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国英;沈莉
通过对55例心脏术后婴幼儿患者的胃肠道护理,认为胃肠道护理的重点是:常规留置胃管并予开放,及时进行胃肠减压;经常观察腹胀情况,及时解除腹胀;尽早给予胃肠道内营养治疗.笔者认为加强对心脏术后婴幼儿患者的胃肠道护理,有助于减少和防止因腹胀而影响呼吸、心率、血压等,并及早进行胃肠内营养治疗,改善营养不良状况,加速患儿的康复,同时减少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英萍;熊卫萍;沈磊;刘永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笔者报道乳腺癌根治植皮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的原因及护理,认为与病人的身体状况及病情程度有关,直接的原因是皮瓣张力过高,包扎压力过大及术后引流不畅.因此,术后保持正确的姿势,减小皮瓣的张力;注意包扎压力适当,密切观察皮肤及引流情况;及时、恰当、正确地处理皮瓣出现的不良情况,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瑛;史丽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在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常常多次采集不同的血标本,为快速采集血标本,应用套管针配合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从接头中反复抽取血标本,为抢救大出血等危重病人赢得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减少病人的损伤和痛苦.现将我科2001年4月以来应用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的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旱愉;刘敏;王宝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笔者总结52例应用同种异体带瓣大血管片重建右室流出道治疗复杂先心病患儿的护理.心包填塞、低心排出量、乳糜胸、心律失常为右室流出道重建术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认为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及呼吸道管理,及时纠正心律失常,维持满意的血压和脉压,保持良好的组织灌注,积极处理出血,防止心包填塞,严密控制感染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石琴;张维青;赵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以过氧化氢和碳酸氢钠为主自配的漱口水在预防和治疗大肠癌患者行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化疗引起的口腔溃疡的作用.方法将97例行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化疗的大肠癌患者按单盲方法随机分为自配漱口液组50例和朵贝尔氏液组47例,分别用自配的嗽口液和朵贝尔氏液从化疗前2 d开始,在餐前、餐后和睡前嗽口.结果自配漱口液组发生0度、Ⅰ度口腔溃疡39例,而朵贝尔氏液组发生Ⅱ度、Ⅲ度口腔溃疡35例,两组发生口腔溃疡的程度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Ⅰ度、Ⅱ度、Ⅲ度口腔溃疡治疗所需时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过氧化氢和碳酸氢钠为主配制的漱口液有一定程度预防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方案化疗引起的口腔溃疡的作用,同时能减轻口腔溃疡的程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与推广.
作者:郭少英;陈银崧;罗秀媚;谢燕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对29例行介入栓塞治疗的Graves病患者,通过术前充分准备及术后加强护理如穿刺肢体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及造影剂副反应护理等相应措施,获得较满意疗效,认为护理上对患者的术前心理准备、术后各种不良反应监测是促进康复的关键.
作者:梁兰萍;梁仁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头圈在我院手术室运用比较广泛,常用于手术时间较长的全麻病人.自2000年我们用医用纱布绷带自制头圈给9000例病人使用,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何利君;张军花;王慧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改进临床使用的普通一次性输液器,使其终端过滤器一管多用,减少静脉用药不溶性微粒污染.方法在过滤器侧上方,设计一倾斜带帽状开关的侧管,管径的大小与注射器乳头或输液三通管相衔接,既能过滤静脉输液药液微粒,又能过滤静脉推注药液的微粒.结果经过滤过的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的药液中不溶性微粒显著减少,直径≥10μm微粒数分别为2.786±1.805、1.267±0.249,与经普通输液器滤过的药液微粒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一次性多功能过滤器可有效截留静脉滴注联合静脉推注药液不溶性微粒,提高静脉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李立新;谢小华;郑碧霞;钱文璟;陶金成;赵毅;吴清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但对于高等护理教育来说,使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普及.我校在护理学基础授课中,利用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授课,在显示其充分优势的同时,也表现出其不足.本文通过阐述在护理学基础教学实践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优势、劣势,分析在高校护理专业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可行性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旨在探讨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使护理教育与时代同步,与世界接轨.
作者:朱秋群;朱继红;刘胜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按照六西格玛管理原则,把顾客放在第一位,对患者实行人文关怀,并提高护理整体水平.方法应用六西格玛管理体系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全面推广;并进行相关护理理论及礼仪培训,强化岗位职责,把特优服务溶入到各项护理工作.结果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护士综合索质:培养了团队精神,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及技术操作满意牢分别达97%和100%.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实现特优护理的目标.
作者:文国英;沈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癌症放疗患者心理障碍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行设计原因调查表,对101例癌症放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75例伴抑郁反应(74.3%),24例伴焦虑反应(23.8%).原因分析:在101例患者中担心治疗效果及预后71例(70.3%),受家庭因素影响的67例(66.3%),担心住院费用62例(61.4%),受放疗不良反应影响55例(54.5%),疾病知识缺乏52例(51.5%).结论提示癌症放疗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是较严重的,临床治疗中配合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及有效护理干预,对促进病人身心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敏霞;黄华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探索一种适应妇科计划生育手术病人的舒适护理方式,使病人安全、舒适地接受手术.对320例20~45岁妇科计划生育物术病人,加强术前访视中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焦虑程度;术中注意减轻患者体位的不适和维护病人尊严;术后指导和访视,有效将手术病人的心理调控在佳状态.收到良好的效果,所有病人安全度过手术期.
作者:周衬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参果液漱口对预防鼻咽癌放疗所致放射性口咽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999年10月~2002年1月入住本科确诊为鼻咽癌的初治患者120例,随机抽样分为朵贝氏液组和参果液组各60例,分别进行预防放疗所致口咽反应的效果观察,朵贝氏液组用3%的朵贝氏液含漱;参果液组用参果液含漱,两组病人漱口与放疗同步进行,要求每天早、晚、三餐前后、放疗前后共漱口10次.每次15~20ml.持续含漱约5 min.餐后先用开水清洗口腔再含漱,以提高药物的效果.疗程从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结果参果液组放射性口咽反应的程度明显低于朵贝氏液组,p<0.001.Ⅲ度以上口咽反应出现的时间较朵贝氏液组迟,p<0.05、结论参果液漱口对预防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咽反应有一定疗效,可替代朵贝氏液作为鼻咽癌放射性口咽反应的预防用药.
作者:陈惠芳;魏伟宏;蒋慧明;胡学锋;全亚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01年3月~2003年9月对816例脑外科病人应用出院护理指导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牛冬花;杨莲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笔者报道经皮颈前路螺钉内同定术治疗齿状突骨折的护理.阐述术前牵引、复位的方法,术前做好健康宣教,多给患者心理支持,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早期功能锻炼,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认为新的微创治疗方法结合有效护理能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作者:苏素红;苏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笔者报道5例活体肝部分移植手术的配合体会,认为术前对供、受体双方进行心理护理以取得合作,物品准备周全,术中密切有序的配合以及各手术组成员之间的协调一致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作者:程富英;边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通常所说的尿道假道是指外伤引起骨盆骨折所致尿道损伤而使尿道撕裂或尿道撕断,尿液及血液经破损的尿道渗至周围组织,致尿外渗而形成.男性尿道损伤是尿路器官中常见的急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道口有血,排尿困难,会阴部肿胀,不易或不能自尿道插入导尿管,而在给患者行导尿术时导尿管常误入尿道假道.笔者在基层医院工作期间曾收治1例车祸致外伤引起骨盆骨折所致尿道损伤的患者,导尿时导尿管误入尿道假道,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海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目前在我国其流行形式主要为散发.该病死亡率高,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但早期症状不明显,以高热为主,易被误诊为重症流行性感冒、伤寒等,尤其是重症病人,经历了高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与多尿期,如治疗护理不当,死亡率更高.笔者成功护理了1例重症流行性出血热病人,报道如下.
作者:陶丽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了使护理专业得到不断发展,提高护理管理的效能,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近一年来实行护理分值制度,将每个人的工作量、工作质量等作为护理分值的内容,将护理分值与排班表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个人填写,总责任护士审核、汇总,护士长后将奖金与护理分值紧密联系.正确评价了护士的工作成绩并给予合理的报酬和奖励,激发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为了完成大量的护理工作,护士主动加班加点,常常是早上班晚下班从无怨言,在节假日、人员紧张之时主动要求上班;实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护士能积极书写护理论文,发表论文数明显增加,且能在-类期刊上发表;发挥了护理管理的大作用,护士能自觉按各项规章制度完成各项护理工作,责任心与荣誉感增强.达到了实行护理分值制度的预期目的,使各项护理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杨骏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