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晚期癌症疼痛直肠给药的临床观察

张梅

关键词:美施康定, 直肠给药, 疗效, 副作用
摘要:目的 观察美施康定直肠给药治疗中晚期癌痛的临床观察及副作用.方法 初始剂量为美施康定30mg,每12h一次,疼痛不能缓解时加量为60mg,每12h一次.直肠给药组作为观察组,口服给药组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有效率为91.7%,观察组副作用较对照组轻.结论 美施康定直肠给药治疗中晚期癌症疼痛效果明显,P>0.05,直肠给药与口服给药疗效相比无明显差异,但直肠给药副作用轻.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全面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

    目的 全面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方法 完善医院感染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做到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监测,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结果 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实施规范化管理,严格工作质量检查,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夏安广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心理咨询门诊青少年就诊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青少年精神障碍的发病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120例心理咨询门诊12~25岁青少年就诊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青少年精神障碍求医方式、诊断、主诉、诱因等各有不同.结论 青少年精神障碍种类很多,诱因明显,学校和家长应重视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

    作者:聂所成;严冬梅;张钰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氧氟沙星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氧氟沙星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抗菌药,不仅有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活性,而且对葡萄球菌也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同时还扩大了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谱.

    作者:王桂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川芎嗪治疗脑血栓形成60例分析

    目地探讨川芎嗪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川芎嗪2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一次,15d为一疗程.对照组复方丹参20ml加入0.9%氯化钠250ml静滴,每日一次,15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经医学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川芎嗪治疗脑血栓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军华;张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浅谈护理人员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应用

    科学技术是医院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技术是靠人员来实现的,人员稳定是科室稳定的基础,只有每位护理人员同心协力、热情高涨,才能将临床护理工作作好,才能使患者满意,医院受益.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指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护理人员努力完成工作,实现护理目标,同时实现护理人员个人目标,增加其满意度,使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循环不断的发展下去.

    作者:崔红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创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急性创伤直接或间接引发受害者不同的心理问题,尤其是肢体残缺或容貌受损者.为了有效地减少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应急救援人员和急诊医护人员应提高心理危机支持和救援能力,建立健全心理危机救援应急体系,积极开展心理危机救援研究.

    作者:崔再凤;马文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钙拮抗剂、小剂量阿司匹林与量子血液疗法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研究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由于肺功能受损,肺泡内慢性缺氧及低氧血症,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液粘稠度增加及红细胞、血小板各自的聚集性增强,导致血管阻力加大(肺动脉高压),心脏负荷加重,组织中血液灌注减少、滞缓,使炎症消散延迟或组织破坏.

    作者:金晓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浅析护士心理素质与行为表现在心理护理中的作用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稳步推进,特别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与护理学的交叉渗透,使护理心理学在整个护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者:康克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卧床脑血管病人褥疮的预防

    目的 降低褥疮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评估建立易发褥疮病人登记本;建立翻身卡;消除各种诱发因素;做好健康指导;严格交接班制度和奖惩制度.结果 褥疮发生率为零.提高了基础护理质量.结论 只要规范管理,落实到位,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和陪护人员的积极性,褥疮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郭利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对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需求的调查

    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住院次数多、时间长,能否满足他们住院期间的心理需求,对病情康复有直接影响,也体现心理护理工作是否到位.

    作者:王东红;李小静;李桂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初探

    手术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手术治疗比其他非手术治疗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如果说手术的成败是显示手术医师技术高低的一把尺子,那么受术者能否处于佳身心状态去接受手术、积极地配合手术则是检验护理工作质量的一个客观标准.

    作者:曹静;田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引入循证医学理念发展新疆维吾尔医药

    循证医学是一门在医学实践中寻找、评价和使用佳临床证据的新兴临床学科,循证医学的理念与方法为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从事临床研究和医疗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潘卫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卒中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初同型半胱氨酸首次在尿中被发现,1969年Kilmer Mecully首次提出同型半胱氨酸(HCY)理论,随着研究的深入,现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在脑卒中的致病因素中受到了极大关注,现已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是脑卒中的一种独立风险因子[1].

    作者:王宝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酒精性肝病60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作者:张向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人无症状缺血性ST-T变化在动态心电图中的表现

    无症状缺血性ST-T变化(隐性心肌缺血),是近年心脏病学的研究课题之一,又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因此,及时诊断老年性隐性心肌缺血在动态心电图中的表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周迎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拆除角膜缝线患者的护理

    角膜显微手术缝线适时和正确的拆除对确保角膜手术终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术后的拆除工作则是门诊治疗室护士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现将我们进行角膜拆线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传玲;刘翠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石龙清血颗粒治疗轻症脑出血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石龙清血颗粒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60例轻症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每日用石龙清血颗粒口服;对照组用20%甘露醇250ml,每日一次静点,两组疗程均为2wk.结果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对比无显著差异(t=1.623,P>0.05).结论 石龙清血颗粒治疗轻症脑出血疗效确切.

    作者:陈晓玲;方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谈新生儿病房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的意义

    目的 总结和探讨新生儿病房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的制度的意义,分析在新生儿院内感染中所占的比例.以便采取切实的预防措施,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新生儿科2006年1月~2007年1月53例出院患儿发生的院内感染,采取整体回顾性调查.结果 新生儿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与无菌操作不严格、物品消毒、医护人员双手卫生、住院环境不合格均有关,感染部位多见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结论 应加强新生儿病房内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意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作者:陈静;杨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关于社区护理的探讨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标志.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疾病谱与死亡谱改变、家庭小型化以及医疗费用上涨,探索社区护理新途径,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的需求,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已成为21世纪护理工作研究的重点.

    作者:孟青;杨喜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术中保温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术中保温对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低温性寒战的效果.方法 将6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随机分为保温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不采用任何升温措施,使用室温灌洗液进行膀胱冲洗;保温组患者术中采用输液加温及上身加盖毛毯保温,选用加温至37℃的灌洗液进行膀胱冲洗.测定术前和术后核心温度,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发生寒战情况.结果 保温组患者术中体温稳定,手术前后体温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术中体温显著下降.保温组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TURP采用术中保温措施可维持体温恒定、降低寒战发生率.

    作者:朱翠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