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6例胸腔积液的临床分析

阿尔泰;阿勒腾;周磊

关键词:胸腔积液, 诊断及鉴别诊断, 资料分析, 住院患者, 临床, 线检查, 超声波, 文献, 查证, 病症, 病因
摘要:胸腔积液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形成的原因很多且经常又是主病的初表现.笔者报道我院56例胸腔积液住院患者(均经X线检查及超声波检查证实)的临床资料分析及结合文献在胸腔积液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上分析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40例

    目的 观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DG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中药汤剂联合吗丁林治疗,对照组30例仅用吗丁林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DGP有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娜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2007年下半年我院抗微生物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抗微生物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必不可少的药物,它的问世大大地提高了感染性疾病的治愈率,减低了其死亡率,是近年来应用为广泛的药物之一.

    作者:贾桂云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极固宁在敏感龋中的应用

    临床上对病变发展到牙本质的病例,无症状者一般直接充填.对部分敏感性较强的病例则采用先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安抚,观察症状消除后再行充填.

    作者:林建琴;田富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球结膜下注射法的改进与观察

    球结膜下注射是将药液注入球结膜下,药物通过角膜的淋巴网的单纯扩散作用进入眼内房水,药物浓度大为提高,且作用时间加快,是治疗眼科病常用的一种方法.

    作者:刘娟;朱秀丽;王瑞侠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延迟治疗液氨灼伤的救治体会

    我科于2008年2月收治3名因液氨泄漏致头面部灼伤并吸入性损伤伤后3h入院的病人,经积极治疗,3名患者均痊愈出院,现将治疗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宝泉;党正杰;王守峰;杨新刚;高伟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哌替啶联合地卡因和肾上腺素用于鼻内镜术后换药镇痛研究(附28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功能性鼻内镜术(FESS)后换药镇痛方法.方法 符合入组条件的287例患者随机分为哌替啶联合地卡因和肾上腺素镇痛组(治疗组)和常规处理组(对照组),治疗组在换药前5min静滴哌替啶0.5~1.0mg/kg,取出填塞物后以2%地卡因加1:1000肾上腺素棉片填塞鼻腔;对照组常规使用2%地卡因和1:1000肾上腺素,观察两组换药过程中疼痛程度、不良反应、换药后疼痛记忆情况以及如期返院复查率.结果 两组镇痛优良率分别为99.31%和29.57%,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哌替啶联合地卡因和肾上腺素用于鼻内镜术后换药镇痛效果满意.

    作者:李国建;赵青云;郭洪英;李冬梅;范素兰;张炜;张玲;王锦云;贾晓煜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尼尔雌醇治疗绝经期妇女反复发作泌尿系感染203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绝经期妇女泌尿系感染的发病原因、治疗及如何降低其复发率,提高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方法 我们对绝经期妇女反复发作泌尿系感染作了回顾性分析,总结了发病特点及复发的原因,采用口服尼尔雌醇治疗,取得显著疗效,降低了复发率.

    作者:武玉琴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CT对眼眶爆裂性骨折诊断和治疗的价值

    目的 通过分析眼眶爆裂性骨折的CT表现,探讨眼眶CT扫描对眼眶爆裂性骨折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价值.方法 对48例48眼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的CT表现和治疗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纯眼眶内壁骨折36例,单纯下壁骨折7例,单纯外壁骨折2例,单纯上壁骨折1例,内、下壁骨折1例,内、下、外壁骨折1例.发现眶壁骨折的CT表现有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直接征象有眶壁的连续性中断、粉碎、移位、曲度异常和局限性凹陷等;间接征象包括眶内容物嵌顿、脱出,眼外肌增粗和副鼻窦积血等.其中接受眶壁重建、复合人工骨填充术2例.结论 眼眶爆裂性骨折的CT表现特征明显;通过CT扫描,可明确眼眶爆裂性骨折的部位、范围、程度,眼眶容积的变化和并发症,对其诊断、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昆;周振平;廖洪斐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米非司酮在疤痕子宫中晚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子宫疤痕常见的原因是部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畸形矫正术等,其中以剖宫产为常见.因诸多原因,近几年来,剖宫产率有显著增长趋势,有关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及其妊娠引产、阴道试产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产科界的关注,有关疤痕子宫引产试产过程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家医院将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作为绝对手术指征,无论是足月妊娠或中期妊娠引产均行剖宫产术,失去了其阴道分娩的机会.

    作者:寇俊花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分析

    目的 探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1264例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64例外科手术患者有7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0.554%.结论 外科手术患者易发生切口感染,针对各种相关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可减少切口感染.

    作者:汤彦清;林晓东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直肠癌37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直肠癌在临床诊治中出现的误诊误治的原因及其如何提高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其在体检中正确的检查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7月~2007年11月共收治误诊误治直肠癌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单发直肠腺瘤恶变局部黏膜下切除,25例直肠癌经手术治愈或缓解;9例直肠癌行姑息手术.结论 重视直肠指诊是避免直肠癌误诊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是直肠肛管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同时,应加强医生业务水平,提高医生职业道德素养.

    作者:李伯军;杨帆;赵建会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COPD缓解期的康复对策及呼吸操锻炼

    COPD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其患病率、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于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和运动能力降低,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作者:杜淑珍;邢美玲;温瑞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高血压患者血脂及血液黏度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与血脂及血液黏度的关系.方法 检测100例高血压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脂及血液黏度各项指标;并对有血脂、血液黏度异常的高血压患者66例,在常规降压药CCB治疗的同时加用血脂康调脂治疗12周后行自身对照.结果 高血压组的TC、TG、LDL-C、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明显高于健康组;而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经使用血脂康后,TC、TG、LDL-C、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均下降,而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P<0.05),血压平稳.结论 定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血脂、血液黏度监测,评估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后采用降压、调脂及改善血液流变性等综合性治疗,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燕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教育的防治对策探讨

    2006年成为江苏省慢性病综合防治管理示范站,为探讨社区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的有效途径,在对镇江市四牌楼街道江滨新村社区35岁以上的人群进行血压普查的基础上,对普查发现的高血压患者作相关知识和行为的调查.结果 表明血压已得到控制者对高血压相关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知晓率较血压未得到控制者高,说明vY,社区为基础,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是高血压综合防治可行和有效的措施.

    作者:张元元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正确放置吉妮系列宫内节育器166例的体会

    吉妮系列宫内节育器是目前先进的含铜宫内节育器,由于它的设计独特,大大提高了育龄妇女的避孕效果和续用率.特别是对于放置其它有支架节育器多次脱落和带器妊娠者是好的选择.

    作者:周群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健康教育在传染科病人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必然产物,对传染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掌握有关疾病的防治知识,可改善不良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全民身体健康水平.

    作者:王丽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重症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及并发症的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瓣膜病的手术及围手术期治疗方法.方法 1995年5月~2007年1月共手术治疗116例此类病人,入院时心胸比率0.56~0.90,心功能均为Ⅳ级;给予综合、系统治疗后心功能转为Ⅱ~Ⅲ级.采用氧合含钾机血灌注保护心肌下行瓣膜置换术.结果 住院死亡8例,死亡率7%;并发症:延迟性心包填塞1例,低心排21例,其中心衰2例,1例脑出血,1例肾衰,1例脑梗死,2例左室破裂,其中1例保留后瓣,1例感染.结论 精心的术前准备,严格的手术操作,良好的心肌保护,妥善的术后处理对此类病人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刘长明;司安家;任安立;张满堂;李靖凯;陈新涛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耐药性及抗菌素的选择

    目的 研究革兰氏阴性细菌(G-b)的耐药情况,以探讨抗菌素的合理使用.方法 提取本院1+年的细菌标本检验结果,对G-b的构成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1048份送检标本中共检出328株病菌,其中G-b192株,占58.5%.构成前4位的是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产酸克雷伯菌、普通变形杆菌.该类细菌对17种抗菌素的平均耐药率48.3%.结论 G-b感染在临床占首位,大多为条件致病菌,耐药率较高,应合理用药.

    作者:赵国勇;庞君容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雷尼替T引起精神症状2例

    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越来越多,致使雷尼替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部分病人出现了各种副作用,如.肾功能不全等,但引起精神症状的较少,现将我们遇到的2例报告如下.

    作者:聂方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PPH术加外痔切除缝合术治疗混合痔

    我们采用PPH术加外痔切除缝合术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92例,男性68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42岁.

    作者:朱正道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