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铭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基底动脉尖端血循环障碍致中脑、丘脑、颞叶、枕叶及小脑多部位不同程度的梗塞而产生的一组临床症状,起病凶猛,抢救治疗难度大,致残率及死亡率高[1],应引起重视.我院自2006年~2007年共收治7例TOBS患者,3例入院早,症状重,溶栓后均无严重后遗症,生活自理,其它4例因时间长,重视不够,有3例有肢体及言语障碍,生活不能自理,1例呈植物状态,现将3例溶栓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李明振;梁中奎;岳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式下睑袋整形的新术式.方法 对传统术式作三点改进:一是泪点下2mm处作切口延长,减少内眦处皮肤堆积现象.二是外眦角向外延伸(8±4)mm,方向与鱼尾纹中轴呈(15±5)°,以达到减少鱼尾纹的效果.三是切口分离时,将皮肤瓣与肌皮瓣有机结合,以减少下睑退缩、外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138例患者中除8例失访外,其余130例随访8~12个月均达到满意效果.结论 改良式下睑袋整形术优于传统术式,是一种设计合理、安全、操作相对简单的新方法,值得参考应用.
作者:沈翠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进一步研究.方法 根据超声检查结合病史将研究对象划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和正常肝脏组,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厚度和颈动脉粥样斑块,超声-多普勒检查自股动脉至足背动脉的下肢动脉管径和血流情况.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颈动脉内膜厚度明显高于正常肝脏者(0.95±0.21mm vs 0.76±0.13mm).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病率为71.2%,下肢动脉的狭窄或闭塞的发生率为14.8%,均显著高于正常肝脏者的发生率:40.2%和6.2%.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颈动脉内膜增厚、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周围动脉狭窄或闭塞密切相关.
作者:崔晓霞;段桂花;吕井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宫腔镜电切术是采用膨宫液将宫腔膨大,通过摄像监视系统,利用高频电刀进行操作的新的手术方式.我院自2006年4月~2007年2月开展该手术1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王燕琼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胆囊切除术目前主要的方法有经典式胆囊切除术(O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我们自2004年9月~2006年10月,对60例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技巧性地应用自制打结器,对胆囊管、胆囊动脉的深部结扎线进行打结.在结扎胆囊管、胆囊动脉的过程中,既能结扎牢胆囊管、胆囊动脉,又不损伤周围组织,也无结扎线断裂、松动、滑脱,术后未出现胆漏、出血等并发症.临床效果观察,均非常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静;彭世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医院不可避免地被推到了市场竞争的前沿,面对医院内外环境发生的变化,如何引导员职工以健康的心态、坚韧的毅力、扎实的基础、严格的管理和顽强的竞争意识去迎接挑战、接受挑战,是摆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而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沈莉;谢恬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笔者在2002~2005年期间,采用颈、胸部同时按摩正骨手法治疗落枕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振喜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三叶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的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 36例胫骨Pilon骨折,Ruedi-Allgower分型,Ⅰ型3例,Ⅱ型9例,Ⅲ型24例,均合并腓骨下段骨折.8例开放骨折急症手术,28例闭合骨折延期手术.手术采用小腿前外侧向踝关节延长及胫骨内侧至内踝双切口,首先复位固定腓骨,然后逐一复位胫骨各骨块用松质骨螺钉固定,胫骨内侧用三叶钢板支撑固定.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踝关节功能.结果 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36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8个月,平均3.5个月.根据Mazur踝关节症状及功能评分,优24例,良9例,可3例,效果满意.结论 手术时机、切口选择及骨折复位质量是影响胫骨Pilon骨折疗效的重要原因.国产三叶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较好方法.
作者:韩国华;王玉磊;陈月林;郑召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医院管理年活动考核督查工作中,提出的部份问题与临床实际和管理年活动宗旨相抵触.方法 探讨以后护理工作考核的实用性和灵活性.结果 希望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重视.
作者:张会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以鱼油降脂丸为对照,观察血脂康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的调脂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6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血脂康0.6g,1日2次,口服,8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30例,给予鱼油降脂丸1.0g,1日3次,口服,8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及总有效率.结果 血脂康有明显的降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的作用,其疗效明显优于鱼油降脂丸,P<0.05,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血脂康是治疗高脂血症的良好药物.
作者:金安华;蔡振荣;王志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32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病人手术复位治疗效果.方法 32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进行手术复位治疗,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32例手术病人骨折均愈合,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 掌握适当的手术时机,选择佳的切口入路,良好的植骨方法、稳固的内固定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唐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支气管哮喘等均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为了提高其治疗效果,我科对132例上述疾病患者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压缩式喷雾吸入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建敏;王瑞芳;都婴婴;杨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劳动力的重新组合,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原有社会支持网络的削弱,导致了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唐桂珍;曹玮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人工流产时易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反应,通过对我院2005、2006年两年来7112例人工流产病人采取干预措施,未发生一例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作者:闫素玲;史云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水平对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96例脑梗死病人及72例健康体检者行颈动脉超声及血脂分析检查.结果 96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60例(占62.5%),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好发部位以分叉处为常见,其次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起始段、颈外动脉.脑梗死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均较健康对照组严重,脑梗死组的TC、TG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发病有关;血TC、TG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作者:张翠香;冯仲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眼球贯通伤的早期治疗措施.方法 对23例眼球贯通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早期严密缝合双侧伤口,眼后段伤口巩膜折叠缝合,并局部及全身给大量广普抗生素.择期行晶体玻璃体切除术.结果 B超下本组病例2期手术前未发现网脱.结论 眼球贯通伤正确及时的1期治疗对2期晶体玻璃体手术及预后十分重要.
作者:崔艳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缩短PTCA、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卧床时间病人术后并发症和舒适度的差异性,以减轻病人术后不适.方法 随机将病人分成两组,实验组于拔鞘管后8~12小时下床活动,对照组则术后平卧24小时下床活动.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无差异,而实验组病人舒适度却明显优于对照组,有差异.结论 缩短PTCA、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卧床时间不增加病人术后并发症并明显改善了病人舒适程度.
作者:齐香玉;刘营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合理用药光靠医生和临床药师很难实现,护士在这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因为医师和药师拟定的各种诊疗方案终是通过护士实现的.另外,护士日夜工作在病人身旁,对病人的病情了解清楚,可及时地向医师、药师提供重要的诊疗依据.因此,重视护士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和地位,意义重大.
作者:张勤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胎儿脐带绕颈在分娩过程中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在我院分娩的430例脐带绕颈病例,与同期分娩无脐带绕颈450例的脐带长度、分娩方式、围产儿影响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有脐带绕颈的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及孕妇剖宫产率增高,且与绕颈周数成正比.结论 加强产前检查和监护,重视脐带绕颈的因素,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以降低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死亡率.
作者:洪秀仪;黎文清;吴秋婵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中的一种严重类型,发病年龄多见于1~5岁,常在原发感染6个月~1年内发生.是小儿结核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但若能早期发现及时确诊,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采取综合性护理方法对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治愈和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我科自2002年10月~2006年10月共收治结核性脑膜炎患儿30例,现就临床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冯玉芹;翟玉翠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