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痛人流和药流联合刮宫终止早孕对比分析

朱春艳

关键词:流产, 人工, 麻醉, 丙泊酚
摘要:目的 比较无痛人流和药流联合刮宫终止早孕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需要终止早期妊娠的1235例门诊妇女病例.结果 无痛人流和药流联合刮宫的完全流产率为100%,阴道出血时间分别为(4±3.5)d、(7±5.2)d,无痛人流者腹痛轻、时间短,但费用昂贵和药物不良反应增加、医务人员增加.药流联合刮宫腹痛稍重,费用却低廉,但整个流产时间长,心理负担重.结论 两种流产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不同病情和病人的意愿来合理选择,尽量减少流产带来的各方面影响.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腔镜电切在慢性宫颈炎中的应用

    慢性宫颈炎是极为常见的妇科疾患,其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传统方法有微波、波姆光、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有药物治疗.

    作者:陆萍;韩莉莉;昆多孜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胃灵一号冲剂对大鼠胃癌前病变端粒酶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胃灵一号冲剂对大鼠胃癌前病变端粒酶水平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饮用MNNG溶液,喂食雷尼替丁的标准饲料,饥饱失常及无水乙醇灌胃等方法进行造模.用胃灵一号冲剂及维酶素治疗,观察对病变粘膜组织中端粒酶水平的影响.结果 胃灵一号冲剂治疗组端粒酶浓度较模型组及维酶素组明显降低.结论 胃灵一号冲剂可有效抑制端粒酶活性,降低其浓度,逆转病理变化,从而有效抑制胃癌前病变的发展.

    作者:谢晶日;梁国英;李晨阳;吴屹波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晕针的预防及处理

    通过对临床上发生的晕针病例进行分析,结合理论原理,患者心理因素、体位、病程、病情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提出应对措施和预防方法,以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黄险峰;吴莉萍;计薇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自2000年~2007年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02例,观察手术时间、伤口疼痛、术后自主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58min,术后18例出现尿潴留,2例出现阴囊血肿,2例术后出现伤口疼痛.术后7~9d出院,随访6~60mo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理想术式,具有手术安全、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和复发率低等优点.

    作者:陈健;张卫东;张军;杨玉成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影响基层医院健康教育质量原因分析与对策

    我院是一所具有三百多张床位的基层综合性医院,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人民生活水平及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要求维护健康、寻求卫生保健知识日趋迫切.

    作者:曾玉英;潘丽萍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硬膜外麻醉术中配合的关键环节

    硬膜外麻醉是我国临床应用主要的麻醉方法之一.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就硬膜外麻醉术中配合的关键环节进行讨论,以引起护士的重视,提高护士对该麻醉所涉及的生理特点,麻醉对病人重要生理功能的干扰,与麻醉相关的危险因素和若干重要环节的认识.

    作者:张波;贾梅燕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浅谈医院内部绩效分配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医院内部绩效分配已成为医院内部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分配得当能激发职工积极性、增强医院向心力.反之,则会影响到医院的内部管理.

    作者:金芳;张健龙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中期妊娠引产80例体会

    既往对于孕13~20wk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我们采用水囊引产或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引产的方法,此方法需要宫腔操作,增加了孕妇子宫损伤和宫腔感染的机会.

    作者:张晓翠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氯胺酮辅助硬膜外麻醉观察

    我院自2005年5月~2006年5月采用硬膜外局麻药中加入氯胺酮的方法麻醉,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冬才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思考

    在医院护理实际工作中,由于疾病的不同,发病季节的不同及护士自身的原因,各科护理工作量有一定的差异,从而造成护理人员的紧缺与浪费并存.解决护理人员合理配置,需要共同探讨和思考.

    作者:宋维晓;贺建秀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自拟三七天麻通络散应用浅识

    三七天麻通络散药物组成:三七100g,天麻60g,水蛭40g,全蝎40g,蜈蚣10条,地龙35g,蟾酥4g,龟板胶40g,阿胶40g,人工麝香3g,甲珠50g,人工牛黄20g,珍珠60g,鸡内金50g等16味药组成.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醒神开窍、扶正祛邪、平肝通络之功.主治瘀血痹阻、痰湿蒙塞心神、气虚血瘀、肝阳亢盛之证.

    作者:张志民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菏泽市2006年乙脑监测结果流行病学分析

    为评价菏泽市乙脑监测系统现状,了解现阶段乙脑流行病学特点,预测乙脑流行趋势,进一步完善乙脑监测系统,对菏泽市2006年乙脑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马敬仓;吴秀贞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B超探头加压法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

    笔者于2007年6月~10月对35例急性阑尾炎病人行B超检查,体会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35例急性阑尾炎进行检查.其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3~14岁5例,15~30岁16例,31~50岁10例,50岁以上4例.同时在此病例中随机选择10例探查左下腹进行比较,本组病例均做了阑尾切除术,另检查18例健康人作对照组.

    作者:姜春雨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纳米技术的应用对中药研究的影响

    笔者阐述了纳米技术的优越性以及纳米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运用,指出纳米控释给药系统是纳米技术在药学领域中应用活跃的研究方向.运用纳米技术有利于研制开发出高效、速效、长效、安全、方便的中药新制剂.

    作者:梁爽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玻璃体切割手术病人的护理

    目的 为了配合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的开展,探讨玻璃体切割手术病人的护理措施,达到巩固疗效、促进康复的目的.方法 对63例视网膜玻璃体疾病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复位、光凝、注气、注硅油等治疗,手术前针对不同病人、病情进行心理护理、体位训练和健康教育,术后采取俯卧位及自制多种支撑物的特殊护理,以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及时处理.结果 63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对护理表示满意.结论 玻璃体切割手术是眼科手术中相对比较复杂的手术,其手术前及手术后的精心护理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任晓丽;梁惠玲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从举证责任倒置看护理记录书写的现状与对策

    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即:举证责任倒置.今后法院在诉讼中,如果医院不能对自己的医疗技术行为提供无过错证据,将要承担败诉责任.护理记录是医疗病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护理记录综合反映了病人患病期间病情的动态变化以及所采取的治疗护理的全过程.分析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为保证护理记录的原始性、正确性、完整性和作为证据的权威性在应对医疗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倒置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陈素惠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对门诊或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采用阿立哌唑治疗,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经阿立哌唑治疗,有效率95.0%,阿立哌唑对各亚型均有效,BPRS减分率为31.8%~69.6%.不良反应少而轻微,认知功能恢复好,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结论 阿立哌唑可为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物,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德军;郭守斌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基层医院人文关怀服务的实践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患者不仅需要高超的医疗护理技术,而且更需要人文关怀.所以,医院通过人文素养的强化培训,营造人文气氛、开展礼仪服务等环节,将人文理念融入护理工作中,给予病人人文关怀,并在大程度上满足病人的要求,促使护理服务满意度整体提升,形成良好的服务优势.

    作者:黄春桃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无痛人流和药流联合刮宫终止早孕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无痛人流和药流联合刮宫终止早孕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需要终止早期妊娠的1235例门诊妇女病例.结果 无痛人流和药流联合刮宫的完全流产率为100%,阴道出血时间分别为(4±3.5)d、(7±5.2)d,无痛人流者腹痛轻、时间短,但费用昂贵和药物不良反应增加、医务人员增加.药流联合刮宫腹痛稍重,费用却低廉,但整个流产时间长,心理负担重.结论 两种流产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不同病情和病人的意愿来合理选择,尽量减少流产带来的各方面影响.

    作者:朱春艳 刊期: 2007年第32期

  • 一起进食有机磷农药污染蔬菜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目的 了解蔬菜残留有机磷农药导致食物中毒的情况,为预防此类食物中毒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实验室检验方法.结果 现场采集的蔬菜样品经检验室检验定性检测为甲胺磷阳性;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结果分别为1841u/L、2432u/L、2589u/L、3244u/L、4316u/L、4751u/L均低于正常值(5000~12000u/L).结论 根据现场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实验室检验数据资料可以判定本次食物中毒为植物性果蔬类农药食物中毒.

    作者:庞俊才;陈敏;李观前;陈琦元 刊期: 2007年第32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