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Orem自理理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王燕

关键词:自理理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2年1月-2006年1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Orem自理理论应用于观察组中,观察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术后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然后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运用Orem自理理论进行护理的病人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护理的病人(均P<0.05).结论 应用Orem自理理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护理,提高了病人对疾病各方面的认识程度,术后一般情况好、离床锻炼时间提前、并发症明显减少.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病人接受早期康复训练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1月62例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结果 早期康复训练在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及恢复期再行功能锻炼.结论 急性期康复护理着重在保护良好的功能位和进行肢体运动;恢复期的康复护理着重于坐卧练习、站立与行走练习,而心理护理则贯穿始终.

    作者:黄丽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暖箱中新生儿体温测量方法的探讨

    暖箱中新生儿体温完全由操作者所设定的箱温控制,为了避免因机器故障或人为操作不当,造成患儿高热或低温的损害,除经常查看暖箱中的床温计外,还要定时监测婴儿的体温.

    作者:陈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我院2002年12月~2006年12月收治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患者11例,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雪琴;王艳彬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26例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手术体会

    分析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手术指征及手术技巧,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掌握好手术时机和手术技巧,能大大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贺云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内科血性腹水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血性腹水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我院资料较全,明确诊断的血性腹水病例,通过相关检查寻找血性腹水的发病原因.结果 52例中,男性37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9岁.各种恶性肿瘤引起者43例,占82.7%.原发性肝癌15例,占28.8%.非恶性肿瘤导致者9例,占17.3%.结论 血性腹水病因各异,以恶性肿瘤居多,其中原发性肝癌多见.

    作者:许晓芳;刘谦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

    目的 观察复元活血汤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分为中西结合组与纯西医治疗组此较观察不同的疗效.结果 中西结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头部CT显示两组变化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复元活血汤中西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程短、治愈率高、后遗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织红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早期尿道修复治疗尿道断裂远期效果观察

    1980-2007年收治尿道球部及已尿道断裂48例,均经早期尿道修补或吻合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邢书凯;侯金蕊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胆囊切除术中发现胆囊床胆管损伤15例分析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致胆囊床胆管损伤的部位、原因及处理.方法 对15例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胆管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病例中,证实为Luschka胆管7例,胆囊肝管3例,右前叶肝管及其分支3例;其余2例仅发现胆瘘而未见损伤胆管.本组15例皆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结论 对胆囊床胆管解剖的认识对于减少胆囊床胆管损伤相当重要,对于胆囊床胆管的损伤应当尽量在术中发现并处理.

    作者:何华;范昕;王莹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卵巢癌腹腔化疗的护理

    目的 通过对卵巢癌患者腹腔化疗的观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化疗并发症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回顾分析20例卵巢癌患者共108次疗程进行顺铂腹腔化疗.结果 经对腹腔静脉导管的护理及化疗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从而达到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80%.结论 对卵巢癌患者腹腔化疗首先要重视化疗前的心理护理,化疗中要严格三查七对,加强对病情的观察和分析,做好化疗并发症及其他不良反应的护理应对,做好出院指导.

    作者:陈维梨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一次性气囊导尿管在保留灌肠中的应用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使用一次性气囊导尿管替代肛管用于患者保留灌肠,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安国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预防护患纠纷

    护理安全是病人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它包括了一切护理缺陷和一切护理不安全隐患[1].

    作者:李先果;吕东霞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结合,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进行心理护理,使护患关系达到相互配合的心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已被医护人员所接受和认同.我科开展了系统的心理护理工作,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20例CHF病人随机分为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方法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和血管扩张剂等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心率、血压、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X线心胸比例等.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2%,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笔者认为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CHF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迎新;史春青;陈洪博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60例临床分析

    子宫肌瘤是妇女常见的盆腔肿瘤,好发于生育年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约占子宫肌瘤的0.5%-1.0%,占妊娠的0.3%-0.5%[1].对我所2002年3月~2007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书严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试论疾控机构的固定资产管理

    随着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以下简称疾控)事业的飞速发展,各级疾控机构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规模不断增加,其构成亦日趋复杂,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国家对各级公共卫生机构的不断加大投入,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为适应公共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式,本文拟从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出发,探求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对策.

    作者:季天玲;蔡燕;徐云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 48例STEMI静脉溶栓治疗患者,根据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分为四组,A组≤3h,B组3-6h,C组6-12h.结果 三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3.3%、75.0%、37.5%,前两组与后一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血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病死率分别为0%、3.8%、12.5%.结论 血管再通率与发病至溶栓的时间呈负相关,STEMI发病3h内溶栓治疗,血管再通效果好,住院期间死亡率低,3-6h次之,而对于发病时间6-12h的患者溶栓治疗效果不显著,但仍有一定疗效.

    作者:李新惠;宗道然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128例体会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方法 将245例急性乙醇中毒病例随机分成纳洛酮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观察两组病人的苏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总住院时间.结果 245例全部治愈,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苏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有显著差异性(P<0.005).结论 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显效快,疗效确切,无副作用,建议在抢救急性乙醇中毒过程中早期使用.

    作者:张开玉;吴蓉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安全用药从我做起

    从事药学工作多年,一直苯注药品的应用及疗效,尽管人们希望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安全、有效地用药,但在实际治疗中,却不尽如人意.

    作者:赵志敏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彩超对小儿隐睾的检查价值

    笔者总结了我院近2年来经彩超检查后手术治疗的小儿隐睾58例,旨在探讨彩超对小儿隐睾检查的价值.

    作者:陈慧杰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浅议医院人事档案管理

    人事档案是党政军群机关、企事业单位在管理所属人员时形成的以各个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的一种特殊的专门档案,是全面了解一个人的依据.近几年来,在人员调动和军转安置中,撤换、涂改、伪造人事档案的事屡有发生,有些人出于个人私利,要求人事部门更改个人档案材料,年龄越报越小,工龄越报越长,学历越报越高,给人事管理和人事档案管理造成混乱,使人事档案出现虚假现象.因此,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资源优势,更好地为医院选拔和使用人才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材料,就显得更为重要.

    作者:赵萍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