿随意增加患者或家属对疗效的期望值;(7)维护患者的隐私权及知情同意权.认为构建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改进医疗单位服务意识、妥善处理医患关系,协调社会关系等,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从而达到医患关系的和谐.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患者上衣的改制及应用

    乳腺癌根治术后,各种术后引流管、导管护理,换药等治疗性操作及患者上衣更换,常需要脱掉患侧的上衣,甚至裸露上半身,不仅使患者易受凉,而且裸露的是女性的隐私部位,会造成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科自1997年以来,制作了适合乳腺癌手术后患者的上衣,经临床实践,方便、经济、实用,报道如下.

    作者:孙秀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患者不适主诉原因分析及护理

    通过对1116例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近视患者进行随访,针对随访中不适主诉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进一步完善术前检查,如测量暗光中瞳孔直径的大小、泪液分泌试验等,针对患者职业情况及对视力要求,制订手术方案,特殊情况术前与患者交代清楚,术后加强护理,定期按复诊卡复查,主动电话回访,及时解答疑问,对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与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晓玲;林咸平;费安裕;方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患者体质量增加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引起患者体质量增加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7例首次住院单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自编定式表格、简明精神病量表、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量表,进行住院及出院后4个月的体质量随访评估.结果各时点体质量增加与GI评分无相关性,体质量增加在出院时与简明精神量表、阳性症状量表减分值有相关性,而随访期与阴性症状量表减分值有相关意义.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a=0.005水平上,进人回归方程的因素依次为:抗精神病药品种、大服药剂量与服药时间的积、阴性症状、病前1年佳功能水平.结论抗精神病药治疗中的体质量增加,是与疗效无关的药物不良反应,其形成受药物、精神症状及综合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而饮食与活动的中介作用不应低估.控制体质量增加有重要的医学社会意义.

    作者:邹新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我军护理救护装备的现状及标准化建设

    通过分析急救箱包、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后送器材、单兵救护器材等护理救护装备现状、新成果和研发热点,探讨护理救护装备标准化建设的发展趋势,提高对标准化的认识,指出型号标准化、信息技术和管理策略在护理救护装备标准化建设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作者:曾友燕;王志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硬膜外术后镇痛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笔者对1000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锥体外系症状、低血压与镇痛药物有关;下肢感觉和运动障碍与硬膜外导管的位置有关;镇痛不全主要与镇痛药物发挥作用时间的衔接有关;过早的脱管导致镇痛不全.提出加强监测和皮肤护理,采取早期预防控制的手段,减少并发症,提高术后镇痛的安全性.

    作者:张红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性虐待致阴道损伤患者的护理

    报道了10例女性患者因性虐待导致的阴道损伤;详细分析了致损原因、损伤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并重点介绍临床和心理护理技巧.认为对伤口及时缝合,充分的抗生素治疗,以及良好的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做好健康教育是治疗和预防性虐待致阴道损伤的关键.

    作者:熊梦舟;张军;林爱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生物自动反馈式血容量监测调整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的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生物自动反馈式血容量监测对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的作用.方法对26例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先后按标准透析和生物自动反馈式血容量监测两种方式进行血透治疗,观察两种透析方法透析前后血压、体质量、超滤量、相对血容量的变化和临床合并证及护理干预等指标.结果两组透析前的血压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血容量监测组的干体质量、脱水量、透后血压、急性并发症及护理干预次数与标准血液透析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生物自动反馈式血容量监测能有效地评估干体质量;有效地减少透析中低血压及肌肉痉挛等低血容量相关不良反应;在下调干体质量后高血压得到改善.结论在透析过程中,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血容量监测有助于确定合适的超滤量、调整干体质量、防治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和指导治疗顽同性高血压.

    作者:马洁葵;黄英伟;林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1例艾滋病合并假性动脉瘤患者的手术配合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继而发生机会性感染的疾病.此类患者的手术护理是对护理工作的挑战.近期我院完成1例艾滋病患者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切除及人工血管搭桥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麦少琼;单葵顺;曾卫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当前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与防范措施

    笔者依据社会学、心理学的理论,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法律角度分析医疗纠纷主要原因,认为医疗纠纷主要原因:(1)医疗行为的双刃效应;(2)医学模式转化过程中伴随的负面效应;(3)相关法制建设的滞后;(4)卫生资源分配不公;(5)不同群体对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不同;(6)医疗过程中的不正当补偿行为;(7)新闻媒体的不当炒作.其防范的措施:(1)重视医疗质量;(2)重视人文关怀;(3)合理进行成本调控;(4)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5)加强病案管理;(6)勿随意增加患者或家属对疗效的期望值;(7)维护患者的隐私权及知情同意权.认为构建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改进医疗单位服务意识、妥善处理医患关系,协调社会关系等,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从而达到医患关系的和谐.

    作者:陈良珠;赖敏贞;吴汪;林翔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心脏手术后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因素分析及护理

    笔者分析和总结57例心脏手术后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提出术后使用呼吸机>24 h,使用大量正性肌力药物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术后肝肾功能不全和年龄≥65岁的高龄患者,是易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因素.切实做好患者的病情监护和及时准确地执行抢救治疗措施,做好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护理,给予合理的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预防感染对提高心脏于术后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治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郭阳娇;凌云;杨满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突出护理特色服务护理工作--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教学心得

    <健康评估>作为护理专业的一门新课程,是顺应现代护理模式转变和整体护理发展的产物,如何体现出它与沿用已久的<诊断学>课程的区别,就需要在<健康评估>教学中抓住侧重点,突出护理特色,发展具有护理特色的护理评估系统,强调护理诊断的重要性和规范化.<健康评估>教学的终目的是服务于临床护理工作,故应注重护理实践中应用性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包括护理资料的收集、与护理实践密切相关的技能操作、规范的护理病历书写能力等.

    作者:沈伟;张先庚;苏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人性化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笔者报道人性化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认为:(1)护理管理要以人为本;(2)重视和谐奋进的集体力量;(3)注重进步与发展.人性化管理强调对护理人员的个性管理,注重内部的文化管理,并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和实行生涯管理,从而达到稳定急诊科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树立急诊科护理人员良好形象的目标.

    作者:张宁;梁永怡;陆红;方惠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特点分析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方法将120例患者按有无糖尿病和有无高血压分4组,对每组30例受试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糖尿病伴高血压组24h平均收缩压及收缩压负荷大于无糖尿病的原发性高血压组,而24 h平均舒张压及舒张压负荷略小于无糖尿病的原发性高血压组;糖尿病组无论是否伴有高血压,其昼夜血压差值均小于无糖尿病的两组.结论糖尿病组失去正常昼高夜低的血压波动规律,这种异常在患者未出现高血压时已经存在.提示:糖尿病患者发生高血压的机理可能有别于非糖尿病者,对糖尿病者定期监测血压,并根据异常情况,在高血压出现之前即采取防治措施.

    作者:姚菊峰;付菊芳;李锋;王长海;孙静;马静;王文;李军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情商理论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情商是一个新的概念,它在人们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有着重大的影响,笔者介绍了情商理论的内涵,探讨应用情商理论指导院前急救护理人员在现场救护过程的思维、行为及沟通的问题.

    作者:林德娟;陈肇婉;陈楚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我国护理本科临床教育发展及展望

    新世纪的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为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机遇.随着新的医学、护理模式的形成,现代护理观对护士的素质、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高等护理教育,提高护士队伍学历层次成为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1].

    作者:方芳;刘慧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人工流产患者术前心理状况评估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患者术前的心理状况,为心理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让患者在人流术前24~72 h自评,根据指导语提示不记名独立完成评定.结果 48例人工流产患者的SAS、SDS总分均值分别与常模比较,P<0.01,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结论人工流产患者在人流术前会出现焦虑和抑郁,应对她们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支持.

    作者:黎利明;李淑仪;陈宝霞;潘春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干燥综合征病人的健康教育

    干燥综合征是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其病程长且易出现反复.对23例病人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疾病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服药指导、饮食指导、自我护理等,病人较好地掌握了对于燥综合征的自我保健和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徐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对实习护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当前对实习护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情况,从带教者的角度分析目前存在的不足,针对护理临床带教老师和医院管理者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128位护理临床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相关情况.结果调查显示师生关系不容乐观;带教老师对学生了解不够;思想素质教育的连续性、主动性、责任性缺乏.结论注重带教老师的选拔与培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强调思想素质教育的连续性、主动性、责任性,通过这些举措全面提升实习护生的思想素质水平,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作者:王晓娟;付沫;唐晓芸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美容外科门诊护患沟通方法和技巧

    美容医学是近十几年来新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是运用外科手术、美学与医学心理学诊疗技术为主要手段,增进人体容貌与形体美的一门学科.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了解患者的心理是护患沟通成功的关键.美容外科门诊工作的目的:一是让咨询者了解相应的美容外科知识,二是了解咨询者的美容需求和心理状态.

    作者:谢云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儿童异常瞬目症家长的健康教育

    检查86例异常瞬目患儿瞬目的原因,包括屈光不正、眼部刺激因素,结合病因针对性地向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以增强患儿的防治意识,减少患儿复发再就诊率.

    作者:丁小珍;梁美思;高桂芳;张桂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