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彬;王振宜
目的 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及转归,以提高临床预测性,及时给予合理治疗.方法 将100例老年复发性脑卒中患者,总结年龄、性别、脑卒中类型、复发时间规律,并分析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脏病四种危险因素对脑卒中复发的影响,对比首发与复发脑卒中预后转归.结果 老年脑卒中复发多见于老年前期(60~69岁),占65%,以男性多见.男:女=2:1.首次脑卒中后1年内复发占40%,3年内复发达78%.4种危险因素分析,以高血压、高血脂为高危因素,高血压占70%,高血脂占38%,其次高血糖占28%,心脏病占18%.对比脑卒中首发与复发后转归,可见首次脑卒中预后明显优于复发预后,两者治愈显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即脑卒中复发后死亡率增加,致残率增加,幸存患者生活多不能自理,生存质量下降.结论 老年人脑卒中复发多见于老年早期(60~69岁),复发后预后差,生存质量下降,脑卒中复发多发生在首次脑卒中后3年内,以高血压、高血脂为高危因素.故在首次脑卒中后3年内,积极控制高血压与高血脂能减少老年人脑卒中复发的危险.
作者:朱小占;韩冬梅 刊期: 2007年第21期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通常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内的一组疾病.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病人常因运动功能障碍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严重负担.
作者:董慧琴;岳华;曹春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正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坏疽的具体方法.方法 收集2003~2006年来40例糖尿病足患者应用正规胰岛素等药物联合外用治疗糖尿病足的具体方法及护理干预.结论 经胰岛素局部治疗除一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转外科手术治疗外,其余病情均得到良好控制.
作者:张瑞;张梅芳;李小红 刊期: 2007年第21期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分娩均有影响.本文对我院近15年的5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报道如下:
作者:赵宇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在横切口剖宫产时不缝合皮下组织层的效果.方法 将37例剖宫产时采用不缝合皮下组织层为实验组,对照组51例剖宫产按常规缝合皮下组织层.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线结反应及硬结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且不增加术后病率、术后感染、不影响伤口愈合.结论 在横切口剖宫产时采用不缝合皮下组织,是一种简单、省时、易行、效果好的方法.
作者:张志英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 以5%葡萄糖注射液作膨宫介质,宫腔镜检查,术中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结果 宫颈管息肉15例,子宫腔内膜息肉47例,子宫内膜增生22例,子宫粘膜下肌瘤3例,胚物残留3例,子宫内膜炎5例,疑子宫内膜癌5例,宫腔粘连7例,子宫畸形1例,节育环嵌顿或断裂4例,共112例.结论 宫腔镜可发现宫腔内病变并对可疑病灶取材活检,使宫腔内病变的诊断更直接、准确.
作者:陈燕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延时摄片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总结2006年8~2007年3月间我院进行静脉肾盂造影并延时的病例28例观察延时片的诊断意义.结果 肾及输尿管结石15例(阴性结石10例),输尿管狭窄5例,肾结核2例,肾、输尿管先天畸形4例,膀胱肿瘤2例.结论 静脉肾盂造影延时摄片可以更清楚的观察肾特别是输尿管的显影情况更好的显示病变提高了特别是输尿管的图像质量及病变的检出率,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作者:暴美林;田新禹;赵惠芳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各种前列腺切除术式同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安全性,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所有47例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行疝修补术、Madigan法前列腺切除术后行疝修补术及在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行前列腺电切术.结果 所有手术病人中44例切口甲级愈合,3例乙级愈合,随访6~8个月,未见腹股沟疝复发,术后排尿正常.结论 前列腺切除术若要同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以TURP术为安全方便,完全不影响疝手术的切口类别,术后护理方便,恢复快,是理想的术式选择.如无条件行TURP,则以Madigan法较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更为理想.
作者:曹绍淼;蒋光煦;肖晨峥;姚锦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ST段恢复时间对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观察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于治疗前后测量ST段,记录ST段下降50%的时间,并于发病后1d、5d、10d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梗死相关室壁运动幅度进行对比.结果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ST段下降50%的时间不同,LVEF及梗死相关室壁运动幅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随病程进展该差异变大;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相关室壁运动幅度有相同的特点,但LVEF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ST段恢复时间与LVEF、梗死相关室壁运动幅度有良好的相关性,结合临床资料,可作为预测早期临床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杨再华;王静飞;徐泽伟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烫疮油治疗老年人尿布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老年人尿布皮炎患者分为烫疮油治疗组64例,金霉素软膏对照组32例,观察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5).结论 烫疮油在治疗老年人尿布皮炎方面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徐文彬;王振宜 刊期: 2007年第21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也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因此,对其及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步桂英;杨铭越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肠系膜静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术后速碧林等抗凝药物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3例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主要采取影像学检查结合D-二聚体的含量的测定来确诊,术中、术后均采取速碧林皮下注射结合华发令口服以抗凝治疗.结果 13例患者10例患者术后无再次发生血栓形成,没有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影像学检查结合D-二聚体的含量的测定是一种比较可靠的肠系膜静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方法,而速碧林是针对肠系膜静脉血栓术后抗凝治疗的一种简便有效而并发症轻微的抗凝剂.
作者:江厚象;芮景;朱家胜;李仁志;陈剑平;朱小丽 刊期: 2007年第21期
回顾了3例典型年龄,2例非典型年龄股骨头骨骺滑脱的资料,急性滑脱2例,慢性滑脱1例,慢性基础上急性滑脱2例.滑脱程度Ⅰ度1例、Ⅱ度3例、Ⅲ度1例.治疗方法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1例,牵引复位穿针内固定3例,持续牵引1例.平均三年近期随访结果,切开复位结果差,股骨头缺血坏死与软骨溶解.3例牵引后2例完全复位,1例基本复位.对滑脱机制、分型、分度、症状、诊断及治疗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作者:凌峰;肖善杰;杨建安;姚利兵 刊期: 2007年第21期
患者刘XX,女,32岁,已婚,既往无特殊病史.因停经35天,腰痛、不规则阴道流血1月,于2006年3月9日入院.
作者:陈文莉 刊期: 2007年第21期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产生烧心等症状或并发症.酸(碱)反流导致的食管粘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病还可引起口、咽喉、气道等食管外的损害.
作者:辛书庆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行经乳管注入抗生素冲洗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经乳头乳管口注入抗生素药物冲洗乳管,局部消炎并清洁乳腺导管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症状均缓解,乳头溢液完全消失19例;14例仍表现乳头溢液,为黄色或清水样液体;13例管径恢复在0.5~2.5mm的正常范围之间,导管走行分支正常柔和;20例仍可见导管扩张迂曲,管径粗细不均.结论 经乳腺导管注入药物治疗乳管扩张症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效果肯定等优点,是治疗乳管扩张症的新途径.
作者:贺斌;张克云;盛波;陈东祥 刊期: 2007年第21期
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6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37.6岁,病程3~11年,本次治疗前全部患者均经X光拍片或胸部CT确诊,表现为咯血鲜红色血,无痰或少量粘痰,大部分患者有胸闷、烦躁不安等症状.经中医或西医止血敏、止血芳酸、垂体后叶素等治疗,效果不佳.
作者:赵建军;杨培备 刊期: 2007年第21期
近年来,随着妇科发病率的增加,手术患者不断的增加,各种因素造成的剖宫产率也不断增加.手术也给患者带来很多不必要的痛苦,其中常见的就是术后胃肠道功能抑制的一种反应--腹胀,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影响子宫的复旧及腹部和子宫切口的愈合.
作者:张佰文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 为了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的并发症,降低其病死率.方法 收集1999年3月~2004年6月本院6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4例单纯早产儿外,其余病例均有一种或多种并发症,死亡12例,病死率为(14.35%).结论 在VLBW的管理上应加强保暖和监护,及时纠正缺氧,注意防治感染和酸中毒,尽早母乳喂养,合理使用静脉营养并注意控制液量和速度,是防治并发症,有效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莫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门诊输液中心是医院的一个重要治疗窗口,患者流量大、病种复杂、用药种类多,工作强度大、涉及面广、陪护家属多,再加上患者的层次差别大,护理人员与患者、患者家属极容易发生纠纷.
作者:李秀玲;王慧芳;李玉瑾 刊期: 200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