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诊断胃异位胰腺11例

沈丰庆;王志勇

关键词:异位胰腺, 内镜, 超声内镜, 黏膜组织病理
摘要:目的 探讨胃异位胰腺内镜特征,提高内镜诊断率.方法 总结近5年来经电子胃镜结合超声内镜(EUS)及病理确诊的11例胃异位胰腺的临床资料.结果 胃异位胰腺无特异临床症状,多因上腹痛行内镜检查发现,好发于胃窦,多见于前壁.胃镜下异位胰腺多为隆起性病变,表面黏膜光滑,形态及大小差异很大,顶端可见导管开口,多单个;超声内镜可见黏膜下层或肌层低回声、等回声或混合回声团.结论 内镜检查结合黏膜活检组织和内镜下黏膜组织切除病理检查是诊断胃异位胰腺的有效方法.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QRS波时限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测价值

    目的 评价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QRS波时限延长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8月我院心内科病房住院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共97例,收集其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QRS波时限延长与左心房内径无关[(4.55±1.539)cm比(4.50±0.760)cm,P=0.845];(2)与QRS波时限<120 ms组相比,QaS波时限≥120ms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明显增大[(5.83±1.05)cm比(6.73±1.478)cm,P=0.001];(3)QRS波时限与二尖瓣反流情况无明显相关性(P=0.365);(4)QRS波时限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相关,与QRS波时限<120 ms组相比,QRS波时限≥120 ms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51.0±15.7)%比(39.0±15.7)%,P=0.0001];QRS波时限与NYHA分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4);(5)QRS波时限与死亡率无明显相关性(P=0.251).结论 心电图作为一种简单、实用、经济的检查手段,有助于识别高危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进一步评价.

    作者:于梅玲;陈方焘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388株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新的耐药菌株不断出现,给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为了解和掌握本院主要病原菌的流行分布及耐药情况,对本院2007年1~12月388株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检测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刘翠香;刘腊梅;李秋梅;杨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将66例患者根据个人意愿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时照组36例.观察组于入院后3~5d给予肠内营养(EN),定时冲洗管腔,保持通畅,观察不良反应;对照组给予静脉营养(PN)至进食.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重症胰腺炎早期行肠内营养可降低并发症,减少住院费用.给予合理营养配方,掌握输注方法,密切观察肠内营养反应,做好管道护理及心理护理是早期肠内营养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

    作者:张晓玮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体会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气道缩窄.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气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发作和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治疗缓解.治疗不当,也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因此防护和治疗均至关重要.现将本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何炜智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恶性心律失常16例临床分析

    恶性心律失常是指临床发生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起病急,发展迅速,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已成为内科,特别是心血管内科的急诊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院自2003年~2006年共收恶性心律失常16例,现就恶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有关问题做一探讨.

    作者:孙有保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宫颈前后唇对合缝合法治疗宫颈机能不全

    宫颈机能不全系由于宫颈先天发育不良或后天损伤所致,是导致妊娠晚期复发性流产、早产常见原因之一.其主要危害是反复丢失胎儿,围生儿死亡率高,给孕妇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伤害.我院采用宫颈前后唇对合缝合二针法治疗宫颈机能不全28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韦慈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腹部闭合伤的抢救体会

    我院2005~2007年,共收治腹部闭合伤病人60例,治愈58例,死亡2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云祥;禹克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和其他一些严重疾病的重要方法.而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可发生多种并发症,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血液透析治疗的正常运行;有些并发症甚至是严重的、致死性的.因此及时、正确处理各种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黄曼;吴武忠;张翔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流行性出血热误诊为消化道出血2例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例1 男,30岁.因头痛、发热、上腹痛,伴恶心、柏油样便于当地乡卫生院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出血合并感染,给予抗酸、抗感染、止血及支持治疗4d无效,于21307年10月6日转入我院.

    作者:闫俊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CRF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和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肾康注射液静点.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aUN)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用药前后肾功能变化均值与对照组同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肾康注射液可以做为CRF病人延缓肾衰进展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张丽萍;李艳玲;任爱花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浅谈门诊病人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门诊病人流动性大,就诊病人错综复杂,由于其病情不同、族别不同、年龄不同,产生的心理反应和心理需求不同,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实施有效的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导,消除对疾病不利的消极因素,调动和发挥对疾病有利的积极因素,使病人处于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治疗疾病、早日恢复健康的目的.

    作者:王丽茹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母婴早接触早吸吮对母乳喂养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母婴早接触、早吸吮对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 对506例产妇进行调查,观察组208例按常规处理后在30min内将其呈蛙状侧头俯卧于母亲胸腹部,并使婴儿的嘴对准母亲乳头进行皮肤接触,对照组298例为非早接触、早吸吮,分别观察母乳喂养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在较短时间内能有节奏地吸吮乳头、出生后72h内的吸吮时间长、产后乳房充盈时间快、产后泌乳时间提前及泌乳量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早接触、早吸吮,对促进乳房提前泌乳,保证母乳喂养是极其重要的,对母婴均有利.

    作者:方达秀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昏迷病人的护理

    1 一般护理昏边病人意识丧失,病情危重,应按危重病人的一般护理予以护理.病室安静,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床铺平整干燥,必要时加床档.病室中要准备急救药品和必要的急救用品,如氧气瓶、吸痰器、开口器、拉舌器、气管切开手术包、人工呼吸机等.

    作者:王晓燕;张秀兰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巨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21例报告

    目的 探讨和总结巨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2007年12月,21倒巨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4例,女性7例,良性肿瘤18例,恶性肿瘤3例,肿瘤平均直径10cm以上.1例在股静脉一股动脉体外循环下手术,1例术后出现气管软化,放置气管内支架.结果 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2月至7年,3例失访,1例术后1年因恶性淋巴瘤肝转移死亡,其他均恢复良好.结论 术前应常规行CT检查,选择合适的麻醉及手术径路,术中可视情况分块切除或整块切除,术后注意防治气管软化和复张性肺水肿.

    作者:陈宏俊;周俊;夏洪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带蒂肝圆韧带腹膜补片预防十二指肠残端瘘

    十二指肠残端瘘是B-H式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术后近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良好的十二指肠残端处理,尤其是困难的十二指肠残端的良好处理,是降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发生率,从而减少术后近期死亡的重要途径.我们应用带蒂肝圆韧带腹膜补片包裹十二指肠残端预防十二指肠残端瘘,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陈庆海;林立明;张玉华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奈达铂(NDP)联合吉西他滨(GEM)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客观有效率和毒副反应.方法 全组26例非小细胞肺癌均由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应用方案:GEM 800~1000mg/m2+NS 100ml静滴30min,dl,8;NDP 80~100mg/m2+Ns500ml静滴,28d为一周期,每例至少完成2个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 26例均可评价疗效,客观有效(CR+PR)率42.3%,其中CR3例,PR 8例,SD 11例,PD 4例.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和轻度胃肠道反应.结论 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且毒副反应患者可以耐受.

    作者:李世栋;徐克友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65例

    目的 利用人工网片材料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方法 采用美国Bard公司专利定型产品Marlex Mesh Perfix Plug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 与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术后疝复发率和切口疼痛发生率低.

    作者:卢忠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整体护理在围手术期中的实施与体会

    实行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促进了我们手术室护理模式的改革,使病人及其家属受益、使病人享受到高品质的护理.整体护理的实施(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促使护士业务水平提高,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士的交流技巧.

    作者:赵黎;刘绍梅;王园兰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某高校教职工体检血糖血脂浓度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中教职工血糖、血脂浓度水平.方法 早晨空腹采取静脉血,采用GOD-PAP法测血糖(Glu)、CHOD-PAP法检测总胆固醇(CHO)、聚乙烯硫酸沉淀法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GPO-PAP法检测甘油三酯(TG),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五组进行试验:<30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岁组.结果 GLu、CHO、LDL含量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50~59岁组达高峰,>60岁组由于我校两地办学,离退休教师大部分留在原校区,参检人数少,所以结果不能代表真实的水平,仅供参考.40岁以下各组和>60岁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其测定水平明显低于50~59岁组,分别与总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50~59岁组与总均数及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男性与女性比较,CHO、LDL两者之间总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GLU、TG则有明显差异(P<0.0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结论 高校中教职工应注意健康自我监护,避免血糖血脂增高带来的危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作者:曹龙宇;苏长兰;陈彤颂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针式内镜甲状腺切除术与病理诊断研究进展

    甲状腺疾病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在患者群体中又以青年女性居多为主要特点.大多数的甲状腺疾病,特别是甲状腺肿瘤,必须依靠手术切除达到治疗目的.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在颈部留下一条终生的疤痕,令患者特别是青年女性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问世,各国学者们对这一技术应用于甲状腺疾病的手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时多个学科也进行了跟进研究,现将有关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李松远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