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如何对糖尿病心理障碍患者实施心理疏导

吴燕民;王瑞芳

关键词:糖尿病, 心理障碍, 患者, 人民生活水平, 经济体制改革, 精神障碍, 疾病谱, 居民, 竞争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社会竞争不断加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疾病谱发生了巨大变化,精神障碍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居首位.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心肺脑复苏抢救猝死呼吸心跳骤停25例临床分析

    猝死是自然发生、未预料到的突然呼吸心跳骤停所致死亡,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血管功能障碍都可能发生猝死,临床抢救成功率极低,通过对本祖病例CPCR抢救,得到一些启示,作为临床指导和参考.

    作者:张宽民;辛建勋;任文生;王彩玲;汶永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急性颅脑损伤早期死亡原因分析

    我院自1995年至2005年收治了260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其中有32例在入院后7日内死亡,现就其早期死亡原因作一分析.

    作者:高良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如何早期发现、预防柴杉醇过敏

    柴杉醇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由于它作用机制的独特,现已无可争议地成为抗肿瘤化疗的主力军,但是它的过敏反应一旦发生也是很严重的.为预防严重过敏反应,我科采取以下措施,对326例患者进行观察、处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无一例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作者:高玉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谈静脉穿刺失败的心理反应与方法改进

    静脉输液是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途径,静脉穿刺术是护理人员基本的操作技能,不仅保证了治疗药物的及时有效应用,而且还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取得了病人的信任.

    作者:李莉如;李彩云;吴玉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浅论医院人力资源开发

    随着我国各行业改革的深入,医院赖以生存的外环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医院作为独立经营的实体,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建立市场经济的体制.医学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必然引发医疗体制的一场深刻而广泛的革命.医疗机构进入市场,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竟争的压力和冲击,医院竞争说到底就是技术与人才的竞争.在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中,开发人力资源和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抓好中、青年医师的培养,是实施人才工程的保证.

    作者:徐喜伟;陈蕾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老年肺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总结对老年肺癌手术后的护理措施,预防减少肺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老年肺癌术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并通过周密的病情观察,有效的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术后感染的预防.结果 21例老年肺癌术者除2例出现肺部感染,其余19例病人术后恢复均良好,临床治愈出院.结论 护理措施是预防老年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汉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艾灸神阙治疗帕金森病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艾灸神阙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方法 将128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4人.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艾灸神阙治疗和护理.结果 艾灸神阙疗法对帕金森病有较好的疗效,95%的病人配合使用脐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或好转,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艾灸神阙治疗帕金森病,可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牛青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输液观察室病人健康教育的方法和体会

    总结了健康教育在输液观察时病人中实施的经验和体会,分别从健康教育目标、方法、具体实施的过程及内容和效果评价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胡月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产褥期上矢状窦血栓形成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产褥期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及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减少孕产妇死亡.方法 对1987年7月~2006年7月19年间我院收治的产褥期上矢状窦血栓形成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褥期并发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占孕产妇的0.03%,8例中经治疗7例痊愈,1例死亡,死亡率为1.25%.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早期作出诊断,积极有效治疗可以大大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步桂英;杨铭越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肺性脑病的护理体会

    肺性脑病(简称肺脑)是中度或重度呼吸衰竭引起的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是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终合征,是肺心病的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常因呼吸道感染,严重电解质紊乱,使用镇静剂以及氧治疗不当等而诱发.

    作者:殷俊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近远期并发症25例分析

    目的 了解剖宫产术对母体近远期并发症.方法 对我院02年1月至06年12月共收治25例剖宫产后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并发症中依此为再次妊娠子宫破裂、晚期产后出血、腹壁血肿、腹壁切口异位症、子宫切口异位妊娠、腹壁脓肿.手术治疗20例,保守治疗5例.无一例病人死亡.结论 为母体健康,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

    作者:夏咏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供应室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及防护对策

    目的 全面了解供应室护士面对的工作压力及来源.方法 参照李小妹等编制的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表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表格对我院186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供应室护士压力源依次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结论 供应室护士承受着多种工作压力,管理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消除或减少工作压力,提高工作与生活质量.

    作者:寻凌福;唐素琼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如何对糖尿病心理障碍患者实施心理疏导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社会竞争不断加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疾病谱发生了巨大变化,精神障碍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居首位.

    作者:吴燕民;王瑞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60例抢救护理体会

    有机磷农药中毒起病急,来势凶险,进展快,变化多,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稍有疏漏就会错失抢救机会.我县地处偏远少数民族山区,人们对有机磷农药的危害认识不够,疏于管理,在使用过程中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防护不当,导致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病率高.我院1998~2005年共收治6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通过积极抢救治疗与耐心细致的护理,52例患者治愈出院,治愈率87%,8例患者死亡,死亡率13%.现将抢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汪茹惠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丝裂霉素C预防翼状胬肉术后复发临床观察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近研究表明,是由于长期紫外线照射可引起角膜缘干细胞的损害,引起翼状胬肉,目前尚无彻底根治的方法,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法较多,但复发率均较高,达30%以上,作者自1998开展显微手术以来,采用术中应用2%丝裂霉素C,暴露巩膜的单纯切除术,共治疗50例,54只眼,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国凤霞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农村妇女外阴、阴道卫生知识行为调查及干预

    目的 了解农村妇女外阴、阴道卫生知识行为习惯和现状,通过对不良卫生行为进行干预,改变旧观念和不良卫生习惯,提高保健意识,增强体质.方法 选择实验区和对照区,对已婚妇女进行入户调查,统一问卷.结论 农村妇女卫生知识知晓率较低,不良卫生行为仍很常见,通过深入调查、积极宣传和干预,能有效提高农村妇女的卫生知识水平和保健意识.

    作者:王艳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羊水过多合并无舌等畸形1例

    孕妇,马某,22岁,已婚,回族,家住宁夏银川市,因停经37+4周,规律腹痛4+小时入院.末次月经2006年4月10日,预产期2007年1月17日.停经30多天在院外医院查尿HCG阳性,经B超检查宫内妊娠确诊为早孕.

    作者:李晓玲;王玉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护理人员针刺伤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针刺伤的状况,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完善防护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我院104名护理人员.结果 被调查护理人员中87人发生过针刺伤,发生率高达83.65%,累计发生>5次者占15.39%,被调查者年人均刺伤3.29次,其中67.82%被污染针头刺伤,不同护龄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有差别(P=0.001),针刺伤发生的环节主要是分离针头、回套针帽,高达88.46%的护理人员认为在静脉穿刺、抽血时戴手套没必要或不方便,针刺伤后向上级汇报的仅占23.08%.结论 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应规范操作行为、强化职业安全教育、使用安全型的护理产品、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的管理.

    作者:李燕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青年人急性心梗39例误诊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生活方式、膳食结构改变及其它多方面因素的变化,AMI高危人群不断增多,AMI的发生率逐年增高,且正趋于年轻化,据报道,年龄小于40岁的心肌梗死患者约占心梗总数为10%左右[1].但误诊漏诊不少,我院1998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此类病人54例,其中误诊39例,误诊率72.2%,现分析如下:

    作者:隆海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难治性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难治性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4例难治性ITP患者、30例一般性ITP患者和20例正常人采用ELISA法作PAIgG、PAIgA、PAIgM联合检测,并对难治性ITP患者作治疗前后的动态观察.结果 难治性ITP患者、一般性ITP患者组的PAIg、PAIgA、PAIgM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难治性ITP患者PAIgM含量高于一般性ITP患者组(P<0.05).采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长春新碱+强的松组和环孢素A+强的松组治疗,其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采用泼尼松和环孢素A联合治疗则其PAIg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有助于难治性ITP患者选择佳治疗方案并判断疗效.

    作者:吴意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