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排尿异常的护理

齐风卿

关键词:宫颈癌, 根治术后, 排尿异常, 妇科恶性肿瘤, 现报告如下, 预后较好, 术后恢复, 癌患者
摘要: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早期行根治术,一般预后较好.我院2005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例行根治术,术后恢复较好,其中2例出现排尿异常,现报告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治疗颈椎病98例疗效观察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以中老年人多见.因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脱水,纤维弹力减退、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椎体失稳而位移,椎体边缘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变性,钩椎关节增生及关节突关节的继发性改变等.这些结构变化和劳损等,均可使颈椎椎管、横突孔或椎间孔变形狭窄,直接刺激、压迫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等,从而引起临床上的颈肩痛、手臂麻、头晕、恶心等症状.临床上称之为颈椎病或颈椎综合征.中医归纳其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风寒痹阻、气血虚弱.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五种.其治疗方法也较多,疗效高低不一.在其非手术疗法中,我们采用综合疗法,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杨玉玺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石蜡包埋肾组织免疫荧光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石蜡包埋肾组织做免疫荧光是对冰冻切片肾组织做免疫组化的一个补充手段.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进行脱蜡,修复抗原直接免疫荧光染色,将染色结果与冰冻切片染色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石蜡包埋肾组织与冰冻切片染色的诊断符合率达100%,而石蜡切片具有组织结构保存好,免疫沉积物清晰、易于判断结果及免疫荧光淬灭时间长等优点.结论 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可做为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的补充手段.

    作者:陈桂香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我院药师作用调研与分析

    目的 了解患者、医护人员对药师作用的认可程度与评价,促进药学服务的开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5分制评估被调查者的肯定程度,并进行相应分析.结果 患者对药师的职责了解程度不高,护士和医师对药师的技能评价较高,但对药师参与临床工作的方式与效果有很大分歧.结论 药师还需扩大提供服务的层面和领域,使其更受信任.

    作者:温保堂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表现为呕吐、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此类患者的护理,是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减少出血次数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将我院收治的56例患者有效的护理与分析,从中取得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佟丽华;韩凤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我科2003年~2008年5月共收治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现将其抢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科扎;杨纯锐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食管癌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护理在食管癌围手术期的疗效.方法 我科2007年9月-2008年3月年食管癌患者162例,男97例,女65例;年龄43-76岁,平均58.6岁;病程1-10个月.食管颈段癌17例,食管胸上段癌26例,食管胸中段癌87例,食管胸下段癌32例.Ⅰ期24例,Ⅱa期41例,Ⅱb期58例,Ⅲ期39例,病检均为鳞状细胞癌,均顺利通过手术.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与观察.结果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一例出现肺部感染,吻合口瘘三例,无其它并发症,均顺利出院.结论 护理在减少食管癌手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张金霞;孙玉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43例麻风果中毒患儿的抢救护理

    回顾性总结43例麻风果中毒患儿抢救护理,终止毒物吸收是抢救成功关键,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正确掌握输液速度,做好对症护理及心理护理是抢救成功保障.本组43例中毒患儿均治愈出院,无一例出现并发症.

    作者:潘唐远;潘承琼;杨小玲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外科急腹症鉴别诊断的基本思路

    急腹症是一类涉及多学科的常见疾病,在同类症状中产生不同的腹部疾病,在治疗上有一定的区别,特别是外科急腹症,它发病急、变化快,常需要急诊行手术治疗,常见有急性阑尾炎、胆囊炎、急性胆管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胃肠穿孔、急性肠梗阻等,在外科急诊工作中,每天都要遇到,在外科病人中占25%-30%左右.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医学科学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对急腹症的诊断、治疗也不断提高,大大降低了此类疾病的延误率和致死率,所以在外科工作中,对急腹症的鉴别诊断思路是成功治疗外科急腹症疾病的关键.

    作者:白学本;郭军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 9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STS注射液.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左室功能好转,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较显著性差异,两组心律失常、住院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STS注射液治疗AMI可改善左室功能及心肌缺血,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于忠辉;陈方焘;孙东兴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鼻内镜手术患者100例的护理

    我科2004年11月~2006年7月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和(或)鼻息肉92例、上颌窦囊肿6例、鼻腔乳头状瘤2例.本文简述了鼻内镜手术治疗鼻部疾病的先进性与科学性,介绍了手术护理要点,强调了术后病情观察的重要性.

    作者:郭凤霞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新生儿沐浴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

    通过分析新生儿沐浴的安全问题,认为管理体制,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技能,医院的设施,设备等,都可以成为新生儿沐浴的不安全因素,针对问题提出管理对策,通过实施取得较好效果,确保新生儿安全,减少和杜绝医疗纠纷发生.

    作者:黄蕙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肝包虫病的围术期护理

    肝包虫病是新疆畜牧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棘球绦虫的囊状幼虫寄生在肝脏内的寄生虫病.

    作者:梁玉珍;王莹;李新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糖尿病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4年1月-2008年4月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糖尿病患者68例106眼,与对照组就术前、术后视力及手术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比较术后视力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前房反应.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8mmol/L以下的前提下可以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提高视力,为今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提供条件,但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影响术后视力的恢复.

    作者:闫莉丽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脐尿管结核误诊为脐尿管肿瘤1例

    脐尿管结核临床极为少见,与脐尿管肿瘤不易鉴别,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作者:邢书凯;王玉荣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如何降低中心静脉置管的常见风险

    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的应用是静脉给药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但在PICC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若处理不当,会增加患者痛苦,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如何防范和降低PICC置管风险、保障PICC置管安全,是护理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笔者浅谈一下如何防范和降低中心静脉置管术常见的护理风险.

    作者:马彩红;王秋红;彭永华;郑利娜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79例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好发因素、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调查研究,为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79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VAP发生率为45.40%,病死率34.18%,晚发性发病82.23%,老年患者占54.43%.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占菌株总数的75.44%.大多数G-杆菌时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产ESBLs分离率占15.12%.结论 对机械通气患者应进行全面监控,严格无菌操作,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朱宇丽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护理安全与隐患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保护自己的就医意识很强,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及法律观念、经济意识和自我保护观念也不断增强,而护理安全直接关系到护患的根本利益,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效益,科学的护理管理可有效的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发生,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为病人提供优质、温馨、安全的护理服务[2].

    作者:陈彬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怎样做好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尿毒症的不完全肾脏替代疗法,它不能完全纠正尿毒症的代谢紊乱,随着患者透析时间的延长会出现各种并发症.不但身体上的痛苦叫人难以忍受,而且还要接受来自经济、家庭或其它方面的压力,因此他们的心理状态非常复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在致病和治病中所起到的作用已不容忽视,而且关注它的医务工作者也在大幅增长.通过近几年的调查,我们找出了病人存在的普遍、突出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做好每名病人的心理护理.

    作者:陈莉;吴凤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对急诊护士身体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急诊科是每个医院抢救病人的前沿阵地,担负着各种急危重病人的监护和抢救工作.急诊科常常出现的酗酒、车祸等原因造成的多发伤,各种原因的中毒者及各种休克、脑出血,各种原因的心脏骤停等急危重症患者,造成紧张甚至恐怖的抢救环境,患者和家属的越来越高的要求,加上工作重、量大、轮班制及经常面对的死亡的刺激[1],对急诊护士心理和精神造成更大的压力,以致给身体健康带来一定影响.通过对急诊护士健康状况的分析,寻找应对措施,以便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赵玉华;刘小春;梅立娟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社区卫生服务的全科医师问题探讨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担负着这项工作的主力军--全科医师就显越来越重要.而我市的各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师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现笔者将有关问题及应对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丁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