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胜利;姚洁;龚锦
产程中羊水污染与围产儿预后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胎儿在宫内不会有胎粪排出,但约有8%~20%的胎儿胎粪排到羊水中,造成羊水粪染.头位胎儿出现羊水粪染往往被认为是胎儿宫内缺氧、酸中毒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肠蠕动增强,肛门括约肌松弛而排出粪便,形成羊水粪染.本文报道115例产程中羊水污染的情况,同时与监护手段相配合,综合评估胎儿在宫内的安危,予以妥善处理,以提高产时优生效率,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喜杰 刊期: 2007年第36期
小儿静脉穿刺技术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难点之一.近两年我科采用小儿静脉留置针技术部分代替普通头皮穿刺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家长和护士的欢迎.
作者:杨丽娟;赵淑玲;李波 刊期: 2007年第36期
随着科学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已发展成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指导下的以病人为中心的心身整体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护理的方法,主要是指心理治疗中的支持疗法,这种疗法是通过对病人进行精神上的安慰、支持、劝解、保证、疏导和环境调整等方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作者:洪春兰;刘瑞梅;艾梅芳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莪术油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予莪术油注射液10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点,1次/d;对照组用病毒唑10~15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点每日1~2次.疗程均为一周左右,两组可加用镇静、吸氧、止咳、平喘、退热等对症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4%,两组比较,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莪术油治疗病毒性肺炎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付忠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脉压指数(PPI)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6人,计算其初诊PPI,并与84名单纯性高血压患者的PPI对比分析.结果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PPI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PI可作为预测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的指标.
作者:王俊谊;陈添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丽珠赛乐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后影响.方法 丽珠赛乐5ml/d加复方丹参6~10ml/d加入10%葡萄糖中静脉滴注,轻度7d,中度15~20d,重度1mo停药.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采用鲍氏20NBNA项判定.结果 随访半年,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差异显著.结论 丽珠赛乐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减少神经后遗症,明显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后.
作者:张英;杨红琳 刊期: 2007年第36期
中期妊娠合并前置胎盘临床并非少见,其对孕妇的危害是巨大的,正确合理的做好其引产的处理,是减少孕妇危害的主要措施.为了探讨中期妊娠合并前置胎盘引产的处理,现将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19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付艳慧 刊期: 2007年第36期
宫腔内异物存留的原因大多为医源性,可能为节育器断裂残留、大月份流产后胎骨残留,以及流产或分娩后胎盘组织残留等.宫内异物残留易导致局部慢性炎症反应,改变宫腔环境,不利于精子及孕卵成活,引起继发不孕,并可形成息肉导致月经失调,下腹坠痛及白带增多,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伤害.我院自2006年以来,采用宫腔镜微创技术对68例宫腔内异物残留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尤丽;赵俭;左丽 刊期: 2007年第36期
根据农村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出食品安全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积极的预防控制策略,对预防农村食物中毒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应君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考察心理教学对精神科新护士的作用.方法 对23名精神科新上岗护士在一年的试用期内运用心理教学的方法,分析她们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特点,找出存在的心理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带教计划和措施,在始初时、6mo后、结束时分别作SCL-90测定.结果 SCL-90多个因子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新护士进行心理教学有助于加强她们心理素质的修养.
作者:刘美秀;文斌 刊期: 2007年第36期
1 问题几乎每例胸腹部手术都需要术中吸引,吸出胸腹内渗出或漏出的液体,吸出积血、脓汁及手术清洗液等.目前,临床广泛应用负压器吸引,由于负压作用,所设置的吸头对其周围所有的物质都有吸引力.在吸出液体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吸引了肠管、大网膜等组织,造成吸头堵塞,甚至组织被吸入、损伤、出血等,严重地影响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崔景贵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结合自己几年来从事护理管理工作经验,阐述了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和管理策略,指出护士长要善于应用科学管理,有效用人,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红琳 刊期: 2007年第36期
外周浅静脉穿刺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护理和操作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和抢救危重病人的主要途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至关重要,它不仅保证了治疗药物及时有效的应用,还可减轻或避免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多年来一直是护理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内容,并做了大量的尝试.现将近年来部分有关如何提高外周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技巧和技术做一综述.
作者:刘新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颌面部外伤切口处理方法.方法 对颌面部外伤患者彻底清创后采取分层缝合肌层、皮下组织及皮肤,组织缺损予全厚皮片或旋转皮瓣修复.结果 本组112例颌面部外伤患者,直接清创缝合99例,旋转皮瓣修复6例,鼻部缺损全厚皮片修复2例,耳轮修复3例,完全断耳再植2例,均一期愈合,皮瓣成活.结论 一期修复和小针小线或美容缝合对减少颌面部外伤后疤痕形成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夏志生 刊期: 2007年第36期
胆总管结石在肝胆外科是一种常见病,但肾移植后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少见.我科2006年9月~2007年6月共收治2例,均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胆囊摘除术.我们从病人入院到出院整个治疗、护理的全过程给予了细致的观察及精心的护理,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小兰;胡秀红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主要原因,以减少窒息死亡及后遗症,提高人口素质.方法 对山西省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出生时窒息的新生儿31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主要原因与母亲因素、分娩时情况及胎儿因素三方面有着密切关系.结论 窒息病例大多数在产前具有高危因素即在产前可通过病史知道有窒息发生的危险,从而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侯银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CEA、CA125和CA153联合测定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76例卵巢上皮癌、35例卵巢良性肿瘤及52例正常对照者血清CEA、CA125和CA153水平,并计算出相应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卵巢癌血清CEA、CA125及CA153水平分别为(32.1±27.8)ng/ml、(589.5±296.3)U/ml和(237.2±112.7)U/ml,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1.9±1.3)ng/ml、(11.9±6.8)U/ml和(35.1±18.9)U/ml]和正常对照者[(1.3±0.9)ng/ml、(9.8±4.6)U/ml和(28.7±12.3)U/ml],P均<0.005.血清CEA、CA125及CA153测定对卵巢癌的阳性率分别为36.8%、72.4%及67.1%,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8.6%、20.0%及5.7%)及正常对照组(1.9%、0.0%及0.0%),P均<0.005.血清CEA、CA125、CA153及三项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36.8%、95.4%和61.7%)、(72.4%、91.9%和83.6%)、(67.1%、97.7%和80.5%)及(89.5%、85.1%及94.5%),三项联合检测敏感性和准确性显著高于单项检测(P<0.01),而特异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CA125是非粘液性卵巢癌可靠的肿瘤标志物,CA153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卵巢癌都有一定诊断价值,而CEA对卵巢癌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其阳性率较低,应结合其它肿瘤标志物判断肿瘤的性质;采用CEA、CA125和CA153联合测定可大大提高卵巢癌的诊断效能,并提高卵巢癌的早期检出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卵巢癌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雷长喜;刘有兰;李贵春 刊期: 2007年第36期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及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种疾患.在我国占全部脑卒中的21%~48%[1].HICH后所致的脑组织破坏及相应功能受损,目前尚无有效方法治疗.我院自2004年6月~2007年6月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早期行针灸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饶静;曾阳;高发睿 刊期: 2007年第36期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护理基础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对临床患者的护理实践的途径[1].我院是一所三级乙等综合性教学医院,每年都要接受近100名护理专业毕业实习生的带教任务,现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如下:
作者:范琪 刊期: 2007年第36期
刺五加注射液在临床上常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亦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神经衰弱和更年期综合征等[1].随着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对其所致的各种不良反应屡有报道,现将我科近几年来应用刺五加注射液所出现的5例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作者:黄云;牛香群 刊期: 200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