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丽燕
设计意图:日常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托班幼儿因为相互追逐打闹而发生磕碰或摔跤的事情,并且危险点常会在头部和腿部,使得老师和家长都为此担忧和心疼.经过观察我发现,造成这个危险的原因是这个特定的年龄段的幼儿,探索及运动欲望增强,但是身体的控制能力、协调性、灵活性、腿部的力量等原因造成身体平衡不足.因此我设计一节让幼儿大肢体充分运动的蹦跳游戏活动以此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同时享受与伙伴一起游戏时的快乐时光.
作者:田聪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我们知道孩子从小就喜欢漂亮的颜色,看到漂亮的颜色就异常兴奋,漂亮的颜色能带给孩子愉悦.而漂亮的颜色有许多,五颜六色的.他们很喜欢,可对颜色具体的概念很模糊.而对于上幼儿园后的托班孩子,教他们系统的准确的认识基本的红黄蓝三原色,会为今后更好的认识其他颜色打下基础.为加强孩子对红黄蓝颜色的掌握,我设计了这一让孩子比较感兴趣的活动.
作者:朱漫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大班的幼儿对有关科学领域的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对自己身边的一些科学现象有着探索和解决的愿望,并且非常愿意进行试验和享受实验过程中的快乐和结果.因此,我设计了有关科学实验的一节课,以此让幼儿知道科学是观察实验的过程,它使科学变得生动鲜活,并让幼儿享受无拘无束,快乐体验观察实验的过程.
作者:魏亚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吹泡泡一直是孩子喜欢的活动,在小小班第二学期时上过吹泡泡这节活动,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到了小班孩子们对吹泡泡的兴趣更浓,我想通过借助吹泡泡的形式让孩子在科学活动中尝试学习记录的方法,并能愿意分享自己的发现.
作者:董林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中班幼儿积累了大量看图讲述的能力,能运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因此,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少量的排图讲述活动.在活动中,部分幼儿没有发现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导致排图顺序不正确,讲述内容牵强.由此,可以看出幼儿的观察不够细致,逻辑思维不强,需要循序渐进地、由易到难地引导幼儿提高观察能力,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因此选择此活动《猫和老鼠》,由于其内容幼儿很感兴趣,图片的线索较多,并易于幼儿进行观察与发现,适合本班幼儿的兴趣特点和能力水平.
作者:赵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平衡游戏是孩子们很喜欢玩的游戏,比如跷跷板、平衡木、独轮车……到了大班,他们有了更多的为什么.为什么走独木桥时我总也站不稳?为什么演员能把手绢在指尖上转起来?为什么杂技小丑把伞把顶在头上掉不下来?……看着孩子们有这么强烈的探索欲望,我和他们一起展开了讨论,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孩子们说的都很好,可是科学单凭说是不行的,必须要通过实践操作、验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于是我设计了这节科学探索活动《花枝上的蝴蝶》,利用简单易寻的材料,在一步步的探索、操作中帮助幼儿获取简单的科学道理,激发他们学科学的兴趣.
作者:陈小庆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毛笔是中国人发明的,是中国人专属的书写工具,它造就了无数的书法大家,是中国人的骄傲.作为大班的孩子对其的了解非常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使用的笔越来越方便和先进.人们忽略了毛笔的功用和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我们使用的相关课程里这方面的活动基本上没有,所以特设计了这个活动.这个活动中不单纯注重幼儿听、说的能力,还用毛笔、颜料、纸张、书法作品等材料使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提高其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作者:陈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如今的孩子走多数处于众星捧月的地位,加上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倾向,使多数幼儿形成了自我中心、只知获取、不懂给予、众人为我的心理倾向.通过这节课,就是让幼儿知道有好东西应该与好朋友分享,并让他们体验分享的快乐.
作者:杨世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敦煌的莫高窟艺术举世闻名,它集彩塑艺术、壁画艺术和建筑艺术于一体,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乃至世界文化艺术史上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地位.如此恢弘、绚丽的文化遗产地处甘肃境内,我们更应该去很好的了解它,欣赏它.因此,我设计了以认识敦煌壁画艺术和彩塑艺术为主体的欣赏活动,旨在丰富幼儿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作者:谷红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在我班幼儿玩《白天和夜晚》的音乐游戏后,孩子们非常感兴趣.餐前活动时间孩子们经常主动要求玩这个游戏,因为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能将白天和夜晚的各种活动用有趣的动作表现出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展现各自的动作特点.为了让小班幼儿对家乡兰州的特产和人文景观更深一步的了解,结合社会活动《我爱家乡》将本地小吃、水果及人文景观的名称融进儿歌中,在尝试仿编儿歌的过程中加深对家乡兰州的印象并产生热爱之情.
作者:门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春天到了,我们开展了《认识春天》主题活动,我们园的花园里、操场里绿茸茸的小草新新露出了头.孩子们喜欢在花园的草地上游玩、嬉戏,但是对小草的特征并不太了解,有的孩子还喜欢拔草.因此想通过组织这样一次集体活动,帮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有意识的去观察、发现、了解草的一些特征以及小草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从而懂得要爱护小草.
作者:桑吉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须建立在每个孩子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孩子自身的知识构建是本节课的出发点.学习欣赏古诗,教给孩于一些朗诵古诗的方法,既引导幼儿学会有感情地吟诵古诗词,又让幼儿通过其他艺术形式进一步感受古诗的意境和内涵.近两年,在我园承担十一五课题《城乡结合部部队幼儿园幼儿普通话学习和运用研究》过程中,我们运用各种方法和形式,对幼儿进行普通话学习的指导.古诗的教学,不但让幼儿了解文字的不同表达方式,也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语音和语言运用能力.
作者:裴亚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对5.12汶川和4.14玉树大地震中我们失去了很多同胞亲人,也有很多人失去了双臂和腿.通过图片让幼儿了解我们身边有很多有困难的人,这节活动设计教育激发我们的幼儿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同时产生帮助残疾人的愿望.
作者:马丽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皮影戏是我国古老的民间戏剧,通过光与影生动地表现出各种人物动画形象,深受男女老幼喜爱.此活动是采用了古老皮彩戏的简单的表演方法.通过认识皮影戏制作过程、原理、材料等,学习皮影戏的操作,让幼儿表演皮影戏,加深幼儿对陕西民间艺术皮影戏的喜爱之情.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作者:陶冬芸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天安门广场的国庆大阅兵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军战士一身戎装,威武的方步、整齐的列队以及各式各样的武器装备等都具有很强的造型美,给我们很大的震撼.抓住这具有历史意义的画面,引发孩子们创作的愿望是此次活动的意图.
作者:李静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午休的时候,我发现班里有些幼儿喜欢脱掉袜子翘起小脚丫,指一指、摸一摸,互相比一比,看谁的大谁的小、谁的白谁的黑、谁的胖谁的瘦、兴致很高,看到幼儿对身体的初步探索表现出了较强的兴趣,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中,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创设了轻松的感知氛围,让幼儿在玩中、动中发现、感知,将艺术、语言、科学等领域有机整合,通过幼儿说、看、摸、动等形式,让他们充分感知、比较认识脚的特点,激发幼儿对生活、对自己成长的热爱和渴望.
作者:曹晓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中班幼儿对于分类活动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由于本班刚刚开了商店的游戏活动,幼儿对整理货物有了初浅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选择了幼儿比较容易掌握,贴近幼儿生活的一些商品作为内容.集体活动中引导幼儿巩固按一个特征分类,依次学习按两个特征分类并做标记,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活动中不仅注重幼儿操作,还要求幼儿表达分类结果,从而提高幼儿概括能力,加深幼儿对分类标准的概念.
作者:张淑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团结协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品质和社会能力.如今独生子女受各种因素影响,身上往往缺少与人协作的意识和精神.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意识尤为重要.本次活动,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其了解到互相帮助、团结协作本领才会更大:其次幼儿在部队大院,以他们熟悉的解放军形象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置幼儿于特定的环境中,让他们学会团结协作.整个活动通过游戏、讨论、再游戏、总结的方式,让幼儿体验团结协作、讨论团结协作、学会团结协作.
作者:张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周末过后,几个孩子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广场上的音乐喷泉,后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议论,他们都对神奇的音乐喷泉赞不绝口,有些孩子还连说带比划.我想这不正是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生活的感受和理解的好机会吗?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作者:张弘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设计意图:零食是孩子们喜欢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零食,其中,有许多可以为孩子生长提供必须的营养,也有许多提供不了营养,反而会危害孩子的健康,可孩子们并不懂得.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孩子们通过本次活动,初步了解零食、尝试学习选择零食,在生活中吃健康的零食.
作者:王卓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