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止血方法

康希保;吕伟;张珉

关键词: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 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 前列腺增生症, 止血方法, 外科医生, 术中出血, 手术方法, 开放手术, 常见疾病, 男性, 泌尿, 老年
摘要:前列腺增生症(BPH)是男性老年常见疾病之一,BPH的开放手术,以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常用,手术方法较简单,易为泌尿外科医生所掌握,术中出血仍是前列腺切除术的主要问题,现就各种止血方法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阿司匹林.治疗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疗效及药物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较对照组减少,心电图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主要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能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安全性好.

    作者:杨芳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100例重型脑出血病人行锥颅穿刺抽吸血肿加溶解引流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及观察

    1 一般资料我院对100例重型脑出血病人(出血量在50~120ml之间)行锥颅穿刺抽吸血肿加溶解引流术.其中并发症如下:肺部感染49例,应激性溃疡出血33例,电解质紊乱27例,尿路感染21例,肾功能损害27例.

    作者:孟凡瑞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双动力法修复迟发性伸拇长肌腱断裂

    桡骨骨折行克氏针内固定术后和桡骨远端骨折闭合整复后,伸拇长肌腱由于受到内固定物或骨折断端的长时间摩擦,而发生迟发性断裂.我科1994年2月至2004年10月共收治8例,效果满意.

    作者:董光宇;曹树文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双侧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诊断探讨

    我科自2004年12月~2006年10月对6例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通过术后全面、认真的评估、分析,作出护理诊断,并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黄喆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应用蔡氏染色液行阴道分泌物十多项一步检查2021例报告

    目的 推广应用,并进一步验证蔡氏染色液的功能.方法 在日常白带盐水法检查的基础上,将检过的涂片染色镜检,并进行比较.也用于出血的白细胞分类等.结果 可在同一张染色的阴道分泌物涂片上,同时作一般性检查、细菌、真菌、原虫、线索细胞、多型核细吞噬细菌、癌细胞等检查.染色简单快速、形态清晰,质量高,胞内外淋球菌、白细胞吞噬细菌等可在高倍镜下检出,再用油镜证实.真菌、滴虫检出率非常显著高于盐水法(χ2霉=9.39,χ2滴=8.26,χ20.01,1=6.64,P<0.01).盐水法查不出病因占65.29%,染色法尚有12.91%~19.69%.结论 蔡氏染液具有十多种高效功能,并从白带、宫颈刮片中首次检出弓型虫、利-朵氏体,这是罕见的.近几年也用血象和髓象染色诊断,取得满意成果[9~11].蔡氏染色液是一种实用新型先进的染色液,适合妇科等常见病、多发病、淋病和癌症的诊断和普查以及优生优育中的弓型虫检查.而盐水法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上诊治的需要.

    作者:蔡金钟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低钠血症33例分析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低钠血症发生机制、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SAH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血清钠、CT及脑脊液检查资料.结果 SAH中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生率约占29.5%,并发低钠血症患者发生昏迷和病死率高.结论 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是引起SAH中并发低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林楚生;陈栎;黄晓新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配合的护理研究

    目的 为了确保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顺利实施,探索与此项新技术相适应的手术配合措施.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手术配合;实验组采用了干预因素配合手术.总结分析两组的术者满意度、手术时间、擦拭观察镜及中间Trocar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总吸引时间、放置引流管时间、颈前肌缝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主刀医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擦拭观察镜及中间Trocar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总吸引时间、放置引流管时间、颈前肌缝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干预因素配合手术,手术效果好,医生满意度高.

    作者:宁冬兰;韦翠英;黄丽;练秀琼;黄国雄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肝癌切除后定期直接肝动脉门静脉造影的探讨

    目的 探讨肝癌切除后定期直接肝动脉门静脉造影.方法 肝癌切除患者30例,术中插管至肝固有动脉及门静脉主干,药盒埋植于腹壁皮下,术后定期直接经药盒推注造影剂并拍摄点片,观察肝动脉门静脉显影情况.结果 全组患者均能满意显示肝动脉、门静脉及其分支;造影发现CT漏诊的肝内复发病灶2例,发现肝动脉炎4例及肝动脉、肝管瘘1例,发现门静脉主干癌栓4例.结论 经药盒定期直接肝动脉门静脉造影,有助于复发癌的监测及指导术后治疗.

    作者:李勇武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眼钝挫伤后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眼钝挫伤后发生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眼钝挫伤病人106例,其中继发性青光眼41例,首先给予药物治疗,并监测眼压,予口服醋氮酰胺,点妥布霉素眼药水,并予静脉点注皮质类固醇及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眼压升高幅度较大者予静滴20%甘露醇.前房出血者均予包扎双眼.发生晶体异位者予以手术治疗.结果 治疗后28例之眼压控制至正常,13例眼压下降.9例晶体脱位者经药物降压治疗效果较差而行手术摘出晶体.结论 眼钝挫伤后发生继发性青光眼应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并密切观察眼压,避免不可挽回的结果.

    作者:白文玉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四管减压在十二指肠破裂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十二指肠损伤占整个腹部损伤的3.7%~5%,平时创伤死亡率约占12%~30%.死亡原因:伤后早期主要是严重合并伤,尤其是大血管损伤致休克,后期死亡原因多因诊断不及时和处理不当引起的十二指肠瘘致感染、出血和衰竭.我院从1987年~2007年共收治22例十二指肠破裂病人,强调早期诊断,果断正确施术,特别是我们在术后应用四管减压引流明显提高了生存率,现报导如下.

    作者:温进潮;张江红;王哲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锁骨骨折移位的治疗体会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但无理想治疗方法.我科2005~2006年上半年共收治锁骨骨折移位者30余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2~60岁,平均25岁.全为新鲜骨折.致伤原因:交通伤22例,打击伤3例,摔伤5例.其中左侧16侧,右侧14例.骨折类型:斜行18例,横断6例,粉碎6例.

    作者:王恩才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腔镜甲状腺手术的麻醉进展

    甲状腺肿瘤是外科常见疾病,且女性居多,大多需要手术治疗.传统开放手术由于在颈留下瘢痕,术后直接影响患者颈部美观及生活质量,部分患难者难以接受.腔镜手术的出现,为甲状腺手术患者治疗带来美好前景.

    作者:张兴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断指再植术后病人血管危象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断肢再植手术后病人出现血管危象的观察与护理,总结其成功的因素,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对98例122指断肢再植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除5例6指因缺血坏死,其余各指均再植成功,成活率为95.08%.结论 术后密切观察患指的血运,及时发现血管危象,并做好动脉危象、静脉危象、疼痛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文秀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医院

    医院是社会主义文明的窗口,是一个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特殊行业,与社会联系更为密切.医院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前,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医院存在许多不和谐的问题,如医患矛盾加剧,使医疗纠纷频发,甚至发生了患者聚众冲击医院、打砸医院公物、伤害医务人员的事件.

    作者:肖延林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心理治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性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极大地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和生命.患者有严重的心理压力甚至精神病学方面的问题已是一个客观的现实情况[1].

    作者:任香连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与智能障碍

    报告58例经CT、MRI证实的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CAE),均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有高血压和/或反复脑卒中史.临床上以慢性进行性智能衰退为突出表现,中晚期呈痴呆,多伴有与智能障碍同时或提前出现的神经体征.指出对SAE的诊断,应强调存在智能障碍,而不应过分强调痴呆,并对其智能障碍特点进行了讨论.

    作者:张仪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胃肠毛发结石引起梗阻2例报告

    1 临床资料例1,女性,10岁.以上腹包块伴半年疼痛,不能进食十天,于八九年十月二十日急诊入院.患儿从两岁起,常食人发,每日从数根到数十根不等,尤喜食别人长发,从六岁开始,随着食发量的增加而饮食量减少,并伴有间歇性上腹疼痛,生长发育减慢.于入院前半年发现上腹部有一鹅卵大包块,并逐渐增大,食量明显减少.自觉口内气味难闻,进食后上腹部疼痛加剧和有沉坠胀满感.

    作者:魏胜利;魏玮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门诊输液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输液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治疗手段,是补充血容量,纠正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恢复内环境稳定,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为了方便技术操作,便于解决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笔者将其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综合分析、归纳、总结以下几方面,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解决办法.

    作者:王钢花;王波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预防为主减少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

    本文回顾性调查并分析本院实行母婴同室后21例新生儿感染的原因,提出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综合措施.一年来,已有效地减少了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

    作者:于立新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盐酸培他啶合复方丹参治疗眩晕症临床观察

    我院自2004年至2007年用盐酸培他啶合复方丹参治疗眩晕症40例,并以利多卡因治疗40例作为对照,取得一定疗效.

    作者:莫轶明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