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患者院内行CT检查途中的安全护送

关键词:ICU患者, 院内护送, 安全护理
摘要:总结190例ICU患者院内行CT检查途中,安全护送的方法、各种意外的处理及防范措施.检查前先联系好CT室,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评估患者,充分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护送过程中密切监测,随时指导家属或护工默契配合,保证安全护送.共做280例次CT检查,有1例胸腔引流管拔除,3例导尿管与尿袋分离,2例输液器从输液瓶上拉脱,经及时处理未对患者病情造成不良影响.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以点带面法在护理操作技能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护生护理技能操作水平,探讨护理操作技能教学方法.方法以2002级高级护理一班、二班,通过随机抽签法确定二班为实验组,一班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以点带面法:从实验组中抽10名学生成立一个技能培训小组,首先对小组成员的操作技能进行强化培训,然后在课余训练中再由她们指导其余同学.结果实验组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讨论在以点带面法中,已培训的学生起着示范、辅导的作用.小组成员在辅导同学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也提高了其综合素质.同时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探讨,训练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ICU患者院内行CT检查途中的安全护送

    总结190例ICU患者院内行CT检查途中,安全护送的方法、各种意外的处理及防范措施.检查前先联系好CT室,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评估患者,充分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护送过程中密切监测,随时指导家属或护工默契配合,保证安全护送.共做280例次CT检查,有1例胸腔引流管拔除,3例导尿管与尿袋分离,2例输液器从输液瓶上拉脱,经及时处理未对患者病情造成不良影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臀大肌注射部位的超声探查

    目的进一步明确臀大肌注射区中是否都有臀大肌覆盖.方法以臀大肌注射区作为观察部位,通过B超对524例患者臀大肌注射区进行超声探查.结果臀大肌注射区内极大部分没有臀大肌回声.用联线法定位,在中外1/3交界点95.0%能探及部分臀大肌上缘的回声,B超探头沿联线从中外1/3处往外上移1cm,只有1.9%的人还能探及部分臀大肌的回声,往外上移2cm,所有被检查者均未探及臀大肌的回声.结论<护理学基础>等教材中,规定的臀大肌注射部位不够确切,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消毒供应室专业人员职业防护

    笔者报道消毒供应室专业人员的职业防护措施.阐述防范环境污染,包括化学消毒剂、紫外线;感染性疾病防范方法有隔离方法、污染物的处理;减少高压无菌器、大功率排风扇、超声波清洗器等机器噪声的危害;减轻和避免生理、心理疲劳;防范意外发生如过敏反应、急性中毒等具体防护措施.把职业危害降低到低限度.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梗阻性黄疸患者经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胆道支架置入术术后并发症护理

    笔者报道9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经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中行胆道支架置入术术后并发症护理.针对90例患者术后并发症有高淀粉酶血症、继发性急性胰腺炎、胆管感染、胆道再狭窄或闭塞,采取相对护理措施.强调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及有效护理是关系到患者术后能否顺利恢复、能否有效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社会支持对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内复发率影响的研究

    目的调查研究不同的社会支持水平对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内疾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164例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在其首次住院出院后满1年时进行随访调查评估,随机抽取盐城市某社区满15岁以上80名一般人群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本组患者的社会支持得分明显低于社区一般人群的水平(U=7.82,P<0.001),获得社会支持低;复发病例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水平明显低于未复发病例,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0.05;社会支持低于与高于社区一般人群水平的患者复发率(9.25%与4.75%)经比较,χ2=33.80,P<0.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获得低社会支持的倾向,社会支持低的患者1年内易复发.提示护士应全面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将社会支持水平较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列为社区、社团关注的重点,呼吁整个社会关爱精神分裂症患者,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以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内复发率.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对妇科病人进行性知识宣教的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妇科病人对性知识宣教的需求及妇科护士对病人实施性知识宣教的现状.方法应用自制调查表,对妇科住院术后病人88例及妇科护士27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病人对性知识的需求与护士宣教存在显著矛盾.85.2%的病人认为有必要接受性知识宣教,只有26.1%的病人得到了宣教.结论护患双方转变性观念,护士系统掌握性知识,注重护患交流技巧是缩小护士性知识宣教与病人需求之间矛盾的关键,并有助于提高妇科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笔者报道83例98次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认为分流管堵塞,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术后感染是常见的手术并发症.早期消化道症状经对症处理自行消失,患者出现颅内高压症状、分流管处皮下积液形成,常表明有分流装置的堵塞,需进一步治疗;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大剂量抗生素的应用及保持手术切口不受污染,对预防感染非常重要.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全喉切除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干预效果

    目的了解全喉切除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1例喉癌患者在入院3d内和术后2周进行测评和比较.结果本组患者术前SCL-90各因子分,除敌对、偏执症状外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术后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均<0.05;与全国常模比,人际敏感、恐怖因子分略高,但无统计学意义,其他7个因子均低于全国常模,有临床意义.术后SCL-90因子分≥2分的例数比术前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说明针对性干预明显缓解了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结论重视全喉切除术患者术前、术后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其躯体和心理尽快康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幼儿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笔者总结幼儿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并发症主要在肺部,其次是心律失常和心功能衰竭;肺部并发症严重的是肺动脉高压危象、肺不张、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防与护理措施:术前1周加强营养支持,低流量吸氧、肺部理疗或给药物改善心肺功能;术后动态监测肺动脉压、SpO2,充分供氧,预防缺氧及高碳酸血症,护理操作减少对病人的刺激,以免引起烦躁或抽搐,给予镇痛镇静.合理、准确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认为加强幼儿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可避免或及时发现、纠正肺动脉高压危象、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心律失常及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伴发皮肌炎患者的护理

    皮肌炎属特发性炎症性肌病,以近端肌无力及平滑肌非化脓性炎症为特征,同时伴有各种形态的皮疹,也可伴发各种内脏损害和肿瘤[1],是主要累及皮肤及肌的一种非感染性炎性疾病.据文献报道,成人患者约10%可发现恶性肿瘤,恶性肿瘤以肺、鼻咽部、卵巢、乳腺及胃等为好发部位.但肝癌合并皮肌炎的病例在国内较为罕见.我科收治了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皮肌炎的患者,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护理

    总结6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护理,强调应针对患者不同心理状况实施护理,及时缓解皮肤瘙痒症状,产前积极监护胎动和胎心,产后重点观察出血情况等.本组患者阴道分娩10例,剖宫产分娩50例,仅1例产后出血合并血小板减少,其他患者和新生儿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刺五加致过敏性休克1例报道

    刺五加可平补肝肾,益精壮骨,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亦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神经衰弱和更年期综合征等.2004年1月本门诊部收治1例输注刺五加后出现过敏性休克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1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期抗凝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期抗凝治疗的监护,提高心脏手术后妇女的优生率.方法1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妇女从确定妊娠开始,由口服华法令抗凝改为妊娠确诊后前3个月和分娩前2周皮下注射肝素抗凝,其余时间口服华法令抗凝;调整抗凝剂用量,使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为50~55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1.5~1.8,凝血酶泵时间(PT)保持在正常对照的1.5~2.0倍.并加强产前检查,预防心力衰竭,了解胎儿发育情况,消除焦虑心理,指导合理饮食.结果1例胎儿脑积水、死胎引产,10例孕足月,其中1例孕妇发生右腹股沟血肿,1例孕妇出现糖耐量异常,均行择期剖宫产,新生儿均健康.结论安全有效的抗凝治疗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孕妇优生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严重低钾血症患儿快速高浓度补钾的护理

    总结了15例严重低钾血症患儿静脉快速高浓度补钾的护理经验,包括:持续心电监护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并记录;动态观察血气分析及血钾变化;正确使用微量输液泵;加强穿刺部位的护理;观察腹胀及肌张力变化.治疗过程中无1例发生一过性血钾过高、高钾所致的心律失常及其他并发症,提示加强护理快速,高浓度补钾治疗严重低钾血症患儿安全有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全髋关节置换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并发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评估方法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利用历史资料1997年3月-2002年6月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人226例未采用潜在脱位危险因素评估为未评估组;2002年7月-2004年12月312例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人实施术前全面潜在脱位危险因素评估,加强健康教育、重视肌力训练、规范功能康复锻炼的方法和生活护理知识指导为评估组.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发生率,有手术史病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发生率分别经χ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关节脱位与护理因素有关两组比较经χ2检验,虽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发生率评估组比未评估组低.结论重视病人潜在并发关节脱位危险因素评估,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前提,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结肠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结肠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分析生活质量不佳的原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宣教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对80例造口术后出院患者从躯体、心理、社会人际关系3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80例患者生活质量总得分为(34.09±7.50)分,其中性功能指标≤2分者48例,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低下.结论应增加造口患者的相关知识建立规律排便,充分发挥家庭支持系统的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小脑蚓部及第四脑室肿瘤患儿术后的护理

    笔者报道19988年11月-2005年3月收治2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小脑蚓部及第四脑室肿瘤术后患儿的护理.认为术后早期注意心肺功能的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重视颅内压和血容量的监护;加强引流管的护理;保持适当的体位和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的疗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妊娠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

    回顾总结了15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泵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应用胰岛素泵导致焦虑,胰岛素基础设段反复调节,胰岛素泵置管位置存在差异等,认为护理中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选择合适的置管位置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根据血糖情况制定胰岛素泵用量调节;加强相关知识的指导,提高对胰岛素泵治疗的重视是极为重要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中药敷脐治疗术后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对术后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36例术后便秘的病人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8例采用敷脐的治疗方法,对照组68例采用口服泻药(蕃泻叶、果导片)或灌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42.6%和11.8%,总有效率分别为91.2%和73.6%,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3.85,P<0.001).结论中药敷脐治疗术后便秘的效果明显优于服用泻药或灌肠的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