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期抗凝治疗的护理

关键词:心脏瓣膜, 置换, 妊娠, 抗凝治疗,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期抗凝治疗的监护,提高心脏手术后妇女的优生率.方法1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妇女从确定妊娠开始,由口服华法令抗凝改为妊娠确诊后前3个月和分娩前2周皮下注射肝素抗凝,其余时间口服华法令抗凝;调整抗凝剂用量,使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为50~55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1.5~1.8,凝血酶泵时间(PT)保持在正常对照的1.5~2.0倍.并加强产前检查,预防心力衰竭,了解胎儿发育情况,消除焦虑心理,指导合理饮食.结果1例胎儿脑积水、死胎引产,10例孕足月,其中1例孕妇发生右腹股沟血肿,1例孕妇出现糖耐量异常,均行择期剖宫产,新生儿均健康.结论安全有效的抗凝治疗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孕妇优生的关键.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开塞露治疗椎管内麻醉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开塞露治疗椎管内麻醉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108例椎管内麻醉术后尿潴留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54例.单数用开塞露纳肛为开塞露组(观察组),双数用传统诱导法为传统诱导组(对照组).排除下尿路梗阻、语言障碍、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结果开塞露组有效率90.7%,传统诱导组有效率66.7%,经χ2检验,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在术后10~30min.30~60min、排尿情况经行乘列卡方检验,χ=11.642,P=0.003,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开塞露组排尿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诱导组.另对56例不同手术方式出现尿潴留患者应用开塞露纳肛后排尿情况的观察,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开塞露解除尿潴留与手术方式无关.结论此法见效快,患者易接受,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社区新婚夫妻间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干预方法

    目的探讨社区新婚夫妻间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干预方法.方法选择社区192对新婚夫妻查体中发现的一方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实施有关乙型肝炎病毒夫妻间传播的干预方法:114例乙肝标志物检查(HBV-M)全阴的配偶注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HBVV),其中18例注射乙肝疫苗前15d先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2次,200μg/次;其余78例未采用任何预防措施.2年后检测所有被观察者的血清乙肝标志物检查结果.结果114例正规接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配偶的感染率为2.1%,比未接种者的感染率(11.5%)有明显降低,18例同时注射HBIG者之中没有检测到HBV新发感染者的存在.3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经行乘列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及时接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和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能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在夫妻间的传播.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梗阻性黄疸患者经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胆道支架置入术术后并发症护理

    笔者报道9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经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中行胆道支架置入术术后并发症护理.针对90例患者术后并发症有高淀粉酶血症、继发性急性胰腺炎、胆管感染、胆道再狭窄或闭塞,采取相对护理措施.强调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及有效护理是关系到患者术后能否顺利恢复、能否有效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护理服务需求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护理需求,探讨符合我国国情规范化的社区老年护理服务体系.方法采用美国芝加哥伊州大学提供的日常生活功能量表、认知状态问卷量表以及老年抑郁量表作为筛查工具,根据特征问卷回答计算得分,超过一定的阈值得分表明属高危状态.结果调查510例65岁以上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702%;无功能障碍者65.7%,生活能力轻度减退者20.2%,中度减退者11.7%,重度减退者2.4%,搭乘交通工具是老年人社会生活能力早受到影响的部分,下降率为33.2%,其次是购物与上下楼梯,分别为19.9%与16.1%;认知功能完好者占92.0%,轻度受损者6.5%,重度受损者1.5%;22.9%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同时,他们对社区护理服务需求很多,更多选择是医护人员的个别指导与讲解,分别为28.0%与27.0%.结论根据老年人健康状况,社区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应包含以下内容:早期发现病人,个例护理方案、教育干预、支持服务体系以及健康生活质量的评估等,以便达到老年保健目标:增进健康、自立能力和佳功能,防止可避免的健康状况下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日清控制系统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手术室是外科系统的中心环节科室,护理质量直接影响着手术的顺利开展.笔者总结了2003年1月-2004年12月借用企业质量管理方法中的日清控制系统对每人每天每件事进行控制和管理,制定了科室总体目标、个人目标,及每日控制系统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把工作质量标准量化到每个岗、每个人,不断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南方护理学报》第10期继续教育答题卡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1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期抗凝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期抗凝治疗的监护,提高心脏手术后妇女的优生率.方法1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妇女从确定妊娠开始,由口服华法令抗凝改为妊娠确诊后前3个月和分娩前2周皮下注射肝素抗凝,其余时间口服华法令抗凝;调整抗凝剂用量,使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为50~55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1.5~1.8,凝血酶泵时间(PT)保持在正常对照的1.5~2.0倍.并加强产前检查,预防心力衰竭,了解胎儿发育情况,消除焦虑心理,指导合理饮食.结果1例胎儿脑积水、死胎引产,10例孕足月,其中1例孕妇发生右腹股沟血肿,1例孕妇出现糖耐量异常,均行择期剖宫产,新生儿均健康.结论安全有效的抗凝治疗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孕妇优生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刺五加致过敏性休克1例报道

    刺五加可平补肝肾,益精壮骨,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亦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神经衰弱和更年期综合征等.2004年1月本门诊部收治1例输注刺五加后出现过敏性休克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严重低钾血症患儿快速高浓度补钾的护理

    总结了15例严重低钾血症患儿静脉快速高浓度补钾的护理经验,包括:持续心电监护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并记录;动态观察血气分析及血钾变化;正确使用微量输液泵;加强穿刺部位的护理;观察腹胀及肌张力变化.治疗过程中无1例发生一过性血钾过高、高钾所致的心律失常及其他并发症,提示加强护理快速,高浓度补钾治疗严重低钾血症患儿安全有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全喉切除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干预效果

    目的了解全喉切除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1例喉癌患者在入院3d内和术后2周进行测评和比较.结果本组患者术前SCL-90各因子分,除敌对、偏执症状外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术后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均<0.05;与全国常模比,人际敏感、恐怖因子分略高,但无统计学意义,其他7个因子均低于全国常模,有临床意义.术后SCL-90因子分≥2分的例数比术前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说明针对性干预明显缓解了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结论重视全喉切除术患者术前、术后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其躯体和心理尽快康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幼儿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笔者总结幼儿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并发症主要在肺部,其次是心律失常和心功能衰竭;肺部并发症严重的是肺动脉高压危象、肺不张、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防与护理措施:术前1周加强营养支持,低流量吸氧、肺部理疗或给药物改善心肺功能;术后动态监测肺动脉压、SpO2,充分供氧,预防缺氧及高碳酸血症,护理操作减少对病人的刺激,以免引起烦躁或抽搐,给予镇痛镇静.合理、准确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认为加强幼儿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可避免或及时发现、纠正肺动脉高压危象、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心律失常及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中药敷脐治疗术后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对术后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36例术后便秘的病人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8例采用敷脐的治疗方法,对照组68例采用口服泻药(蕃泻叶、果导片)或灌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42.6%和11.8%,总有效率分别为91.2%和73.6%,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3.85,P<0.001).结论中药敷脐治疗术后便秘的效果明显优于服用泻药或灌肠的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全髋关节置换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并发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评估方法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利用历史资料1997年3月-2002年6月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人226例未采用潜在脱位危险因素评估为未评估组;2002年7月-2004年12月312例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人实施术前全面潜在脱位危险因素评估,加强健康教育、重视肌力训练、规范功能康复锻炼的方法和生活护理知识指导为评估组.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发生率,有手术史病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发生率分别经χ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关节脱位与护理因素有关两组比较经χ2检验,虽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发生率评估组比未评估组低.结论重视病人潜在并发关节脱位危险因素评估,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前提,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序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序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对9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序贯透析组46例进行序贯结肠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组45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尿酸、肌酐及尿素氮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序贯透析组46例患者中,血尿酸、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降血尿酸效果比降血肌酐、尿素氮效果更佳,总有效率达98%,与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序贯透析组出现便意、轻度腹痛、大便失禁等不良反应,均较轻,不影响治疗;血液透析组出现低血压、高血压、心绞痛等不良反应,有22例次低血压患者经对症治疗无效,需终止治疗.结论序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访视、监测;治疗中及治疗后加强对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可减轻患者的不适,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网络护理资源的检索

    1护理网络资源检索的意义文献获取在护理科研设计和写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获取不到必要的文献,一切无从谈起!表面上看,常见的护理科研步骤中(选题:即提出问题和确立研究问题;查阅文献;确认研究的变量;假设形成;科研设计;原始资料的收集;科研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撰写论文)文献获取仅担负着第2、第6步的功能,但实际上却贯穿始终.如果其他步骤中的知识不太了解,就可以通过文献获取来弥补知识的不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柏拉图分析法在门诊输液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笔者报道柏拉图分析法在门诊输液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及绘制柏拉图统计表的方法对门诊输液护理质量进行调查及分析,找出不满意的要因,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结果病人不满意率由整改前的15.0%下降到4.8%,不满意要因从整改前的75.0%下降至20.0%,提示柏拉图分析法便于护理管理者从错综复杂的护理问题中,一针见血地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实现护理服务零缺陷具有实用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结肠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结肠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分析生活质量不佳的原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宣教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对80例造口术后出院患者从躯体、心理、社会人际关系3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80例患者生活质量总得分为(34.09±7.50)分,其中性功能指标≤2分者48例,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低下.结论应增加造口患者的相关知识建立规律排便,充分发挥家庭支持系统的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两种管治方案中外来人口肺结核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了解外来人口肺结核病患者在不同的管理治疗下的临床治疗和健康教育效果,以便更好地指导外来人口肺结核病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71例接受直接面视下短程督导化疗(DOTS)患者和316例接受自费自服药全程管理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和健康教育.结果471例接受DOTS管治患者中,治愈429例,治愈率91.08%,丢失病例3例,丢失率为0.64%.316例自服药全程管理病人中,治愈232例,治愈率73.42%,丢失病例38例,丢失率为12.03%.结论接受DOTS管治的患者除了有统一化疗方案,更有系统的、循环互动式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其遵医行为,减少了病例的丢失,从而提高了治愈率.提示要加强外来人口肺结核病患者的管理,动员其接受DOTS管治,对控制结核病疫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宫颈癌患者的护理

    对20例宫颈癌Ⅱb-Ⅲb期患者实施动脉灌注化疗,认为向患者介绍插管化疗的简要操作步骤,告知动脉灌注化疗的周期、优势和安全性才能取得患者及家属理解配合;严密观察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掌握动脉推药、置管的护理技巧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ICU患者院内行CT检查途中的安全护送

    总结190例ICU患者院内行CT检查途中,安全护送的方法、各种意外的处理及防范措施.检查前先联系好CT室,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评估患者,充分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护送过程中密切监测,随时指导家属或护工默契配合,保证安全护送.共做280例次CT检查,有1例胸腔引流管拔除,3例导尿管与尿袋分离,2例输液器从输液瓶上拉脱,经及时处理未对患者病情造成不良影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