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1例断指再植的临床分析

戴鑫;程兴杰;罗国安

关键词:断指, 再植, 吻合
摘要: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的手术及治疗体会.方法 显微镜下修复血管、神经、肌腱行断指再植31例32指.结果 再植32指成活28指坏死4指.成活率87.5%.结论 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术后妥善处理是断指再植成活重要的因素.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药版杂志相关文献
  • 白介素-2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白介素-2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每次注入白介素-2 200万U+顺铂40 mg+生理盐水60 ml+利多卡因10ml+地塞米松10mg;B组每次注入顺铂60 mg+生理盐水60 ml+利多卡因10ml+地塞米松10mg,1周1次,连用2次;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CR7例,PR16例,NR9例,总缓解率为71.88%,B组患者CR5例,PR13例,NR14例,总缓解率为56.25%.结论 白介素-2加顺铂联用有协同作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优于单用顺铂,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阳;崔林;何学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药物注射加药物注射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药物注射加药物注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是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临床多发病.方法 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9例,结果治愈:72例,好转:15例,未愈:体征无改善:2例.结论 以药物注射加牵引为主的几种疗法,综合连续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百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药与西药之我见

    目的 探讨对中药与西药概念内涵的认识.中药和西药概念:各是一类药物本质的高度概括,具有其特定的内涵.中药和西药,是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内的概念,因此,在确定它们的内涵包括划分原则和标准时,均不能离开各自的医药学理论体系、然而目前,对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的认识,却极混乱,实有必要加以分析,并给予科学的划分,故作尝试性探讨.

    作者:狄永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复方制剂舒利迭(SFC)与单用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哮喘的疗效.方法 50例成年轻中度哮喘患者分为两组:(1)SFC组(32例)使用SFC50/250 μg,吸入,每日2次,治疗4周;(2)ICS组(18例),每次400 ug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每日2次,治疗4周.观察哮喘日间症状评分、夜间憋醒次数及大呼气流速(PEF)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SFC组平均症状缓解时间为3天,而ICS组为9天(P<0.001).治疗4周SFC组哮喘日间症状评分减少2分,ICS组减少1分(P<0.05),夜间憋醒次数两组分别减少1次,0次(P<0.05);治疗4周肺功能有效率SFC组和ICS组分别为71%、46%(P<0.05).结论 改善轻中度哮喘患者的症状及肺功能,SFC相比于单用ICS更快、更有效.

    作者:程玉武;袭祥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交泰丸对PCPA大鼠大脑中逢核5-HT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交泰丸镇静催眠的作用机理.方法 选择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交泰丸组,采用对氯苯丙氨酸(PCPA)失眠模型,以高效液相检测大脑中逢核五羟色氨(5-HT)含量变化.结论 交泰丸可提高模型大鼠大脑中逢核五羟色氨(5-HT)含量,发挥镇静催眠作用.

    作者:余运龙;全世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和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3mo的血压和用药依从性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出院后3mo的SBP和DBP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15.706,4.628).干预组出院后3mo的服药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9.680).与入院时比较,两组出院后3mo的服药依从性评分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11.232,3.758).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血压控制并提高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

    作者:高泽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58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索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5.1-2007.1我院临床诊断为青春期功血的58例患者(HGB<70克/L8例,1GB≥70g/L50例)给予妈富隆日服第1周3片/日一次,第21周2片日一次,第三周期1片日一次,共服用2盒停药,开始调节月经周期,停药7天后按接服下一周期,每晚1片定时口服连用21天,连用了3-6个周期,停药观察3个月.结果 58例患者治愈54例,好转4例,无效0例,治愈率达93%,结论妈富隆在青春期功血止血及止血后调节均有较好疗效.

    作者:高桂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进行管理创新,着力提高医院后勤服务质量探讨在医院后勤服务体系中导入质量控制管理

    本文结合社会的发展,医院的需要,阐述了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将质量控制管理导入医院后勤服务工作的理念并进行了初步实践,取得较好效果,并对此进行了充分的分析讨论.

    作者:王家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合并脑外伤之骨筋膜间室综合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合并脑外伤的骨筋膜间室综合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用Whiteside测压后并根据结果的不同而分别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结果 13例中有9例行切开减压术、4例保守治疗、11例效果良好、1例截肢、1例因脑外伤而死亡.结论 合并脑外伤的骨筋膜间室综合症必须早期诊断、正确治疗才能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作洪;王乐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硫普罗宁治疗药物性肝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硫普罗宁治疗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确诊为药物性肝炎.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平均年龄为40.5岁.对照组40例,平均年龄为39.5岁.两组在病情、病程、性别等方面均无差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结论硫普罗宁治疗药物性肝炎对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肝功能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较少,现总结如下.

    作者:程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胸腰骶结核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6例脊柱结核患者,术前经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等抗结核治疗2w后,采用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 随访12-39个月,平均26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椎体间植骨4-6个月融合,平均5个月,后凸畸形矫正满意,无1例复发.结论 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脊柱结核有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有效防止植骨块松动和移位,提高植骨融合率,矫正和预防后凸畸形,减少复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覃祖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糖尿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时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方法及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38例胆石症合并糖尿病行LC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 本组37例行LC术,1例中途转开腹,均痊愈,无其它并发症.结论 通过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严格周到的护理,有效地控制了血糖,预防了感染,使患者平稳度过了围手术期.

    作者:王桂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目的 探讨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目前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治疗方法各不相同,疗效也有较大差别.笔者近年来应用中药外敷、手法,透明质酸纳等综合治疗骨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庆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人交通事故性颅脑损伤30例死因分析

    目的 老年人交通事故性颅脑损伤死因分析.急性颅脑损伤是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严重损伤,死亡率极高的疾病.要求早期抢救、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首先抢救危及生命的环节,尽量减少不必要检查.入院后应积极抢救休克,缝合出血伤口.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利于肺的通气换气功能和血氧交换,改善缺氧,并为利用呼吸机作准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作者:高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服务定江山

    医疗治百病,服务定江山.据统计,一个满意的门诊顾客会引发8位潜在的门诊病人,其中一次不满意的顾客会影响25个人的就医意愿,一次医疗纠纷会影响50人的就医意愿,而营销学本身就有经典理论:争取一位新顾客所花的成本是保持一位老顾客所花成本的6倍.

    作者:姜聚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在基层卫生院的应用

    目的 阐述基层卫生院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纳洛酮在抢救急性酒精中毒已广泛使用,效果良好.我院自2006年12月至2007年8月收治急性酒精中毒40例,随机分组后分别使用常规疗法和常规疗法加纳洛酮治疗,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富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痤疮38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和西药组治疗痤疮治临床效果.方法 将座疮患者38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中西医结合组210例,纯西药组170例进行治疗.1月后将两组治疗进行统计判断疗效.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冶疗痤疮疗效明显,有效率为96.66%,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9.41%,两组总有效率比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

    作者:张运钧;张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27例鼻咽癌三维适形与单纯放疗伦理学分析

    目的 从伦理学观点分析比较50例三维适形放疗和77例单纯放疗鼻咽癌,说明三维适形放疗和单纯放疗都是目前治疗早期鼻咽癌的一项有效首选方法.方法 同期两组病人放疗毒性反应,心理状态、住院费用和治疗出院3个月随访对比分析.结果 三维适形放疗组治疗毒副反应较单纯放疗组轻(P<0.01),住院费用高(P<0.01),近期疗效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有待继续观察.结论 单纯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都是目前治疗鼻咽癌首选方法,各有优缺点,应两种治疗方法并存,据自己情况选择,尊重病人自主权.

    作者:冯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由Oakley于1956年首先提出,1972年Catterall将其定义为: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1].在美国,每年近200万糖尿病患者罹患糖尿病足[2].糖尿病足的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增加了再次或反复截肢的危险性,促使患者死亡.糖尿病截肢的主要原因是足部溃疡不愈合及其并发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85%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前有足部溃疡,而且存在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的共同作用,引起溃疡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导致坏疽和截肢.在许多情况下,足部溃疡和截肢是可以预防的,因此糖尿病足的识别及防治,对广大医务工作者是极为重要的,以下对糖尿病足的防治策略进行综述.

    作者:覃泽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胸腰椎骨折术后便秘的护理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术后引起便秘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引起便秘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减少了患者的便秘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 引起便秘的相关因素主要是术后饮食不当,缺少躯体活动,其次是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引起,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赵俊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药版杂志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药版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