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心综合征误诊误治为冠心病5例分析

傅朝辉

关键词:误诊误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患者, 心前区疼痛, 特殊类型, 临床表现, 基层医院, 传导阻滞, 心电图, 颈椎病, 早搏, 胸闷, 心悸
摘要:颈心综合征是颈椎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临床表现有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等;心电图可有ST-T变化以及早搏、传导阻滞等表现,酷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在基层医院很易发生误诊误治现象.现笔者将2000年1月以来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做一回顾性总结及回访,发现有5例颈心综合征患者误诊误治为冠心病,现总结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全程护理促进产妇母乳喂养

    20世纪70年代起,母乳喂养率下降的国际化现象波及到我国.近年来,虽逐渐回升,但九十年代的数据表明,我国各地区的婴儿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普遍低于60%,6个月低于30%.我们都知道,母乳是新生儿早期理想的天然食品,不仅为新生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而且还增加其抗病的免疫力,因此,母乳优于任何代乳品.提高母乳喂养是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者:许静;吴欣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比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累及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病程长且并发症多,重者可危及生命,死因多为球麻痹及肺内感染,做好护理工作对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十分重要.

    作者:穆文芹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36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特点、救治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从2000~2007年,我院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36例.治疗方法:(1)洗胃和导泻;(2)阿托品与胆碱酯酶复能剂应用;(3)换血疗法;(4)综合治疗.回顾分析36例AOPP患者临床表现及抢救经过.结果 治愈33例,死亡3例,均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AOPP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变化大、个体差异大,应密切观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正确判断IMS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IMS抢救成功的前提;综合治疗措施是抢救成功的保证;灵活掌握阿托品用药技巧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之一;机械通气是成功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呼吸衰竭的关键措施.

    作者:朱建新;罗雁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先心病儿童围术期的心理护理

    先心病儿童因心理发育不完全,容易受环境的影响,且独生子女占多数,自理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差,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加强对他们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他们的依从性,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心外科自2006年1月1日~2007年6月30日共收治了436例年龄1~14岁心脏病患儿,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采取了相应的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曹燕懿;王秋红;贺秀菊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糖尿病足的护理

    糖尿病足部病变是周围神经病变[包括自主神经病变],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和不良的卫生等诸多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一旦发病,由于其治疗复杂,会面临截肢等后果.

    作者:刘善娥;李克娃;张淑美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采供血机构做好献血健康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健康教育是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评价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一门科学.献血健康教育是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

    作者:朱海田;谢立新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剖宫产术后早期翻身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何时开始取随意卧位对促进乳汁分泌、肛门排气、提高产妇舒适度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4年7月~2006年2月本院12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根据入院号为单号者60例产妇为观察组,在产妇剖宫产术后入病房头垫枕平卧后早期采取随意卧位,即侧卧、平卧、左右半侧卧位、低半卧位,术后根据产妇意愿选择.同时以入院号为双号者60例产妇为对照组,常规术后去枕平卧6~8h后随意体位.观察2组产妇主观舒适度、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结果 观察组主观舒适度、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剖宫产术后早期随意卧位使产妇更舒适,肠蠕动恢复更快,乳汁分泌更早.

    作者:赵素霞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91例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91例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口服吗叮啉、熊去氧胆酸、硫糖铝.治疗组5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服中药.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总有效率81.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政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把握神经外科临床护理中护患沟通的契机

    通过对神经外科临床护患沟通佳时间和方式的探讨,分别阐述了对入院介绍、晨间护理、护理操作时、午间护理、出院指导等不同契机的把握体会.

    作者:王鑫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孕10~14wk妊娠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已广泛用于终止宫内49d妊娠,效果满意.我院通过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孕10~14wk妊娠,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婷;王瑛;曹正英;田秀娟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654-2的新用途

    1 引言654-2为人工合成的山莨菪碱(anisodamine).自1965年用于抢救暴发性流脑,中毒性菌痢的中毒性休克获得成功以来,临床应用范围日趋广泛,笔者就此综述如下.

    作者:谌云;谌杨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早产儿过六关的护理

    早产儿的概念为胎龄<37wk出生的新生儿[1].不同胎龄的早产儿其成熟度亦不同,胎龄愈小,体重愈低,死亡率愈高.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围产期窒息、颅内出血、畸形、肺透明膜病、肺出血、硬肿症、呼吸暂停、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各种感染等.近年来,由于医护质量的提高,早产儿的死亡率正在逐年降低.

    作者:秦孝波;吴欣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假体植入治疗7例阳痿患者手术前后护理

    临床上通过手术治疗阳痿患者有新的进展,许多用其它方法无法治愈的阳痿患者因假体的应用重新获得性生活的能力.我院采用硅橡胶银丝假体治疗阳痿患者7例,通过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陈静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体会

    近几年来,我院收治了不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这些患者的救治过程中的一些有效环节上,我院进行了科学的探讨与改进,使得有机磷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诊治,大大提高了抢救的成功效率.

    作者:林继红;谢敬刚;曾丹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老年人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0年~2007年79例老年人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9例患者中治愈71例(89.9%),好转7例(8.8%),死亡1例(1.3%).47例(59.5%)并存其他疾病,15例(19.0%)术后出现并发症.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认真分析患者全身情况和局部病变程度,采用个体化治疗是防止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陈健;张卫东;唐张峰;吴加胜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Jig支架联合Ⅱ类颌间牵引矫治轻度Ⅱ类错合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Jig支架联合Ⅱ类颌间牵引矫治轻度Ⅱ类错合患者磨牙关系的改善.方法 随机选取10例轻度Ⅱ类错合患者用Jig支架联合Ⅱ类颌间牵引治疗,治疗前后拍摄颌面相、制取石膏模型及头颅侧位片.结果 Jig支架联合Ⅱ类颌间牵引有效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但也会引起少量下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和少量下切牙唇移.结论 Jig支架联合Ⅱ类颌间牵引操作简单,但会引起下前牙的轻微唇倾.

    作者:高杨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水牛角四种不同提取方法的实施研究

    水牛角为牛科动物水牛(Bubalus bubalis Linnaeus)的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的作用.水牛角主要含有蛋白质、肽类、氨基酸、胆甾醇、强心成分等.其中蛋白质、肽类经水解后能得多种氨基酸[1].由于水牛角中的蛋白质属角蛋白,较难溶于水,煎出率极低.因此,笔者采用四种不同的提取方法,以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作为考察指标,比较其提取效果的优劣.

    作者:王兵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静脉全营养液配制体会

    目的 总结开展静脉全营养液的工作经验.方法 结合我院开展静脉全营养液的具体工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开展静脉全营养液能提高病人对严重创伤的耐受力,从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结论 静脉全营养液在配制过程中仍需不断总结、发展.

    作者:张丽香;刘美虹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导引导丝在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

    留置胃管是心脏术后带气管插管期间常用的护理操作方法.它既可以排出胃肠道内积气和积液,减轻胃肠道压力;也可以利用鼻饲方法满足长期带管不能经口进食患者机体的营养需求;还可以根据胃液的性质、颜色、量来协助诊断.

    作者:洪敏;宋艳;赵巧燕 刊期: 2007年第30期

  • 医学的人本精神与人文关怀

    医学的发展需要人文社会科学为自己创造出和谐的文化环境与人际环境.医学向前发展的支撑点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如果人文医学发展滞后,将会成为医学科学整体发展的瓶颈.当今医学科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医学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逐渐融合.实践证明,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医务工作者若以特有的人文关怀的态度为病人服务,就能收到单纯依赖药物、医学新技术所不能达到的诊治效果.在以医学人文精神为基点的医患关系中,医生以病人为本,远离私欲,尊重病人的人格,在应用医疗新技术为患者诊治的同时,应用现代医学模式,顺应人们的心理需求,重视人文关怀的推进,在医疗行动中采取同情、关怀、沟通等的人际关系取向,从而建立平等、尊重、合作、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张瑶英 刊期: 2007年第30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