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

刘保芳;王利敏

关键词:血液透析, 患者, 护理
摘要:目的 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从生活上、心理上以及社会支持上给予指导.方法 采取指导日常生活、保护好血管通道、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心理开导和保健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身体和心理状态保持较理想,积极配合治疗,血管通道无闭塞,避免了加重病情的不良因素,及时做到无症状透析.结论 重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对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完善医院内控制度是医院财务安全的基本保证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作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行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就目前国内医院,尤其是国有医院而言,要参与市场竞争,从事财务风险较大的领域比如:对外大型投资、介入资本市场等均受较多行政审批控制,其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具有不同于企业的明显特征,所以医院内部控制建立的关键点也有别于企业,建立有效的医院内控制度及审计方法,对于改善经营管理,防患于未然,保障医院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目前医院管理现状,笔者认为当前医院内部财务控制的关键环节无疑是医院财务人员素质及医院的资金流,即医院资金的流入和流出[5].

    作者:谢芳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胃癌根治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诊断与治疗

    目的 临床研究胃癌切除术后并发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发病机制及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996年1月~2006年1月共施行胃癌手术20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本组并发残胃排空障碍12例,其中毕罗氏Ⅰ式吻合2例,毕罗氏Ⅱ式吻合9例,Roux-y吻合1例.全组病人均获治愈.结论 该并发症为一种功能性疾病,可保守治愈.手术治疗无助病人恢复,徒增病人痛苦和负担.

    作者:张志国;任广林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从生活上、心理上以及社会支持上给予指导.方法 采取指导日常生活、保护好血管通道、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心理开导和保健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身体和心理状态保持较理想,积极配合治疗,血管通道无闭塞,避免了加重病情的不良因素,及时做到无症状透析.结论 重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对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保芳;王利敏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髋关节置换术护理17例

    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及高龄髋关节骨关节病患者,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改善髋关节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我科于2005年1月~2006年8月,共收治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7例,术后均取得满意效果.患髋疼痛解除,大大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秀桂;郭跃娜;林玉英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鼻出血患者心理因素调查分析

    鼻出血系耳鼻喉科的常见急诊,若处理恰当,能及时、迅速、有效地止血.若处理不当,则可能反复填塞,频发出血,造成患者更多的心身痛苦,甚至危及生命.我科2004~2005年10月收治严重鼻出血患者112例,就其治疗过程中与疗效相关的心理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如下:

    作者:王伟英;崔玉芝;焦彩云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盐酸戊乙奎醚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患者基础代谢和体温的影响

    目的 观察比较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患者麻醉前用盐酸戊乙奎醚与东莨菪碱对基础代谢率、体温的影响.方法 50例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25例为盐酸戊乙奎醚组,Ⅱ组25例为东莨菪碱组.入室后盐酸戊乙奎醚组肌注盐酸戊乙奎醚(0.01mg/kg).东莨菪碱组肌注东莨菪碱(0.06mg/kg),观察并记录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皮温(T1)、肛温(T2),并计算基础代谢率(BMR).结果 两组患者给药前BMR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与用药前组内比较I组T1、T2升高不明显(P》0.05),Ⅱ组患者注射后HR均升高(P《0.05),15、30min时T1与T2亦升高(P《0.05).盐酸戊乙奎醚组给药后BMR和SBR有下降趋势,20、30、60min与给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东莨菪碱组给药后BMR和HR有上升趋势,10、20、30min明显高于给药前(P《0.05).给药后10、20、30、60min盐酸戊乙奎醚组均降低于东莨菪碱组(P《0.05).盐酸戊乙奎醚组T1、T2升高不明显(P》0.05),东莨菪碱组给药后15、30min时T1、T2均升高(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作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患者的麻醉前给药对其心率、血压、体温、基础代谢无明显影响,效果优于东莨菪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恒凡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标准浮动大骨瓣减压术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标准浮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应用标准浮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117例.所有病人都经CT扫描证实颅内损伤状况.结果 术后6mo临床随访结果按GOS标准评定:恢复良好41例(35%),中残32例(27%),重残24例(21%),植物生存7例(6%),死亡13例(11%).结论 标准浮动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颅脑损伤,能有效的减轻颅内高压,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金亮;袁小兵;陈小萍;杨杰;易宇光;许歆;肖锋;吴俊波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

    目的 探讨中西药保留灌肠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结果 一个疗程治愈46例,治愈率92%,随访无复发.结论 中西药结合配合正确的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于启明;王莉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终池持续脑脊液引流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的护理体会

    蛛网膜下隙出血(SAH)系指颅内脱离脑外(特别是脑底动脉环周围)非外伤性动脉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它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先天性颅内动脉瘤,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并可有暂时的意识障碍或抽搐.

    作者:李素美;谢素彬;林进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浅谈层流净化手术室的管理

    我院自2006年9月搬进层流净化手术室,手术室内外走廊和九个手术间全部采用层流净化装置(其中百级手术间一个,万级八个).层流净化手术室以其快速、持续、高效的空气净化功能可满足各类手术的需要.然而要完全符合现代手术室的需要,维持手术环境的有效和恒定,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意识,严格的管理规范和制度,才能完全符合现代手术室的条件要求,才能使层流净化手术室发挥预期的效果.

    作者:高海波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致近视眼内压改变的多因素分析

    眼压的改变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又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本文随机选取2006年7月~8月在我院拟行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行术前检查的99例近视眼患者,探索影响近视眼压的多种因素,以探讨近视眼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内在联系.

    作者:徐瑛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3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四磨汤加减并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3例,并与莫沙必利治疗35例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2%;对照组总有效率71.42%,两组比较,P《0.01.结论 四磨汤加减结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作者:倪卫东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危重新生儿外出检查程序及护理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更好地加强治疗及护理,新生儿在住院期间抱离病房行相关检查是必要的,特别是危重儿,在外出检查过程中,必须作进一步监护,必要时对患儿进行急救,它不是单纯性的检查.因此,为确保患儿安全,医护人员必须做好必要的准备及护理对策,现将其报告如下:

    作者:吴晓东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人参补心汤治疗缓慢心律失常60例

    缓慢心律失常大多是器质性心脏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治疗棘手,用人参补心汤治疗有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云勇;肖莉;陈永在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结核抗体及活动性结核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结核病的探讨

    我院于2005~2006年对37例肺结核,5例结核性胸膜积液进行结核抗体(TB-DOT)[1~3]活动性结核标志物(ATM)的联合检测,以探讨联用TB-DOT、ATM对肺结核病的诊断和临床意义.

    作者:王玉林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骨伤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骨伤患者手术后,大多数需要卧床休息,体质较为虚弱,骨组织血液供给较差,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各种检查治疗和侵入性操作较多,家属探视频繁,患者容易出现医院感染.为了控制医院感染,我们采取了一些护理措施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控制手段,并取得了很好效果,使医院感染率控制在卫生部《医院管理规范》要求范围之内.

    作者:张洪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快速检测咽拭子中A群β溶血性链球菌结果的分析

    目的 了解A群β溶血性链球菌对上呼吸道及咽喉部感染的情况.方法 利用直接检测法检测血培养基上分区划线培养出的菌体抗原.结果 在163例咽拭子标本中检测出A群β溶血性链球菌54例,其余为其它菌群.结论 A群β溶血性链球菌是上呼吸道及咽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快速检测是早期诊断A群β溶血性链球菌的一种理想检验方法.

    作者:陈木林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病例分析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脑实质内的动静脉、毛细血管的自发性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其中动脉出血常见.脑出血是病死率、致残率高的疾病之一.高血压是脑出血常见的原因,约占脑出血的85%[1]

    作者:周晓;吴清波;杨旭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体会

    目的 总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胃小弯浆膜化治疗门脉高压症.结果 26例门脉高压症患者术中(择期手术17例、急诊手术9例)无1例死亡,术后随访1~5年,无1例再出血.结论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基层医院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一种操作简单、近期及远期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

    作者:唐德钧;袁婷;杨洁员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结直肠癌急性梗阻的个体化治疗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急性梗阻的个体化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1999年6月~2007年5月,本院外科共收治37例因结肠或直肠癌引起的肠梗阻,全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8例行Ι期根治性肠切除+吻合术;23例行根治性切除+近断端结肠造瘘术;4例行经腹会阴切除术;2例因肿瘤无法切除,行横结肠双腔造瘘术.结果 8例行肠切除Ι期肠吻合者均未发生吻合口瘘,全部病例均安全度过手术关.术后病理37例均确诊为癌.结论 对右半结肠癌性梗阻均可行Ι期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肠吻合术;左半结肠或直肠癌性梗阻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个体化手术方案,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兴华;梅益兴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