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PH术加外痔切除缝合术治疗混合痔

朱正道

关键词:外痔, 切除缝合术, 术治疗, 现报告如下, 效果满意, 平均年龄, 临床资料, 临床应用, 女性, 男性
摘要:我们采用PPH术加外痔切除缝合术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92例,男性68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42岁.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伊诺舒雾化吸入用于预防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急症,常会引起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及中枢性高热等并发症,患者的预后与并发症的发生直接相关[1].临床上患者如能及时、正确地治疗与护理,大部分患者均可得到救治.

    作者:林秀娟;涂丽华;卢雪青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探讨

    随着剖宫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社会因素的影响,首次剖宫产指征的进一步放宽,近年来,剖宫产率明显升高,大多数医院报道剖宫产率在40%~60%,有的医院甚至达到80%以上.

    作者:李爱兰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分析

    目的 探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1264例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64例外科手术患者有7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0.554%.结论 外科手术患者易发生切口感染,针对各种相关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可减少切口感染.

    作者:汤彦清;林晓东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新生儿脐炎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脐炎的相关因素,针对性采取护理策略.方法 选择我院新生儿脐炎126例(脐炎组)和同期出生正常新生儿126例,比较两组断脐方法、脐带直径、结扎部位、剪脐干净与否、包扎方法、家庭护理等.结果 脐带直径粗、结扎部位高、剪脐不净、家庭护理方法不当是脐炎发生的高危因素(P<0.01或P<0.05).结论 掌握剪脐的部位和技巧,加强护理和宣教是预防脐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崔晓芳;刘书丽;何利敏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雷尼替丁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1例

    目的 观察雷尼替丁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1例子雷尼替丁联合莫沙必利治疗4周;对照组则单用莫沙必利治疗4周,观察两组症状积分以及疗效指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症状积分下降更为显著(P<0.05),疗效也明显占优势(P<0.01).结论 采用雷尼替丁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较好.

    作者:李前进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胸外科病人开胸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开胸术后病人的护理方法,观察分析护理效果,使病人达到佳的恢复状态,以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对胸外科开胸术后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评价.结果 有效科学的护理开胸术后病人使病人术后充分引流,减少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减少住院日,病人满意.结论 开胸术后病人:创伤大,风险性大,易出现并发症,护士高度的责任心,科学的护理方法,能使病人在住院期间有安全感、信任感,大限度恢复身心健康,使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董巧玲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11例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5例用甘草酸二铵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组106例用复方甘萆酸苷注射液进行治疗,进行对照性研究.结果 在改善肝功能方面,有效率治疗组为90.57%,对照组为71.2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李万狮;林秀娟;吴黎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肠瘘30例的临床治疗

    肠瘘是腹部外科中常见重症疾病之一,其可引起全身及局部病理、生理功能紊乱,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病死率高(15%~25%),病情复杂,在临床工作中处理仍十分棘手.我院在1998~2007年间共治疗了30例肠瘘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愈合率达85%以上),现总结如下.

    作者:胡晓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PPH术加外痔切除缝合术治疗混合痔

    我们采用PPH术加外痔切除缝合术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92例,男性68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42岁.

    作者:朱正道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化工区化学性眼烧伤76例临床分析及体会

    化工区化学性眼烧伤较多,本组76例中由于安全意识淡漠造成眼烧伤11例,操作方法不当9例,出现意外56例,致使眼组织受损害.伤后立即进行现场冲洗对减少眼组织损害起着重要作用.76例患者中68例(占89.5%)进行现场冲洗,预后视力多数较好.提示:加强劳动安全教育、宣传化学性眼烧伤现场急救常识至关重要.

    作者:黄桂珍;邱红;王秀娟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支原体肺炎合并川崎病1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儿,女,6岁,因反复发热半月人院.半月前开始发热,体温38.0℃~39.7℃之间,初患儿诉咽喉痛,双颌下淋巴结肿大、疼痛,4~5d后咽喉痛消失,发病第4d躯干部出现散在斑丘疹,3d后消失.病程中患儿曾出现眼结膜充血,第10d又出现手足背硬性水肿,疼痛拒按.入院前咳嗽5~6d.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

    作者:孙宝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产科医疗纠纷发生的护理因素及防范对策

    产科已逐渐成为医疗纠纷的高发学科.分析产科医疗纠纷的护理发生因素,总结防范措施的实施,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化解医疗风险,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贺化梅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球结膜下注射法的改进与观察

    球结膜下注射是将药液注入球结膜下,药物通过角膜的淋巴网的单纯扩散作用进入眼内房水,药物浓度大为提高,且作用时间加快,是治疗眼科病常用的一种方法.

    作者:刘娟;朱秀丽;王瑞侠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休克期合并房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因发冷、发热、头痛、腰痛、全身不适、恶心未吐、食欲不振,经当地卫生所按感冒给予药物治疗,病情无好转,5d,于1998年11月26日以出血热发热期收入传染科.

    作者:李淑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的疗效观察

    从血清学的角度来说,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对自己的红细胞和多数供血者的红细胞在体外或体内都是不相合的.输血可使溶血加速、贫血加重,并可能发生肾衰而造成死亡.

    作者:廉加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8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分析

    有机磷农药是我国使用常见的一类杀虫剂,该类农药中毒是农村基层医院常见的内科急症,其毒性大、口服吸收作用快.

    作者:马金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人工流产的并发症处理与预防

    人工流产是指妊娠14周以内,因疾病防止先天性遗传病及非法妊娠等原因而采用人工终止妊娠的手术,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方法.现笔者将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陶英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肾外伤48例诊断与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肾外伤分级与肾切除手术指征的关系,提高肾外伤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48例肾外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肾外伤中28例保守治疗成功,20例行肾切除术.结论 对肾外伤患者需及时地诊断、分型,明确提供治疗的依据;患者创伤严重程度、有无并发伤、全身情况、肾脏有无病理基础和肾切除的手术指征密切相关.

    作者:魏民;丁德武;徐培强;侯钦丽;付聪;王力群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尼尔雌醇治疗绝经期妇女反复发作泌尿系感染203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绝经期妇女泌尿系感染的发病原因、治疗及如何降低其复发率,提高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方法 我们对绝经期妇女反复发作泌尿系感染作了回顾性分析,总结了发病特点及复发的原因,采用口服尼尔雌醇治疗,取得显著疗效,降低了复发率.

    作者:武玉琴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24例治疗体会

    目的 提醒医护人员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避免病人食用含酒精的食物和饮品.方法 通过对24例使用头孢菌素药物后饮酒而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病人的诊断及治疗进行临床总结.结果 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后饮酒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双硫仑样反应.症状有颜面潮红、胸闷、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严重者出现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结论 头孢类药物具有与双硫仑相似的作用,用药后若饮用含有酒精的食物、药品时也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医护人员应对双硫仑样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

    作者:王洪涛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