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

蒋刚万

关键词:超声, 急性胰腺炎,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将7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与临床做对照分析,并动态跟踪随访.结果 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符合率89.8%,其中合并胆结石25例.结论 超声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护士长在管理工作中如何运用法律知识

    在法律意识不断完善的今天,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更多的群众已学会运用有关法律武器保护个人及家庭的权益,医院作为一个纠纷敏感性强的服务行业,作为基层的管理者--护士长,如何运用好法律条例、保障工作人员及患者的权益,是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作者:方素萍;史家一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是一类存在于豆类食物中的植物雌激素,由于其类雌激素样作用,富含大豆异黄酮豆类食品因其对心血管、骨质疏松及癌症等病具有防治作用而倍受学者关注,笔者就大豆异黄酮对这些方面在流行病学、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的近几年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概述.

    作者:龚军英;宋辉;马文红;闫享福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老年危重病人的心理护理

    老年危重病人除了身体疾息之外,心理负担也是造成疾病加重的一个重要因素.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士针对患者的心理、生理、文化、社会的适应能力而进行的教育.它通过患者及家属传授所患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知识,调动患者及家属积极与医疗护理活动,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作者:郑悦;康克娟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经皮穿刺心脏起搏护理20例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心内膜(或心肌)起搏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对20例心跳、呼吸骤停病人,临床应用经皮穿刺心内膜(或心肌)起搏,术后加强观察与护理.结果 应用经皮穿刺心内膜(或心肌)起搏后,20例患者中,起搏成功率为90%(18/20),临床有效率为65%(13/20),复苏成功率为50%(10/20).结论 经皮穿刺心脏起搏,操作简便、起搏速度快、并发症少,为抢救心跣、呼吸骤停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作者:江爱菊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80例纵隔肿瘤的手术治疗

    我院1985年至2008年治疗纵隔肿瘤及囊肿80例,现就其诊断和治疗问题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王威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学龄前儿童龋病的预防浅探

    目的 了解某幼儿园儿童乳牙患龋状况,为开展防治工作、制定治疗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某幼儿园3-6岁285名儿童乳牙患龋情况,用龋失补乳齿(dmft)均值记录患龋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某幼儿园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5.1%,龋均为3.8.患牙充填率为4.2%.乳牙患龋率高的是双侧下颌乳磨牙.结论 某幼儿园儿童患龋率低于2001年浙江省平均水平,乳牙龋坏充填率低.乳牙患龋率高的是双侧下颌乳磨牙.

    作者:胡丽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术式探讨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术式,并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进行分析,寻找和实施创伤小、手术质量高的适合徼创全子宫切除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5年来我院妇科行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术(CTVH)156例,和近二年来经阴道改良的全子宫切除术(GTVH)128例,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对传统、改良两种阴式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手术时间、出血量、术时副损伤、术后病率、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明显优于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时副损伤、术后病率、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安全、简单、可行、微创、可以扩大阴式子宫切除指征,在微创手术时代的今天,改良的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首选、值得推荐的理想术式.

    作者:王立红;胡玉玲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预防护患纠纷

    护理安全是病人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它包括了一切护理缺陷和一切护理不安全隐患[1].

    作者:李先果;吕东霞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高校危机事件访谈式干预初试

    近来日益引起高校和社会关注的高校学生自杀、他杀等危机事件后,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帮助学生尽快治愈创伤和提高应激等问题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作者:丛媛;李茹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B超引导下行PTCD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在B超引导下进行PTCD操作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总结5年来,在B超引导下进行的PTCD穿刺31例患者.结果 31例患者均放置外引流成功,生存期4-18个月,中位生存期10个月,胆汁引流量为每日300-2200ml左右.结论 在临床护理中应①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逆行感染;②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记录胆汁24小时的引流量;③每日按无菌技术更换引流袋:④定期引流管的冲洗;⑤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重点是出血、胆瘘的防治;⑥饮食指导.

    作者:宋文革;王瑞敏;郭卫红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人工流产综合征的预防及心理护理

    人工流产手术是避孕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措施,是计划生育的常见手术.由于手术刺激,导致受术者躯体的疼痛和心理的恐惧,部分受术者可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胸闷、心率减慢及血压下降甚至发生晕厥或抽搐等人工流产反应综合征.主要原因是由于扩张宫颈或吸宫时机械性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兴奋,使冠脉痉挛,心脏传导功能障碍所致.

    作者:程颖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彩超对小儿隐睾的检查价值

    笔者总结了我院近2年来经彩超检查后手术治疗的小儿隐睾58例,旨在探讨彩超对小儿隐睾检查的价值.

    作者:陈慧杰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所有患者根据心衰治疗指南给予常规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的改变、心力衰竭好转的时间、住院时间、出院后1周内再住院率,治疗前、治疗2周、1月、3月心功能参数测定结果比较.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94),但治疗组心衰改善的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均<0.01).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刘新;吕爱红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阿托品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阿托品用于无痛人流术中的镇痛效果、副反应.方法 选择要求人工流产的健康妇女12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60例.A组应用异丙酚、芬太尼及阿托品,B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观察其镇痛效果,对呼吸、循环系统及宫缩的影响.结果 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阿托品用于无痛人流镇痛效果好,有效率100%,对循环及呼吸系统及宫缩有轻度抑制作用,但无需特殊处理.结论 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阿托品用于无痛人流术效果满意,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仕军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亳州地区汉族人群ABO血型及Rh血型分布调查

    目的 调查研究亳州地区汉族人群ABO血型及Rh血型系统抗原分布状况.方法 用血型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随机选择亳州市地区无血缘关系的汉族无偿献血者16058名,进行ABO、Rh血型系统的表现型及基因频率分布调查分析.结果 亳州地区汉族人群ABO血型基因频率为r>p>q,表现型分布特征为A>B>O>AB,RhD(-)频率为0.29%,与全国汉族人群RhD(-)频率0.2%-0.5%相吻合.结论 ABO、Rh血型为两个独立的血型系统,掌握其在亳州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对RhD(-)稀有血型档案库的建立,缓解医院输血缺乏状况,提高临床治疗水平,降低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生非常重要.

    作者:谭有为;邓芳;彭杉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安全用药从我做起

    从事药学工作多年,一直苯注药品的应用及疗效,尽管人们希望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安全、有效地用药,但在实际治疗中,却不尽如人意.

    作者:赵志敏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卫生服务中的政府职能分析

    卫生服务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不完全的市场,存在着大量的市场失灵.政府在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是政府是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和组织者.

    作者:朱兴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彩超诊断粪石性肠梗阻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2岁,因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3d,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d就诊.体格检查:腹部略膨隆,全腹压痛,尤以上腹部及右下腹痛为重,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存在.血常规:白细胞16.5×109/L.X线立位腹部平片示小肠完全梗阻.行彩超检查示:肝、胆、脾、胰、双肾未见异常.腹部肠管扩张积液,上腹部肠壁呈琴键征,下腹部强回声部呈长管状改变,蠕动减弱.于脐右侧约5cm处探及7.6cm×5.4cm×5.2cm混合回声包块,后方伴声影(图1),CDFI:未探及血流信号.彩超诊断:粪石性肠梗阻.

    作者:陈慧杰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骨盆骨折的护理及功能锻炼

    骨盆骨折主要由于压砸,辗撞挤.高处坠落等损伤引起,多是闭合性骨折,由于盆壁的血管及脉丛多,骨盆骨折常并有大量的出血,导致休克,是一严重的损伤,骨盆骨折可分为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

    作者:刘红艳;张玉玲;张静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常见妇科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治进展

    妇女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常见有阴道炎、宫颈糜烂、阴道宫颈炎、外阴炎、附件炎、盆腔炎或盆腔脓肿等.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疾病的发展呈现多样性,而且致病菌谱随着检测的先进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成为妇产科普遍突出的问题,这些疾病严重危害了妇女、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应予以重视,现将近年来有关生殖道感染性几种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余满荣;冯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