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涛
笔者报道乳腺癌根治植皮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的原因及护理,认为与病人的身体状况及病情程度有关,直接的原因是皮瓣张力过高,包扎压力过大及术后引流不畅.因此,术后保持正确的姿势,减小皮瓣的张力;注意包扎压力适当,密切观察皮肤及引流情况;及时、恰当、正确地处理皮瓣出现的不良情况,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瑛;史丽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探索一种适应妇科计划生育手术病人的舒适护理方式,使病人安全、舒适地接受手术.对320例20~45岁妇科计划生育物术病人,加强术前访视中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焦虑程度;术中注意减轻患者体位的不适和维护病人尊严;术后指导和访视,有效将手术病人的心理调控在佳状态.收到良好的效果,所有病人安全度过手术期.
作者:周衬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推广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家庭护理,达到促进健康和预防并发症的目的.方法每周六派1名护理人员上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用药指导,病情观察.结果家庭护理前后4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在了解病因、用药方法、饮食知识、参加有益身心活动、并发症、治愈方面分别经×2检验,P值均<0.0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家庭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家庭护理使患者了解和掌握疾病的有关知识,促进患者健康,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石凤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01年3月~2003年9月对816例脑外科病人应用出院护理指导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牛冬花;杨莲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用免缝胶带粘合小儿颌面部皮肤裂伤的效果.方法对2002年2~9月的181例小儿颌面部皮肤裂伤患儿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免缝胶带组和缝合组,免缝胶带组采用免缝胶带粘合裂开的伤口,共103例:缝合组采用常规的缝合术缝合裂开的伤口,共78例,观察两组患儿的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免缝胶带组伤口甲级愈合102例,丙级愈合1例;缝合组伤口甲级愈合76例,乙、丙级愈合各1例.两组伤口愈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免缝胶带能够粘合裂开的伤口,操作简便,其疗效确切,同时能够降低治疗时患儿的不适和减少对创面的附加损伤.
作者:徐英;朱利华;成铭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选择新生儿科2001年8月~2002年8月收治的日龄1~9 d的40例红臀患儿与对照组新生儿进行观察.红臀病例组检出6例白色念珠菌(15%),其中5例为男性,而对照组中仅在1例男性儿检出(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红臀病例组3例男性患儿检出甲型链球菌(7.5%),1例男性患儿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照组未检出.此外,在红臀和对照组还检出大肠杆菌、肠球菌、阴沟杆菌、微球菌和枯草杆菌等正常菌群.实验结果提示本研究中发现红臀患儿局部皮肤的白色念珠菌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患儿臀部治疗护理过程中除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防止皮肤损伤外,对已出现红臀的患儿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防止念珠菌性尿布皮炎的发生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继发感染.
作者:冯丽琪;李小薇;江瑜茵;吴红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颌骨骨折病人咬合关系紊乱,颌间结扎同定使病人进食方式、食物结构受到限制,导致摄入不足;加之创伤致机体消耗增加,治疗过程相对较长,体重都有不同程度下降.针对病人饮食障碍、口腔感染、生理及心理创伤、家属协同性等体重下降相关因索进行护理干预,保证病人全面足够的饮食营养.认为正确的进食方式、特殊的口腔护理、心理护理、家属的协同作用及出院指导对保持病人体重相对稳定至关重要.
作者:胡素銮;姚小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参果液漱口对预防鼻咽癌放疗所致放射性口咽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999年10月~2002年1月入住本科确诊为鼻咽癌的初治患者120例,随机抽样分为朵贝氏液组和参果液组各60例,分别进行预防放疗所致口咽反应的效果观察,朵贝氏液组用3%的朵贝氏液含漱;参果液组用参果液含漱,两组病人漱口与放疗同步进行,要求每天早、晚、三餐前后、放疗前后共漱口10次.每次15~20ml.持续含漱约5 min.餐后先用开水清洗口腔再含漱,以提高药物的效果.疗程从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结果参果液组放射性口咽反应的程度明显低于朵贝氏液组,p<0.001.Ⅲ度以上口咽反应出现的时间较朵贝氏液组迟,p<0.05、结论参果液漱口对预防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咽反应有一定疗效,可替代朵贝氏液作为鼻咽癌放射性口咽反应的预防用药.
作者:陈惠芳;魏伟宏;蒋慧明;胡学锋;全亚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对29例行介入栓塞治疗的Graves病患者,通过术前充分准备及术后加强护理如穿刺肢体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及造影剂副反应护理等相应措施,获得较满意疗效,认为护理上对患者的术前心理准备、术后各种不良反应监测是促进康复的关键.
作者:梁兰萍;梁仁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通过对55例心脏术后婴幼儿患者的胃肠道护理,认为胃肠道护理的重点是:常规留置胃管并予开放,及时进行胃肠减压;经常观察腹胀情况,及时解除腹胀;尽早给予胃肠道内营养治疗.笔者认为加强对心脏术后婴幼儿患者的胃肠道护理,有助于减少和防止因腹胀而影响呼吸、心率、血压等,并及早进行胃肠内营养治疗,改善营养不良状况,加速患儿的康复,同时减少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英萍;熊卫萍;沈磊;刘永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笔者报道防范护理纠纷的措施及体会.认为从细微之处做起,加强护理管理及护士的全方位教育,提高护士的法制观念、自我保护意识,强化服务理念,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加强投诉反馈机制是主动防范护理纠纷的主要措施.从而加强护士工作责任感和继续教育的自觉性,大大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李小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通过对46例百草枯中毒患者肺损害的护理,认为采取积极、合理的护理措施对预防或减轻肺损害,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意义.让患者取半坐卧位,改善呼吸困难,缩小肺纤维化的范围;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加强口腔护理,有效地预防肺部感染;高度谨慎应用氧疗,正确掌握用氧指征及用氧方法,避免增强百草枯的毒性;加强肺纤维化的护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掌握输液量及速度,避免发生或加重肺水肿,是百草枯中毒患者肺护理的关键.
作者:张灵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佳方法.通过完整全面的健康教育,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2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护患参与的综合健康教育方式,并于入院时、健康教育后、出院后6个月进行生存质量测定.结果与健康教育前相比,25例患者健康教育后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综合健康教育对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提高生存质量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作者:江月娥;张艳红;陈少娟;巫燕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笔者报道1103例罂幼儿心脏术后呼吸道护理.重点介绍肺部物理治疗的应用方法和护理措施.肺部物理治疗是利用体位引流,通过拍背、振荡、吸引等操作,彻底清除积聚在肺部的分泌物,减少并发症.治疗中只要掌握好适应时机,注意观察,可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彭慕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过氧乙酸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弱酸性,为酸类消毒防腐药,是强氧化剂[1].其杀灭微生物首先依靠其强大的氧化作用,使酶失去活性,导致微生物死亡.此外,过氧乙酸亦具有酸的特性,可通过改变细胞内的pH而损伤微生物[2].高浓度过氧乙酸有很强的腐蚀性,在保管和使用本品的过程中,对皮肤和眼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可发生严重灼伤.而误服或吸入后,进入人体,除对消化道、呼吸道粘膜产生刺激外,吸收后经血循环分布全身的器官和组织引起中毒,以肝、肾损害尤为突出,严重者可危及生命[3].本科室2003年抢救1例口服过氧乙酸中毒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王益萍;车咏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对38例新鲜髌骨骨折患者行关节镜直视下骨折复位,改良张力带同定,术前和术后给予及时有效的功能康复和护理指导,取得满意的效果.平均随访]8.6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5周,所有病例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出现.关节镜治疗髌骨骨折为髌骨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应针对其解剖特点制订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张素萍;李晓东;李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索更适合于2岁以内患儿的采血部位,以提高采血成功率,减少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患儿家长焦虑程度.方法选择2周岁以内患儿12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桡动脉穿刺、头皮静脉穿刺、股静脉穿刺进行采血.将3组患儿的家长焦虑程度、穿刺成功率、采血时间、压迫时间、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桡动脉组家长焦虑程度较其他两组低(p<0.01);股静脉组并发症较桡动脉组多(p<0.05);头皮静脉组采血时间较其他两组长(p<0.01);股静脉组压迫时间较其他两组长(p<0.01),桡动脉组与头皮静脉组压迫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岁以内患儿采用桡动脉穿刺法采血,家长乐意接受.成功率高,采血时间短,压迫时间短,并发症少.
作者:刘仁莲;李颖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影响癫癎患者门诊复诊和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102例癫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00份,调查表显示:43例患者门诊复查和服药的依从性佳,依从率43%,57例患者的依从性差,不依从率57%.患者的文化程度、病程、医护人员的指导、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及对医护的信任程度均对其依从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R<0.01).结论需采用多种形式护理对策对癫癎患者进行宣教,增加癫癎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识,提高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徐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笔者总结52例应用同种异体带瓣大血管片重建右室流出道治疗复杂先心病患儿的护理.心包填塞、低心排出量、乳糜胸、心律失常为右室流出道重建术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认为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及呼吸道管理,及时纠正心律失常,维持满意的血压和脉压,保持良好的组织灌注,积极处理出血,防止心包填塞,严密控制感染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石琴;张维青;赵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按照六西格玛管理原则,把顾客放在第一位,对患者实行人文关怀,并提高护理整体水平.方法应用六西格玛管理体系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全面推广;并进行相关护理理论及礼仪培训,强化岗位职责,把特优服务溶入到各项护理工作.结果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护士综合索质:培养了团队精神,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及技术操作满意牢分别达97%和100%.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实现特优护理的目标.
作者:文国英;沈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