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治疗顽固性肛门瘙痒症的临床分析

何创新;刘兴艳;高伟芳;邱春玲;杨春葵

关键词:顽固性肛门瘙痒症, 中医治疗, 自拟中药方,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顽固性肛门瘙瘁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40例顽固性肛门瘙痒症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西医治疗,对照组120例采用自拟中药方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90.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医治疗顽固性肛门瘙痒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药版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妊娠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治疗进行评价.方法 本院2005年5月-2008年4月收治的16例妊娠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进行吸氧,应用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12例病人3天体温下降至正常,病情明显好转;3例于第6天体温下降至正常,病情好转;1例病人于15天后体温降到正常,病情好转.无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等病发症.结论 妊娠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率低,危险性大,死亡率高,但正确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谭宗泽;刘培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肾盂膀胱皮下旁路引流术治疗肾积水1例报告

    目的 分析肾盂膀胱皮下旁路引流术治疗肾积水.方法 B超引导下于右侧腋后线12肋尖部用17.5MS-切形针穿刺,由下组肾盏进入肾盂,有尿液流出后向肾盂内注入造影剂.结果 术后腰痛逐渐缓解,无膀胱刺激症状,旁路引流管走行区无压痛,3个月后复查B超及IVU检查示肾积水较术前明显好转,肾功能也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在不能手术解决输尿管狭窄而且无法置入双J管的情况下替代了永久性经皮肾造瘘术[1].

    作者:李英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27例鼻咽癌三维适形与单纯放疗伦理学分析

    目的 从伦理学观点分析比较50例三维适形放疗和77例单纯放疗鼻咽癌,说明三维适形放疗和单纯放疗都是目前治疗早期鼻咽癌的一项有效首选方法.方法 同期两组病人放疗毒性反应,心理状态、住院费用和治疗出院3个月随访对比分析.结果 三维适形放疗组治疗毒副反应较单纯放疗组轻(P<0.01),住院费用高(P<0.01),近期疗效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有待继续观察.结论 单纯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都是目前治疗鼻咽癌首选方法,各有优缺点,应两种治疗方法并存,据自己情况选择,尊重病人自主权.

    作者:冯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新木姜子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目前我国大陆对新木姜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还几乎空白,本文对新木姜子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叶会呈;冯育林;周添浓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胸腰骶结核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6例脊柱结核患者,术前经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等抗结核治疗2w后,采用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 随访12-39个月,平均26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椎体间植骨4-6个月融合,平均5个月,后凸畸形矫正满意,无1例复发.结论 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脊柱结核有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有效防止植骨块松动和移位,提高植骨融合率,矫正和预防后凸畸形,减少复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覃祖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8例婴幼儿尸检死因及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婴幼儿疾病死亡主要原因.方法 整理河南省信阳市2002~2007年医疗纠纷中8例婴幼儿尸体解剖材料,并结合其病理改变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由呼吸系统疾病引起死亡的有5例,占62.5%;消化系统疾病引起死亡的有1例,占12.5%;其他2例,占25%.结论 呼吸系统疾病是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岑章建;陈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胸腰椎骨折术后便秘的护理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术后引起便秘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引起便秘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减少了患者的便秘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 引起便秘的相关因素主要是术后饮食不当,缺少躯体活动,其次是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引起,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赵俊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硫普罗宁治疗药物性肝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硫普罗宁治疗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确诊为药物性肝炎.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平均年龄为40.5岁.对照组40例,平均年龄为39.5岁.两组在病情、病程、性别等方面均无差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结论硫普罗宁治疗药物性肝炎对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肝功能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较少,现总结如下.

    作者:程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外周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在普外科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在普外科的应用.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一种从肘窝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90年代初期国外已普遍使用,90年代后期我国也逐渐用于化疗、稳定状态输液、胃肠外营养等,被认为是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与传统深静脉穿刺技术比较,具有操作创伤小,插管快捷,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等特点,现将PICC应用技术的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覃美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以人为本医患互动提升预防学科水平新世纪医学模式与发展预防医学新思路

    研究结果发现,当下国内外预防医学学科的理念、思路、策略、措施与方法存在着很大的有待优化的空间.在免疫疗法和药物疗法之外,还有很多能有效的调动与激发人体自身显在的与潜在的疗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尤其是改善人体各部分的微循环,提高整体健康水平与预防疾病的科学手段,尚未引起卫生部门与预防医学的专家学者应有的重视与应用.其中,新世纪医学模式倡导的丰富多彩的非药物疗法就是如此.新世纪医学模式指导下的预防医学发展的新思路,是预防医学科学思想论与方法论的一次发展、进步,飞跃与革命.学会与掌握了新世纪医学模式和在医生指导下以导引医学处方为主的行为处方、运动处方与非药物疗法,不仅可以不用花一分钱,便能大大有利于巩固与提高预防疗效,扩大预防医学范围和领域(如康复、美容与养生等),而且有大大有利于医者本身的健康和长寿等许多优点.

    作者:魏慧(王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实施一对一责任助产和弹性工作制对分娩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一对一责任助产和弹性工作制相结合的实施效果.方法 以我院2007年5~7月分娩的582例产妇为观察组,以2001年同期分娩的564例产妇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为无产科合并症适龄足月初产妇,比较两组的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优质接生率和产妇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产程及第一,二产程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的优质接生率和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讨论一对一责任助产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和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能提高优质接生率和产妇的满意度,弹性工作制则能有效地减少正常排班中难以避免的护理空闲时间,是一对一责任助产成功的关键.

    作者:林燕银;潘舒萍;黄琪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58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索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5.1-2007.1我院临床诊断为青春期功血的58例患者(HGB<70克/L8例,1GB≥70g/L50例)给予妈富隆日服第1周3片/日一次,第21周2片日一次,第三周期1片日一次,共服用2盒停药,开始调节月经周期,停药7天后按接服下一周期,每晚1片定时口服连用21天,连用了3-6个周期,停药观察3个月.结果 58例患者治愈54例,好转4例,无效0例,治愈率达93%,结论妈富隆在青春期功血止血及止血后调节均有较好疗效.

    作者:高桂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缓解作用

    目的 评价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缓解作用.方法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2例,被随机分为治疗组(n=28)和对照组(n=24).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每日一次,疗程2周.于治疗前和疗程结束时测定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明显好转,LVEF,CO、FS和LVDd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有1例患者出现乏力、心动过缓,但能耐受.结论 参附注射液能有效缓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作者:胡永庆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人交通事故性颅脑损伤30例死因分析

    目的 老年人交通事故性颅脑损伤死因分析.急性颅脑损伤是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严重损伤,死亡率极高的疾病.要求早期抢救、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首先抢救危及生命的环节,尽量减少不必要检查.入院后应积极抢救休克,缝合出血伤口.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利于肺的通气换气功能和血氧交换,改善缺氧,并为利用呼吸机作准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作者:高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浅谈无痛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病变的体会

    消化内镜近年来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不可缺少的工具.由于患者的生理、心理、个体耐受力等方面原因,患者对内镜检查存在畏惧心理,使之不能普及,很多患者因此而延误了佳治疗时机.我科2007年7月至12月在无痛胃镜下治疗的90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刘同英;郑天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31例断指再植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的手术及治疗体会.方法 显微镜下修复血管、神经、肌腱行断指再植31例32指.结果 再植32指成活28指坏死4指.成活率87.5%.结论 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术后妥善处理是断指再植成活重要的因素.

    作者:戴鑫;程兴杰;罗国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外科病人抗菌素的选择

    随着临床医学的飞速发展,新生代的抗菌素也随之一批一批的研究和应用于临床,正是这些抗菌素的出现,对病人的疾病尽早恢复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给病人带来了十分可观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我们的医务人员不能正确合理使用抗菌素而导致了细菌的耐药性逐年增长,引起了菌群失调,造成了严重的二重感染和药源性疾病,新的细菌菌群的新生.病原体的变迁,外科感染以成为临床面临新的挑战之一.如何掌握细菌的种类和致病力.合理的应用十分有效的抗菌素,对我们外科医生是相当重要的.

    作者:杜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沟通交流技巧-和谐护患关系的桥梁

    目的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沟通交流技巧对促进和谐护患关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调查显示:良好的护患沟通交流对提高患者满意度,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具有很大的意义.要完成与患者有效的沟通交流,护士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与职业素质的培养,不断丰富实践经验,掌握语言与非语言沟通交流的精髓,灵活运用,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朱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合理用药与临床药学研究探析

    在药物治疗实践中常需同时或短期内先后应用两种或多少药物,其目的 是增强治疗效果,减少或消除不良反应,或是分别治疗不同症状及合并症,这样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可能发生相互影响,使它们的作用、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起质或量方面的变化,联合应用两种以上药物,它们的作用可以是相似的,即协同作用,也可能是相反的拮抗作用,利用协同作用特别是增强作用可以获得较好疗效,利用拮抗作用可以解除药物中毒,也可以减轻或避免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因此也必须考虑到在作用增强的同时是否会加强毒性,以及在减轻副作用时是否也抵消了治疗作用的问题.

    作者:孟凡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种用药方案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2种用药方案冶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成本-效果.方法 对A(青霉素钠静滴+双黄连口服液)和B(青霉素钠静滴+口服牛磺酸颗粒)2种用药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B方案成本分别为33.9元、26.1元;有效率分别为98.5%、88.8%;成本-效果比分别为0.34元、0.29元;A方案相对于B方案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0.8元.结论 A方案为较佳的治疗方案.

    作者:周志敏;周波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药版杂志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药版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