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雷尼替T引起精神症状2例

聂方

关键词:雷尼替丁, 消化系统疾病, 肾功能不全, 精神症状, 副作用, 应用, 病人, 报告
摘要: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越来越多,致使雷尼替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部分病人出现了各种副作用,如.肾功能不全等,但引起精神症状的较少,现将我们遇到的2例报告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2007年下半年我院抗微生物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抗微生物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必不可少的药物,它的问世大大地提高了感染性疾病的治愈率,减低了其死亡率,是近年来应用为广泛的药物之一.

    作者:贾桂云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呼吸操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呼吸操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2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呼吸操+药物治疗)和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呼吸操锻炼前和坚持锻炼后半年,检测肺功能指标.结果 呼吸操锻炼组较单纯药物治疗组的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之比值、呼气峰值流速改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呼吸操锻炼,可显著提高肺通气功能,减少残气量,改善了气体交换.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8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分析

    有机磷农药是我国使用常见的一类杀虫剂,该类农药中毒是农村基层医院常见的内科急症,其毒性大、口服吸收作用快.

    作者:马金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化工区化学性眼烧伤76例临床分析及体会

    化工区化学性眼烧伤较多,本组76例中由于安全意识淡漠造成眼烧伤11例,操作方法不当9例,出现意外56例,致使眼组织受损害.伤后立即进行现场冲洗对减少眼组织损害起着重要作用.76例患者中68例(占89.5%)进行现场冲洗,预后视力多数较好.提示:加强劳动安全教育、宣传化学性眼烧伤现场急救常识至关重要.

    作者:黄桂珍;邱红;王秀娟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膀胱全切去带盲结肠代膀胱阑尾输出道术的护理

    用肠管做成可控性膀胱,由患者定期经腹壁输出道导尿,是尿流改道的一种重要改良方法.而切断结肠带建成回盲肠新膀胱,对建成高容量、低内压、高顺应性肠管贮尿的方法减少了创伤和术后并发症.

    作者:廖启清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护理人员工作中针刺伤原因及防护

    护理人员每日处理各种各样的感染性体液和分泌物,处于被病原菌感染的危险之中.因此,必须加强护理人员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各种污染的针刺伤是医院内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的重要途径,与其他医务人员相比护士更容易发生针刺伤.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胃底部低度恶性间质瘤致反复黑便1例报道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因反复黑便、乏力、头晕4d人院.无发热、畏寒、恶心、呕吐、呕血、腹痛、腹胀及外伤史.既往无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及肝炎史.查体:T 36.2℃,P 82次/min,R 19次/min.BP 140/90mmHg(1mmHg=0.133kPa).

    作者:孙胜荣;王孝勇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尼尔雌醇加丙泊酚用于绝经后IUD取出

    由于我国妇女大部分采用IUD避孕,早年的IUD常为不锈钢圆环,常需扩张宫口后取出,临床上常有绝经后多年的妇女要求取出IUD,但由于年龄偏大,绝经时间长,子宫阴道萎缩明显,同时她们对于取器有明显的恐惧心理,对于能否取出的前景存有疑虑,以及疼痛耐受下降,造成取器困难,甚至无法取出.

    作者:张桂专;林亚梅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对血凝检查的经验体会

    临床许多情况,象一些出血性疾病的诊疗,术前凝血功能判断等,都要做血凝检查.笔者根据从事这项工作的实际,结合临床,作如下交流.

    作者:王秀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应用湿润烧伤膏致接触性皮炎8例

    2007年12月~2008年3月,我科门诊共收治在院外因使用湿润烧伤膏致接触性皮炎8例.1 临床资料

    作者:董芳;王启盛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初产妇临产后的心理状态探讨

    初产妇临产后的心理极其复杂,笔者通过对其探讨后,认为良好的心理因素能使产妇自然分娩率提高,,减少手术分娩的几率.

    作者:曹爱萍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雷尼替T引起精神症状2例

    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越来越多,致使雷尼替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部分病人出现了各种副作用,如.肾功能不全等,但引起精神症状的较少,现将我们遇到的2例报告如下.

    作者:聂方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浅谈高原低氧环境对机体的影响及防治

    了解高原低氧环境对机体的影响.①对1061人血红蛋白测定,分析血红蛋白增多的发病率;②对9451例门诊内科病人进行统计,分析高血压、低血压发病率;③时1012例住院病人进行统计,分析高血压、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高原心脏病发病率;④对482名在校小学生检查结果分析,了解在校学生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

    作者:杜金玉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直肠滴注给药联合口服给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36例分析

    目的 探讨直肠滴注给药方法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在临床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在静脉穿刺困难时是否能够替代静脉给药.方法 70例患下呼吸道感染的小儿,随机分为治疗组:直肠滴注组(n=36),静脉滴注组(n=34),多项目观察比较直肠给药方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 疗程比较,观察组疗程8.5d,对照组7d;疗效比较,两组疗效显效率(55.56% vs82.35%)、有效率(38.89% vs 11.76%),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总有效率(94.44% vs 94.11%),两组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观察组疗程长于对照组1.5d,疗效观察组显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无差别.直肠滴注给药方法是有效的给药方法,在下呼吸道感染时可以替代静脉途径给药.

    作者:柴玉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112例临床疗效观察

    2005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应用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治疗胆管结石11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辛宏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单臂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

    目的 介绍单臂式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应用单臂式多功能外固定架与中医手法正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63例.在局麻下行手法闭合整复,经皮穿钉外固定架治疗.结果 随访13个月以上.骨折临床愈后时间:110~138d,平均120d.颈干角保持在120~135°,未发生深度感染.结论 单臂式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创伤小、方法简单、固定可靠,能使病人早期下地,减少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发生,是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较好的方法.

    作者:经贵鑫;王琳娟;段荣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MicroRNA在癌症发生中的分子机制

    MicroRNA是真核生物中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调控的非编码小分子RNA.这些小分子RNA通过碱基配对与靶mRNA序列的3'非翻译区或编码区结合,促进目标mRNA降解或抑制蛋白翻译,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它们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基因调控及疾病的发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已有研究表明,miRNA与肿瘤的发生相关.阐明miRNA在癌症发生中的分子机制,对癌症的靶基因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永喜;林垚;盛秋菊;王洪涛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尼尔雌醇治疗绝经期妇女反复发作泌尿系感染203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绝经期妇女泌尿系感染的发病原因、治疗及如何降低其复发率,提高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方法 我们对绝经期妇女反复发作泌尿系感染作了回顾性分析,总结了发病特点及复发的原因,采用口服尼尔雌醇治疗,取得显著疗效,降低了复发率.

    作者:武玉琴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可比特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103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可比特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103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予以传统静脉用药抗炎、止咳平喘、祛痰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5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可比特高频雾化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分别为90.6%和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P<0.05).结论 可比特能有效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叶海燕;张芹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113例直肠间歇脓肿高挂线根治术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高位挂线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坐骨直肠间隙脓肿11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永章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