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F系统在胸腰段脊椎骨折中的应用

马建国;周小山

关键词:胸腰段, 单个椎体, AF系统, 手术适应症
摘要:目的 探讨AF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 19例爆裂性骨折伴继发性椎管狭窄病例采用撑开内固定加全椎板切除减压,18例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无椎管狭窄病例采用单纯撑开内固定.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年8个月,骨折均愈合.3例椎体高度丢失10~15%,术后腰痛2例,无1例镙钉松动、断裂.结论 AF系统是治疗胸腰段单个椎体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但应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和椎弓根镙钉植入技巧,并进行良好的复位.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1例阴式子宫切除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的抢救与护理.方法 对1例阴式子宫切除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成功救护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 经过畅通呼吸道、电击除颤、心肺复苏、静脉给药等快速而紧急的抢救与护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结论 基层护理人员敏锐的观察力、高素质的专业技能水平、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抢救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程彩云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形状记忆合金接骨板在上肢骨折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总结分析形状记忆合金接骨板应用于上肢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1年以来采用形状记忆合金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上肢各种骨折20例.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7.2个月.结果 20例病人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所有病均在6~8个月内骨折获得痊愈.结论 形状记忆合金接骨板应用于上肢骨折中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无异物反应、不需再次取出内固定等优点.

    作者:梅勇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中医治疗淋病和非淋菌性尿道炎70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性传播性疾病的新途径和方法.方法 淋病分为湿热下注、脾肾两虚二型,非淋菌性尿道炎分为湿热下注、肝肾亏虚二型,分别进行中医辨证并结合西医治疗.结果 淋病治愈39例,好转5例,未愈3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治愈17例,好转2例,未愈4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及早治疗,多数可以根治.

    作者:任新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浅谈对脑梗塞患者的心理护理

    随着人类寿命延长,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日趋增加.人口老年化正逐步成为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1],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也随人口老年化呈逐年上升,脑梗塞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之一.

    作者:张抗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AEFI)513例分析

    目的 了解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正确认识预防接种反应.方法 以我院513例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处理,调查预后.结果 在2万剂次的各类疫苗使用过程中,报告AEFI病例局部反应326例,发热及全身反应184例,血管神经性水肿1例,过敏性休克2例,共513例,AEFI发生率为2.55%.结论 改善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增强公众对预防接种的信心,做好禁忌证筛查,严格安全接种原则,是降低AEFT发生的基本保证.

    作者:赵荷苹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

    目的 防护性护理措施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方法 43例病人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术前给予健康评估,积极控制并发症,加强心理护理和术前指导,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患肢状况.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给予抬高患肢,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卧床时间,机械、药物预防.结果 43例病人4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经过治疗全部恢复出院.结论 术前、术后积极主动的防治性护理可明显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作者:贾利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42例临床观察

    鼻中隔偏曲症是鼻科临床中较常见的疾病,它可以引起患者鼻塞、头痛、鼻出血等症状,又常常继发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症属鼻部结构改变性疾患,临床常需要手术治疗.近年来鼻内窥镜不断更新并且已经比较普及地应用于临床中,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成形矫正术,可以根据鼻中隔偏曲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术式,本文总结如下.

    作者:扈祚良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经皮给药治疗仪辅助治疗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我院儿科自2005年8月~2006年12月份应用经皮给药治疗仪辅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辉;张丽利;葛桂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水囊填塞宫腔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宫腔填塞术的新方法及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 采用男性避孕套自制的水囊填塞宫腔24~48小时,观察手术操作完成时间、止血时间、止血效果.结果 水囊填塞手术操作完成时间5~8min,止血所需时间3~10min,控制产后出血的有效率为90.9%.结论 自制的避孕套水囊填塞宫腔,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快速,是治疗宫缩乏力所至产后出血的一种应急、快速止血的简易方法.控制产后出血的有效率为90.9%.

    作者:唐惠英;刘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治疗1例

    1 临床资料王金山,男,29岁,呕血、便血5天,加重一天,柏油便约1500ml,BP 80/40mmHg,P 94次/分,贫血貌,化验血色素6g,经常休克,补充血容量,输血800ml,血压回升90/60mmHg,经胃肠减压,吸出新鲜血约200ml,向家属交待病情,经家属同意,签手术知情书,立即行剖腹探查术.

    作者:梁荣;欧非;梁永华;梁静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老年病,对于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糖尿病等其它器官、系统疾病的病人,我们将此列为高危病人.在围手术期,特别是术前,应重视并发症的治疗,使其改善和纠正之后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2002年~2007年3月,我院手术3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德刚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骶管封闭治疗坐骨神经痛196例临床观察

    我院从2000年以来采用骶管封闭治疗坐骨神经痛19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96例,其中男123例,女73例,年龄18~65岁,病程5年以内占89.3%.其中腰骶神经炎53例,根性坐骨神经炎64例,腰椎间盘脱出79例.

    作者:张春光;汤庆文;解放军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2例新生儿重症剥脱性皮炎治疗护理

    新生儿重症剥脱性皮炎又称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致病菌是凝固酶阳性第Ⅱ噬菌体金黄色葡萄球菌,该菌可产生一种可溶性毒素--表皮松解毒素,使表皮颗粒层细胞解离[1].该病主要特征为全身泛发性紫红色斑,其表皮皱缩,伴大片表皮剥脱,粘膜常受累,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由于表皮松解毒素,从而易被误诊为大疱表皮松解症[2].

    作者:张芬;赵和云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小剂量氯胺酮辅助硬膜外阻滞

    1 临床资料50例择期剖宫产术选用腰段硬膜外阻滞麻醉,年龄20~35岁.手术时间50min~90min术前无明显心血管及呼吸功能障碍.硬膜外用药为1.33%利多卡因与1∶ 20万肾上腺素.

    作者:窦志国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髌骨骨折60例报告

    2005年2月~2007年2月我院应用髌骨爪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9~60岁,平均41.2岁,骨折类型:粉碎性骨折33例,横形骨折18例,下极骨折9例.

    作者:王玉明;张子东;高建;王继仁;许宝学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科学膳食合理营养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重视对饮食健康的追求,但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于怎样更合理的获得所需的营养并不了解,甚至进入很多的误区.主要原因就是膳食结构不合理,同时,适当的选择保健食品对于补充营养也有很大帮助.总之,合理平衡的膳食对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可心;李劲楠;刘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肺栓塞误诊病例分析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急性肺栓塞是急性肺部疾患主要致死原因之一,根据我国尸检资料,肺栓塞的发病率为3%~11%,老年心脏病人则高达25%以上,且近年发病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尽管已有抗凝溶栓及肺动脉血栓摘除术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该病临床特征多样性,误诊率很高,使针对性治疗不及时或缺如,导致PE的病死率达30%[1],由此可见,早期正确诊断急性肺栓塞对提高其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玲玲;董学惠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食道癌根治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观察与护理

    吻合口瘘是食道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5%,一旦发生则死亡率极高,约占50%.[1]本科从1989年~2006年共行食道癌根治术960例,胸内吻合术760例,发生吻合口瘘13例,占1.7%,死亡2例,占15%.

    作者:胡新春;要润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葛根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8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以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治疗.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U-Alb)、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等指标.结果 葛根素治疗组能使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P<0.01);尿U-Alb显著减少(P<0.01);而FBG、HbA1c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葛根素具有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微循环、显著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对糖尿病肾病尤其是早期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作者:靳明伟;李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临床护士职业损伤相关因素防护研究进展

    介绍临床护士职业性损伤的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了造成临床护士职业损伤的相关因素及可能对护士产生的健康危害和防护现状.旨在呼吁社会各界,特别是医院管理部门重视职业损伤对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积极改进工作环境、加强防护知识教育、合理设计工作流程、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损伤报告制度,减少危害的发生.

    作者:王莉玲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