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疗效观察

周雪红;赵彦民;秦云霞;赵晓兴

关键词:糖尿病, 肺部感染, 痰热清
摘要: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方法对40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对比.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予头孢他啶和痰热清应用,对照组20例,应用头孢他啶,抗感染治疗10d后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5%,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痰热清能有效增强抗感染药物的疗效,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性发作期药物治疗方法及特点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技术已十分成熟,并可达到98%以上的根治水平.但由于条件和技术方面的限制,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并未普遍施行.药物治疗仍是众多医师控制阵发性室上速急性发作期的首选.下面介绍几种常用药物的治疗方法及特点.

    作者:赵自学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两种产科外阴消毒操作方法比较初探

    产科外阴消毒是产科检查和分娩前常用的外阴皮肤消毒操作,消毒液经过不断地研究也不断变化着,从常用的低效消毒剂(1‰新洁尔灭)到目前常用的高效消毒剂(碘伏).但操作流程始终不变,目前我院和各大医院的产科主要按照<临床护理指导>第219页所示的产科外阴消毒操作流程进行临床操作.

    作者:刘颖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针刺对心脏靶器官的穴位特异性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针刺相关穴位是否对心脏靶器官有特异性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冠脉结扎心肌梗死模型,选取膀胱经背俞穴中五俞穴的心俞、肾俞及同名经原穴神门和太溪与同经的承山和非经非穴点作为针刺干预手段.对大鼠心电图、心率及心肌酶学进行检测.结论 针刺干预穴位组当中与其他组比较,以心俞、神门穴为主表现了对心脏靶器官的穴位特异性.

    作者:王海;东贵荣;吴北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护理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的护理问题.方法 分析22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为伤者争取延续救治的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 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彩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倍他乐克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倍他乐克作为一个选择性受体阻滞剂,具有高度亲脂性而无内在拟交感活性和膜稳定作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倍他乐克通过抑制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和动脉血压降低而降低心脏指数,显著减少心肌耗氧量,有效改善梗死心肌的氧供需平衡,明显减轻心肌梗死病人胸痛症状,使致死性心律失常和病死率降低,本试验旨在通过对用药前后的左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的对比证明倍他乐克能够使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左室舒张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赵自学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改变产妇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产程中,改变产妇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以期降低头位难产率及剖宫产率,提高分娩质量.方法 选择骨盆倾斜度≥70°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实验组在产程中指导产妇改变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改变娩出力的方向,利于胎儿娩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仰卧位及侧卧位.对两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及新生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44例(73.3%)胎儿经阴道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分娩6例(10%),剖宫产10例(16.7%);对照组经阴道自然分娩24例(40%),阴道助产分娩10例(16.7%),剖宫产26例(43.3%),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实验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357.3±63.5)min,第二产程平均时间(43.0±8.3)mjn;对照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503.4±82.3)min,第二产程平均时间(114±11.5)min,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正常新生儿和异常新生儿出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产程中指导产妇改变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是降低头位难产发生率及剖宫产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志燕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误诊9例分析

    以胸部无痛性为特点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在老年患者中并不少见,易误诊而延误治疗,可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徐清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正常与肥胖患者无痛人流异丙酚剂量与体质指数相关性对比

    目的 对比正常与肥胖患者无痛人流异丙酚剂量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相关性强弱.方法 Ⅰ组52例正常体重(BMI≤25)和Ⅱ组43例肥胖(BMI>25)年轻女性(ASA Ⅰ级)无痛人流患者以30rag·min-1异丙酚麻醉,用逐步回归分析病人意识消失时异丙酚剂量和手术结束时异丙酚用药总量与体重及BMI的关系.结果 Ⅰ组患者意识丧失时的异丙酚用量为(1.62±0.42)mg·kg-1,术毕异丙酚用药总量为(2.55±0.36)mg·kg-1,回归分析表明异丙酚需求量与体重不成比例,却与BMI相关,r2值分剐为0.715和0.658(P0.05).结论 正常体重女性无痛人流异丙酚需求量与BMI值具有相关性,肥胖患者异丙酚需求量与体重和BMI值均不成比例.

    作者:陈爱文;黄波;刘安林;仇武君;周友鹏;姚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手术室护士根据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取得了病人的合作,减轻了病人的心理负担,从而轻松,顺利地完成手术治疗,达到佳的手术效果.

    作者:顾淑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防范差错事故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健全,人们自我保护意识、法制意识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医疗工作中很明显地感受到了病人的法律意识加强了,新技术、新疗法正加快和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作为医院工作的主体--医疗和护理将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医护人员如何在工作中更好地体现知法、用法,并依法行事以保护病人和自身的利益.

    作者:李培梅;陈金月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巴氏腺囊肿临床疗效观察

    巴氏腺位于大阴唇后下方,如黄豆大小,左右各一,腺管开口于阴道口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此腺在正常情况下不易触及,如因感染腺管口阻塞,形成脓肿或囊肿时,则能看到或触及.

    作者:张燕;辛改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如何预防精神病人的暴力凶杀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患精神病的人有所增多.假如你身边有一位精神病患者,你或许会担心他病情突然发作,对你施加暴力行为.你也许还会问,这类暴力行为可以预测吗?应当采取哪些防范措施?无疑,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很自然的.

    作者:冯士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子宫全切术前阴道准备方法的改进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手术,经腹子宫全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0%~50%,切口感染率4%~9%.为了降低术中及术后感染率,我院妇科自2006年10月~2007年12月对200例子宫切除患者术前阴道准备方法进行了临床研究,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才秀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克拉玛依地区人群CT、UU和MH三年感染率回顾分析

    目的 分析克拉玛依地区人群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在不同年龄、不同族别和性别中阳性率差别.方法 使用沙眼衣原体(CT)检测试剂盒和支原体(UU+MH)鉴定测试卡,对连续三年进行衣原体和支原体分离、鉴定检测的635例疑似泌尿系感染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CT、UU和MH的阳性率在汉族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维吾尔族中没有性别差异(P>0.05).而CT、UU和MH的阳性率在民族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CT和UU阳性率在男性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作者:于帆;王福刚;王小妹;朱文秀;郭慧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医院内感染的监控和制约

    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迫使医院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倍加重视院内感染的问题.严格的消毒措施、病种隔离、监控和相互制约是切断院内感染传播的途径,可有效的保护易感人群.

    作者:李建设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3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术前准备期间护理

    目的 报告了3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准备期间的护理.方法 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做好降压、纠正心律失常、扩容治疗的用药的观察和护理,合理评估术前准备效果,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本组32例病人手术获得全部成功,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笔者认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护理,是提高嗜铬细胞瘤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高宏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副溶血性弧菌引发食物中毒的分析

    瓦房店市某宾馆发生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接到报告后,瓦房店市卫生局人员立即到医院和就餐现场进行调查采样.瓦房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成功

    作者:刘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04例临床分析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其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预后亦明显不同于非糖尿病病人,笔者就此进行探讨.

    作者:贾凤菊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发生的原因及护理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发生的原因及相应护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率.方法 回顾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发生与病人意识障碍程度、受伤部位、是否合并肺部损伤及院内感染有关.结论 加强呼吸道管理、保证充足营养、恰当使用抗生素是预防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发生有效措施.

    作者:郑卓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10年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指征的变迁

    目的 探讨近10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指征的变迁,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努力降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可能性.方法 对我院近10年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子宫血流暂时阻断加子宫局部血流缩减术治疗产后出血.比较前(A组)、后(B组)5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发生率及其指征的变化.结果 前(A组)5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指征为:胎盘因素、宫缩乏力、子宫破裂,其发生率为3.07‰;后(B组)5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指征为羊水栓塞、妊娠期特发性急性脂肪肝、DIC,其发生率为0.12%o,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采用子宫血流暂时阻断加子宫局部血流缩减术治疗产后出血能降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发生率,保留子宫,提高产科质量,胎盘因素及子宫收缩乏力不再是产科子宫切除的指征.

    作者:徐慧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