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56例分析

胡瑛

关键词:白血病患者, 急性白血病, 医院内感染, 常见并发症, 白细胞减少, 粘膜屏障, 易患因素, 医院感染, 死亡原因, 免疫缺损, 类白血病, 感染特点, 防治措施, 治疗, 体液, 皮肤
摘要:急性白血病本身及治疗后引起白细胞减少,细胞和体液免疫缺损及皮肤粘膜屏障的破坏极易并发医院内感染,成为急性白血病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笔者对我院近年来收治急性白血病合并医院感染56例进行分析,以探讨其易患因素,各类白血病感染特点及防治措施.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肝硬化腹水病人的护理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的一个常见的并发症,腹水形成的基本原因是腹腔内液体的产生和吸收之间失去平衡.肝硬化腹水病人由于肝脏门脉压力增高,导致静脉压力升高,加之肝硬化病人伴有低蛋白血症,胶体渗透压降低,使肝淋巴液生成增多,从而使液体漏出,形成腹水.由于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闫玲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1例痴呆合并外伤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对痴呆合并外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本例患者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护理,在护理过程中灵活运用健康教育、关爱护理.结果 对痴呆合并外伤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使患者得到个体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护理;提高了此类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结论 整体护理的实施,能使痴呆合并外伤患者得到全程优质服务.

    作者:李银喜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双腔中心静脉留置管引流大量心包积液的应用和护理

    急性心包炎常产生心包积液,当大量心包积液时常导致心包填塞,临床表现为循环衰竭和呼吸困难,如不及时心包穿刺引流以减轻压迫,就会引起心包填塞,危及患者生命.以往大量心包积液的治疗需反复心包穿刺或外科心包切开引流,操作有较高的危险性,且疗效较差,近年来我科开展中心静脉留置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朱丽华;顾建芳;(芏)治华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其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目的 研究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其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5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口服替米沙坦80~160mg,1次/d,治疗10mo后,观察替米沙坦的降压效果及其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58例高血压病患者经替米沙坦治疗后,血压显著下降(P《0.01);超声多普勒对照检查显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明显缩小(P《0.05),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及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也显著减少(P《0.01).结论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并能有效地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作者:何庚山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提高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 对46例糖尿病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指导,14d后,采用问卷式调查评价其效果.结果 观察组及格率90.3%,对照组为17.2%,两组对照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结论 糖尿病健康教育应依病人病情、年龄、文化程度等不厌其烦地反复进行综合宣教.

    作者:闫会珍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标准浮动大骨瓣减压术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标准浮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应用标准浮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117例.所有病人都经CT扫描证实颅内损伤状况.结果 术后6mo临床随访结果按GOS标准评定:恢复良好41例(35%),中残32例(27%),重残24例(21%),植物生存7例(6%),死亡13例(11%).结论 标准浮动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颅脑损伤,能有效的减轻颅内高压,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金亮;袁小兵;陈小萍;杨杰;易宇光;许歆;肖锋;吴俊波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48例分析

    目的 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1986年6月~2006年6月施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48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48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均停止.痊愈43例,随访4mo~12a,7a内无再出血,无腹水,肝功能正常或好转.3例出现顽固性腹水,2例反复上消化道大出血、肝功能childC级术后1wk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随访病例中,3例术后7a复发性出血.结论 该术式止血效果确切,能防止术后再出血,操作简单,不需特殊设备和条件,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黄侣新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非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36例临床观察

    本院通过对36例重症胰腺炎的患者采用非手术疗法进行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3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除1例死于MOF外,均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8%,病死率为2%.结果 表明,相对于手术而言,非手术疗法治疗重症胰腺炎病人痛苦小,花费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绝大部分重症胰腺炎均可获痊愈.

    作者:朱文斐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致近视眼内压改变的多因素分析

    眼压的改变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又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本文随机选取2006年7月~8月在我院拟行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行术前检查的99例近视眼患者,探索影响近视眼压的多种因素,以探讨近视眼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内在联系.

    作者:徐瑛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3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四磨汤加减并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3例,并与莫沙必利治疗35例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2%;对照组总有效率71.42%,两组比较,P《0.01.结论 四磨汤加减结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作者:倪卫东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超声乳化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51例(56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乳化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戚晓园;戈伟中;张矛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

    目的 比较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脑脊液方法和单纯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66例脑室出血患者分别采用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联合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脑脊液方法(A组,34例),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治疗(B组,32例),比较2组的存活率、死亡率和脑积水发生率.结果 A组死亡4例(11.76%),B组死亡11例(34.38%),2者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半年,A组中无交通性脑积水,B组则为5例.结论 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优于单纯侧脑室外引流.

    作者:陈绪才;刘丽华;朱迎春;王国成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疥疮并急性肾炎7例报告

    疥疮感染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文献报告少.近2年来,我院收治疥疮并急性肾炎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维书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东莨菪碱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东莨菪碱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在综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东莨菪碱治疗,剂量:0.01~0.03mg/kg/次,每6h 1次,连用3d,以后改为0.03mg/kg每天1次,连用4~7d.常规治疗组60例患儿为对照组,疗程7~10d,比较两组患儿症状及体征表现结果.结果 治疗组应用东莨菪碱治疗HIE,患儿HIE的各种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东莨菪碱治疗HIE效果显著.结论 东莨菪碱治疗HIE患儿,可使患儿中枢神经症状迅速改善,明显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巫健明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头痛妙灵丹治疗偏头痛224例临床观察

    目的 采用头痛妙灵丹1~4号治疗偏头痛224例.方法 运用头痛妙灵丹1~4号辨证治疗偏头痛.结果 临床治愈136例,占60.7%;显效53例,占26.3%;有效27例,占12.1%;无效8例,占3.6%.结论 头痛妙灵丹1~4号能显著提高偏头痛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淑英;尹长海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从生活上、心理上以及社会支持上给予指导.方法 采取指导日常生活、保护好血管通道、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心理开导和保健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身体和心理状态保持较理想,积极配合治疗,血管通道无闭塞,避免了加重病情的不良因素,及时做到无症状透析.结论 重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对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保芳;王利敏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快速检测咽拭子中A群β溶血性链球菌结果的分析

    目的 了解A群β溶血性链球菌对上呼吸道及咽喉部感染的情况.方法 利用直接检测法检测血培养基上分区划线培养出的菌体抗原.结果 在163例咽拭子标本中检测出A群β溶血性链球菌54例,其余为其它菌群.结论 A群β溶血性链球菌是上呼吸道及咽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快速检测是早期诊断A群β溶血性链球菌的一种理想检验方法.

    作者:陈木林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结核抗体及活动性结核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结核病的探讨

    我院于2005~2006年对37例肺结核,5例结核性胸膜积液进行结核抗体(TB-DOT)[1~3]活动性结核标志物(ATM)的联合检测,以探讨联用TB-DOT、ATM对肺结核病的诊断和临床意义.

    作者:王玉林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卵巢癌早期血清CA125检测结果的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CA125浓度检测对卵巢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卵巢癌患者,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浓度进行检测,同时检测健康体检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 卵巢癌患者组血清CA125浓度均高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血清CA125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以及卵巢癌疗效动态监测有重要价值.

    作者:田丰;蔡晓琴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健康教育形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在现有条件下,怎样才能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既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方法 将病人集中起来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与结论在临床上得到明显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袁艳梅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