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高泽华

关键词:高血压, 药物依从性,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和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3mo的血压和用药依从性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出院后3mo的SBP和DBP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15.706,4.628).干预组出院后3mo的服药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9.680).与入院时比较,两组出院后3mo的服药依从性评分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11.232,3.758).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血压控制并提高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药版杂志相关文献
  • 沟通交流技巧-和谐护患关系的桥梁

    目的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沟通交流技巧对促进和谐护患关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调查显示:良好的护患沟通交流对提高患者满意度,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具有很大的意义.要完成与患者有效的沟通交流,护士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与职业素质的培养,不断丰富实践经验,掌握语言与非语言沟通交流的精髓,灵活运用,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朱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外科病人抗菌素的选择

    随着临床医学的飞速发展,新生代的抗菌素也随之一批一批的研究和应用于临床,正是这些抗菌素的出现,对病人的疾病尽早恢复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给病人带来了十分可观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我们的医务人员不能正确合理使用抗菌素而导致了细菌的耐药性逐年增长,引起了菌群失调,造成了严重的二重感染和药源性疾病,新的细菌菌群的新生.病原体的变迁,外科感染以成为临床面临新的挑战之一.如何掌握细菌的种类和致病力.合理的应用十分有效的抗菌素,对我们外科医生是相当重要的.

    作者:杜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6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通过问卷调查应用前及应用3个月后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 应用健康教育路径3个月后,患者对血液透析健康知识的掌握及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运用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爱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介入治疗在盆腔恶性肿瘤急性大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介入疗法治疗盆腔恶性肿瘤急性大出血中的疗效及相关问题.方法 采用介入法经股动脉插入导管,超选择插至双侧髂内动脉处,先作DSA造影,了解靶器官出血部位和供血动脉分支,然后根据不同病因分别用单纯栓塞或化疗性栓塞.结果 本组16例患者采用介入疗法,经一次栓塞后,均止血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介入疗法是治疗盆腔恶性肿瘤的较好方法,并可有效控制恶性肿瘤的大出血.

    作者:陈洪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肾盂膀胱皮下旁路引流术治疗肾积水1例报告

    目的 分析肾盂膀胱皮下旁路引流术治疗肾积水.方法 B超引导下于右侧腋后线12肋尖部用17.5MS-切形针穿刺,由下组肾盏进入肾盂,有尿液流出后向肾盂内注入造影剂.结果 术后腰痛逐渐缓解,无膀胱刺激症状,旁路引流管走行区无压痛,3个月后复查B超及IVU检查示肾积水较术前明显好转,肾功能也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在不能手术解决输尿管狭窄而且无法置入双J管的情况下替代了永久性经皮肾造瘘术[1].

    作者:李英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育龄妇女输卵管结扎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探讨

    子宫内膜异位症系育龄期女性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出现在正常子宫内壁外的部位.处于异位的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中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可发生增生或分泌期改变.这种病变的发生发展和消散又是在内分泌功能控制下进行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于卵巢、子宫骶骨韧带、盆腔粘膜等处,临床上又称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疾病[1],但是,在行绝育手术后的育龄妇女中很少发生,在妇科计划生育门诊中偶见此病.所以,从事妇科计划生育的医生要在积极对她们进行诊治的同时,要防止漏诊误诊,以帮助患者使她们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张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的小脑出血四例报告

    目的 分析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为突出表现的小脑出血.脑出血病人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多是由于急性应激性溃疡所致,其发病机制是由于颅内压增高直接刺激迷走神经核引起胃酸分泌过多从而导致胃黏膜的自身消化而形成急性应激性溃疡.自发性小脑出血较常见,但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为突出表现的小脑出血却不常见,容易误诊,现将所见病历报告如下.

    作者:康颖;于应霞;迟继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重组甘精胰岛素与诺和灵治疗2型糖尿病的体会

    目的 观察与对比重组甘精胰岛素同诺和灵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根据WHO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选取符合标准的且病情相仿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重组甘精胰岛素和诺和灵治疗,通过生化指标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后的FBG、2BG和HBA1C变化中重组甘精胰岛素组的效果明显优于诺和灵组(P<0.05),而在TG和CHO的变化中,两组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重组甘精胰岛素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综合效果水平上要优于诺和灵.

    作者:冯爱娟;白云飞;何长胜;陈永伟;韦美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外周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在普外科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在普外科的应用.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一种从肘窝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90年代初期国外已普遍使用,90年代后期我国也逐渐用于化疗、稳定状态输液、胃肠外营养等,被认为是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与传统深静脉穿刺技术比较,具有操作创伤小,插管快捷,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等特点,现将PICC应用技术的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覃美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以人为本医患互动提升预防学科水平新世纪医学模式与发展预防医学新思路

    研究结果发现,当下国内外预防医学学科的理念、思路、策略、措施与方法存在着很大的有待优化的空间.在免疫疗法和药物疗法之外,还有很多能有效的调动与激发人体自身显在的与潜在的疗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尤其是改善人体各部分的微循环,提高整体健康水平与预防疾病的科学手段,尚未引起卫生部门与预防医学的专家学者应有的重视与应用.其中,新世纪医学模式倡导的丰富多彩的非药物疗法就是如此.新世纪医学模式指导下的预防医学发展的新思路,是预防医学科学思想论与方法论的一次发展、进步,飞跃与革命.学会与掌握了新世纪医学模式和在医生指导下以导引医学处方为主的行为处方、运动处方与非药物疗法,不仅可以不用花一分钱,便能大大有利于巩固与提高预防疗效,扩大预防医学范围和领域(如康复、美容与养生等),而且有大大有利于医者本身的健康和长寿等许多优点.

    作者:魏慧(王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留置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留置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42例泌尿系统手术前后,留置尿管病人导尿前、导尿过程中,留置尿管期间及拔管时,应用舒适护理.结果 42例留置尿管病人在导尿过程中积极配合,置管顺利,留置尿管期间诉无特殊不适,拔管时无疼痛,拔管后无尿潴留,尿道黏膜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对留置尿管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减轻了不良反应,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作者:朴欣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术后肠外瘘原因分析(附12例报告)

    术后肠外瘘是术后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2例术后肠外瘘病人的临床资料,探讨术后肠外瘘发生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措施.

    作者:冯世林;徐玉珩;刘毅;邢程;穆庆平;张建伟;田得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新木姜子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目前我国大陆对新木姜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还几乎空白,本文对新木姜子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叶会呈;冯育林;周添浓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浅谈无痛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病变的体会

    消化内镜近年来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不可缺少的工具.由于患者的生理、心理、个体耐受力等方面原因,患者对内镜检查存在畏惧心理,使之不能普及,很多患者因此而延误了佳治疗时机.我科2007年7月至12月在无痛胃镜下治疗的90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刘同英;郑天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在基层卫生院的应用

    目的 阐述基层卫生院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纳洛酮在抢救急性酒精中毒已广泛使用,效果良好.我院自2006年12月至2007年8月收治急性酒精中毒40例,随机分组后分别使用常规疗法和常规疗法加纳洛酮治疗,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富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进行管理创新,着力提高医院后勤服务质量探讨在医院后勤服务体系中导入质量控制管理

    本文结合社会的发展,医院的需要,阐述了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将质量控制管理导入医院后勤服务工作的理念并进行了初步实践,取得较好效果,并对此进行了充分的分析讨论.

    作者:王家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白介素-2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白介素-2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每次注入白介素-2 200万U+顺铂40 mg+生理盐水60 ml+利多卡因10ml+地塞米松10mg;B组每次注入顺铂60 mg+生理盐水60 ml+利多卡因10ml+地塞米松10mg,1周1次,连用2次;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CR7例,PR16例,NR9例,总缓解率为71.88%,B组患者CR5例,PR13例,NR14例,总缓解率为56.25%.结论 白介素-2加顺铂联用有协同作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优于单用顺铂,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阳;崔林;何学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8例婴幼儿尸检死因及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婴幼儿疾病死亡主要原因.方法 整理河南省信阳市2002~2007年医疗纠纷中8例婴幼儿尸体解剖材料,并结合其病理改变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由呼吸系统疾病引起死亡的有5例,占62.5%;消化系统疾病引起死亡的有1例,占12.5%;其他2例,占25%.结论 呼吸系统疾病是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岑章建;陈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一次性阴道冲洗器在鼻咽冲洗中的应用

    目的 阐述一次性阴道冲洗器在鼻咽冲洗中的应用.鼻咽癌在我国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78.08%.鼻咽癌原发于鼻咽粘膜上皮,具有原发部位隐蔽,不易被早期发现,病理分化差,恶性程度高,易呈浸润性生长及早期转移的特点[1].放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在放疗过程中,随着放疗剂量增加(肿瘤量达40GY),鼻咽腔也会出现充血,鼻塞,分泌物增多而粘稠和肿瘤组织坏死、脱落,分泌物引流不畅,引起患者不适及影响放疗效果[2].临床大量病例表明,坚持鼻咽腔冲洗能明显减少鼻咽癌患者放疗后鼻咽腔近期并发症和预防远期的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龙碧霄;冯俭;黄秋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复方制剂舒利迭(SFC)与单用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哮喘的疗效.方法 50例成年轻中度哮喘患者分为两组:(1)SFC组(32例)使用SFC50/250 μg,吸入,每日2次,治疗4周;(2)ICS组(18例),每次400 ug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每日2次,治疗4周.观察哮喘日间症状评分、夜间憋醒次数及大呼气流速(PEF)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SFC组平均症状缓解时间为3天,而ICS组为9天(P<0.001).治疗4周SFC组哮喘日间症状评分减少2分,ICS组减少1分(P<0.05),夜间憋醒次数两组分别减少1次,0次(P<0.05);治疗4周肺功能有效率SFC组和ICS组分别为71%、46%(P<0.05).结论 改善轻中度哮喘患者的症状及肺功能,SFC相比于单用ICS更快、更有效.

    作者:程玉武;袭祥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药版杂志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药版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