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临床分析

王际东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 低钠血症, 症状和体征, 常见并发症, 临床资料, 腹水患者
摘要:低钠血症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且症状和体征常被肝硬化的症状所掩盖.为了加强对低钠血症的认识,现将2000年2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小肠出血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7年6月期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肠出血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肠出血病因以小肠肿瘤和憩室为主,炎性息肉及血管病变少见.7例和6例患者经小肠气钡双重造影,B超与CT检查确诊,17例剖腹探查确诊.均采用手术治疗,30例随访1a以上均无复发.结论 剖腹探查和术中内镜检查是诊断隐匿性小肠出血病因的重要手段,对短期内出血大、有休克表现及原因不明的反复出血应行诊断性剖腹探查,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作者:张向东;张晓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药物流产后出血的观察

    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是前列腺素E1的类似物,对子宫有较强、较频的收缩作用,与米非司酮配伍终止早孕的完全流产率达90%以上.由于本方法安全方便,痛苦小,已在临床普遍应用.但药流后出血一直是临床探讨的问题,其中妊娠产物残留是出血的主要原因,治疗方法是采用清宫术,常给患者带来痛苦.为避免药物流产后行清宫术,本文就不同时期再次给予米索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进行了观察.

    作者:宫殿英;朱希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静脉注射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不同年龄阵发性室上速患者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6例患者在短时间内均转为窦性心律,无1例失败.结论 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佳.

    作者:丁淑婧;张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静脉留置针在化疗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临床上应用的静脉留置针比一般的静脉穿刺来说较长、较粗,因而在操作方法、选取的血管及护理上都有其独特的要求.

    作者:庄晓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注意的问题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外周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目正常或增多并伴有成熟障碍,皮肤、粘膜或其它部位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性疾病,是一种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造成的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的30%.欧美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该病年发病率为5/10万~10/10万人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和成年人各半,6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呈上升趋势,我国尚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是由于自身抗体介导的巨核细胞数量和质量异常,细胞毒T细胞直接溶解血小板和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失耐受等发病机制的新见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方面尽管临床排除性诊断和非特异性治疗的现状尚未改变,但诊断理念已有重大更新.应引起学者的重视,许多疾病也有血小板减少,应当注意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鉴别.

    作者:付振艳;孙彦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进展观察

    在已知的危险因素方面,早期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可使发病率降低,治疗的预后决定于脑血流的改善应用血管扩张剂、溶栓剂、扩容及血液稀释,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脑水肿,维持正常的心、肺、肾功能,防止并发症发生,早期进行康复治疗高压氧治疗,做到预防复发获得康复.

    作者:张健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各种引流管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引流是将伤口内或腔隙中的分泌物、血液、渗出液、消化液等,通过引流管引出体外.它是重要的外科治疗措施之一.1 常用引流物及应用范围1.1 橡皮引流片是用薄乳胶橡皮片制成,在消毒液中消毒备用,多用于表浅伤口和脓腔引流,如皮肤的切口感染、脓肿切开,表浅肿块切除术后皮下引流,防止血液、脓液积贮等.

    作者:王爱香;李冬梅;武金石;成文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干扰素α-1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1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 两组病例分别应用干扰素α-1b及干扰素α-1b加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组生化指标及病毒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干扰素α-1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与单用α-1b干扰素组比较,ALT复常率高(P<0.05);HBeAg及NBV-DNA阴转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干扰素α-1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能增强抗病毒作用,但对于肝脏损伤较重者,可考虑两者合用.

    作者:任建勋;马锋;王剑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39例产道血肿临床资料分析

    产道血肿是由于在分娩过程中产道不同部位的血管破裂,血液因不能外流形成血肿.血肿可以发生于外阴、阴道、阔韧带,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产后出血,继发贫血、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予以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并正确处理.笔者对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月48例产道血肿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处理措施.

    作者:刘迎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认真分析术者心理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目的 消除手术患者的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配合治疗、早日康复的目的 .方法 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相应的心理安慰与切实得体的详细解释.结果 通过细致的心理护理,通过医患关系的密切配合,及时解决手术患者的心理难题,调整好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医疗和护理工作,坦然面对疾病,从而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结论 心理护理在手术患者整个护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达到了手术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 .

    作者:王晶;王丽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化疗药物渗漏对白血病患者血管的影响

    目的 分析化疗药物对组织的刺激和损伤作用.方法 选择27例表皮未破损实施化疗的患者,合理选择血管,提高穿刺技术,适当应用药物的方法.结果 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组织坏死.结论 医护人员应努力避免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和对组织伤害.

    作者:崔红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氨溴索、舒喘灵强力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氨溴索、舒喘灵强力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治疗组34例,两组给予抗感染、解痉、止咳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氨溴索15mg、舒喘灵滴液0.25ml加入生理盐水1.75ml中,强力雾化吸入10min,疗程5~7d.结果 治疗组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及平均治疗天数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氨溴索、舒喘灵强力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桂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加味生肌玉红膏的临床炮制及应用

    所谓加味是指传统的方剂中,加入其它有效成份,使方剂疗效得以增强,且使治疗范畴更加广泛.加之与其它膏、丹联用,使其在临床治疗中显示出特有的功效,产生了其它药物不能取代的作用.加味生肌玉红膏在外科感染中的痈、肿、疮、瘘及局部化脓、感染、伤口不愈等疾病的治疗中,显示了治疗方法简捷、治愈期短、健康皮肤无损伤、费用廉价等优点.笔者将多年来对生肌玉红膏的炮制及临床应用的方式、方法展示给同仁,希望为广大患者提供经济、便捷的医疗服务.

    作者:唐继红;王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宣教体会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如不积极防治,可致多种并发症,有极高致残、致死率,而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对该病的健康知识和危险因素不足,笔者针对80例住院患者的文化程度、职业、社会地位不同,采取不同的健康宣教方式和多方面的健康宣教内容,如饮食指导、休息与运动,控制情绪,药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冉孟兰;胡萍;赵敏;刘桂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注射用葛根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33例给予葛根素注射液500mg加入NS 50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32例给予硝酸甘油10mg加入NS 500ml中静脉滴注.结果 2wk后心绞痛缓解情况:总有效率对照组为93.75%,治疗组为90.91%%,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心肌缺血改善的总有效率78.79%,对照组78.13%,差异无著性(P>0.05);血液流变学比较,治疗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无此作用.结论 葛根素能有效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并抗心肌缺血,降低血黏度.

    作者:李慧霞;梁留峰;杨杰;卫向月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操作的临床分析

    笔者自2004年2月~2007年10月,共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207例,除肌瘤过大的49例采取常规的手术操作方法外,其余的均采用改良式全子宫切除术.笔者根据改良式方法进行手术操作,具有损伤少、出血少、缩短手术操作时间的特点.因此笔者根据解剖特点进行总结分析,说明本文处理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

    作者:王杏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33例额叶脑挫裂伤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额部脑挫裂伤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选择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33例额部脑挫裂伤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半年,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GOS):康复良好24例(72.73%),中度残废6例(18.18%),重度残废2例(6.06%),死亡1例(3.03%).结论 应重视患者病情变化、复查头颅CT、掌握其较独特的手术时机,不可仅以意识是否丧失或中线移位或血肿量的多少来确定手术指征,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作者:徐裕;徐伟东;周新民;冯东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皮肤垢着病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7岁.自2001年7月双面颊出现垢样物,无明显自觉症状.自行用力擦洗不能去除,外用无极膏、哈西奈德及维生素E霜等治疗无效,皮疹并逐渐扩大,于2001年9月我科就诊.体查: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双面颊见约4cm×4.5cm不规则斑片,边界清,表面附黄褐色油腻性痂,痂皮不易剥离,未见其他皮损.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均正常.真菌学检查:刮取少许痂皮作KOH涂片直接镜检见少量圆形孢子,诊断为皮肤垢着病.给予口服伊曲康唑100mg,每天2次,局部外用抗真菌霜剂.2wk后皮诊明显消退,继续用药一周,皮诊全部消退.

    作者:宋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管理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年龄小、体重轻,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各种组织器官功能尚不成熟,且受手术应激,术后病情多变.因此,加强术后监护和管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环节,我科自2007年1月~2007年10月,共收治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人90例,现将术后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海英;张志强;曾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两种方法的对比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100,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近年来,临床上异位妊娠的发生率逐渐增长,治疗有手术和保守治疗两种不同方法,其保守治疗已成为妇产科医师关注的问题,也被患者所接受,尤其是被未婚或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女性所接受.我院从2000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MTX、米非司酮联合MTX两种保守方法治疗未婚或有生育要求的稳定型异位妊娠9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庆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