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会活动:谢谢叔叔

马丽艳

关键词:
摘要:设计意图:对5.12汶川和4.14玉树大地震中我们失去了很多同胞亲人,也有很多人失去了双臂和腿.通过图片让幼儿了解我们身边有很多有困难的人,这节活动设计教育激发我们的幼儿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同时产生帮助残疾人的愿望.
儿童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活动:沙漠软黄金——驼绒

    设计意图:骆驼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对于生活在西北甘肃的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孩子们希望认识它们、了解它们.骆驼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驼绒制品具有轻、柔、暖、防潮的特点,特别适合北方的居民,对关节和风湿病能起到很好的保护:驼绒画是嘉峪关艺术家们创造的一种全国独一无二、带有西部风情的画种,能给人一种奇异而新颖的美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作者:文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语言活动:音乐喷泉

    设计意图:周末过后,几个孩子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广场上的音乐喷泉,后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议论,他们都对神奇的音乐喷泉赞不绝口,有些孩子还连说带比划.我想这不正是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生活的感受和理解的好机会吗?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作者:张弘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艺术活动:神奇的玉米秸秆

    设计意图:在我们这里,玉米秸杆随处可见,许多孩子喜欢用它来玩,这几乎成了他们快乐童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玉米秸秆这一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但可以引导孩子获得有关玉米秸秆的知识,还可以发展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发展.于是,我设计了这节课,让幼儿用它们进行插接和拼摆,以达到发展幼儿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

    作者:代利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艺术活动:剪纸饰“彩陶”

    设计意图:剪纸是中国为流行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而甘肃彩陶是中国彩陶文化为发达的地区.将民间剪纸与丰富多彩的彩陶文化相结合开展教育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审美感受与体验,而且使幼儿多角度,立体化的增强对民间艺术认识,建构多元的民间美术知识,从而感受并喜欢本土文化,萌发爱家乡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作者:张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科学活动:小熊的超市

    设计意图:中班幼儿对于分类活动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由于本班刚刚开了商店的游戏活动,幼儿对整理货物有了初浅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选择了幼儿比较容易掌握,贴近幼儿生活的一些商品作为内容.集体活动中引导幼儿巩固按一个特征分类,依次学习按两个特征分类并做标记,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活动中不仅注重幼儿操作,还要求幼儿表达分类结果,从而提高幼儿概括能力,加深幼儿对分类标准的概念.

    作者:张淑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科学活动:彩虹泡泡

    设计意图:吹泡泡一直是孩子喜欢的活动,在小小班第二学期时上过吹泡泡这节活动,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到了小班孩子们对吹泡泡的兴趣更浓,我想通过借助吹泡泡的形式让孩子在科学活动中尝试学习记录的方法,并能愿意分享自己的发现.

    作者:董林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艺术活动:春如线

    设计意图:《春如线》这幅画是现代著名画家吴冠中的国画作品,他打破传统笔墨的形式特征,用流畅的、有力的、富于韵律的五彩线条和点状色彩表现了春天春雨绵绵、柳枝摇曳、万物复苏的美好意境,充满抽象派的风格.为了让幼儿领略作品的意境,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本活动以对话法为主要教学手段,引导幼儿与环境对话——幼儿与作品对话——幼儿与教师及同伴对话——幼儿与自我对话,环环相扣、层层剖析作品的内涵,让幼儿在审美感知、审美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审美创造.吴冠中的国画作品还具有通感的艺术特点,不仅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画中之音,用心感受美.因此,本活动运用多种艺术手段(音乐、舞蹈、散文诗),营造良好的审美意境,特别是音乐这种情感艺术,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对作品音乐美、诗意美的领略,实现各领域之间的有机整合.

    作者:董双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科学活动:奇妙的颜色

    设计意图:我们知道孩子从小就喜欢漂亮的颜色,看到漂亮的颜色就异常兴奋,漂亮的颜色能带给孩子愉悦.而漂亮的颜色有许多,五颜六色的.他们很喜欢,可对颜色具体的概念很模糊.而对于上幼儿园后的托班孩子,教他们系统的准确的认识基本的红黄蓝三原色,会为今后更好的认识其他颜色打下基础.为加强孩子对红黄蓝颜色的掌握,我设计了这一让孩子比较感兴趣的活动.

    作者:朱漫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健康活动:可爱的小脚丫

    设计意图:午休的时候,我发现班里有些幼儿喜欢脱掉袜子翘起小脚丫,指一指、摸一摸,互相比一比,看谁的大谁的小、谁的白谁的黑、谁的胖谁的瘦、兴致很高,看到幼儿对身体的初步探索表现出了较强的兴趣,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中,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创设了轻松的感知氛围,让幼儿在玩中、动中发现、感知,将艺术、语言、科学等领域有机整合,通过幼儿说、看、摸、动等形式,让他们充分感知、比较认识脚的特点,激发幼儿对生活、对自己成长的热爱和渴望.

    作者:曹晓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健康活动:彩带飘呀飘

    设计意图:不知不觉,春天又来了,天气渐渐暖和,风儿也和煦起来.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常挥舞着各种玩教具,在草地上奔跑、游戏,那随风飘舞的各种玩教具给孩子很多美好的遐想.如果孩子手上是长长的、五彩的飘带呢?定会激发孩子更美妙、更绚丽的想象……由此,我设计了本次体育活动.

    作者:张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社会活动:一粒小米种子

    设计意图:如今的孩子走多数处于众星捧月的地位,加上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倾向,使多数幼儿形成了自我中心、只知获取、不懂给予、众人为我的心理倾向.通过这节课,就是让幼儿知道有好东西应该与好朋友分享,并让他们体验分享的快乐.

    作者:杨世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科学活动:花枝上的蝴蝶

    设计意图:平衡游戏是孩子们很喜欢玩的游戏,比如跷跷板、平衡木、独轮车……到了大班,他们有了更多的为什么.为什么走独木桥时我总也站不稳?为什么演员能把手绢在指尖上转起来?为什么杂技小丑把伞把顶在头上掉不下来?……看着孩子们有这么强烈的探索欲望,我和他们一起展开了讨论,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孩子们说的都很好,可是科学单凭说是不行的,必须要通过实践操作、验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于是我设计了这节科学探索活动《花枝上的蝴蝶》,利用简单易寻的材料,在一步步的探索、操作中帮助幼儿获取简单的科学道理,激发他们学科学的兴趣.

    作者:陈小庆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社会活动:谢谢叔叔

    设计意图:对5.12汶川和4.14玉树大地震中我们失去了很多同胞亲人,也有很多人失去了双臂和腿.通过图片让幼儿了解我们身边有很多有困难的人,这节活动设计教育激发我们的幼儿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同时产生帮助残疾人的愿望.

    作者:马丽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科学活动:认识球体

    设计意图:几何形体的学习使幼儿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从小班到中班孩子们认识的都是平面图形,到了大班,球体的学习是学习三维图形的开始,如何帮助孩子们形成立体的概念,是我设计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如何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步的去感知、发现,在讨论中疏理经验获得正确的概念,是我设计本活动的宗旨.

    作者:白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艺术活动:不老的爸爸

    设计意图:这原是70年代一首流行歌曲,诙谐有趣、活泼轻松,在当时就颇受成人和孩子喜爱,有一次给孩子们随意唱了几句,他们高兴得又笑又跳,我便通过分析乐曲的结构、音域,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略作改编,增加了补充终止,使它成为一首幼儿喜欢的儿童歌曲,旨在让幼儿了解诙谐幽默的歌曲类型,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第一课时之后可以继续拓展,增加情感教育,进行角色、节奏的改编,让幼儿在愉悦的活动中提高节奏感、表现力、创造力等综合素质.

    作者:姜西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社会活动:竞选市长

    设计意图:在实施我园园本主题活动时,有一个名为《生活中的规则》的活动.我在备课与实施中采用了设置场景和幼儿集体讨论的形式来实现活动的目标,教师只是适当的引导活动的进程.总体效果让我出乎意料.并有了把它改编加工成一个独立且丰富活动的欲望.经过反复思考,我设计并组织实施了这个题为《竞选市长》的社会活动.我觉得这个活动大的意义在于,整个活动将幼儿推到了活动的前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是积极自主地.

    作者:李鸿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艺术活动:春天的花园

    设计意图:美丽的春天来到了,草儿绿了,花儿开了,美丽的景色吸引着每一个人,春游时户外的美景也让孩子们流连忘返,常常在班上相互计论着、诉说着.今天我的这节美术课首先用故事情节引出这一番美景,将孩子们带入美丽的花园中,其次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后让孩子们运用简单的线条将春天的花园展现在大家眼前.

    作者:于丽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艺术活动:美丽的彩陶

    设计意图: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彩陶是早将图案与器物造型完美结合的原始艺术作品.以点、直线、弧线、植物形、动物形纹饰、表现人们对美的追求,对自然和生活的无比热爱.他们运用对虚与实、黑与红、简与繁、抽象与具象的艺术表现能力,为我们留下了一大批璀璨夺目的艺术精品,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原始人眼中的世界,而且还能感受到他们古朴纯真的美好心灵.因此,引导幼儿欣赏中国彩陶,学习以点、直线、弧线、植物形、动物形等纹饰来装饰陶罐,感受图案让陶罐变得更加美丽.此美术活动对于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启发幼儿想象,发展幼儿创造力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作者:成采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健康活动:保护牙齿

    设计意图:认识我们的好伙伴——牙齿.5~6岁的儿童正处在换牙的前期.保护牙齿对于换牙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预防蛀牙的形成,让我们的牙齿变的更牢固、更健康.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和正确的刷牙方法,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

    作者:朱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语言活动:毛笔的故事

    设计意图:毛笔是中国人发明的,是中国人专属的书写工具,它造就了无数的书法大家,是中国人的骄傲.作为大班的孩子对其的了解非常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使用的笔越来越方便和先进.人们忽略了毛笔的功用和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我们使用的相关课程里这方面的活动基本上没有,所以特设计了这个活动.这个活动中不单纯注重幼儿听、说的能力,还用毛笔、颜料、纸张、书法作品等材料使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提高其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作者:陈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儿童与健康杂志

儿童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