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荣;周玉环;李晓云
心肌梗塞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本例病人是在氧气筒吹尘时受惊吓,致使左心室负荷加重,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心肌需氧需血量猛增,冠状动脉供血明显不足,造成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缺氧,导致心肌梗塞,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凤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输液中心患儿家属的心理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结果家属对患儿所患疾病知识的了解需求十分强烈,占100%,技术服务需求占93%,65%的家属担心输液时出现不良反应,75%的要求发放保健知识手册.根据上述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家属的满意度达到了99%.结论通过对家属心理需求调查分析及采取相应措施,能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杨春玲;李华娟;张春燕;吴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21世纪,知识经济的兴起给社会各行各业带来了深刻变化.针对知识经济对护理工作的影响,笔者从护理模式、护理工作职能、护理管理、护理教育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1)树立新型护理质量观(2)加快护理信息网络建设(3)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模式(4)加强学习,做好知识储备与更新.同时强调了只有大力开展护理科技开发与创新,自觉遵循知识经济规律,才能推动护理工作不断发展壮大.
作者:邢爱静;段传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掌握和分析性病患者患病行为因子.方法采用<心理卫生评定量手册>增订版中的患病行为问卷,发放到2001年5月份在性病专科就诊的50名患者中.结果疾病信念、疾病确信方面都低于正常范围,心理取向高于正常范围,疑病指数在正常值内.该类病人既有健康人的心理特点,又有病态的特殊表现.结论在病人就诊及治疗中,为预防和控制性病的传播和蔓延,有针对性地进行性病知识宣教以及心理护理是必要的,也是护士的职责.
作者:郑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报道急性大出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治疗前做好术前准备及局部麻醉的护理;术中密切配合术者完成股动脉穿刺、保持呼吸道及输液通畅、监测生命体征等;术后观察穿刺点、穿刺侧肢体的皮肤颜色、足背动脉搏动及有无误栓重要脏器,做好相应的护理.
作者:范力明;胡舟朝;张丽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高位截瘫育龄妇女怀孕生育者少见,2000年3~6月,笔者护理了1例怀孕26 w后受伤导致高位截瘫的孕妇.除积极救治孕妇创伤外,还进行了系统的围产期护理,使其安全、顺利地产下1个2900 g的健康女婴.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永霞;杜晶晶;何小容;王娜;李燕;苏丽芬;李艳萍;曹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为了使我院的护理工作能更好地适应疗养工作的要求,有利于加强疗养院护理专业的建设.方法对我院150例疗养员根据不同年龄组进行<心理学测评表>中的5项内容的测评.结果通过测评调查的人群,他们对护理人员的文明服务有着不同的要求,不同年龄组疗养员对护士素质的评分经方差分析,F=12.56,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心灵美和语言美是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是做好文明服务的前提.
作者:方凤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探讨高龄喉癌患者健康教育的意义,作者对21例70岁以上行喉癌切除术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实施连续性分期健康教育,使病人掌握了一定的自我护理和保健知识,在各阶段能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笔者认为加强高龄喉癌患者的健康教育对促进其身心康复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效、全程优质服务的护理排班模式.方法在原有人力基础上,改变人力结构,实施全夜制(9 PM~9 AM),24 h分3个班次,并增设护理骨干值二线班.结果与传统式比较,护士交班、书写次数明显减少,抢救病人成功率从25%提高到67%,病人满意度从94.5%提高到100%(P<0.05).结论护理排班模式改革后,加强了中午、晚上的薄弱环节,为抢救赢得了时间,护士业务方面又起到互补互相促进作用.
作者:冯艮娇;卢海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肱动脉是腋动脉的延续,腋动脉在腋窝内向外下方走行,至背阔肌下缘改称为肱动脉,继续延肱二头肌内侧下行到肘窝深部,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因此,上臂近端外侧的外伤若术中不细致探查,不易发现肱动脉出血.现将2001年10月收治的1例肱动脉断裂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杨清秀;傅爱凤;祁丹红;黄日妹;农春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工作如何走向社会,走进家庭,有许多等待解决的问题.现将2001年6月我们社区服务中心对1例脑干梗塞病人的家庭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马翠真;葛俊青;赵玉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报道肝叶切除手术治疗肝内结石的护理,提出护理要点包括:做好心理护理,术前积极护肝治疗,尽量行深静脉穿刺减少静脉穿刺次数;术后重点观察腹腔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及时发现早期的并发症,注意防治常见的并发症如胸腔积液和切口感染.认为做好肝叶切除治疗肝内结石的手术前后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和防治手术并发症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廖培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以尿流动力学检查为依据,探索拔管试验的可行性,以便及时掌握脊髓损伤(SCI)患者拔除尿管的时机.方法采用拔管试验对24例SCI尿失禁患者在入院时和经过膀胱训练后,间隔7~10 d进行膀胱功能的评估,设置膀胱容量>150 ml和冰水试验(+)为达标组,膀胱容量≤150 ml或>150 ml、冰水试验(-)和膀胱容量≤150 ml、冰水试验(+)为未达标准.同时对达标组和训练1个月以上仍未达标组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并取膀胱容量、残余尿量、逼尿肌括约肌肌电检测指标作为比较.结果尿流动力学检查与拔管试验两种方法评估均显示达标组的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逼尿肌括约肌协调情况明显优于未达标组(P<0.01),两组内各指标两种方法评估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拔管试验中膀胱容量>150 ml和冰水试验(+)可作为拔除尿管的参考指标.
作者:蔡文智;李亚洁;郭萍;何燕;徐静萍;范建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对307例护理缺陷进行种类剖析,其中护士责任心不强是导致护理缺陷的根本原因.多发生在查对、岗位责任、交接班等环节中.采取对策:建立缺陷登记上报制度,抓事故苗头,消除隐患;加强科学化管理;进行法制教育,强化安全意识,达到杜绝事故,减少差错之目的.
作者:邱建华;迟静;穆培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严重有机磷中毒患者由于特殊的致病因素、用药及抢救措施,使呼吸道的生理功能发生显著变化,防御能力明显下降,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梗阻、粘膜损伤等并发症.作者对17例严重有机磷中毒患者加强气道管理,使呼吸道并发症显著减少,收到了良好效果.
作者:范恒梅;李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对94例患有乳头扁平或凹陷的孕妇,产前指导进行乳头伸展法练习,抽吸器抽吸法纠正,辅乳器(乳胶奶头)诱导新生儿早吸吮,结果凹陷扁平乳头纠正,纯母乳喂养成功率达100%.
作者:郑春荣;周玉环;李晓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部按摩对预防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03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在相同的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观察组53例给予腹部按摩,自病人右下腹沿结肠走向,用食、中、无名指从右至左环形按摩腹部,20~25次/min,5 min/次,2次/d.对照组50例则只按常规护理.结果采用腹部按摩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部按摩能有效预防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便秘,但冬天按摩时需注意保暖.
作者:黄秀凤;杨衬;黎观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报道在采血15593人次中发生重度献血反应15例的诱因及预防护理.分析其原因有:精神紧张、空腹、疲劳、饥饿、重复采血间隔时间短.阐述其发生的预防护理措施有:加强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献血环境.做好对意识障碍者、肌肉痉挛或抽搐者、饥饿发生反应者的护理.
作者:岑美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报道7例心脏病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阐述对患者进行全程生命体征、下肢缺血的监测,抗凝护理、防治感染等护理措施.无1例发生出血及栓塞并发症,1例并发霉菌感染,笔者认为综合护理可以减少重症心脏术后应用IABP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增强IABP的救治效果.
作者:朱儒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种抗原性物质进入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候群,常突然发生,可危及生命.对奶制品过敏休克者较少报道,本例患者因单纯饮用牛奶而致严重过敏性休克,经及时抢救护理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迎春;丛培夫;时秋菊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